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美湖乡上岸村防汛抢险救灾预案为有效防御灾害性台风、暴雨、洪水,规范防汛抗灾程序,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更好地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做好本村防汛减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创建和谐平安村,特制订本预案。一、基本概况:上岸村位于美湖乡东北部,东邻赤水镇吉岭村,西邻小湖村,南连赤水镇永嘉村,北接大铭乡联春村。全村土地总面积3.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3亩,其中水田483亩;林地面积4391亩。辖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48人。二、主要易发灾害点: 本村地质灾害点位于上岸村1组、2组许和园、许桂森土质滑坡计2处2户 9 人;低洼地带 处,共居
2、住有 人;山洪灾害点 处,共居住有 人;危房 处,共居住有 人;水库下游 处,共居住有 人;暴雨是造成地质灾害群众可能受灾的主要因素。三、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应急小组:成立村防汛抢险救灾应急小组,负责辖区内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总体工作,协调涉及本村的防汛抢险救灾行动,具体如下:乡挂片领导:李双良(副副书记) 电话: 乡下村联络员:苏基壁(乡干部) 电话: 组 长:许建图 (村主任)电话:常务副组长:许良才 (村书记)电话:23666618副组长(村两委成员): 林培祝(支委) 电话:23555926 许联实(村委) 电话:23667686许兴
3、煅(村委) 电话:24589065 成员: 许铭达 电话: 许昌富 电话: 许志福 电话: 许金童 电话: 四、防汛抢险重点部位情况: 上述易发灾害点的每个片区设立中心户长一人(设A、B角,A角外出时,由B角代替履行职责),遇紧急情况,中心户长必须将汛情信息迅速传达到所负责片区的每家每户,做好防范或转移工作,具体见表一。五、防汛物资储备: 我村共储备了救生衣 件、编织袋50条、铜锣1付、砂石料10立方米等防汛物资。具体见表二。六、组织防汛抢险救灾: 1、信息传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或同时采用电话、手机短信、广播、敲锣等方式将台风、暴雨、洪水和可能出现灾情等汛情信息及时通知村民;特急情况或电源、
4、通讯中断时,由村两委和中心户长分头入户通知易发灾害点村民,尤其是夜间可能发生相关灾害时,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2、人员到位:接到乡政府灾害天气预报时,实行防汛值班和村领导带班制度,当出现暴雨以上(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50毫米99.9毫米及以上)降水时乡下村联络员要迅速到村,村两委组织应急小组排班进行防汛巡查,村值班室通知防汛抢险应急小组人员回村待命,不得外出。当应急小组成员接到集合命令时,应在10分钟内赶到指定地点。 3、组织抢险:接到巡查人员或村民发现灾情苗头的报告后,村两委迅速召集应急小组人员到灾害点开展抢险救灾、撤离人员。若群众不愿撤离时,由村支部书记、村主任
5、下令村防汛抢险救灾应急小组执行强制撤离,撤离安置地点按重点部位情况表妥善安置。当几处灾害点同时发生灾情时,按如下责任分工开展抢险工作: (1)会龙桥角落救灾负责人:林培祝,成员:许铭达; (2)祖厝角落救灾负责人:许联实,成员:李珍、许昌富; (3)水尾角落救灾负责人:许联实,成员:李珍、许昌富; (4)村部角落救灾负责人:许兴锻,成员:许志福、许金童。 4、灾后自救:由村两委组织开展灾后自救工作,内容包括:灾民安置,疫情防治,恢复生活、生产秩序等。 5、灾情收集上报:开展抢险救灾的同时,各片区救灾负责人要及时将灾情状况和抢险救灾情况及时反馈到村值班室,由值班人员迅速汇总上报乡政府,再由乡政府
6、及时上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详见附图:人员转移路线图。七、建立长效机制1、发放明白卡:每年都要编制出符合本村实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转移方案,发放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转移方案明白卡,同时公布村防灾责任人、中心户长的手机和电话,以便群众报灾和咨询,使群众了解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规模、影响范围、可能受威胁的对象。2、规定转移信号:规定群众转移信号为电话通知或敲锣,当群众接到转移信号时应马上转移,村干部逐户进行检查转移情况。3、严格回迁制度:危险解除后,因地质灾害发生有滞后现象,村民必须在接到通知后,方可回迁并密切监视动态,继续巡查35天,必要时请专家进行危险性鉴定,有发生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及时补充群众
7、安全转移预案,并上报乡政府,做到临灾救灾有条不紊、沉着应对。 上岸村支部委员会 上岸村村委会 2010年3月15日表一 上岸村防汛抢险重点部位情况表(明白卡)防灾负责人:许建图(A) 电话: 许良才(B) 电话: 灾害自然村落(组)受灾户情况安全转移地点中心户长 (负责通知受灾户)户主人口(人)联系电话姓名联系电话地质 灾害A: B: 祖厝 角落许和园423667390村部A:许建图桂森523667813村部B:许良才 135150369862A: B: 表二 上岸村防汛抢险重点部位情况表(明白卡)防灾负责人:(A) 电话: (B) 电话:灾害自然村落(组)受灾户情况
8、安全转移地点中心户长 (负责通知受灾户)户主人口(人)联系电话姓名联系电话低洼 地带A: B: 泥石流灾害点A: B: 水库下游危险地带A: B: 山洪 灾害危险 房屋A: B: 表三 上岸村防汛抢险物资储备情况表救生衣编织袋50铜锣1铁锹5砂石料10手电10雨衣5雨靴防洪避险小知识发生暴雨 高度警惕降暴雨时,要时刻观察房屋周围的溪河水位有无异常,注意山体有没有变形、裂缝,排水是否通畅。特别是晚上,更应十分警觉,随时做好安全转移的准备。及时预警 迅速传递观测到可能引发洪水、滑坡的降雨量,要立即鸣锣、放铳、电话、广播等预先设定的报警措施,迅速向可能受威胁的居民传递警报信息。山塘水库 加强防范发生
9、大暴雨时,要加强对山塘水库水位、渗漏等情况的观测,如有异常,要迅速转移受威胁群众。遭遇洪水 果断躲避溪河洪水迅速上涨时,不要沿着河谷跑,应向河谷两岸高处跑。山体滑坡时,不要沿滑坡体滑动方向跑,应向滑坡体两侧跑。组织转移 有条不紊安全转移要本着就近、迅速、安全、有序的原则进行:先人后物,先老幼病残后其他人员;要事先制定转移路线和地点,落实撤离组织人员和责任。洪水围困 理性求救遭洪水围困,利用通讯及燃火、放烟、呼喊与挥动鲜艳衣物等发出求救信号,同时主动采取自救措施;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下水。住宅被淹 有效避险低洼处的住宅遭洪水淹没或围困时,一是安排家人向安全坚固高处转移、二是想方设法发生求救信号
10、、三是利用竹木等漂浮物转移到较安全的地方。住宅基地 合理选择建房应选择在平整稳定的山坡和高地,要远离河滩、河谷等低洼地带和易滑坡地带。修路架桥 科学选线修路、架桥等,要避开山体易滑坡、崩塌区域,特别是不能侵占溪河滩地、束窄行洪断面。行洪河道 严禁弃渣严禁向溪流倾倒垃圾、工程渣土,堵塞河道;严禁侵占河流滩地。珍爱生命 安全第一上学、放学、出行经过漫水桥、穿越山谷时,要注意溪河水位、确保安全通行或者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准私自下水游泳或者在河谷玩耍。人水和谐 爱护家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规范人类活动,保护植被,做好水土保持,严禁乱砍滥伐、乱采乱挖、毁林开荒等破坏自然生态行为。美湖乡小湖村防汛抢
11、险救灾预案为有效防御灾害性台风、暴雨、洪水,规范防汛抗灾程序,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更好地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做好本村防汛减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创建和谐平安村,特制订本预案。一、基本概况:小湖村是美湖乡政府所在地,全村土地总面积5.3l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85亩,林地面积3700亩,果园面积85l亩,村民以种植水稻、甘薯、蔬菜、马铃薯等经济作物为主。辖洋中里、石崛、后里垅、烘底、东坑里、后头坂、溪坂、坑园坂等8个自然村落。总人口1897人。二、主要易发灾害点: 本村地质灾害点位于小湖村13组刘福仁屋后坡高计1处1户 5 人
12、;低洼地带 处,共居住有 人;山洪灾害点 处,共居住有 人;危房 处,共居住有 人;水库下游 处,共居住有 人;暴雨是造成地质灾害群众可能受灾的主要因素。三、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应急小组:成立村防汛抢险救灾应急小组,负责辖区内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总体工作,协调涉及本村的防汛抢险救灾行动,具体如下:乡挂片领导:林华实(副乡长) 电话: 乡下村联络员:周金毛(乡干部) 电话: 组 长:刘振勤 (村主任)电话:23668053 常务副组长:刘文地(村书记) 电话:23668060 副组长(村两委成员): 林珠英(支委) 电话:24684286 刘文垦(村委) 电话:23668800刘玉正(村委) 电
13、话:23668300刘佩民(村委) 电话: 成员: 刘忠贤 电话: 刘振忠 电话: 刘忠宾 电话: 许炳霖 电话:刘佩杰 电话:24480077刘剑宏 电话:23667453 四、防汛抢险重点部位情况: 上述易发灾害点的每个片区设立中心户长一人(设A、B角,A角外出时,由B角代替履行职责),遇紧急情况,中心户长必须将汛情信息迅速传达到所负责片区的每家每户,做好防范或转移工作,具体见表一。五、防汛物资储备:我村共储备了救生衣 件、编织袋100条、铜锣3付、砂石料50立方米等防汛物资。具体见表二。六、组织防汛抢险救灾:1、信息传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或同时采用电话、手机短信、广播、敲锣等方式将台风
14、、暴雨、洪水和可能出现灾情等汛情信息及时通知村民;特急情况或电源、通讯中断时,由村两委和中心户长分头入户通知易发灾害点村民,尤其是夜间可能发生相关灾害时,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2、人员到位:接到乡政府灾害天气预报时,实行防汛值班和村领导带班制度,当出现暴雨以上(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50毫米99.9毫米及以上)降水时乡下村联络员要迅速到村,村两委组织应急小组排班进行防汛巡查,村值班室通知防汛抢险应急小组人员回村待命,不得外出。当应急小组成员接到集合命令时,应在10分钟内赶到指定地点。3、组织抢险:接到巡查人员或村民发现灾情苗头的报告后,村两委迅速召集应急小组人员到灾害点
15、开展抢险救灾、撤离人员。若群众不愿撤离时,由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下令村防汛抢险救灾应急小组执行强制撤离,撤离安置地点按重点部位情况表妥善安置。当几处灾害点同时发生灾情时,按如下责任分工开展抢险工作: (1)后里垅石崛坑园坂角落救灾负责人:刘振勤,成员:刘剑宏、刘玉正、刘文垦、许炳霖、刘忠宾; (2)溪坂东坑里洋中角落救灾负责人:刘文地,成员:林珠英、刘佩民、刘佩杰、刘忠贤、刘振忠; 4、灾后自救:由村两委组织开展灾后自救工作,内容包括:灾民安置,疫情防治,恢复生活、生产秩序等。 5、灾情收集上报:开展抢险救灾的同时,各片区救灾负责人要及时将灾情状况和抢险救灾情况及时反馈到村值班室,由值班人员迅速
16、汇总上报乡政府,再由乡政府及时上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详见附图:人员转移路线图。七、建立长效机制1、发放明白卡:每年都要编制出符合本村实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转移方案,发放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转移方案明白卡,同时公布村防灾责任人、中心户长的手机和电话,以便群众报灾和咨询,使群众了解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规模、影响范围、可能受威胁的对象。 2、规定转移信号:规定群众转移信号为电话通知或敲锣,当群众接到转移信号时应马上转移,村干部逐户进行检查转移情况。3、严格回迁制度:危险解除后,因地质灾害发生有滞后现象,村民必须在接到通知后,方可回迁并密切监视动态,继续巡查35天,必要时请专家进行危险性鉴定,有发生新的
17、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及时补充群众安全转移预案,并上报乡政府,做到临灾救灾有条不紊、沉着应对。 小湖村支部委员会 小湖村村委会 2010年3月15日表一 小湖村防汛抢险重点部位情况表(明白卡)防灾负责人:刘振勤(A) 电话: 刘文地(B) 电话: 灾害自然村落(组)受灾户情况安全转移地点中心户长 (负责通知受灾户)户主人口(人)联系电话姓名联系电话地质 灾害洋中里 角落刘福仁523668002村部A:刘振勤:刘文地: B: A: B: 表二 小湖村防汛抢险重点部位情况表(明白卡)防灾负责人:(A) 电话: (B) 电话:灾害自然村落(组)受灾户情况
18、安全转移地点中心户长 (负责通知受灾户)户主人口(人)联系电话姓名联系电话低洼 地带A: B: 泥石流灾害点A: B: 水库下游危险地带A: B: 山洪 灾害危险 房屋A: B: 表三 小湖村防汛抢险物资储备情况表救生衣编织袋100铜锣3铁锹5砂石料50手电20雨衣10雨靴2防洪避险小知识发生暴雨 高度警惕降暴雨时,要时刻观察房屋周围的溪河水位有无异常,注意山体有没有变形、裂缝,排水是否通畅。特别是晚上,更应十分警觉,随时做好安全转移的准备。及时预警 迅速传递观测到可能引发洪水、滑坡的降雨量,要立即鸣锣、放铳、电话、广播等预先设定的报警措施,迅速向可能受威胁的居民传递警报信息。山塘水库 加强防
19、范发生大暴雨时,要加强对山塘水库水位、渗漏等情况的观测,如有异常,要迅速转移受威胁群众。遭遇洪水 果断躲避溪河洪水迅速上涨时,不要沿着河谷跑,应向河谷两岸高处跑。山体滑坡时,不要沿滑坡体滑动方向跑,应向滑坡体两侧跑。组织转移 有条不紊安全转移要本着就近、迅速、安全、有序的原则进行:先人后物,先老幼病残后其他人员;要事先制定转移路线和地点,落实撤离组织人员和责任。洪水围困 理性求救遭洪水围困,利用通讯及燃火、放烟、呼喊与挥动鲜艳衣物等发出求救信号,同时主动采取自救措施;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下水。住宅被淹 有效避险低洼处的住宅遭洪水淹没或围困时,一是安排家人向安全坚固高处转移、二是想方设法发生求
20、救信号、三是利用竹木等漂浮物转移到较安全的地方。住宅基地 合理选择建房应选择在平整稳定的山坡和高地,要远离河滩、河谷等低洼地带和易滑坡地带。修路架桥 科学选线修路、架桥等,要避开山体易滑坡、崩塌区域,特别是不能侵占溪河滩地、束窄行洪断面。行洪河道 严禁弃渣严禁向溪流倾倒垃圾、工程渣土,堵塞河道;严禁侵占河流滩地。珍爱生命 安全第一上学、放学、出行经过漫水桥、穿越山谷时,要注意溪河水位、确保安全通行或者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准私自下水游泳或者在河谷玩耍。人水和谐 爱护家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规范人类活动,保护植被,做好水土保持,严禁乱砍滥伐、乱采乱挖、毁林开荒等破坏自然生态行为。美湖乡美湖村
21、防汛抢险救灾预案为有效防御灾害性台风、暴雨、洪水,规范防汛抗灾程序,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更好地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做好本村防汛减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创建和谐平安村,特制订本预案。一、基本概况:美湖村位于德化县的西北部,西与大田县济阳乡大乾村相邻,东隔小湖村,北邻大铭乡联春村,南接洋田村。全村土地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9l亩,林地面积19571亩。辖尾墘、洋楼、后坪、山富、山斗、后房、德坂洋、过山后、苏园等9个自然村,总人口2227人。二、主要易发灾害点:本村地质灾害点位于美湖村5组林仁杰、13组林烈远土质滑坡计2
22、处5户10人;11组林兴月屋后坡高计1处1户 3 人;低洼地带 处,共居住有 人;山洪灾害点 处,共居住有 人;危房 处,共居住有 人;水库下游 处,共居住有 人;暴雨是造成地质灾害群众可能受灾的主要因素。三、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应急小组:成立村防汛抢险救灾应急小组,负责辖区内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总体工作,协调涉及本村的防汛抢险救灾行动,具体如下:乡挂片领导:张丽美(统战委员) 电话: 乡下村联络员:陈子杰(乡干部) 电话: 组 长:林齐义 (村主任)电话: 常务副组长:林仁峰(村书记) 电话:23668591副组长(村两委成员): 乔向红(支委) 电话:235416
23、62 林庆潮(支委) 电话:林诗田(村委) 电话:林仁胜(村委) 电话: 成员: 林礼明 电话:林智达 电话:23533701林建辉 电话光祥 电话:24584786李前鑫 电话:23666353 林让周 电话:24488772 林志法 电话:24482396 林文登 电话: 四、防汛抢险重点部位情况: 上述易发灾害点的每个片区设立中心户长一人(设A、B角,A角外出时,由B角代替履行职责),遇紧急情况,中心户长必须将汛情信息迅速传达到所负责片区的每家每户,做好防范或转移工作,具体见表一。五、防汛物资储备:我村共储备了救生衣 件、编织袋50条、铜锣2付、砂石料10立方米
24、等防汛物资。具体见表二。六、组织防汛抢险救灾:1、信息传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或同时采用电话、手机短信、广播、敲锣等方式将台风、暴雨、洪水和可能出现灾情等汛情信息及时通知村民;特急情况或电源、通讯中断时,由村两委和中心户长分头入户通知易发灾害点村民,尤其是夜间可能发生相关灾害时,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2、人员到位:接到乡政府灾害天气预报时,实行防汛值班和村领导带班制度,当出现暴雨以上(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50毫米99.9毫米及以上)降水时乡下村联络员要迅速到村,村两委组织应急小组排班进行防汛巡查,村值班室通知防汛抢险应急小组人员回村待命,不得外出。当应急小组成员接到
25、集合命令时,应在10分钟内赶到指定地点。 3、组织抢险:接到巡查人员或村民发现灾情苗头的报告后,村两委迅速召集应急小组人员到灾害点开展抢险救灾、撤离人员。若群众不愿撤离时,由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下令村防汛抢险救灾应急小组执行强制撤离,撤离安置地点按重点部位情况表妥善安置。当几处灾害点同时发生灾情时,按如下责任分工开展抢险工作: (1)许尾乾、后坪救灾负责人:林仁锋,成员:林仁胜、李光祥、李前鑫; (2)山富、山斗救灾负责人:林庆潮,成员:林礼明、林智达; (3)水尾、竹坂洋、后房、苏园角落救灾负责人:林齐义、林诗田,成员:林建辉、林让周、林志法、林文登; 4、灾后自救:由村两委组织开展灾后自救工
26、作,内容包括:灾民安置,疫情防治,恢复生活、生产秩序等。 5、灾情收集上报:开展抢险救灾的同时,各片区救灾负责人要及时将灾情状况和抢险救灾情况及时反馈到村值班室,由值班人员迅速汇总上报乡政府,再由乡政府及时上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详见附图:人员转移路线图。七、建立长效机制1、发放明白卡:每年都要编制出符合本村实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转移方案,发放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转移方案明白卡,同时公布村防灾责任人、中心户长的手机和电话,以便群众报灾和咨询,使群众了解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规模、影响范围、可能受威胁的对象。2、规定转移信号:规定群众转移信号为电话通知或敲锣,当群众接到转移信号时应马上转移,村干部逐户
27、进行检查转移情况。3、严格回迁制度:危险解除后,因地质灾害发生有滞后现象,村民必须在接到通知后,方可回迁并密切监视动态,继续巡查35天,必要时请专家进行危险性鉴定,有发生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及时补充群众安全转移预案,并上报乡政府,做到临灾救灾有条不紊、沉着应对。 美湖村支部委员会 美湖村村委会 2010年3月15日表一 美湖村防汛抢险重点部位情况表(明白卡)防灾负责人:林齐义(A) 电话: 林仁锋(B) 电话: 灾害自然村落(组)受灾户情况安全转移地点中心户长 (负责通知受灾户)户主人口(人)联系电话姓名联系电话地质 灾害后房角落林兴月323666895村部A:林齐义
28、烈远523668700B:林仁锋富角落林仁杰5村部A:林齐义:林仁锋: 表二 美湖村防汛抢险重点部位情况表(明白卡)防灾负责人:(A) 电话: (B) 电话:灾害自然村落(组)受灾户情况安全转移地点中心户长 (负责通知受灾户)户主人口(人)联系电话姓名联系电话低洼 地带A: B: 泥石流灾害点A: B: 水库下游危险地带A: B: 山洪 灾害危险 房屋A: B: 表三 美湖村防汛抢险物资储备情况表救生衣编织袋50铜锣2铁锹3砂石料10手电20雨衣5雨靴2防洪避险小知识发生暴雨 高度警惕降暴雨时,要时刻观察房屋周围的溪
29、河水位有无异常,注意山体有没有变形、裂缝,排水是否通畅。特别是晚上,更应十分警觉,随时做好安全转移的准备。及时预警 迅速传递观测到可能引发洪水、滑坡的降雨量,要立即鸣锣、放铳、电话、广播等预先设定的报警措施,迅速向可能受威胁的居民传递警报信息。山塘水库 加强防范发生大暴雨时,要加强对山塘水库水位、渗漏等情况的观测,如有异常,要迅速转移受威胁群众。遭遇洪水 果断躲避溪河洪水迅速上涨时,不要沿着河谷跑,应向河谷两岸高处跑。山体滑坡时,不要沿滑坡体滑动方向跑,应向滑坡体两侧跑。组织转移 有条不紊安全转移要本着就近、迅速、安全、有序的原则进行:先人后物,先老幼病残后其他人员;要事先制定转移路线和地点,
30、落实撤离组织人员和责任。洪水围困 理性求救遭洪水围困,利用通讯及燃火、放烟、呼喊与挥动鲜艳衣物等发出求救信号,同时主动采取自救措施;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下水。住宅被淹 有效避险低洼处的住宅遭洪水淹没或围困时,一是安排家人向安全坚固高处转移、二是想方设法发生求救信号、三是利用竹木等漂浮物转移到较安全的地方。住宅基地 合理选择建房应选择在平整稳定的山坡和高地,要远离河滩、河谷等低洼地带和易滑坡地带。修路架桥 科学选线修路、架桥等,要避开山体易滑坡、崩塌区域,特别是不能侵占溪河滩地、束窄行洪断面。行洪河道 严禁弃渣严禁向溪流倾倒垃圾、工程渣土,堵塞河道;严禁侵占河流滩地。珍爱生命 安全第一上学、放
31、学、出行经过漫水桥、穿越山谷时,要注意溪河水位、确保安全通行或者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准私自下水游泳或者在河谷玩耍。人水和谐 爱护家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规范人类活动,保护植被,做好水土保持,严禁乱砍滥伐、乱采乱挖、毁林开荒等破坏自然生态行为。美湖乡上际村防汛抢险救灾预案为有效防御灾害性台风、暴雨、洪水,规范防汛抗灾程序,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更好地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做好本村防汛减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创建和谐平安村,特制订本预案。一、基本概况:上际村位于德化县美湖乡西北部龙湖山下,与大铭乡、春美乡和大田县毗邻,全村土地总
32、面积12.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82亩,竹林、油菜林、果园面积1966亩,林地面积9089亩。辖上漈、水井格、佛墓墘、南钟坑、安照仔等5个自然村落。总人口1728人。二、主要易发灾害点:本村地质灾害点位于上际村4组林仁松、5组林建明、7组林松青、8组林永新、林让升土质滑坡计5处5户 23 人;暴雨是造成地质灾害群众可能受灾的主要因素。三、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应急小组:成立村防汛抢险救灾应急小组,负责辖区内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总体工作,协调涉及本村的防汛抢险救灾行动,具体如下:乡挂片领导:蒋朝阳(人武部长) 电话乡下村联络员:林积茂(乡干部) 电话: 组 长:黄
33、淑梅 (村主任)电话常务副组长:林文生(村支书) 电话: 副组长(村两委成员): 林金城(村委) 电话:23545332 林让果(支委)林让煌(村委) 电话: 成员: 林洛德 电话: 林金源 电话: 林文强 电话:林国文 电话:林文汇 电话:23552135(转) 四、防汛抢险重点部位情况: 上述易发灾害点的每个片区设立中心户长一人(设A、B角,A角外出时,由B角代替履行职责),遇紧急情况,中心户长必须将汛情信息迅速传达到所负责片区的每家每户,做好防范或转移工作,具体见表一。五、防汛物资储备: 我村共储备了救生衣 件、编织袋50条、铜锣1付、砂石料10立方米等防汛物资
34、。具体见表二。六、组织防汛抢险救灾: 1、信息传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或同时采用电话、手机短信、广播、敲锣等方式将台风、暴雨、洪水和可能出现灾情等汛情信息及时通知村民;特急情况或电源、通讯中断时,由村两委和中心户长分头入户通知易发灾害点村民,尤其是夜间可能发生相关灾害时,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2、人员到位:接到乡政府灾害天气预报时,实行防汛值班和村领导带班制度,当出现暴雨以上(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50毫米99.9毫米及以上)降水时乡下村联络员要迅速到村,村两委组织应急小组排班进行防汛巡查,村值班室通知防汛抢险应急小组人员回村待命,不得外出。当应急小组成员接到集合命令
35、时,应在10分钟内赶到指定地点。 3、组织抢险:接到巡查人员或村民发现灾情苗头的报告后,村两委迅速召集应急小组人员到灾害点开展抢险救灾、撤离人员。若群众不愿撤离时,由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下令村防汛抢险救灾应急小组执行强制撤离,撤离安置地点按重点部位情况表妥善安置。当几处灾害点同时发生灾情时,按如下责任分工开展抢险工作: (1)安照仔、南钟坑角落救灾负责人:林文生,成员:林亮果、林金城、林洛德、林金源; (2)佛墓乾、水井格、村部角落救灾负责人:黄淑梅,成员:林文强、林国文、林文汇; 4、灾后自救:由村两委组织开展灾后自救工作,内容包括:灾民安置,疫情防治,恢复生活、生产秩序等。 5、灾情收集上报
36、:开展抢险救灾的同时,各片区救灾负责人要及时将灾情状况和抢险救灾情况及时反馈到村值班室,由值班人员迅速汇总上报乡政府,再由乡政府及时上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详见附图:人员转移路线图。七、建立长效机制1、发放明白卡:每年都要编制出符合本村实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转移方案,发放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转移方案明白卡,同时公布村防灾责任人、中心户长的手机和电话,以便群众报灾和咨询,使群众了解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规模、影响范围、可能受威胁的对象。2、规定转移信号:规定群众转移信号为电话通知或敲锣,当群众接到转移信号时应马上转移,村干部逐户进行检查转移情况。3、严格回迁制度:危险解除后,因地质灾害发生有滞后现象,
37、村民必须在接到通知后,方可回迁并密切监视动态,继续巡查35天,必要时请专家进行危险性鉴定,有发生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及时补充群众安全转移预案,并上报乡政府,做到临灾救灾有条不紊、沉着应对。 上际村支部委员会 上际村村委会 2010年3月15日表一 上际村防汛抢险重点部位情况表(明白卡)防灾负责人:黄淑梅(A) 电话: 林文生(B) 电话: 灾害自然村落(组)受灾户情况安全转移地点中心户长 (负责通知受灾户)户主人口(人)联系电话姓名联系电话地质 灾害村部角落林仁松323667865村部A: 黄淑梅: 林文生井格、南钟坑角落林建明4236660
38、86村部A: 黄淑梅松青523667213村部B: 林文生照仔 角落林永新423668692村部A: 林文生让升723668486B: 黄淑梅二 上际村防汛抢险重点部位情况表(明白卡)防灾负责人:(A) 电话: (B) 电话:灾害自然村落(组)受灾户情况安全转移地点中心户长 (负责通知受灾户)户主人口(人)联系电话姓名联系电话低洼 地带A: B: 泥石流灾害点A: B: 水库下游危险地带A: B: 山洪 灾害危险 房屋A: B: 表三 上际村防汛抢险物资储备情况表救生衣编织袋50铜锣1铁锹5
39、砂石料10手电5雨衣5雨靴2防洪避险小知识发生暴雨 高度警惕降暴雨时,要时刻观察房屋周围的溪河水位有无异常,注意山体有没有变形、裂缝,排水是否通畅。特别是晚上,更应十分警觉,随时做好安全转移的准备。及时预警 迅速传递观测到可能引发洪水、滑坡的降雨量,要立即鸣锣、放铳、电话、广播等预先设定的报警措施,迅速向可能受威胁的居民传递警报信息。山塘水库 加强防范发生大暴雨时,要加强对山塘水库水位、渗漏等情况的观测,如有异常,要迅速转移受威胁群众。遭遇洪水 果断躲避溪河洪水迅速上涨时,不要沿着河谷跑,应向河谷两岸高处跑。山体滑坡时,不要沿滑坡体滑动方向跑,应向滑坡体两侧跑。组织转移 有条不紊安全转移要本着
40、就近、迅速、安全、有序的原则进行:先人后物,先老幼病残后其他人员;要事先制定转移路线和地点,落实撤离组织人员和责任。洪水围困 理性求救遭洪水围困,利用通讯及燃火、放烟、呼喊与挥动鲜艳衣物等发出求救信号,同时主动采取自救措施;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下水。住宅被淹 有效避险低洼处的住宅遭洪水淹没或围困时,一是安排家人向安全坚固高处转移、二是想方设法发生求救信号、三是利用竹木等漂浮物转移到较安全的地方。住宅基地 合理选择建房应选择在平整稳定的山坡和高地,要远离河滩、河谷等低洼地带和易滑坡地带。修路架桥 科学选线修路、架桥等,要避开山体易滑坡、崩塌区域,特别是不能侵占溪河滩地、束窄行洪断面。行洪河道
41、严禁弃渣严禁向溪流倾倒垃圾、工程渣土,堵塞河道;严禁侵占河流滩地。珍爱生命 安全第一上学、放学、出行经过漫水桥、穿越山谷时,要注意溪河水位、确保安全通行或者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准私自下水游泳或者在河谷玩耍。人水和谐 爱护家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规范人类活动,保护植被,做好水土保持,严禁乱砍滥伐、乱采乱挖、毁林开荒等破坏自然生态行为。美湖乡洋坑村防汛抢险救灾预案为有效防御灾害性台风、暴雨、洪水,规范防汛抗灾程序,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更好地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做好本村防汛减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创建和谐平安村,特制订本预案。
42、一、基本概况:洋坑村地处美湖乡东南部,与吉岭、洋田、小湖等村毗邻。全村土地总面积8.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12亩,林地面积25310亩,村民以种植粮食为主,60的劳动力外出劳务。辖9个自然村,总人口1489人。二、主要易发灾害点:本村地质灾害点位于洋坑村2组许允怀、许允塞、6组许从政土质滑坡计2处6户 9 人;6组许良全坡高计1处1户 2 人。暴雨是造成地质灾害群众可能受灾的主要因素。三、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应急小组:成立村防汛抢险救灾应急小组,负责辖区内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总体工作,协调涉及本村的防汛抢险救灾行动,具体如下:乡挂片领导:杨厚国(组委) 电话: 乡下村联络员:冯丽金(乡
43、干部) 电话组 长:许从流 (村主任)电话: 常务副组长:许金献(村书记) 电话副组长(村两委成员): 许从坡(支委) 电话: 许志军(村委) 电话:许春梅(村委) 电话: 成员: 许振国 电话: 许东壬 电话: 许明跃 电话: 许永信 电话: 四、防汛抢险重点部位情况: 上述易发灾害点的每个片区设立中心户长一人(设A、B角,A角外出时,由B角代替履行职责),遇紧急情况,中心户长必须将汛情信息迅速传达到所负责片区的每家每户,做好防范或转移工作,具体见表一。五、防汛物资储备: 我村共储备了救生衣 件、编织袋30条、铜锣1付、砂石料10立方米等防
44、汛物资。具体见表二。六、组织防汛抢险救灾: 1、信息传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或同时采用电话、手机短信、广播、敲锣等方式将台风、暴雨、洪水和可能出现灾情等汛情信息及时通知村民;特急情况或电源、通讯中断时,由村两委和中心户长分头入户通知易发灾害点村民,尤其是夜间可能发生相关灾害时,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2、人员到位:接到乡政府灾害天气预报时,实行防汛值班和村领导带班制度,当出现暴雨以上(指24小时内降雨量在50毫米99.9毫米及以上)降水时乡下村联络员要迅速到村,村两委组织应急小组排班进行防汛巡查,村值班室通知防汛抢险应急小组人员回村待命,不得外出。当应急小组成员接到集
45、合命令时,应在10分钟内赶到指定地点。 3、组织抢险:接到巡查人员或村民发现灾情苗头的报告后,村两委迅速召集应急小组人员到灾害点开展抢险救灾、撤离人员。若群众不愿撤离时,由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下令村防汛抢险救灾应急小组执行强制撤离,撤离安置地点按重点部位情况表妥善安置。当几处灾害点同时发生灾情时,按如下责任分工开展抢险工作: (1)盖德洋角落救灾负责人:许从坡,成员:许振国; (2)祖厝角落救灾负责人:许从流,成员:许东壬; (3)上洋角落救灾负责人:许志军,成员:许明跃;(4)洋坂角落救灾负责人:许春梅,成员:许永信;(5)松柏坂角落救灾负责人:许金献。 4、灾后自救:由村两委组织开展灾后自救工作,内容包括:灾民安置,疫情防治,恢复生活、生产秩序等。 5、灾情收集上报:开展抢险救灾的同时,各片区救灾负责人要及时将灾情状况和抢险救灾情况及时反馈到村值班室,由值班人员迅速汇总上报乡政府,再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爱护环境卫生合同范本
- 空调买卖拆除合同范本
- 电池售后外包合同范本
- 石化公司供油合同范本
- 牌匾厂家供货合同范本
- 物流采购新车合同范本
- 皮鞋鞋面买卖合同范本
- 活功板房维修合同范本
- 石材制作供货合同范本
- 礼仪器材租赁合同范本
- 新生儿感染护理查房
- 2025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中国神话传说》整本书阅读说课 课件
- 保安证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教师技能展示美术课件
- 《超声波液位计》课件
- 机械设备操作风险辨识与应对措施
- 2025村委会房屋租赁合同范本下载(正式版)
- 医疗卫生机构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规范(DB4403-T 288-2022)
- 水平二体育课安全教育
- 2025-2030年中国碳素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