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问题分析工具_第1页
质量问题分析工具_第2页
质量问题分析工具_第3页
质量问题分析工具_第4页
质量问题分析工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质量问题分析工具2019.1.22.1 质量数据收集与统计质量数据收集与统计2 PDCA循环循环3 8D异常处理流程方法异常处理流程方法4 5Why分析法分析法5 4M1E要因分析方法要因分析方法6 5W2H问题确认分析法问题确认分析法7 QC七大手法七大手法目目 录录 CONTENTSCONTENTS2.一、一、质量数据收集与统计质量数据收集与统计3数据=事实根据测量所得到的数据和资料等事实收集整理数据应注意的事项:1、问题发生要采取对策之前,一定要有数据作为依据。2、要清楚使用的目的3、收集的数据必须真实,不可作假或纠正。4、收集的数据应能获得层别的情报。5、数据的整理,改善前和改善后所具

2、备条件要一致。6、样本数需有代表性7、明确测定、检查的 方法8、明确查验样本的收集方法、记录方式、符号代表意义9、慎用他人提供的数据10、数据收集完成之后一定要马上使用。运用数据应注意的重点:运用数据应注意的重点:1 1)收集正确的数据)收集正确的数据2 2)避免主观的判断)避免主观的判断3 3)要把握事实的真相)要把握事实的真相数据统计基础1)平均值 2)极差3)标准偏差.二、二、PDCAPDCA循环循环4 PDCA循环:是由策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要素构成的一种循环的持续改进的工作方法。 最早是由W.A.休哈特提出,W.E.戴明将其介绍到 日本,并由日本人进一步充实了PDCA循环的内容,所以有

3、人把它称为“戴明环”。策划PD 实施C检查处置APDCAPDCA原有水平新的水平PDCAPDCPDCA大环套小环逐步上升的循环科学管理方法的综合运用完整的循环1.计划(Plan)发现问题,找出原因为质量改进制定计划2.实施(Do)按预定计划组织实施3.检查(Check)计划是否能够运行找出偏差4.处理(Action)采取措施纠正进行改进.二、二、PDCAPDCA循环循环5阶段步骤计划1.选择课题 2.掌握现状、找出问题-5M1E3.找出主要原因4.针对只要原因制定措施执行5.按计划措施,具体实施检查6.检查实施的情况,分析确认效果处理7.总结经验教训、标准化8.遗留问题下次解决现状问题原因措施

4、实施验证标准化持续改进,质量升级提出问题调查实情整理原因验证假说制定对策思考层面现实层面验证 上图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图,日本玉川大学著名质量管理专家谷津进教授将质量改进的几个步骤的活动形象地用图表示出来。结果结果结果隔断因果关系应急对策原因永久对策应急措施与永久对策.三、8D异常处理流程方法68D:团队导向问题解决方法: 8D问题求解法问题提出成立小组问题描述制定、执行围堵措施寻找根本原因制定永久纠正措施验证永久纠正措施预防再发生祝贺结案,肯定小组贡献D0.改善主题选定(现象)小组成立与目标设定D1.问题定义(现象)及执行及验证暂时防堵措施D2.现状分析D3.初步原因分析与拟定暂时对策D4.

5、实施真实原因与验证真因D5.列出选定及验证永久对策D6.执行永久对策及效果确认D7.防止再发生及标准化D8.认知与残余潜在问题.四、 5Why分析方法7u5 5个为什么分析个为什么分析,也被称作为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分析为什么分析,它是一种诊断性技术,被用来识别和说明因果关系链,它的根源会引起:-恰当的定义问题。-不断提问为什么前一个事件会发生,直到回答“没有好的理由”或直到一个新的故障模式被发现时才停止提问。-解释根本原因以防止问题重演。-文件中所有带有“为什么”的语句都会定义真正的根源(通常需问至少5个“为什么”,但不一定就是5个)鉴别出的问题(大范围的,含糊不清的,复杂的问题)阐明的问

6、题已定位的理由区(分解问题)理由点为什么? 1理由为什么? 2理由为什么 ? 3理由为什么? 4理由为什么 ? 5根源纠正措施教训基本因果调查问题发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哪一步?“去看”问题原因调查对根源的5个为什么分析调查为什么我们的“系统”会失效?为什么问题会发生在顾客身上为什么我们会存在问题.四、 5Why分析方法8问题1-为什么?1-原因2-为什么?2-原因3-为什么?3-原因4-为什么?4-原因5-为什么?5-根源总体总体5个为什么图表个为什么图表5Why分析法检查清单.五、 4M1E要因分析方法9 4M1E 4M1E是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5大因素,控制正常波动,消除异常波动是质量管理的工作

7、重点。通常我们可用可用4M1E4M1E的鱼骨图方法来分析的鱼骨图方法来分析。人人ManMan: 人员训练不足,班别的差异等机机MachineMachine: 如工具的磨损、夹具松动、液压或电力不稳定,未对其保养等料料MaterialMaterial: 指供应商的品质不稳定或混料、错料法法MethodMethod: 指建立的标准操作程序、机台生产条件或组装方法不当等环境环境EnvironmentEnvironment: 比如温度、空气污染或周遭有震动源等不良品人人机器、设备机器、设备环境环境方法方法物料物料能力、资格心态参数改变保养不够储存条件来料改变合理性作业标准温湿度光度噪音 以上以上4M1

8、E4M1E再加上下面两个再加上下面两个M M,则变为,则变为6M1E6M1E。测量测量MeasurementMeasurement:如测量上的失误及变异造成测量数据的误差。成本成本MoneyMoney:不良品的价格及改善成本。.六、 5W2H问题确认分析法105W2HWhat作业内容Who负责人When时间、期限Where场所Why目的、理由How方法、手段How much数量、范围What: What: 什么事?要做什么?Who: Who: 有谁来执行?谁来负责?When: When: 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什么时候检查?Where: Where: 在哪里干?哪里开始?哪里结束?Why

9、: Why: 这样干的必要性是什么?How: How: 如何做这项工作?这是最好的方法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How much: How much: 数量是多少?涉及的范围是?今天下午开质量会议今天下午开质量会议why汇报问题改进状况,分配改进工作what开质量会where1楼1号会议室when3:00-5:00who各单位质量部长及总经理参加,精益促进部部长主持how各单位质量部长汇报,精益促进部部长总结,总经理提出要求how much 会上只汇报两周内的重大质量问题 5W2H5W2H分析法又叫七何分析法七何分析法,是二战中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首创。简单、方便,易于理解、使用,富有启发意义,广泛

10、用于企业管理和技术活动,对于决策和执行的活动措施也非常有帮助,也有助于弥补考虑问题的疏漏。优点:1、可以准确界定、清晰表述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2、有效掌握事件的本质,完全地抓住了时间的主骨架,把事件打回原形思考。 3、简单、方便,易于理解、使用,富有启发意义。 4、有助于思路的条理化,杜绝盲目性。有助于全面思考问题,从而避免在流程实际中遗漏项目。.七、 QC七大手法11 检查收数据检查收数据-检查表检查表 层别找差异层别找差异-层别法层别法 散布找相关散布找相关-散布图散布图 特性找要因特性找要因-鱼骨图鱼骨图 柏拉抓重点柏拉抓重点-柏拉图柏拉图 直方显分布直方显分布-直方图直方图 管制防变

11、异管制防变异-控制图控制图QC七大手法-五图一表一法.七、 QC七大手法12 检查表检查表是使用简单易于了解的标准化图形,人员只需填入规定的检查记号,再加以统计汇总数据即可提供量化分析或对比检查趋势,称为点检表或检查表。点检用查检表点检用查检表, , 记数用查检表记数用查检表质量体系检查表质量体系检查表 检查日报表检查日报表 应用步骤应用步骤:1 1、明确收集资料的目的、明确收集资料的目的2 2、确定所需搜集的资料、确定所需搜集的资料 3 3、确定对所搜集资料的分析方法及负责人、确定对所搜集资料的分析方法及负责人 4 4、设计记录资料调查表的格式、设计记录资料调查表的格式 5 5、对先期收集和

12、记录的资料进行检查、对先期收集和记录的资料进行检查 6 6、必要时,对调查表格式进行评审和修改、必要时,对调查表格式进行评审和修改 5S点检表 时间项目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桌子椅子风扇地面负责人张三查检表班次项目6月1日6月2日6月3日6月4日A班迟到人数3旷工人数4病假B班迟到人数22旷工人数病假1C班迟到人数旷工人数2病假.七、 QC七大手法13 层别法层别法(分层法):为区分所收集的数据中因各种不同的特征而对结果产生的影响,而以各类别特征加以分类、统计的分析方法。分层的目的是为了有利于查找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实施步骤:实施步骤:1 1、先行选定欲调查的原因对象。、先行选

13、定欲调查的原因对象。2 2、设计收集资料所使用之表单。、设计收集资料所使用之表单。3 3、设定资料的收集点并训练员工如何、设定资料的收集点并训练员工如何填写表单。填写表单。4 4、记录及观察所得的数据、记录及观察所得的数据5 5、整理资料、分类绘制应有之图表、整理资料、分类绘制应有之图表6 6、比较分析与最终推论、比较分析与最终推论类别各阶层别因子what产品别型号别现象别模式别项目别形状别方向别种类别who班组别人员别位置别使用者别年资别where流程别位置别地区别地点别设备别单元别深度别when时段别时点别使用时间别 假日前后别时序别使用数量别 使用次数别How muchHow many程

14、度别数量别发生频度别.七、 QC七大手法14分层法应用实例: 某装配厂的气缸与气缸盖之间经常漏油。经过对50套产品进行调查后发现两种情况:1、操作者操作方法不同。2生产气缸垫的厂家不同。 方法一、按操作者分层 操作者漏油不漏油漏油率王师傅61332%李师傅3925%25%张师傅10953%共计193138%供应商漏油不漏油漏油率A厂91439%B厂101737%共计193138%方法二、按生产厂家分层操作者状态气缸垫生产厂家合计A厂B厂王漏油606不漏油21113李漏油0 033 3不漏油549张漏油3710不漏油729合计漏油91019不漏油141731合计232750方法三、按两种因素进行

15、交分层 通过按方法一、方法二分层,为降低 漏油率,应采用李师傅的操作方法,但如果按两种因素进行交叉分层得出的结论即时使用A厂生产的气缸垫,采用李师傅的操作手法。.七、 QC七大手法15 散布图:散布图:是以因果关系的方式来表示其关联性。并将因果关系所对应变化的数据分别点绘在X-Y轴坐标的象限上,以观察其中的相关性是否存在。散布图的制作方法以横轴(X轴)表示原因,纵轴(Y轴)表示结果,作法如下:1)收集成对的数据(X1,Y1),(X2,Y2), 整理成数据表2)找出X,Y的最大最小值。3)以X,的最大最小值建立X,Y坐标,并决定适当刻度便于绘点。4)将数据依次点于X-Y坐标中,两组数据重复时以

16、1)强正相关 2)强负相关 3)不相关 4)弱正相关 5)弱负相关 6)曲线相关 .七、 QC七大手法16曲线相关自变量弱负相关因变量因变量自变量强正相关因变量因变量不相关自变量自变量弱正相关因变量自变量强负相关因变量自变量散布图的常见几种形态.七、 QC七大手法17 鱼骨图(特性要因图):就是当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到一些要因(原因)的影响时,将这些要因给予整理,成为有相互关系且有系统的图形。特性要因图又因是石川馨博士于1953年所发明,又称“石川图”。其主要目的在阐明因果关系,也称“因果图”,其形状与鱼骨相似,故又常被称为“鱼骨图”如何绘制特性要因图1)确定特性:在未绘制之前,首先须决定

17、问题的特性为何?一般来说,特性可以用零件规格、制品不良率、客户抱怨、设备停机率等与品质有关或是以和成本有关的人事费、行政费、材料费予以展现。2)绘制骨架:首先在纸张右方划一“口”,填决定的特性,然后自左而右画出一条较粗的干线,并在线的右端图示:3)大略记载各项原因:将各可能原因以简单的字句,分别记在大骨的“口”加上箭头分枝,以斜度约60划向干线。4)依据大要因,再分出中要因,应较大骨线细,中要因选定约3-5个为宜,绘制时应将有因果关系的要因归于同一骨线内。5)圈出最重要的原因,比较各原因对特性的影响程度,作为进一步检讨或对策之用绘制鱼骨图的注意事项:绘制鱼骨图的注意事项:1)确定原因时应通过大

18、家集思广益,充分发扬民主,以免疏漏2)应尽可能具体的确定原因3)有多少质量特性,就要绘制多少张因果图4)验证使用鱼骨图的注意事项:使用鱼骨图的注意事项:1)在数据的基础上客观地评价每个因素的重要性2)因果图使用时要不断改进.七、 QC七大手法18不良不良率高率高法人环料卫生欠佳配件不足灯光太暗某作业流程不当噪音高无专人保养人员疲劳品质欠佳售后服务不好交期不稳文件不足作业条件不全技术不高设备老化训练不足测机人员流动率高.七、 QC七大手法19 柏拉图柏拉图ParetoPareto(排列图):是为了对发生频次从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而采用的一种简单图示技术。柏拉图是建立在帕累托原理的基础上,主要

19、的影响往往是由少数项目导致的,通过区分最重要的与较次要的项目,可以用最少的努力获取最佳的改进效果。遵循遵循“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规律来源于自然科的规律来源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统计规定。学领域的统计规定。机法料环人80%百分比量化值其他制作柏拉图应注意事项制作柏拉图的注意要点分类方法不同得到的柏拉图不同为了抓住“关键的少数”如果“其他”项所占的百分比很大,则说明分类不理想如果数据是质量损失,画柏拉图是质量损失在纵轴上表现出来使用柏拉图的注意要点基本点就是抓住“关键的少数”柏拉图的制作方法柏拉图的制作方法步骤1: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步骤2:决定收集数据的期间,并按分类项目步

20、骤3:依分类项目别,做数据整理,并做成统计表步骤4:记入图表并依据数据大小排列画出柱状图步骤5:绘累计曲线步骤6:绘累计曲比率步骤7:记入必要的事项。.七、 QC七大手法20课题:降低某塑料制品不合格率课题:降低某塑料制品不合格率 从从已有统计报表中得到已有统计报表中得到1-31-3月份共有不合格品数月份共有不合格品数128128件,逐件统计不合格缺陷的种类和件,逐件统计不合格缺陷的种类和数量,形成了数量,形成了XXXX制品缺陷统计表和排列图。制品缺陷统计表和排列图。序序号号缺陷类别缺陷类别发生发生频数频数频率频率% %累计累计频率频率% %1 1顶部充不满顶部充不满1081086060606

21、02 2气气 孔孔404022.222.282.282.23 3成型不良成型不良14147.87.890904 4表面疵点表面疵点7 73.93.993.993.95 5 色斑色斑4 42.22.296.196.16 6变形变形3 31.71.797.897.87 7其它其它4 42.22.2100100合计合计180180100100XXXX不合格品缺陷统计表不合格品缺陷统计表020406080100120140160180080%60%40%20%100%顶部顶部充不满充不满气孔气孔成型成型不良不良表面表面疵点疵点色斑色斑变形变形其它其它10840147434 60%82.2%90%93.

22、9%96.1%97.8%频频 数数XXXX不合格品缺陷排列图不合格品缺陷排列图 从从排列图可以看出,排列图可以看出,“顶部充不满顶部充不满”缺陷是缺陷是XXXX不合格品缺陷的症结不合格品缺陷的症结所在,必须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并加以解决。所在,必须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并加以解决。.七、 QC七大手法21 直方图:直方图:是将所收集的测定值特性值或结果值,分为几个相等的区间作为横轴,并将各区间内所测定值所出现的次数累计而成的面积,用柱子排起来的图形,也叫“柱状图柱状图”直方图的制作方法1)收集数据2)找全部中的最大最小值3)计算测量值的全距(全距=最大值-最小值)4)决定组数并求组距(数据区间)全距

23、/组数=组距5)求各组上组界和小组界(由小而大顺序)、组中点,及计算各组界出现次数(频数表)(上组界+下组界)/2=组中点6)绘制次数直方图 A、将次数分配图表化,以横轴表示数值之变化,以纵轴表示次数 B、横轴与纵轴各取适当的单位长度,再将各组组界分别标在横轴上,各组界应为等距离 C、已各组内次数为高,组距为底,在每一组上画矩形,则完成直方图 D、在图右上角记入相关数据(数据总数N,平均值X,标准差).七、 QC七大手法22直方直方图图的的使用:使用: 可用來了解产品在标准下分布的型态, 制程的中心值及差异大小等情形。正常型(正态分布)左偏态型双峰型偏峰型高原型锯齿型孤岛型.七、 QC七大手法

24、23 控制图:控制图:是是19241924年由美国品管大师休哈特年由美国品管大师休哈特 (W.A.ShewhartW.A.Shewhart)博士所发现,)博士所发现,而主要定义即是而主要定义即是“一种以实际产品品质特性与过去经验所研制制程能力的管一种以实际产品品质特性与过去经验所研制制程能力的管制接线比较,而以时间顺序用图形表示者制接线比较,而以时间顺序用图形表示者”,图上有中心线(,图上有中心线(CLCL)、上控制)、上控制界限(界限(UCLUCL)和下控制界限()和下控制界限(LCLLCL),控制图又称),控制图又称“管制图管制图”。术语术语普通原因:引起过程变异微小的原因,在经济上不值得

25、去除的部分。特殊原因:引起过程变异较大的原因,在经济上必须剔除的部分。中心线:表示控制图中平均值或平均数的直线。控制界限:依统计方法而得到的平行于中心线的直线。(上、下控制界限)控制状态:记入控制图内的点子,大都在控制范围内随机分布,为受控状态。不在受控状态:记入控制图内的点子,超出控制界限或在控制范界限随机分布呈一定的规律。控制图种类:控制图种类:1.依数据的性质划分:计数值控制图、计量值控制图计量值控制图:计量值控制图:用于产品特性可测量:如重量、长度、面积、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实际使用时分为:X-R:平均值与全距控制图X-R:中位数与全距控制图X-:平均值与标准差控制图X-Rm:个别值与

26、全距移动控制图.七、 QC七大手法24计数值控制图:计数值控制图:用于产品特性非可量化时,如以不良数、缺点数等间断性数据。实际使用时分为:P-Chart:不良率控制图Pn-Chart:不良数控制图C-Chart:缺点数控制图U-Chart:单位缺点数控制图X-RX-R控制图作法控制图作法基本事项在一张控制图上应写明:过程名称、品质特性、测定方法、测定单位、规格、控制界限、机器编号、作业者、测定者、抽样方法、时间等基本事项。样本大小与组数样本组数一般取2030,样本数位n,一般依实际取310个,将异常数据剔除。控制图的尺寸纵轴控制上下限之间距离一般位2030mm,横轴各样组之间的距离一般为510

27、mm。(须对应样组位置)绘制控制界限和中心线标明UCL(控制上限)、LCL(控制下限)、CL(中心线)X X图图 UCL=X+A2R R R图图 UCL=D4R LCL=X-A2R LCL=D3R .七、 QC七大手法25 控制图:控制图:是是19241924年由美国品管大师休哈特年由美国品管大师休哈特 (W.A.ShewhartW.A.Shewhart)博士所发现,)博士所发现,而主要定义即是而主要定义即是“一种以实际产品品质特性与依过去经验所研制制程能力的管一种以实际产品品质特性与依过去经验所研制制程能力的管制接线比较,而以时间顺序用图形表示者制接线比较,而以时间顺序用图形表示者”,控制图又称,控制图又称“管制图管制图”应用控制图的常见错误:1.在5M1E未加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