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转向设计与计算_第1页
汽车转向设计与计算_第2页
汽车转向设计与计算_第3页
汽车转向设计与计算_第4页
汽车转向设计与计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转向系统的计算设计:这次设计的电动车用的是麦弗逊式独立悬架,采用分段式转向梯形机构。对于采用独立悬架的汽车转向车轮,转向梯形中的横拉杆应是分段式的,以避免运动干涉,防止一个车轮的上下跳动影响另一个车轮的跳动。 (图一)这种转向系统的结构大多如图1所示。转向轴1的末端与转向器的齿轮轴2直接相连或通过万向节轴相连;齿轮图2与同装于一壳体内的齿条3啮合。外壳则固定于车身或车架上。齿条通过两端的球铰接头与两根分开的横拉杆4相连,两横拉杆又通过球头销与左右车轮上的梯形臂5、6相连。这里齿条3既是转向器的传动件又是转向梯形机构中三段式横拉杆的一部分。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制造工艺简便等优点,不

2、仅适用于整体式前轴也适用于前轮采用独立悬架的断开式前轴,目前广泛地被采用于轿车、轻型客货车、微型汽车等车辆上。但与之相配的转向梯形机构与传统的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相比有其特殊之处。故有必要加以研究和探讨。绝大多数齿轮一齿条式转向器都布置在前轴后方,这样既可避让发动机的下部,又便于与转向轴下端连接。安装时齿条中心线应与汽车纵向对称轴垂直;并且当转向器处于中立位置时,齿条两端球铰中心应对称地处于汽车纵向对称轴的两侧。对于给定的汽车,其轴距L、主销后倾角口以及左右两主销轴线延长线与地面交点间距离K均为已知定值。对于选定的转向器,其齿条两端中心距M也为已知定值.故在设计中需确定的参数为梯形底角、梯形臂长

3、l1以及齿条中心线到梯形底边的安装距离,而横拉杆长度l2可由上述参数确定其表达式为。l2=K-M2-l1cos2+l1sin-h2转动转向盘时,齿条便向左或向右移动,使左右两边的杆系产生不同的运动,从而使左右车轮分别获得一个转角。以汽车左转弯为例,此时右轮为外轮,外轮一侧的杆系运动如图2所示。设齿条向右移过某一行程S,通过右横拉杆推动右梯形臂,使之转过0。 (图二)取梯形右底角顶点O为坐标原点,X、Y轴方向如图2所示,则可导出齿条行程S与外轮转角0的关系:S=K-M2-l1cos+0-l22-l1sin+0-h2另外,有图像可知:0=+-而=arctg2hK-M-2S,=arccosl12+O

4、E12-L222L1×OE120=arccosl12+K-M2-S2+h2-l222l1K-M2-S2+h2+arctan2hK-M-2S- (图三)取梯形左底角顶点O1为坐标原点,X、Y轴方向如图3所示,则同样可导出齿条行程S与内轮转角i的关系,即:S=-K-M2+l1cos+0-l22-l1sin+0-h2i=-arccosl12+K-M2-S2+h2-l222l1K-M2-S2+h2-arctan2hK-M-2S众所周知,在不计轮胎侧偏时,实现转向轮纯滚动、无侧滑转向的条件是内、外轮转角具有如图4所示的理想的关系,即 (图四)ctg0-ctgi0=KT(6)式中T计及主销后倾角

5、夕时的计算轴距T=L+r.tg主销后倾角3°计算得T=2800+693/2tan3=2818L汽车轴距2800mmr车轮滚动半径346.5mm由(6)式可将理想的内轮转角民,表示为it=arctg(ctg0-KT)(7)设计变量:对于给定的汽车和选定的转向器,转向梯形机构尚有梯形臂长11、底角y和安装距离h三个设计变量。其中底角y可按经验公式先选一个初始值=arctg(4T3K),计算得=68.71°第一,要保证梯形臂不与车轮上的零部件(如轮胎、轮辆或制动底板)发生干涉,故要满足: A0y-Aymin>0式中A0y梯形臂球头销中心的Y坐标值(见图3), A0y=l1c

6、osAymin车轮上可能与梯形臂干涉部位的Y坐标值因为A0y-l1cos<0,所以可知当l1选定时的可取值上限为:<arccosAyminl1第二,要保证有足够的齿条行程来实现要求的最大转角。即有SmaxS式中Smax最大转角所对应的齿条行程,S转向器的许用齿条行程为120mm,S=120mm。K-M2=l1cos-l22-l1sin-h2所以有公式(1)或(3)可知:Smax=l1cos-cos+0max+l22-l1sin-h2-l22-l1sin+0-h2或Smax=l1cos-imax-cos+l22-l1sin+0-h2-l22-l1sin-h2一般来说内的数值很小,故在

7、估算齿条行程时可略去不计,即可粗略的=地认为:Smax=l1cos-cos+0max,Smax=l1cos-imax-cos所以当选定时,l1的可取值范围为Aymincos<l1<Scos-cos+0max(12)根据转向器的选型M取600mm,S取120mm,Aymin=100mm。计算得208<l1<250mm,取l1=220mm。第三,要保证有足够大的传动角a。传动角a是指转向梯形臂与横拉杆所夹的锐角。随着车轮转角增大,传动角渐渐变小。而且对应于同一齿条行程,内轮一侧的传动角ai是比外轮一侧的传动角ao要小。由图2可知:0=180°-0 i=180

8、76;-i最小传动角min发生在内轮一侧,当i到最大值时, i也达到最大值,故此 i为最小值。传动角过小会造成有效分力过小表现为转向沉重或回正不良。对于一般平面连杆机构,为了保证机构传动良好,设计时通常应使min40°,但一般后置式转向梯形机构的min都偏小。这是由于汽车正常行驶中多用小转角转向,约有80%以上的转角在20°以内;即使是大转角转向,也是从小转角开始,而且速度较低,所以取0=23°时的轮一侧传动角i23作为控制参数。以i2330°作为约束条件,这样一般均能保证在时020°时i40°。转向器安装距离h对传动角的影响较大,h

9、越小, 也小,可获得较大的a。在选择h时应充分注意到这一点,但h过小会造成横拉杆与齿条间夹角过大。由图2、图3可知0=arcsinl1sin+0-hl2i=arcsinl1sin-i-hl2为保证传动良好一般希望i10°,以此作为约束条件即要满足联立不等式:l1sin+0-h-l2sin100l1sin-i-h-l2sin100由此可解得:l1sin+0-l2sin10<hl1sin+0+l2sin10°l1sin-0-l2sin10<hl1sin-0+l2sin10°因为在0和i的全部取值范围内,sin+0的最大值为1,sin-i的最小值为sin-imax。所以h的可取值范围为l1-l2sin10<hl1sin-imax+l2sin10° l2l2cos = K-M 2-l1cosl2=390mm。由于转向器处于中立状态时(0=i=0°),0值较小,于是可得h的取值范围:l1-K-M2-l1cossin10°hl1sin-imax+K-M2-l1cossin10°h的取值范围为150到250,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