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的由来 曲靖一名的由来冬子工作室 整理 近年来,随着编史修志工作的开展,不少学人对曲靖的得名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在史志界和地方群众中引起极大关注。现在,若谈到曲靖的得名问题,一般已不再囿于元史世祖本纪所说的:曲靖一名,始于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或“因元朝统治者马背得天下而疏于考史,竟把地处昭通地区的曲州、 靖州,误认为在今曲靖,故名曲靖。”以及徐霞客游记中所说的:“曲靖者,本唐之曲州、靖州也,合其地置府,故名亦因之”等等说法,并对此提出了质疑。从而打破了以上两种几乎已成为曲靖得名的定论,这在学术研究上可以说是一个突破。不过,鉴于曲靖的得名问题,由于史书上没有确切
2、的时间记载,虽在隋唐时期史籍就有“曲靖州”或“废曲靖州”等记载,但又都是一鳞半爪,没有一个较全面的记述,所以在认识上众说纷纭,各执其是,这也说明“曲靖”得名这个历史之谜,很有深入探讨的必要。为此不揣浅陋,聊陈己见与同志们共研之。曲靖的得名,可以肯定地说,绝不是始于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因元朝统治者“疏于考史”之误;也不是徐霞客所说的,是曲州、靖州合二为一的产物。据不少史料记载,远在唐初(618年前后)曲靖就有“曲靖州”存在了。当时的“曲靖州”,是以石城(今曲靖)为中心的一个广泛的地名称谓,其地理范围应是地处东、西两爨的分界地一带。这个分界地即今曲靖潇湘乡的大路碑村与小路碑村。这两个村的得
3、名,就是因为当时东爨和西爨分界于此,立碑为记的史证。遗憾的是史书对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和广泛流传在民间的这种说法,未作详实记述,以致后来一些研究史学的人,虽精于考史,却疏于考实,以致把爨龙颜碑中的“东、西二境”认为是唐初的“东、西两爨”,所以把当时的“东、西二境”分界地的禄丰县龙和城与唐初“东、西两爨”分界地的曲靖大、小路碑村之间的龙河城混为一谈。这种历史的巧合,即把“东、西二境”与“东、西两爨”;“龙和城”与“龙河城”合二为一,从而把事实上存在于曲靖的龙河城(城的遗址及附近龙河庵的庙址,1958年修潇湘水库时还尚存,可参见1970年曲靖县地图),即有意无意地被否定了。而实际上,据南宁县志载:“
4、龙和故城在城西南十五里,南诏阁罗凤遣杨牟利以兵协西爨,徙二十余万户于永昌。东爨因语言不通,得不徙。自曲州、靖州、石城、升麻、昆州南北至龙和,皆残于兵。”我们知道,当时南诏并吞的是西爨地区,对东爨地区未曾施以武力。所以这里所说的“皆残于兵”,显然是指以曲靖州为中心的这片地区,所以龙河城自然也就毁于兵燹之中了。我们还可以从龙河城附近的一些村寨名称来看,如马场村、土官寨、大营、上营、中营、下营等等,从这些当年养马、练兵、扎营、屯军的地方,就不难看出这个古城堡存在的历史事实和历史地位。1958至1962年,在修潇湘水库和开垦荒山地时,这里曾先后出土了玉石、手镯、两汉古钱币、黄金等。这些实物的出土,也证
5、明了这座古城存在的历史痕迹。 咸通三年(862年),唐人樊绰在任安南经略使时,对云南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较系统的研究,并参照前人的一些著作,撰写了一部被称为“云南志”的蛮书。他在蛮书卷四中多次提到“曲靖州”,而这个“曲靖州”并不是指“曲州”、“靖州”而言。同时也多次提到“曲州”、 “靖州”,但又不是指“曲靖州”而言,显然这是各有其地的,也是各有所指的。而且这里所提到的曲州、靖州,也并非是指远在昭通地区的“曲州”、“靖州”,而是指“在汉为夜郎味县地,蜀分置兴古郡,隋初置恭州,唐初置南宁州的曲、靖二州。”可是,有的人却认为“曲靖州”就是“曲州”、“靖州”的并名,蛮书是为了省略一个字,而把“曲州
6、”、“靖州”缩写为“曲靖州”。事实果真是这样的吗?当然不是。因为这不过是推理的臆断,而不是考史的结论。 笔者很赞成李德成同志曲靖一名始于何时所分析的:“曲靖州,决非曲州、靖州的并名。因为如果要缩写,也只能写成曲州、靖州,或曲、靖二州,似不能为了省略一个字而直称曲靖州。樊绰是文士,又是熟悉云南情况的人,决不致如此疏误。”远在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王朝就在今曲靖市这块地方设置味县,治所在今麒麟区西山乡。到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为了有利于中央王朝的控制和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对建置进行较大调整,改益州郡为建宁郡,郡治设在曲靖,随后又迁庲降都督府于曲靖,这既有利于提高王权
7、威信,加强郡守权利,又有利于部族首领的统治,也有利于部曲之间的团结合作,从而使曲靖成为南中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个中心持续了500多年,直到公元765年,南诏灭爨氏后,才随之转移到滇西洱海地区。在这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央王朝虽然先后在曲靖设置县、郡、州等行政建制,但由于“云南僻在遐荒,襟带万山”, “蛮夷众多,恃远擅命”,加上内地战事频繁,所以中央王朝对这个“部曲”聚居的地方也就无力顾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行政单位仍然是部落,不少奴隶还作为“依附民”,分配给各大姓作为部曲,或家部曲。实际权力仍然掌握在地方豪族大姓、部族首领们手里。他们划地为域,拥兵自重,在中央王朝不加干预,甚
8、至是表示支持的情况下,纷纷建立起自己的“部曲”组织。“部曲”之下又设屯,各自都有着一定的辖区和一定的行政权力。这应该是统治阶级为了调整民族关系,安定后方的一个历史产物。这种“部曲”组织,实际上已经是一种具有一定权力的行政单位。 随着部曲势力的发展,各自又为了发展和防卫的需要,开始建造自己的城邑。如诸葛亮南征后,就有“诸夷渐去山林,徙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的记载。随着生产的发展,开设商肆,修建民居,置盐、铁市官等等,都是有史可据的。 其次,曲靖在地理位置上,既有乌蒙屏障,又有盘江溉济,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秦修五尺道后,进一步密切了云南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了曲靖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公元前10
9、9年,西汉王朝在曲靖设置郡县后,考虑到边疆与内地的差异,采取保留土长权利的措施,使他们“复长其民”,以维系着这个地方的安定和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央王朝的关系。如东汉末年,南中大姓就主要集中于建宁(曲靖)、朱提(昭通)两郡,“而曲靖则又是大姓势力的中心。”到了三国、西晋时期,曲靖即成为南中大姓雍、孟、爨、霍的聚集地区。他们占地为域,“是郡邑拥有势力的豪族。”诸葛亮南征时,由于采取了“攻心为上”,“南抚夷越”的和睦政策,使南中地区出现了一个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农桑发展的新局面。这是“曲靖”得名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没有这样一个安定的社会现实,又怎能称得上“靖”呢?若只以官方建置中没有出现“曲靖”这个名
10、称,即加以否定,硬要舍此求深,恐怕就容易流于凿空了。西晋泰始六年(270年),晋王朝又把南中七郡中的云南、兴古、建宁、永昌四郡划出,建立宁州,治所即在曲靖。宁州在建置上属于中央的一个大行政区,这又进一步提高了曲靖的政治地位和中心作用。东晋以后,中原干戈不息,宁州各郡县也动乱起来,经过互相争战、吞并,最后为爨氏所灭。爨氏独霸南中后,建立以曲靖为中心的爨氏统治中心,此后,曲靖一度出现较为安定的社会局面。如公元399年,爨宝子任建宁太守期间,就出现“山岳吐精,海诞渚光”, “志业万熙,道隆黄裳”的人民安居、社会安宁的情况。又如公元971年,大理国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于石城(即曲靖)后,这个地区在经过一
11、番动乱后,又出现“遒共盟约,务存久长”e的安定局面等等。 从历代中央王朝对曲靖地区的用兵来看,多数是为了实现统一和纳赋,有一个可赖以广为用之的后方,而并不图对其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所以对这个地区总是采取特殊的、怀柔的、团结的政策,使其靖而安之。如“任用大姓”、“不留兵”、“闭关息民”等等,以达到稳定边境、民族团结、发展生产、可供资用的目的。如东汉时期的“以民纾休养生息”和诸葛亮的“南抚夷越”以及唐的“安抚边塞”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曲者,部曲也;靖者,安定也。也就是说,在这个“蛮夷众多,恃远擅命”的地方,在某一时期,由于中央王朝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出现了一个四境安宁、生产发展的和平社会环境,
12、故名“曲靖”。这就是“曲靖”得名的原由,也是“曲靖”得名的历史依据。诚如国语周语下所说,“自后稷之始,基靖民。”这是事出有因,也是顺理成章的。 如果把曲靖的得名,说成是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云南行省赛典赤改定云南诸路名号时,把地处昭通地区的曲州、靖州,误认为在今曲靖,故合其地而称之,这种说法很值得商榷。 笔者认为,元代置路时,定名总要有一定依据,何况赛典赤也是政绩卓著之人,并非糊涂虫之辈,竟会做出这种张冠李戴的事来? 曲靖的得名,时间上虽无确切记载,但不会是到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后才出现的。因为远在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就有“爨归王同南宁鬼主爨崇道,杀越嵩都督竹灵倩,东爨乌
13、蛮尽有西爨故地,居曲靖州。”又“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改曲靖州为石城郡,复迁两爨之众于永昌”。据元史地理志载:天宝七年(748年)后, “唐以爨归王为南宁州都督,治石城。后阁罗凤叛,州废,蒙氏改为石城郡。”这时的石城郡,已经是一个实际的统治中心,它直接统率着除磨弥部之外的较大境域,如落蒙(今路南)、仁德(今寻甸),于矢(今武定)等部。从州改郡的情况来看,可见当时的曲靖州并非只是一个县名,而是一个辖区范围较广的行政统治中心。 再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立的南诏德化碑,碑文中曾两次提到“曲靖”一名,“仲通大军至曲靖”,“十四年(代宗广德二年即764年)春,命长男凤伽异于昆川置拓东城,居二诏
14、,佐镇抚,于是威摄步头,恩收曲靖。”从当时南诏阁罗凤政权合并了东西两爨,形成割据云南的形势来看,我同意李德成同志在“曲靖”一名始于何时一文中的分析:“这时南诏政权正攻打安宁,距今曲靖较近,而不会是远隔千里之遥的曲州、靖州。”再从“恩收曲靖”的“曲靖”来看,这时,凤伽异在昆明筑城,意在控制新被征服的西爨地区,所以这“恩收”的“曲靖”显然即今曲靖地区,而不会是遥远的乌蒙。据此可知,曲靖的得名,起码是公元764年以前的事。 至于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游记中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曲靖者,本唐之曲州、靖州也,合其地置府,而名亦因之。”所以有人即据此说,而认定“曲靖一名是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才出现的,
15、并说蛮书中的“曲靖州”是指“曲州”与“靖州”而言,从而否定“曲靖”一名是远在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前几百年就存在的历史事实。 其实,徐霞客“合其地置府”的记述是一个明显的失误。当时的名称是路,而不是“府”,若据此为是,岂不又将造成许多麻烦和困惑。 至于蛮书中的“曲靖州”,显然也不是“曲州”、“靖州”合二为一的产物。请看蛮书卷四说: “西爨白蛮也;东爨,乌蛮也。当天宝中,东北至曲靖州,西南至宣城,邑落相望,牛马被野”,“在曲靖州、弥鹿川、升麻川南至步头”,是后自曲靖州、石城、升麻川、昆川南至龙和以东,荡然兵荒矣”。这个“荡然兵荒”的“曲靖州”,显然是指当时被阁罗凤并吞了的西爨地区,这个地区即
16、包括当时与“石城”(今曲靖)接近的“曲靖州”。因为当时阁罗凤对东爨地区还没有施以武力,不存在“荡然兵荒”的情况。按引日唐书地理志载: “武德七年(624年)置南宁州都督府,领十六州,治味县之石城。”可见当时的石城已经是都督府所在地,在行政建置上有着双重性质。又说:“从曲靖州以南,滇池以西,土俗惟业水田,种麻豆黍稷不过町疃。”从“邑落相望,牛马被野”、“土俗惟业水田”来看,这个“曲靖州”的社会发展情况和地理位置也应是今之靖。而当时地处昭通的曲州、靖州,据蛮书卷一载:“还处在无定居的游牧时代,言语不通,无布帛,男女悉披牛羊皮”,从“邑落相望”来看,唐初的曲靖,已不是仅“味县”一孤城了,新的城邑已出
17、现了不少。从这些情况可以知道, “曲靖州”是曲靖州,并非是“曲州”、“靖州”的合称。李德成同志在曲靖一名始于何时一文中,作了颇为详尽的分析: (1)文意不合:原来的曲州、靖州,到底是两个地方,如要引用,也只能称“曲州、靖州,或曲、靖二州”,似不能为了省略一个字,而直称“曲靖州”。樊绰是文士,又是熟悉云南情况的人,必不致如此疏误。 (2)方位不对:原来的曲州、靖州,是乌蛮的中心,与白蛮无关。而这里的“曲靖州”东西两蛮都提到,显然是在东西两爨的分界地。 (3)社会情况不符:这里说的“邑落相望,牛马被野”,“土俗惟业水田,种麻豆黍稷”分明已是一个定居的农业社会。而当时的乌蛮还处在无定居的游牧时代,言语不通,无布帛,男女悉披牛羊皮,可知已不在原地。 (4)史实矛盾:我们知道,蒙归义并吞的是西爨地区,对东爨并没有施加压力。这里所说的“荡然兵荒矣”,显然是指曲靖州而不是指乌蛮中心的曲州、靖州。 另外,贞元十年(?94年)袁滋到云南册立异牟寻时,在他的云南纪中写道:“第九程至鲁望(鲁甸),即蛮汉两界旧曲州、靖州之地也。曲州、靖州废城及邱墓碑阙皆在。”申苎可知,此二州已早在公元794年前就已废弃不存了,为什么竟芒在事隔500多年后又冒出曲州,、“靖州”来呢?应当说这都是疏于考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1765-2025化学品亚慢性吸入毒性试验方法
- 江苏省公务员2025年行测言语理解突破卷
- 初中校园广播站策划方案
- 初中退宿申请书
- 初中生转学籍申请书怎么写
- 2024-2025 学年成都市小学五年级数学期中模拟卷(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高中一年级政治上学期时事政治测试
- 2025年水泥的相关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蔬菜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初中二年级物理期末模拟卷
- 2025年食品安全管理员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浙江金华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应届毕业生招聘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2套试卷
- 2025四川广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次招聘工作人员18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南充市嘉陵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招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推
-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
- 1年级上册口算题2000道大全 A4打印版
- 浙江省初中名校发展共同体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护理副高级职称题库及答案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六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