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试题出题人:付强 程炎焱 任函1.依据民用建筑层数的划分,以下对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说法无误的是: 、13层为低层; 、47层为多层; 、89层为中高层; 、10层以上为高层;A、 B、 C、 D、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1.0.5条, 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 答案:D2.建筑物热工设计应与地区气候相适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规定,郑州属于以下哪个地区:A、严寒地区(区)B、寒冷地区(区)C、温暖地区(区)D、炎热地区(区)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1.0.6条,建筑热工设计 答案:B3. (多选)在以下描述相邻基地边界线的建筑与
2、空地的关系中,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是A. 建筑物与相邻基地边界线之间应按建筑防火和消防等要求留出空地或通路。当建筑前后各自已留有空地或通路,并符合建筑防火规定时,则相邻基地边界线两边的建筑可毗连建造。B. 建筑物高度不应影响邻地建筑物的最低日照要求。C. 除城市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空地外,紧接基地边界线的建筑不得向邻地方向设洞口、门窗、阳台、挑檐、废气排出口及排泄雨水。D. 以上均不对。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2.1.4条,一、 建筑物与相邻基地边界线之间应按建筑防火和消防等要求留出空地或通路。当建筑前后各自已留有空地或通路,并符合建筑防火规定时,则相邻基地边界线两边的建筑可毗连建造。二、 建筑物高度
3、不应影响邻地建筑物的最低日照要求。三、 除城市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空地外,紧接基地边界线的建筑不得向邻地方向设洞口、门窗、阳台、挑檐、废气排出口及排泄雨水。 答案:A,B,C 4. 在以下描述基地通路出口位置中,不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是A、距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量起不应小于70m;B、距非道路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包括引道、引桥和地铁出入口)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C、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0m;D、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等建筑的出入口不应小于15m;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2.1.5条, 一、 距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量起不应小于70m;二、 距非道路
4、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包括引道、引桥和地铁出入口)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三、 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0m;四、 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等建筑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m;五、 当基地通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六、 与立体交叉口的距离或其它特殊情况时,应按当地规划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基地通路出口位置 答案:D5. 电影院、剧场、文化娱乐中心、会堂、博览建筑、商业中心等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在执行当地规划部门的条例和有关专项建筑设计规范时,应保持与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的原则一致。下列中哪些做法是与这些原则相抵触的A.某影城的主要出入口,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B.某商场主要出入口前有
5、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其面积和长宽尺寸根据使用性质和人数确定C.某办公楼基地拟有三个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出口;D. 某影城主要出入口的绿地设计不设置围墙大门等障碍物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2.1.6条, 电影院、剧场、文化娱乐中心、会堂、博览建筑、商业中心等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在执行当地规划部门的条例和有关专项建筑设计规范时,应保持与下列原则一致: 一、基地应至少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该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人员疏散时不影响城市正常交通; 二、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并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 三、基地应至少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包括以通路连接的)出口
6、; 四、基地或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应避免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 五、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前应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其面积和长宽尺寸应根据使用性质和人数确定; 六、绿化面积和停车场面积应符合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定。绿化布置应不影响集散空地的使用,并不应设置围墙大门等障碍物。 答案:A6.在有人行道的上空米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应大于0.40m。A. 1.8米 B. 2.0米 C. 2.1米 D.2.5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2.2.2条规定,在有人行道上空:2m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应大于0.40m。 答案:B7.在有人行道的上空米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
7、减1m,并不应大于米。A. 2.0,2.5米 B. 2.5,2.0米 C. 2.5,3.0米 D.2.5,3.5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2.2.2条规定,在有人行道上空:2.50m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减1m,并不应大于3m。 答案:C8.在有人行道的上空米以上允许突出阳台、凸形封窗、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米。A. 2.5,0.5米 B. 3.5,1.0米 C. 3.5,0.5米 D.4.5,1.0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2.2.2条规定,在有人行道上空:3.50m以上允许突出阳台、凸形封窗、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1m。 答案:B9.在城市一般建设地区,对于两栋平行
8、布置的条式住宅,其日照间距的叙述,下列何者错误A.其所处地理纬度越高,日照间距约大;B.南栋越高,与北栋日照间距约大;C.屋顶水箱间及电梯机房,不影响南北栋日照间距的计算;D.若南栋有半地下室,北栋没有,则日照间距较南栋没有半地下室时较多。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2.3.2条规定,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及烟囱等,在城市一般建设地区可不计入建筑控制高度 答案: D10. 在以下描述基地内通路的叙述中,不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是A.基地内应设通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通路应能通达建筑物的各个安全出口及建筑物周围应留的空地。B.通路的间距不宜大于150160m。C.长度超过35m的尽端式车行路
9、应设回车场。供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不应小于12m×12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应小于15m×15m。D.基地内车行量较大时,应另设人行道。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3.2.1条, 一、 基地内应设通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通路应能通达建筑物的各个安全出口及建筑物周围应留的空地。二、 通路的间距不宜大于160m。三、 长度超过35m的尽端式车行路应设回车场。供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不应小于12m×12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应小于15m×15m。四、 基地内车行量较大时,应另设人行道。答案:B11.下列有关基地内通路宽度的叙述中,下列何者不正确:A. 考虑机动车与自行车共用
10、的通路宽度不应小于4m;B. 考虑机动车与自行车共用的通路宽度双车道不应小于7m;C. 消防车用的通路宽度不应小于3.50m;D. 人行通路的宽度不应小于2m。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3.2.2条规定,一、考虑机动车与自行车共用的通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小于7m。二、消防车用的通路宽度不应小于3.50m。三、人行通路的宽度不应小于1.50m。 答案:D12.基地内车行路边缘至相邻有出入口的建筑物的外墙间的距离不应小于米。A. 2米 B. 3米 C. 4米 D. 5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3.2.3条规定,基地内车行路边缘至相邻有出入口的建筑物的外墙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m。 答案:B13. 在以下地面
11、和道路坡度的描述中,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是A.基地地面坡度大于8%时应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墙或护坡B. 基地车行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3%,亦不应大于8%C. 横坡宜为1.52.5%。D. 基地人行道的纵坡不应大于10%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3.2.3条规定,地面和道路坡度一、基地地面坡度不应小于0.3%;地面坡度大于8%时应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墙或护坡。二、基地车行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3%,亦不应大于8%;在个别路段 可不大于11%,但其长度不应超过80m,路面应有防滑措施;横坡宜为1.52.5%。三、基地人行道的纵坡不应大于8%,大于8%时宜设踏步或局部设坡度不大于15%的坡道,路
12、面应有防滑措施;横坡宜为1.52.5%。答案:D14.建筑物底层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至少m。A、0.15m B、0.3m C、0.45m D、0.60m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3.3.3条, 建筑物底层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至少0.15m。 答案:A15.建筑物室内走道的净高不应小于米。A. 2.0米 B. 2.1米 C. 2.2米 D. 2.3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1.1条规定,建筑物各种用房的室内净高应按单项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地下室、贮藏室、局部夹层、走道及房间的最低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 答案:A1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室内净高应按地面至吊顶或楼板底面之间的垂直高度计算;若楼板或屋盖的下
13、悬构件影响有效使用空间者,则以A、 仍按地面至吊顶或楼板底面之间的垂直高度计算;B、 地面至结构上缘之间的垂直高度计算;C、 地面至结构下缘之间的垂直高度计算;D、 上面都不对。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1.1条,室内净高应按地面至吊顶或楼板底面之间的垂直高度计算;楼板或屋盖的下悬构件影响有效使用空间者,应按地面至结构下缘之间的垂直高度计算。 答案:C17.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米。梯段净高不应小于米。A. 2.2,2.0米 B. 2.1,2.3米 C. 2.2,2.2米 D. 2.0,2.2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2.1条规定,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
14、不应小于2.20m。 答案:D18. 在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梯段净高是指A. 自踏步前缘线(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0.30m范围内)量至直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铅垂高度;B. 自踏步后缘线(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后缘线以外0.30m范围内)量至直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铅垂高度;C. 自踏步前缘线(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0.50m范围内)量至直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铅垂高度;D. 自踏步后缘线(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后缘线以外0.50m范围内)量至直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铅垂高度。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2.1条规定,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线(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0.30m范围内)
15、量至直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铅垂高度。 答案:A19. 当室内楼梯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超过0.50m长时,其高度不应小于米。A. 0.9米 B. 1.0米 C. 1.1米 D. 1.2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2.1条规定,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超过0.50m长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m。 答案:B20.有关楼梯下列何者错误A. 踏步前缘部分宜有防滑措施;B. 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六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 C. 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的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D.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超过0.50
16、m长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m。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2.1条规定,六、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七、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超过0.50m长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m。八、踏步前缘部分宜有防滑措施。九、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的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答案:B21.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的梯井净宽大于米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A. 0.10米 B. 0.15米 C. 0.20米 D. 0.25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2.1条规定,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的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
17、须采取安全措施。 答案:C22.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两侧应设高度为米的扶手。A. 0.55米 B. 0.60米 C. 0.65米 D. 0.70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2.3条规定,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两侧应设高度为0.65m的扶手。 答案:C23.关于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室内坡道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不宜大于110,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B. 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坡道宽度而定。C. 坡道应用防滑地面。D. 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两侧应设高度为0.65m的扶手。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2.3条规定,一、 室内坡道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不宜
18、大于110,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二、 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轮椅或病床等尺寸及所需缓冲空间而定。三、 坡道应用防滑地面。四、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两侧应设高度为0.65m的扶手。答案:B24.有关电梯下列何者不正确:A.电梯井不宜被楼梯环绕; B.在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每栋建筑物内或建筑物内每个服务区,乘客电梯的台数不宜少于台;C.电梯不应在转角处紧邻布置,单侧排列的电梯不应超过4台,双侧排列的电梯不应超过台;D.电梯在考虑安全措施后,也可作为安全出口,设置电梯的建筑物仍应按防火规范规定的安全疏散距离设置疏散楼梯。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3.1条规
19、定,一、 电梯不应计作安全出口,设置电梯的建筑物仍应按防火规范规定的安全疏散距离设置疏散楼梯。二、 电梯井不宜被楼梯环绕。三、 在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每栋建筑物内或建筑物内每个服务 区,乘客电梯的台数不宜少于台。四、 电梯不应在转角处紧邻布置,单侧排列的电梯不应超过4台,双侧排列的电梯不应超过台。答案:D 25.自动扶梯扶手与平行墙面间、扶手与楼板开口边缘间及相邻两平行梯的扶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mA、0.5m B、0.4m C、0.6m D、0.1m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3.2条,自动扶梯扶手与平行墙面间、扶手与楼板开口边缘间及相邻两平行梯的扶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40m。 答案
20、:B26.卷材防水屋面最小坡度为:A、1: 50 B、1: 100 C、1:25 D、1: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4.1条, 屋面坡度表4.4.1卷材防水、刚性防水最小坡度为150 答案:A27.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高度不应低于A. 1.2m; B. 1.5m; C. 2m; D. 2.5m.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5.2条规定,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高度不应低于2m。 答案:C28.以下说法有误的是:A、窗扇的开启形式应方便使用、安全和易于清洁。B、高层建筑宜采用平开窗。C、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高度不应低于2m。D、窗台低于0.80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
21、5.2条,一、 窗扇的开启形式应方便使用、安全和易于清洁。二、 高层建筑宜采用推拉窗;当采用外开窗时应有牢固窗扇的措施。三、 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高度不应低于2m。四、 窗台低于0.80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答案:B29.窗台低于米时,应采取防护措施。A. 0.5米 B. 0.6米 C. 0.8米 D. 0.9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5.2条规定,窗台低于0.80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答案:C30.下列关于门与天窗的说法何者正确?A. 双面弹簧门应全部采用透明玻璃B. 天窗不宜采用安全网,而应采用防破碎的透光材料C. 电动门的邻近应另设普通门D. 手动开启的大门扇可以不设制动装置民用建
22、筑设计通则第4.5.3条,第4.5.4条规定,手动开启的大门扇应有制动装置,推拉门应有防脱轨的措施。双面弹簧门应在可视高度部分装透明玻璃。旋转门、电动门和大型门的邻近应另设普通门。天窗应采用防破碎的透光材料或安全网。 答案:C31.砖砌墙应在室外地面以上,低于室内地面( )处设置连续的水平防潮层。室内相邻地面有高差时,应在高差处墙身的侧面加设防潮层。 A、60mm B、120mm C、180mm D、240mm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6.1条,墙身防潮,砖砌墙应在室外地面以上,低于室内地面60mm处设置连续的水平防潮层。室内相邻地面有高差时,应在高差处墙身的侧面加设防潮层。 答案:A32、楼地面
23、标高应略低于走道标高,并应有不小于 的坡度坡向地漏或水沟。A. 3% B.3 C. 5% D.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7.1条规定,楼地面标高应略低于走道标高,并应有不小于 5的坡度坡向地漏或水沟。浴室和盥洗室地面尚应防滑。 答案:D33、厕所隔间高度应为 ,淋浴和盆浴隔间高度应为 ?A. 1.101.30 m, 1.30 mB. 1.301.50 m, 1.50 mC. 1.501.60 m, 1.60 m D. 1.501.80 m, 1.80 m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7.2条规定, 厕所隔间高度应1.501.80m,淋浴和盆浴隔间高度应为1.80 m 。
24、答案:D34、在设置卫生设备间距时, 第一具洗脸盆或盥洗槽水嘴中心与侧墙面净距不应小于 。?A. 0.50m B. 0.55m C. 0.60m D. 0.66m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7.3条规定,卫生设备间距应符合,第一具洗脸盆或盥洗槽水嘴中心与侧墙面净距不应小于0.55m 。 答案:B35、设置卫生设备间距时,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水嘴中心距不应小于 。A. 0.70m B. 0.80m C. 0.90m D. 1.00m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7.3条规定,卫生设备间距应符合,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水嘴中心距不应小于0.70m。 答案:A36、设置卫生设备间距时,单侧并列洗脸盆
25、或盥洗槽外沿至对面墙的净距不应小于 。A. 1.10m B. 1.15m C. 1.20m D. 1.25m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7.3条规定,卫生设备间距应符合,单侧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外沿至对面墙的净距不应小于1.25m。 答案:D37、设置卫生设备间距时,双侧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外沿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 。 A. 1.70m B. 1.80m C. 1.90m D. 2.00m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7.3条规定,卫生设备间距应符合,双侧并列洗脸盆或盥洗槽外沿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80m。 答案:B38设置卫生设备间距时,浴盆长边至对面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 。A. 0.60m B. 0.
26、65 m C. 0.70m D. 0.75 m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7.3条规定,卫生设备间距应符合,浴盆长边至对面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65 m。 答案:B39、设置卫生设备间距时,并列小便器的中心距离不应小于 。A. 0.60m B. 0.65 m C. 0.70m D. 0.75 m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7.3条规定,卫生设备间距应符合,并列小便器的中心距离不应小于0.65 m。 答案:B40设置卫生设备间距时,单侧隔间至对面墙面的净距及双侧隔间之间的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 ,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 。A. 1.00m , 1.20mB. 1.10m , 1.25mC. 1.10m
27、 , 1.30mD. 1.15m , 1.30m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7.3条规定,卫生设备间距应符合,单侧隔间至对面墙面的净距及双侧隔间之间的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0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0m。 答案:C41、设置卫生设备间距时,单侧厕所隔间至对面小便器或小便槽的外沿之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 ,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 。A. 1.00m , 1.25mB. 1.10m , 1.30mC. 1.15m , 1.30mD. 1.20m , 1.30m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7.3条规定,卫生设备间距应符合,单侧厕所隔间至对面小便器或小便槽的外沿之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
28、不应小于1.10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0m。 答案: B42、民用建筑设计中,管道井应尽可能在每层 设检修门或可拆卸的壁板。A. 楼梯间B. 靠公共走道尽端C. 靠公共走道的一侧D. 靠房门外的一侧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8.1条规定,管道井应尽可能在每层靠公共走道的一侧设检修门或可拆卸的壁板。 答案: C43. 民用建筑设计中,关于管道井的说法何者有误:A. 管道井的断面尺寸应符合管道安装、检修所需空间的要求B. 管道井必须在每层靠公共走道的一侧设检修门或可拆卸的壁板C. 在安全、防火和卫生方面互有影响的管道不应敷设在同一竖井内D. 管道井壁、检修门及管井开洞部分等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
29、关规定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8.1条规定,一、管道井的断面尺寸应符合管道安装、检修所需空间的要求。 二、管道井应尽可能在每层靠公共走道的一侧设检修门或可拆卸的壁板。 三、在安全、防火和卫生方面互有影响的管道不应敷设在同一竖井内。 四、管道井壁、检修门及管井开洞部分等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答案: B44、民用建筑设计中,当设备层设于地下室又无机械通风装置时,应在地下室外墙设总面积不小于地下室地板面积 的出风口或通风道。A. 1/300 B. 1/400 C.
30、1/500 D. 1/600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8.2条规定,设备层应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当设备层设于地下室又无机械通风装置时,应在地下室外墙设总面积不小于地下室地板面积1/400的出风口或通风道。 答案: B45、民用建筑设计中,烟道或通风道应伸出屋面,伸出高度应根据屋面形式、排出口周围遮挡物的高度、距离及积雪深度等因素来确定,但至少不应小于 ,顶部应有防倒灌措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9.1条规定,家用炉灶的烟道及室内自然通风道构造应符合,烟道或通风道应伸出屋面,伸出高度应根据屋面形式、排出口周围遮挡物的高度、距离及积雪深度等因素来确定,但至少不应小于0.60m,顶部应有防倒灌措施。
31、答案: D46民用建筑设计中,关于家用炉灶的烟道及室内自然通风道构造下列规定有误的是:A. 烟道或通风道应用非燃烧体材料制作B. 同层和上下层可以使用同一孔道C. 排烟和通风不得使用同一管道系统D. 每层烟道的进烟口应设密封盖,通风道的进风口应设网片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9.1条规定,家用炉灶的烟道及室内自然通风道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烟道或通风道应用非燃烧体材料制作; 三、同层和上下层不得使用同一孔道;五、排烟和通风不得使用同一管道系统; 七、每层烟道的进烟口应设密封盖,通风道的进风
32、口应设网片。 答案: B47、家用炉灶的烟道及室内自然通风道,使用支管道连接一个总管道时,每段支管道进出口的高度差不应小于 ,支管道净截面面积不应小于 ,总管道净截面面积应通过计算确定。A. 一层 , 0.015B. 一层 , 0.025C. 二层 , 0.015D. 二层 , 0.02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9.1条规定,使用支管道连接一个总管道时,每段支管道进出口的高度差不应小于一层,支管道净截面面积不应小于0.015,总管道净截面面积应通过计算确定。 答案: A48民用建筑设计中,关于垃圾管道的说法哪个不正确:A. 管道宜靠外墙布置。管道主体应垂直并采用非燃烧体材料制作,内壁需光滑、无渗
33、漏、无突出物,其净截面面积一般不应小于0.50m×0.50mB. 垃圾出口应有较好的卫生隔离,底部存纳和出运垃圾的方式应与城市垃圾管理方式相适应。高层建筑应配合运输车设垃圾贮运室,并宜设冲洗排污设施C. 垃圾斗应以非燃烧体和耐腐蚀的材料制作,其构造应保证在开启和投放时垃圾和臭气不致外扬,并能自动关闭密合。高层建筑的垃圾斗宜设在专用小室内D. 管道顶部应有伸出屋面高度不小于0.50m的排气管道,其净截面面积不应小于0.05m2,并加设顶盖和网栅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9.2条规定,垃圾管道 一、管道宜靠外墙布置。管道主体应垂直并采用非燃烧体材料制作,内
34、壁需光滑、无渗漏、无突出物,其净截面面积一般不应小于0.50m×0.50m。 二、垃圾出口应有较好的卫生隔离,底部存纳和出运垃圾的方式应与城市垃圾管理方式相适应。高层建筑应配合运输车设垃圾贮运室,并宜设冲洗排污设施。 三、垃圾斗应以非燃烧体和耐腐蚀的材料制作,其构造应保证在开启和投放时垃圾和臭气不致外扬,并能自动关闭密合。高层建筑的垃圾斗宜设在专用小室内。 四、管道顶部应有伸出屋面高度不小于0.60m的排气管道,其净截面面积不应小于0.05m2,并加设顶盖和网栅。 答案: D4
35、9、民用建筑设计中,为满足室内采光要求,厕所、浴室等辅助用房的窗地比不应小于 ,楼梯间、走道等外不应小于 。A. 1/5, 1/10B. 1/5, 1/14C. 1/10, 1/14D. 1/10, 1/1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5.1.1条规定,民用建筑设计中,为满足室内采光要求,厕所、浴室等辅助用房的窗地比不应小于1/10,楼梯间、走道等外不应小于1/14。 答案: C50.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对于采光要求中,下列说明错误的是A. 内走道长度不超过20m时至少应有一端采光口;B. 内走道长度超过20m时应两端有采光口;C. 内走道长度超过40m时应增加中间采光口;否则应采用人工照明;D. 内走道
36、长度不超过15m时可以不设采光口。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条,内走道长度不超过20m时至少应有一端采光口,超过20m时应两端有采光口,超过40m时应增加中间采光口;否则应采用人工照明。 答案:D51、民用建筑设计中,为满足采光,内走道长度不超过20m时至少应有一端采光口,超过20m时应两端有采光口,超过 时应增加中间采光口;否则应采用人工照明。A. 25 B. 30 C. 35 D. 40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5.1.1条规定,为满足室内采光要求,内走道长度不超过20m时至少应有一端采光口,超过20m时应两端有采光口,超过40m时应增加中间采光口;否则应采用人工照明。 答案D52、民用建筑设计中,为满足
37、室内环境要求,居住用房、浴室、厕所等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 。A. 1/10 B. 1/20 C. 1/30 D. 1/40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5.1.1条规定,为满足室内环境要求,居住用房、浴室、厕所等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20。 答案 B53、民用建筑设计中,为满足室内采光要求,有效采光面积,采光口离地面高度在 以下的不应计入有效采光面积。A. 0.25m B. 0.45m C. 0.50m D. 0.55m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5.1.2条规定,有效采光面积,离地面高度在0.50m以下的采光口不应计入有效采光面积。 答案: C54、民用建筑设计中,采光口上
38、部有宽度超过1m以上的外廊、阳台等遮挡物时,其有效采光面积可按采光口面积的 计算。A. 70% B. 80% C. 90% D. 100%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5.1.2条规定,有效采光面积,采光口上部有宽度超过1m以上的外廊、阳台等遮挡物时,其有效采光面积可按采光口面积的70%计算。 答案: A55、民用建筑设计中,用水平天窗采光者,其有效采光面积可按采光口面积的 倍计算。A. 1 B. 2 C. 3 D.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5.1.2条规定,用水平天窗采光者,其有效采光面积可按采光口面积的三倍计算。 答案: C56.厨房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其地板面积的1/10,并不得小于平方米。A. 0.
39、5 B. 0.6 C. 0.8 D. 0.9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5.1.3条规定,厨房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其地板面积的1/10,并不得小于0.8m²。 答案:C57.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要求冬季保温的建筑物下列哪个规定正确:A. 建筑物宜设在避风、向阳地段,所有房间应有较多日照时间;B. 建筑物宜设在避风、向阳地段,主要房间应有较多日照时间;C. 建筑物外表面积与其包围体积之比应取最小值;D. 建筑物外表面积与其包围体积之比应取较大值; 答案 B58.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要求冬季保温的建筑物下列哪个规定正确:A. 外墙、屋顶应进行热工验算,保证其不低于所在地区要求的最大总热阻值;B. 不采暖楼梯间隔墙等应进行热工验算,保证其不低于所在地区要求的最大总热阻值;C. 由各种接缝和混凝土嵌入体构成的热桥部位,应作适当隔热处理;D. 由各种接缝和混凝土嵌入体构成的热桥部位,应作适当保温处理; 答案 D59.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要求冬季保温的建筑物下列哪个规定不正确:A. 严寒、寒冷地区不应设置开敞的楼梯间和外廊 B. 出入口必须设门斗或其他防寒措施;C. 窗户面积不宜过大,并应减少窗户缝隙长度D. 要加强窗户密闭性 答案 B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5.2.1条规定, 要求冬季保温的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生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营养师报考试试题及答案
- 违反的检讨书范文
- 党团知识试题及答案
- 电大英语试题及答案
- 定价策略试题及答案
- 材料收集面试题及答案
- 学校资源整合与使用计划
- 2025年会计实务考试复习全攻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财务管理测试卷分析试题及答案
- MOOC 生物化学-代谢与营养-南京医科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正式版)SHT 3225-2024 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安全完整性等级设计规范
- 小班语言《水珠宝宝》课件
- 加油站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 路面弯沉温度修正系数
-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4届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 (完整版)xx中学“双积双评”积分入团实施方案
-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 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
- 第四讲婴幼儿情绪情感及社会功能的发育
- 平野苍流:打渔张引黄灌区开灌60周年纪念专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