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八晶体结构与性质课件_第1页
202X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八晶体结构与性质课件_第2页
202X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八晶体结构与性质课件_第3页
202X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八晶体结构与性质课件_第4页
202X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八晶体结构与性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八晶体结构与性质高考化学高考化学 (山东专用)五年高考A A组山东省卷、课标组山东省卷、课标卷题组卷题组考点一晶体常识考点一晶体常识1.(2019课标,35,15分)在普通铝中加入少量Cu和Mg后,形成一种称为拉维斯相的MgCu2微小晶粒,其分散在Al中可使得铝材的硬度增加、延展性减小,形成所谓“坚铝”,是制造飞机的主要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填标号)。(2)乙二胺(H2NCH2CH2NH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氮、碳的杂化类型分别是、。乙二胺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原因是,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

2、相对较高的是(填“Mg2+”或“Cu2+”)。(3)一些氧化物的熔点如下表所示:氧化物Li2OMgOP4O6SO2熔点/1570280023.8-75.5解释表中氧化物之间熔点差异的原因。(4)图(a)是MgCu2的拉维斯结构,Mg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入以四面体方式排列的Cu。图(b)是沿立方格子对角面取得的截图。可见,Cu原子之间最短距离x=pm,Mg原子之间最短距离y=p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MgCu2的密度是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答案答案(1)A(2)sp3sp3乙二胺的两个N提供孤对电子给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Cu2+(3)Li2O、Mg

3、O为离子晶体,P4O6、SO2为分子晶体。晶格能MgOLi2O。分子间力(分子量)P4O6SO2(4)aa2434330A8 24 16 6410N a解析解析本题涉及电离能大小比较、原子轨道杂化方式、配合物稳定性判断、晶体熔点高低比较、晶胞的有关计算,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用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借助离子、分子晶体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本质和规律,体现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1)A表示基态镁原子的第二电离能,B表示基态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则电离能:AB;C表示激发态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则电离能:ABC;D表示激发态镁原子的第二电离能

4、,则电离能:AD。(2)乙二胺分子中,氮原子核外孤电子对数为1,键数目为3,则杂化轨道数目为4,故氮原子采取sp3杂化;碳原子核外孤电子对数为0,键数目为4,则杂化轨道数目为4,故碳原子采取sp3杂化。乙二胺的两个N提供孤对电子给Mg2+、Cu2+等金属离子,以配位键结合成稳定环状离子。(3)一般来说,晶体熔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Li2O、MgO均为离子晶体,晶格能:Li2OLi2O;P4O6、SO2均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P4O6SO2,则分子间作用力:P4O6SO2,故熔点:P4O6SO2。(4)由图(b)可知,x等于立方体面对角线长度的,即4x=a,则x=a;据图(a)、(b

5、)分析可知,y14224等于立方体体对角线长度的,即4y=a,则y=a;据图(a)可知,该晶胞占用Cu原子数目为44=16,据MgCu2可知,Mg原子数目为8,一个晶胞的体积为(a10-10)3cm3,质量为g,则MgCu2的密度为gcm-3。14334A64 1624 8N330A8 24 16 6410Na方法技巧方法技巧一个MgCu2晶胞中含有4个以四面体方式排列的Cu,则每个晶胞中含有44=16个Cu原子,再据化学式MgCu2可快速判断晶胞中含有的Mg原子数。2.(2017课标,35,15分)钾和碘的相关化合物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K的焰色反应

6、呈紫红色,其中紫色对应的辐射波长为nm(填标号)。A.404.4B.553.5C.589.2D.670.8E.766.5(2)基态K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是,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K和Cr属于同一周期,且核外最外层电子构型相同,但金属K的熔点、沸点等都比金属Cr低,原因是。(3)X射线衍射测定等发现,I3AsF6中存在离子。离子的几何构型为,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3I3I(4)KIO3晶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钙钛矿型的立方结构,边长为a=0.446nm,晶胞中K、I、O分别处于顶角、体心、面心位置,如图所示。K与O间的最短距离为nm,与K紧邻的O个数为

7、。(5)在KIO3晶胞结构的另一种表示中,I处于各顶角位置,则K处于位置,O处于位置。答案答案(1)A(2)N球形K原子半径较大且价电子数较少,金属键较弱(3)V形sp3(4)0.31512(5)体心棱心解析解析(1)紫色对应的辐射波长是可见光中最短的,A项正确。(2)K位于第4周期A族,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为N层,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位于s能级,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球形。金属的熔、沸点与金属键强弱有关,金属键的强弱又与金属原子的半径以及价电子数有关,原子半径越大,价电子数越少,金属键越弱,熔、沸点越低。(3)中心原子I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7-2-1)=4,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为sp3杂化,成键电子

8、对数为2,孤电子对数为2,故空间构型为V形。(4)根据晶胞结构可知K与O间的最短距离是面对角线的一半,即0.446nm,根据晶胞结构可知与K紧邻的O的个数为12。(5)根据已知的晶胞可知,当I原子处于各顶角位置时,晶胞可以由八个已知晶胞堆积在一起组合而成,其中I原子处于八个晶胞的体心构成的八个顶角上,则K原子处于新晶胞的体心,O原子处于新晶胞的棱心。1222考点二晶体结构与性质考点二晶体结构与性质3.(2016课标,37,15分)锗(Ge)是典型的半导体元素,在电子、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G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有个未成对电子。(2)Ge与C是同族元素,C原子之间

9、可以形成双键、叁键,但Ge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叁键。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3)比较下列锗卤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GeCl4GeBr4GeI4熔点/-49.526146沸点/83.1186约400(4)光催化还原CO2制备CH4反应中,带状纳米Zn2GeO4是该反应的良好催化剂。Zn、Ge、O电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是。(5)Ge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结构,其中Ge原子的杂化方式为,微粒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是。(6)晶胞有两个基本要素:原子坐标参数,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下图为Ge单晶的晶胞,其中原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0,);C为(,0)。则D原子的坐标参

10、数为。12121212晶胞参数,描述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已知Ge单晶的晶胞参数a=565.76pm,其密度为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答案答案(1)3d104s24p22(2)Ge原子半径大,原子间形成的单键较长,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难以形成键(3)GeCl4、GeBr4、GeI4的熔、沸点依次增高。原因是分子结构相似,分子量依次增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逐渐增强(4)OGeZn(5)sp3共价键(6)(,)10714141438 736.02 565.76解析解析 (2)单键中含有1个键,双键中含有1个键和1个键,叁键中含有1个键和2个键。键的成键方式是“头碰头”,键的

11、成键方式是“肩并肩”,原子间形成的键键长越长,越不利于两原子间形成键。(3)对于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4)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元素的电负性越大。(5)金刚石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微粒间作用力为共价键,运用类推法不难得出结论。(6)晶胞参数a即为晶胞边长,=gcm-3=107gcm-3。mV231037386.02 10(565.76 10)38 736.02 565.764.(2014山东理综,33,12分)石墨烯(图甲)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平面结构新型碳材料,石墨烯中部分碳原子被氧化后,其平面结构会发生改变

12、,转化为氧化石墨烯(图乙)。(1)图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键的个数为。(2)图乙中,1号C的杂化方式是,该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填“”“”或“=”)图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3)若将图乙所示的氧化石墨烯分散在H2O中,则氧化石墨烯中可与H2O形成氢键的原子有(填元素符号)。(4)石墨烯可转化为富勒烯(C60),某金属M与C60可制备一种低温超导材料,晶胞如图丙所示,M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与内部。该晶胞中M原子的个数为,该材料的化学式为。答案答案(1)3(2)sp3(3)O、H(4)12M3C60解析解析(1)由题图甲中1号C原子采取sp2杂化,形成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可知,1号C与相邻C形

13、成3个键。(2)题图乙中1号C原子除结合原来的三个C原子外,还与一个O形成共价键,故以sp3方式杂化,其键角小于sp2杂化时的120。(3)氧化石墨烯中的H、O原子可分别与H2O形成氢键。(4)根据“均摊法”计算。晶胞中M的个数:12+9=12;C60的个数:8 +6 =4,所以其化学式可表示为M3C60。141812B B组课标卷、其他自主命题省组课标卷、其他自主命题省( (区、市区、市) )卷题组卷题组考点一晶体常识考点一晶体常识1.(2016课标,37,15分)砷化镓(GaAs)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作微型激光器或太阳能电池的材料等。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基态A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

14、布式。(2)根据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GaAs,第一电离能GaAs。(填“大于”或“小于”)(3)AsCl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其中As的杂化轨道类型为。(4)GaF3的熔点高于1000,GaCl3的熔点为77.9,其原因是。(5)GaAs的熔点为1238,密度为gcm-3,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体的类型为,Ga与As以键键合。Ga和As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Gagmol-1和MAsgmol-1,原子半径分别为rGapm和rAspm,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NA,则GaAs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答案答案(1)Ar3d104s24p3(1分)(2)大于(2分)小于(2分)(3)三角锥形(1分

15、)sp3(1分)(4)GaF3为离子晶体,GaCl3为分子晶体(2分)(5)原子晶体(2分)共价(2分)100%(2分)3033AGaAsGaAs410()3()N rrMM解析解析(1)As为33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A族,故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3。(2)Ga和As同属第四周期元素,且Ga原子序数小于As,则原子半径Ga大于As,第一电离能Ga小于As。(3)AsCl3中A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As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AsCl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5)GaAs为原子晶体,Ga和As之间以共价键键合。该晶胞中原子个数:Ga为4个,As为8

16、+6=4个,晶胞中原子所占体积为 (+)4pm3;则GaAs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100%=100%。1812433Gar3Asr3330GaAsGaAsA4()4 1034() rrMMN 3033AGaAsGaAs410()3()N rrMM2.(2017江苏单科,21A,12分)铁氮化合物(FexNy)在磁记录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某FexNy的制备需铁、氮气、丙酮和乙醇参与。(1)Fe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2)丙酮()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1mol丙酮分子中含有键的数目为。(3)C、H、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4)乙醇的沸点高于丙酮,这是

17、因为。(5)某FexNy的晶胞如图1所示,Cu可以完全替代该晶体中a位置Fe或者b位置Fe,形成Cu替代型产物Fe(x-n)CunNy。FexNy转化为两种Cu替代型产物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其中更稳定的Cu替代型产物的化学式为。图1FexNy晶胞结构示意图图2转化过程的能量变化答案答案(1)Ar3d5或1s22s22p63s23p63d5(2)sp2和sp39mol(3)HCO(4)乙醇分子间存在氢键(5)Fe3CuN解析解析(1)Fe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2)丙酮分子中有两种碳原子,其中CH3中碳原子为sp3杂化,中碳原子为sp2杂化;

18、单键均是键,一个双键中有一个键和一个键,故1mol丙酮分子中含有9mol键。(3)依据同周期元素电负性变化规律可知,电负性:CO;再结合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关系可知,电负性:HCH3OHCO2H2H2O与CH3OH均为极性分子,H2O中氢键比甲醇多;CO2与H2均为非极性分子,CO2分子量较大、范德华力较大(4)离子键和键(键)(5)0.1480.07664解析解析(1)Co是27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第族,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74s2或Ar3d74s2。根据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可知,元素Mn与O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O。O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

19、布式为2s22p4,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是2,而Mn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2,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是5,因此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较多的是Mn。(2)CO2和CH3OH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分别为2和4,所以CO2和CH3OH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形式分别为sp和sp3。(3)常温下水和甲醇是液体而二氧化碳和氢气是气体,液体的沸点高于气体;H2O与CH3OH均为极性分子,H2O中氢键比甲醇多,所以水的沸点高于甲醇;CO2与H2均为非极性分子,CO2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范德华力较大,所以CO2的沸点比H2高。(4)硝酸锰是离子化合物,硝酸根离子和锰离子之间形成离子键,硝酸根中N原子与3个

20、氧原子形成3个键,一个硝酸根离子中有一个氮氧双键,所以还存在键。(5)O2-采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方式,则面对角线是O2-半径的4倍,即4r(O2-)=a,解得r(O2-)=0.420nm0.148nm;MnO也属于NaCl型结构,根据晶胞的结构可知,晶胞参数为2r(O2-)+2242r(Mn2+),则r(Mn2+)=(0.448nm-20.148nm)/2=0.076nm。知识拓展知识拓展中心原子杂化形式的判断方法先计算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价层电子对数n=(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配位原子的成键电子数电荷数)。注意:上述公式中正电荷取“-”,负电荷取“+”;当配位原子为氧原子或硫原子时,成键电

21、子数为零。再根据n值判断杂化类型,一般有如下规律:n=2,sp杂化;n=3,sp2杂化;n=4,sp3杂化。12C C组教师专用题组组教师专用题组考点一晶体常识考点一晶体常识1.(2014课标,37,15分)早期发现的一种天然二十面体准晶颗粒由Al、Cu、Fe三种金属元素组成。回答下列问题:(1)准晶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方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2)基态Fe原子有个未成对电子,Fe3+的电子排布式为。可用硫氰化钾检验Fe3+,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为。(3)新制备的Cu(OH)2可将乙醛(CH3CHO)氧化成乙酸,而自身还原成Cu2O。乙醛中碳原子的杂化

22、轨道类型为,1mol乙醛分子中含有的键的数目为。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Cu2O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4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个铜原子。(4)Al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参数a=0.405nm,晶胞中铝原子的配位数为。列式表示Al单质的密度gcm-3(不必计算出结果)。答案答案(1)X-射线衍射(2)41s22s22p63s23p63d5血红色(3)sp3、sp26NACH3COOH存在分子间氢键16(4)1223734276.022 10(0.405 10 )解析解析(1)用一定波长的X-射线照射到晶体上,根据记录仪上有无分离的斑点或明锐的

23、谱线,可以鉴别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2)基态F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价电子的轨道表达式为,故基态Fe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为4;Fe3+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5或1s22s22p63s23p63d5;Fe3+与SCN-形成的配合物呈血红色。(3)CH3CHO分子中CH3中碳原子为sp3杂化,CHO中碳原子为sp2杂化。因乙酸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故乙酸的沸点明显比乙醛高。Cu2O晶胞中氧原子数为4+6+8=8,故铜原子数为28=16。(4)面心立方晶胞中,铝原子的配位数为12;晶胞中Al原子数为8+6=4,故铝单质的密度=gcm-3。12181812mV1A73427l(0.405

24、10)g moNcm23734276.022 10(0.405 10 )2.(2013课标,37,15分)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电子数为。(2)硅主要以硅酸盐、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3)单质硅存在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的晶体,其中原子与原子之间以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8个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个原子。(4)单质硅可通过甲硅烷(SiH4)分解反应来制备。工业上采用Mg2Si和NH4Cl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所示,简要分析

25、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化学键CCCHCOSiSiSiHSiO键能/(kJmol-1)356413336226318452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是。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6)在硅酸盐中,Si四面体如图(a)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岛状、链状、层状、骨架网状四大类结构型式。图(b)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其中Si原子的杂化形式为,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化学式为。44O答案答案(1)M94(2)二氧化硅(3)共价键3(4)Mg2Si+4NH4ClSiH4+4NH3+2MgCl2(5)CC键和CH键较强,所形成的烷烃

26、稳定。而硅烷中SiSi键和SiH键的键能较低,易断裂,导致长链硅烷难以生成CH键的键能大于CO键,CH键比CO键稳定。而SiH键的键能却远小于SiO键,所以SiH键不稳定而倾向于形成稳定性更强的SiO键(6)sp31 3SiO3(或Si)2nn23O解析解析(1)基态Si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为第三层,符号为M,该能层原子轨道总数=1(3s轨道)+3(3p轨道)+5(3d轨道)=9。(3)6个面心位置贡献的Si原子数=6=3。(4)由题给信息可写出制备SiH4的化学方程式为Mg2Si+4NH4Cl2MgCl2+4NH3+SiH4。(5)可根据相关键

27、能的数据解释相关的两个事实,详见答案。(6)在Si四面体结构中,处于四面体中心的硅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中,重复出现的最小结构单元为,其中Si原子数目为2,1、4号氧原子为两个单元所共有,2、3、5、6、7号氧原子完全属于该单元,故每个最小单元的氧原子数目为5+2=6,Si与O原子数之比为2 6=1 3,故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的化学式为SiO3。1244O122nn考点二晶体结构与性质考点二晶体结构与性质3.(2013课标,37,15分)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中,A和B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只有1个,并且A-和B+的电子数相差为8;与B位于同一周期的C

28、和D,它们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和2,且原子序数相差为2。回答下列问题:(1)D2+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2)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电负性最大的是。(填元素符号)(3)A、B和D三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D的配位数为;列式计算该晶体的密度gcm-3。(4)A-、B+和C3+三种离子组成的化合物B3CA6,其中化学键的类型有;该化合物中存在一个复杂离子,该离子的化学式为,配位体是。答案答案(1)(2分)(2)KF(每空2分,共4分)(3)K2NiF46(2分,1分,共3分)=3.4(2分)(4)离子键、配位键FeF63-F-(2分,1分,1分,

29、共4分)2323039 459 2 19 86.02 104001308 10解析解析前四周期元素中,C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为4,则C为第四周期元素,其价电子排布图为,即该元素为26号元素Fe,进一步推知,D为28号元素Ni,B为K,A为F。(1)Ni原子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Ni2+,Ni2+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2)四种元素中K最易失去1个电子,其第一电离能最小,F最易获得电子,其电负性最大。(3)一个晶胞中,有16个F-位于晶胞的棱上,2个F-位于晶胞内部,4个F-位于晶胞的面上,根据均摊法,该晶胞中真正占有的F-数为:16 +2+4 =8;有8个K+位于晶胞的棱上,2个K+位于晶

30、胞内部,故该晶胞中真正占有的K+数为:8 +2=4;有8个Ni2+位于晶胞的顶点,1个Ni2+位于晶胞内部,故该晶胞中真正占有的Ni2+数为:8 +1=2。因此,该化合物中K+、Ni2+、F-的数目比为4 2 8=2 1 4,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2NiF4。1个Ni2+周围拥有6个F-,故Ni的配位数为6。1mol晶胞中含有2molK2NiF4,其质量为2mol213gmol-1,1mol晶胞的体积为6.021023141214184002130810-30cm3,故该晶体的密度为=3.4gcm-3。(4)K3FeF6中含有离子键和配位键,其中K+与FeF63-之间形成离子键,Fe3+与F-

31、之间形成配位键。K3FeF6中存在的复杂离子为FeF63-,其中配位体是F-。12323032mol 213g mol6.02 104001308 10mc4.(2012课标,37,15分)A族的氧、硫、硒(Se)、碲(Te)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表现出多种氧化态,含A族元素的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S单质的常见形式为S8,其环状结构如下图所示,S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方式是;(2)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是指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O、S、Se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3)Se原子序数为,其核外M层电子的排布式为;(4)

32、H2Se的酸性比H2S(填“强”或“弱”)。气态SeO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S离子的立体构型为;(5)H2SeO3的K1和K2分别为2.710-3和2.510-8,H2SeO4第一步几乎完全电离,K2为1.210-2,请根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解释:23OH2SeO3和H2SeO4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电离的原因:;H2SeO4比H2SeO3酸性强的原因:;(6)ZnS在荧光体、光导体材料、涂料、颜料等行业中应用广泛。立方ZnS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其晶胞边长为540.0pm,密度为gcm-3(列式并计算),a位置S2-离子与b位置Zn2+离子之间的距离为pm(列式表示)。答案答案(1)sp3(2)O

33、SSe(3)343s23p63d10(4)强平面三角形三角锥形(5)第一步电离后生成的负离子较难再进一步电离出带正电荷的氢离子H2SeO3和H2SeO4可表示为(HO)2SeO和(HO)2SeO2。H2SeO3中的Se为+4价,而H2SeO4中的Se为+6价,正电性更高,导致SeOH中O的电子更向Se偏移,越易电离出H+(6)=4.1或(6532)g mol6.02 10l(540 10)mocm2701cos109 28135 2109 28sin23解析解析(1)由S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4及S8结构示意图不难判断出S8中S原子采用的是sp3杂化。(2)根

34、据第一电离能的定义知,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故O、S、Se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SSe。(3)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写出Se的M层电子的排布式为3s23p63d10。(4)SeO3分子中Se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S中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由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判断出SeO3、S的立体构型分别为平面三角形和三角锥形。(6)1个ZnS晶胞中N(S2-)=8 +6 =4,N(Zn2+)=4,故 =4.1gcm-3。仔细观察ZnS的晶胞结构不难发现,Zn2+位于ZnS晶胞中8个小立方体中互不相邻的4个小立方体的体心,Zn2+与S2-间的距离就是小立方体体对角线的一半,

35、即:=135pm。6223O62223O1812mV12311034 (6532)g mol6.02 10l(540 10)mocm123540.0pm23三年模拟A A组组 20172019 20172019年高考模拟年高考模拟考点基础题组考点基础题组考点一晶体常识考点一晶体常识1.(2019山东泰安一模,35)铁被誉为“第一金属”,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1)基态Fe3+的电子排布式为。(2)实验室用KSCN溶液、苯酚()检验Fe3+。N、O、S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苯酚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3)FeCl3的熔点为306,沸点为315。FeCl3的

36、晶体类型是。FeSO4常作补铁剂,S的立体构型是。(4)羰基铁Fe(CO)5可用作催化剂、汽油抗爆剂等。1molFe(CO)5分子中含mol键,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是(填化学式,写一种)。(5)氮化铁晶体的晶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晶体中铁、氮的微粒个数之比为。24O图1图2(6)氧化亚铁晶体的晶胞如图2所示。已知:氧化亚铁晶体的密度为gcm-3,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在该晶胞中,与Fe2+紧邻且等距离的Fe2+数目为;Fe2+与O2-的最短核间距为pm。答案答案(1)Ar3d5(2)NOSsp2(3)分子晶体正四面体形(4)10CN-或(5)3 1(6)12101022C3A36

37、N解析解析(1)Fe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Fe3+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5。(2)同一周期主族元素由左向右,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氮原子2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第一电离能比相邻的元素都大;同主族由上到下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N、O、S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NOS。苯酚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与苯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相同,都为sp2杂化。(3)FeCl3的熔、沸点均较低,说明FeCl3的晶体类型是分子晶体;S含有4个键,没有孤电子对,所以其立体构型

38、是正四面体形。(4)CO的结构式为,1个三键中含1个键和2个键,中心原子Fe与配体CO之间形成配位键,配位键也是键,1个Fe(CO)5分子中含10个键,1molFe(CO)5分子中含10mol键;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为CN-或。(5)由晶胞结构可知铁微粒位于顶点和面心上,氮微粒位于体内,用“均摊法”可得晶胞中含Fe个数为121/6+21/2+3=6个,N原子个数为2个,该晶体中铁、氮的微粒个数之比为6 2=3 1。24O22C(6)根据晶胞结构可知,与Fe2+紧邻的等距离的Fe2+有12个;用“均摊法”可得该晶胞中含Fe2+:81/8+61/2=4个,含O2-:121/4+1=4个,晶体的

39、化学式为FeO,1molFeO的质量为72g,晶胞的体积为cm3,晶胞的边长为cm,Fe2+与O2-最短核间距为cm=cm=1010pm。A4 72N3A288N123A288N3A36N3A36N解题关键解题关键用“均摊法”确定晶胞中所含微粒的个数,注意氮化铁的晶胞不是平行六面体,是六方晶胞,处于顶点的粒子,同时为6个晶胞共有,每个粒子有1/6属于该晶胞;处于面心的粒子,同时为2个晶胞共有,每个粒子有1/2属于该晶胞;处于体内的粒子,完全属于该晶胞。2.(2018山东济宁一模,35)由P、S、Cl、Ni等元素组成的新型材料有着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Cl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P、

40、S、Cl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顺序为。(2)SCl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是,该分子空间构型为。(3)Ni与CO能形成配合物Ni(CO)4,该分子中键与键个数比为。(4)已知MgO与NiO的晶体结构(如下图)相同,其中Mg2+和Ni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6pm和69pm。则熔点:MgONiO(填“”“PS(2)sp3V形(3)1 1(4)Mg2+半径比Ni2+小,MgO的晶格能比NiO大(5)(1,)(6)或12122A25 32a N2A752 3a N解析解析(1)基态Cl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5;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呈增大的趋势,第一电离能排序时,

41、P元素的3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S元素而低于Cl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ClPS。(2)SCl2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2+ (6-12)=4,采取sp3杂化,含两对孤电子对,所以该分子空间构型为V形。(3)Ni与CO能形成配合物Ni(CO)4,1个CO中含有1个键、2个键,配位键也属于共价键,为键,1个该分子中键个数为14+4=8,键个数为24=8,故该分子中键与键个数比为1 1。(4)离子晶体中,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强度越大,Mg2+半径比Ni2+小,MgO的晶格能比NiO大,熔点:MgONiO。(5)题中已经给出了坐标系的三个方向示意图,由此可知C离子的坐标参数是(1,)。(6)

42、图中的单分子层可以画出如图所示的一维重复单元:121212重复单元呈菱形,是相邻四个O原子中心的连线,每个重复单元包含1个O原子和1个Ni原子,NiO相对分子质量为75。重复单元所占的菱形面积:S=2amam=2a2m2,则1平方米上该晶体质量为75g。33212 3aA1N考点二晶体结构与性质考点二晶体结构与性质3.(2019山东淄博、滨州一模,35)微量元素硼对植物的生长和人体骨骼的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区分晶体硼和无定形硼的科学方法为。(2)下列B原子基态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中正确的是。(3)NaBH4是重要的储氢载体,阴离子的立体构型为。(4)三硫化四磷分子(结构如

43、下图1所示)是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图1图2(5)图2表示多硼酸根离子的一种无限长的链式结构,其化学式可表示为。(6)硼酸晶体是片层结构,其中一层的结构如图3所示。硼酸在冷水中溶解度很小,但在热水中较大,原因是。图3(7)立方氮化硼(BN)是新型高强度耐磨材料,可作为金属表面的保护层,其晶胞结构(如下图)与金刚石类似。已知该晶体密度为ag/cm3,则晶体中两个N原子间的最小距离为pm。(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答案答案(1)X-射线衍射实验(2)A(3)正四面体(4)极性(5)B或(BO2或Bn(6)晶体中硼酸分子间以氢键缔合在一起,难以溶解;加热时,晶体中部分氢

44、键被破坏,硼酸分子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溶解度增大(7)10102O)nn2Onn223A100aN解析解析(1)区分晶体硼和无定形硼最可靠的科学方法为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2)B原子的2s能级上有2个电子,2p能级上有1个电子,其价层电子排布图为。(3)NaBH4是一种重要的储氢载体,阴离子的化学式为B,其结构式为,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5)从题图2可看出,每个多硼酸根离子单元中B与O的个数比为1 (1+21/2)=1 2,所以化学式为B或(BO2或Bn。(7)一个晶胞中含有B原子数目为8+6=4,含N原子数目为4,一个晶胞的质量为g,根据=,V=cm3,晶胞棱长为cm=1010pm,仔细观察

45、BN的晶胞结构不难发现,N与N之间的最小距离就是晶胞面对角线的一半,因此晶体中两个最近的N原子间的距离为1010pm。4H2O)nn2Onn1812A25 4NmVmA100aN3A100aN3A100aN223A100aN易错警示易错警示分子式与化学式的差异区分不清,容易出错;由分子组成的物质,其分子式即为分子中所含各元素原子的个数,而晶胞的化学式则为原子个数的最简单比例。4.(2019山东青岛一模,35)氧、硫形成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如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作为照相业的定影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AgBr+2Na2S2O3Na3Ag(S2O3)2+NaBr。回答

46、下列问题:(1)已知银(Ag)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与Cu同族,则基态Ag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玻尔原子结构模型能够成功地解释各种原子光谱B.Br、S、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OBrSC.Na的第一电离能小于Mg,但其第二电离能却远大于MgD.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故H2O的熔、沸点及稳定性均大于H2S(3)依据VSEPR理论推测S2的空间构型为,中心原子S的杂化方式为。Ag(S2O3)23-中存在的化学键有(填字母序号)。A.离子键B.极性键C.非极性键D.金属键E.配位键(4)第一电子亲和能(E1)是指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负一价离子

47、时所放出的能量(单位为kJmol-1),电子亲和能越大,该元素原子越易得电子。已知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第23O一电子亲和能如下表:表中元素的E1自左而右呈增大趋势,试分析P元素呈现异常的原因。(5)某种离子型铁的氧化物晶胞如图所示,它由A、B组成。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已知该晶体的晶胞参数为a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密度为gcm-3(用含a和NA的代数式表示)。元素AlSiPSClE1(kJmol-1)42.513472.0200349答案答案(1)4d105s1(2)BC(3)四面体sp3BCE(4)P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3,3p能级处于半充满状态,相对稳定,不易结合电子(5)F

48、e3O47 3A232 8(10 )aN解析解析(1)银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与铜同族,价电子排布式为4d105s1。(2)玻尔原子结构模型能够成功地解释氢原子光谱,A项错误;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故电负性:OBrS,B项正确;镁原子3s轨道为全充满稳定状态,半径也较小,第一电离能高于钠,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钠离子是稳定结构,第二电离能远高于镁,C项正确;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故水的熔、沸点高于硫化氢,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由共价键决定,D项错误。(3)S2中的一个硫原子相当于氧原子,中心硫原子孤电子对数为=0,价层电子对数为0+4=4,微粒空间构型为四面体,中心硫原子采取sp3杂化;Ag

49、(S2O3)2中Ag+与S2之间形成配位键,硫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键,硫与氧原子之间形成极性键,B、C、E项正确。(5)亚铁离子处于晶胞的顶点、面心以及A位置立方体的体心;O2-位于AB小立方体的内部,每个小立方体内部各有4个O2-;铁离子处于晶胞B位置小立方体的内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铁和氧原子数目确定化学式。铁原子数目为4+8+6+44=24,氧原子数目为48=32,故铁和氧原子数目之比为24 32=3 4,故氧化物化学式为Fe3O4。晶胞相当于有8个四氧化三铁,晶胞质量为8g,晶体密度为8g(a10-7cm)3=gcm-3。23O622 42 323O1812A232NA232N7 3A23

50、2 8(10 )aN5.(2018山东滨州二模,35)自然界存在丰富的碳、氮、硅、磷、铁、铜等元素,它们可形成单质及许多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1)C、N、Si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亚磷酸(H3PO3)与过量NaOH反应生成亚磷酸氢二钠(Na2HPO3),则亚磷酸的结构式为。(3)某FexNy的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Cu可以完全替代该晶体中a位置Fe或者b位置Fe,形成Cu替代型产物Fe(x-n)CunNy。FexNy转化为两种Cu替代型产物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其中更稳定的Cu替代型产物的化学式为。(4)乙酰基二茂铁是常用汽油抗震剂,其结构如图3所示,该物质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

51、为,亚铁离子具有强还原性,从电子排布的角度解释其原因:。(5)金刚石晶胞结构如图4,立方BN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石相当。在立方BN晶体中,B原子与N原子之间共价键与配位键数目比为;每个N原子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N原子数为;如果阿伏加德罗常数近似取61023mol-1,立方BN的密度为agcm-3,摩尔质量为bgmol-1,计算晶体中最近的两个N原子间距离是nm(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答案答案(1)NCSi(2)(3)Fe3CuN(4)sp3、sp2Fe2+的3d轨道有6个电子,失去1个电子后3d轨道电子排布处于半充满稳定状态(5)3 112223150ba解析解析(1)C、N是同一周

52、期元素,N原子2p轨道半充满,更稳定,故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C;C、Si是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失电子能力增强,故Si的第一电离能小于C,C、N、Si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CSi。(2)亚磷酸(H3PO3)与过量NaOH反应生成亚磷酸氢二钠(Na2HPO3),说明亚磷酸(H3PO3)是二元酸,其结构中应有两个羟基、一个非羟基氧,P与非羟基氧形成的是配位键,则亚磷酸的结构式为。(3)根据题意,Cu替代a位置Fe型具有的能量更低,更稳定;FexNy晶体的化学式为Fe4N,a位置Fe是晶胞的顶点,Cu替代a位置Fe后,一个晶胞中少一个Fe多一个Cu,故更稳定的Cu替代型产物的化学式为Fe3

53、CuN。(4)乙酰基结构中,碳原子有三种,甲基中的C是sp3杂化,羰基中的C是sp2杂化,五元环中的C是sp2杂化,故乙酰基二茂铁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sp3、sp2;Fe2+的3d轨道有6个电子,失去1个电子后3d轨道电子排布处于半充满稳定状态,故Fe2+具有强还原性。(5)由BN的晶胞结构与金刚石的晶胞结构相似可以知道,在BN晶体中,N原子和B原子的配位数均是4,由于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N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5,所以B原子与N原子之间共价键的数目与配位键的数目比为3 1。根据晶胞结构图,以晶胞顶点上的氮原子为例,与该氮原子距离最近的氮原子有12个。根据均摊原理可知,一个晶胞中N原子数目为4

54、,B原子数目也是4,根据V=可以知道晶胞的体积V=cm3,所以晶胞的边长为cm,最近的两个N原子间距离是晶胞面对角线长度的 ,所以晶体中最近的两个N原子间距离是cm=nm。m2346 10ba32346 10ba122232346 10ba223150baB B组组2017201920172019年高考模拟年高考模拟专题综合题组专题综合题组时间:50分钟分值:75分非选择题(共75分)1.(2019山东济宁一模,35)(15分)钙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建筑工程上和医药上用途很大。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Ca原子M能层电子排布图,价层电子由4s2状态变化为4s14p1状态所得原子光谱为光谱(填“发

55、射”或“吸收”),Ca的第一电离能(填“大于”或“小于”)Ga。(2)Mn和Ca属于同一周期,但金属Mn的熔点、沸点等都比金属Ca高,原因是。(3)氯气与熟石灰反应制漂白粉时会生成副产物Ca(ClO3)2,Cl中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空间构型是。3O(4)碳酸盐的热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热分解温度:CaCO3(填“高于”或“低于”)SrCO3,原因是。从成键时轨道重叠方式判断,CO2分子内的化学键类型有。(5)萤石是唯一一种可以提炼大量氟元素的矿物,其主要成分为CaF2,CaF2的晶胞如图所示。Ca2+的配位数为,已知晶胞参数为0.545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萤石的密度为gcm-3(

56、列计算式)。答案答案(1)(1分)吸收(1分)大于(1分)(2)Mn原子半径较小且价电子数较多,金属键较强(2分)(3)sp3(1分)三角锥形(1分)(4)低于(1分)r(Ca2+)r(Sr2+),CaO晶格能大于SrO晶格能,故CaCO3更易分解为CaO(2分)键,键(2分)(5)8(1分)(2分)321A4 780.54510N解析解析(1)Ca元素为20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0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基态Ca原子M能层电子排布图为;价层电子由4s2状态变化为4s14p1状态,能级升高,所得原子光谱为吸收光谱;由于Ca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s2,已达全

57、充满状态,比较稳定,而Ga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s24p1,不太稳定,所以Ca的第一电离能大于Ga的第一电离能。(3)Cl中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1/2(7+1-32)=1,键电子对数为3,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1+3=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Cl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中心原子Cl的杂化方式为sp3。(4)由碳酸盐的热分解示意图看出,CaCO3热分解生成CaO,SrCO3热分解生成SrO,CaO和SrO都是离子晶体,因为离子半径:r(Ca2+)CNi(4)三角锥形(1分)N2O或CO2(5)(,1,1)107122243A300Nd解析解析(2)丙烯醇中,碳碳双键中的碳原子是sp2杂化

58、,饱和碳原子是sp3杂化。丙烯醇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导致沸点较高。(3)根据电负性规律,结合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电负性顺序为OCNi。(4)NH3分子中的氮原子有一对孤电子对,且1个NH3分子中有3个键,则NH3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根据等电子原理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N2O、CO2为SCN-的等电子体。(5)根据题图可知C原子的坐标参数为(,1,1)。该晶胞中有4个Ni2+和4个O2-,根据晶体密度可求得晶胞边长为107nm。晶胞的截面图中,大球为O2-,小球为Ni2+,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求法,可知O2-的半径为107nm,则Ni2+的半径为(107-1072)/2nm

59、=107nm。123A300Nd243A300Nd3A300Nd243A300Nd2243A300Nd解题关键解题关键晶胞相关计算的核心是密度计算公式的变形运算(以立方晶胞为例)。=,其中a表示晶胞边长,表示密度,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n表示1mol晶胞所含基本粒子或特定组合的物质的量,M表示摩尔质量。3AnMaN3.(2019山东临沂一模,18)(15分)氮、磷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们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图1图2图3(1)基态氮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2)NF3的键角小于NH3的原因是。(3)图1为硫、磷元素形成的一种分子,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该化合物的分

60、子式为,分子中硫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P的第一电离能大于S的原因是。(4)PCl5中PCl键键长有198pm和206pm两种。PCl5是非极性分子,可作为导电熔体,其原理为PCl5电离为一个阴离子和一个阳离子,其中阴离子为正八面体,阳离子为正四面体,阴离子的化学式为。(5)磷化硼是一种超硬耐磨涂层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图中a点和c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依次为(0,0,0)、(1,),则b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已知该晶胞中距离最近的两个磷原子的核间距离为dnm,则该晶体密度为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列出计算式即可)。(6)某直链多磷酸钠的阴离子呈如图3所示的无限单链状结构,其中磷氧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