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吸挖泥船几种常见的施工方法_第1页
耙吸挖泥船几种常见的施工方法_第2页
耙吸挖泥船几种常见的施工方法_第3页
耙吸挖泥船几种常见的施工方法_第4页
耙吸挖泥船几种常见的施工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旁通(边抛)施工法根据挖泥船机械装备不同,旁通施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吸上泥浆,不经过本船泥舱,直接就近从船旁排出入水;另一称为“边抛”的是将吸上泥浆,经过船上特设边抛管输送到离开船舷一定距离的管口再吐入水中。我国现有耙吸挖泥船所设抛管伸出舷外长度为20100可以按照需要将管口转动到任何一舷侧与船的纵向中心线成090°交角位置。旁通(边抛)施工的优点在于节省装舱施工必须往返航行抛泥的时间,从而得以增加挖泥的时间。它适用于开挖宽阔水域的航道和紧急情况下要求突击性局部增深的疏浚,同时,因施工时,船舶处于轻载状况,吃水较小,有利于在水深受限制的区段施工。装舱(装舱溢流)施工法装舱施工法是耙

2、吸挖泥船最常用的主要施工方法。要有适应装载吃水、航行、调头的必要水深与水域,以及适宜的抛泥区。作业时,挖泥船在挖槽内开挖,将泵吸泥浆装入泥舱。从放耙、泵吸装舱、溢流、停泵收耙、航行、抛泥、返航到再放耙(包括历次调头在内)为一次装舱施工作业循环。耙吸挖泥船的额定泥舱舱容系指该船设计最大舱容,也是正常施工条件下应该充分利用的舱容。泥舱载重量则为额定舱容与设计泥浆容重的乘积。实际施工时,可以根据当时当地工作条件,包括现场水深、风浪、现有船内油水积载,不同土质和可得实际有效装载泥沙量等来调整不同的溢流档次以确定使用舱容,适应可能允许的工作吃水。除疏浚天然容重小的浮泥和细小颗粒泥沙或特别短程抛泥外,一般

3、待泥浆装满到调定的舱容后,为了增加装舱土方量,都采用继续一段时间的溢流。有时,尚可在前一次较高溢流档次装满后,立即调低溢流档次,放掉上层浑水,然后再恢复前一次较高溢流档次,续装较浓泥浆,如此反复若干次,以达到增加一个船次的装舱实得土方量,符合该具体施工条件下最佳装舱的目的。吹填施工法有些耙吸挖泥船具有吹填设备,可用于吹填施工,但耙吸挖泥船的泥泵多数扬程不高,即使用2台泥泵加以串联,往往仍难以胜任长管线的吹填工程。至于因土质不同,吹填淤泥粉土时,吹距相对可以长些,吹填沙质土时,吹距只能短些。遇有挖吹结合,其条件适合耙吸挖泥船施工的工程,或者所挖泥沙必须独立进行抛、吹兼行的工程,或采砂区较远,海面

4、状况不适用其他类型挖泥船作业的工程,均可适用耙吸挖泥船从事吹填。用耙吸挖泥船进行吹填施工,其经济性往往比不上绞吸挖泥船,也不如链斗挖泥船配合吹泥船的施工,其是在特定条件下的选择。因此,在综合经济效益比较外,必要时,应从特定效果来论定。吹填施工方式有三种:(1)接岸管吹泥耙吸挖泥船载泥航行靠泊吹填用码头或浮卮就位,将船上吹泥管和预设岸管卡接妥,这需要有专用的排泥管快速接头,以适应挖泥船吃水与潮汐水位涨落变化,潮流异向影响,能使岸管作垂直、水平适度移动的自动俯仰、伸缩、摆动的调节装置。(2)系泊浮筒接水上管吹泥国外有些耙吸挖泥船,在船首设有吹填管接头。吹填时,将自浮水上排泥管的接头吊起,与船上的接

5、头连接完毕,就能进行吹填。自浮排泥管的另一端则与岸管相联。(3)喷射吹泥它不需要另接岸管或水上管,只在船首排泥管头上接装一节渐缩管,最终形成小口径的管段缩节。吹填时,泥浆朝船前斜向上方喷出,喷射距离约3050m耙吸式挖泥船施工工艺及管理王望金中国水运报更新时间:2007-9-7自2001年至2007年7年时间里,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先后有航浚12号、14号、17号、19号等4艘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参加河北黄骅港航道疏浚工程施工。从黄骅港一期、二期航道疏浚工程,到2006年航道拓宽增深疏浚工程的胜利竣工,完成了航道通航水深从8.0米到13.0米、航道底宽从140米到170米的施工,满足了7万吨煤船满载

6、乘潮出港的需要,保证了神华集团矿、电、路、港、航一条龙生产线的正常运转耙吸式挖泥船施工工艺1 .耙吸式挖泥船的操作工艺自航耙吸式挖泥船的施工方法一般有三种:装舱施工法;边抛施工法;吹填施工法。黄骅港工程航道疏浚工程中主要采用的是装舱施工法。工程初期开挖边坡时,由于自然水深无法满足自航耙吸挖泥船满载施工的需要,也采用过边抛施工法,然后采用“二次搬运”的方式再挖除因边抛回淤至航道内的淤泥。装舱溢流法是指挖泥船进入指定的开挖段内,将耙管放到水下水平状态后启动泵机,根据当时潮位将耙头下放到泥面,将耙管内的清水和低浓度泥浆直接排出舷外,待泥浆浓度正常后再打开进舱闸阀装舱;当泥舱装满后仍继续泵吸泥浆进舱,

7、使泥舱上层低浓度泥浆通过溢流筒溢出。采取这一施工方法必须对溢流时间加以控制,根据不同土质控制不同溢流时间,以尽可能使泥舱装载量达到最大,然后停泵起耙,把泥沙运到指定抛泥区抛卸。在黄骅港施工过程中,我们根据施工区段长度和挖泥航速,确定适度的溢流时间,保证每船最大的装舱量,并提高挖泥船次,以做到多装快跑。挖泥航速的选用。耙吸挖泥船挖泥作业时,其对地航速的快慢与挖泥效率有着很大的关系,应根据所挖土质不同,而选用不同的航速。这是因为耙头吸入泥沙多少,除受泵机功率、水深等制约外,基本上是由单位时间内耙头拖移过的河床面积与可能吸动土壤的深度决定的,因所配用耙头的宽度和齿深不变,可变的在于对地航速。淤泥或软

8、土很容易被耙吸,松土深度较大,对地航速可以低些,一般在2节左右;挖浮泥时,对地航速还可以更低;如果土质为较高塑性粘土、亚粘土、密实细沙,耙齿能入土深度较小,必须增大耙头动能来加强剪切和扩大耙挖面积,从而提高松动量,对地航速一般为3-4节。但航速过快,往往不易控制挖泥深度,并招致水流作用于耙管产生上举分力,耙头与泥面保持不了正常的密切接触,泥浆浓度反而下降。这种动向,水深越大越早发生。反之对地航速过慢,不仅吸处可能变深,松动泥沙供应下降,吸入泥浆自然低落,产量下降。在黄骅港施工过程中,我们根据黄骅港细粉沙的特点,现场采集数据分析、测试,得出挖泥航速控制在3.03.5节泥浆浓度最高的结论。2 .根

9、据不同施工地段选用不同施工工艺1 )槽内及边坡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根据自航耙吸挖泥船具体施工长度、挖深等确定分段、分带与分层开挖。每段之间搭接100米,在施工中将边坡分成6-8带,由各施工船舶所划分区段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厚度不超过1米。2 )扫浅施工。由于自航耙吸式挖泥船施工时是处于航行状态,挖槽平整度的控制相对其它挖泥船较差。所以在工程尾期扫浅,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航道浅点的特点是浅点孤立,水深落差大,分布不集中,路线长,土质坚硬,难于挖掘。通过长期实践,我们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扫浅施工工艺:首先对航道内浅点进行统一编号,然后采用进退拉锯扫浅法以及"S'形绕行扫浅法,

10、对各浅点逐个挖除。进退拉锯扫浅法就是当船舶挖过浅点后,起耙将耙头提升到离开泥面,然后倒车退回并越过起点,待船舶不再存在对地航速,转而微微进车,再下耙着底挖泥,如此反复在浅点上拉锯式施工。"S'形绕行扫浅法就是根据散布浅点或浅烧的分布,使船舶成“S”形轨迹与浅点、浅境呈斜交挖泥,利用耙齿削切浅点。3 .改进挖掘机具,是提高施工效果的有效途径耙头是自航耙吸挖泥船直接挖掘机具,是主要疏浚设备,对挖泥船的生产效率有着很大影响。提高耙头破土能力是提高自航耙吸式挖泥船效率的关键之一。我们针对黄骅港土质密实度高、板结力强(标准贯入击数815,最大可达到26)、一股耙头根本无法挖掘的特点,不

11、断改进现用加利福尼亚冲水耙头的耙齿,摸索出犁形耙齿能够有效增强耙头在粉质土中的破土能力。经过施工检验证明,该耙齿入土深度大,破土能力强,泥浆进舱浓度高,施工效率明显提高。耙吸式挖泥泥船施工管理施工管理就是要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实施对疏浚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根据自航耙吸式挖泥船的特点,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管理措施:1 .组建现场调度,合理指挥,增加有效作业时间为了不影响港口生产营运,港口航道疏浚一般选用自航耙吸式挖泥船施工。但由于黄骅港航道140米的底宽,不能满足航道内挖泥船与生产营运船舶交会的需要。为了增加施工船舶作业时间,在港方大力支持下,在现场

12、接通了黄骅VTS交管中心的信息讯号,使现场调度员对施工作业船舶动态可进行实时跟踪。由于现场调度指挥与交管中心及施工船舶联络信息畅通,确保了施工船舶和航行船舶的安全避让,增加了挖泥施工时间。2 .每日召开施工生产例会,解决施工难点,协调内外关系实行业主、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每日“碰头会”制度,通报每日施工情况,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难点,协调内外各种关系,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3 .实行单船分段包干考核奖惩制度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定期对施工船舶施工的航行轨迹进行分析,并根据航道测图,检测施工船舶前段的施工效果。将施工效果与当月绩效工资挂钩,极大地调动了施工船舶的积极性。4 .编写

13、疏浚施工作业指导书等文件以指导船舶施工疏浚工程师驻船了解、掌握船舶施工情况,根据各船性能和特点,制定详细的施工作业指导书,以指导船舶施工。加强与船长、驾驶员的沟通,将每天施工意图落实到各个工班。分析航道测图,绘制航道断面图,及时送达各施工船舶,使各船对施工效果能一目了然,并对施工不足之处,作科学合理的调整。每月召集施工船舶船长、驾驶员到项目部进行月度施工总结、分析,不断完善施工工艺。5 .施工作业安排以动态管理为原则每5至7天对航道进行一次全面测量,并根据历次测图情况仔细分析研究,结合各施工船舶作业特点及时调整各施工船舶的作业区段。6 .加强船舶设备的管理,提高施工船舶时间利用率良好的设备状况是保证施工能力的基础。要求各施工船舶加强现场设备管理,严格按照制度做好设备日常巡查和维护工作,利用补给抛锚的时间,合理安排一些设备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