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称象教学设计之三设计理念:1、称象是一篇传统课文,记叙了曹操的儿子曹冲在七岁时就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的体重。课文的重难点均应放在第3、4段的理解上。2、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在学习曹冲称象的方法时教师可利用简单的课件或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因此,可制作一套操作简便的纸片教具。用硬纸片,剪一头大象,画上眼睛、耳朵等;剪一条大船,涂上黄色;剪一块梯形,画上灰色石头。教具的大小以易操作、便观察为宜。课前,在大船、水面、大象、石头等纸片教具的正面贴上透明胶带。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教师边分析边将以上教具逐一贴在黑板上。3、保证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和候答时间,指导学生评价各种称象方
2、法的优劣,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4、可采用变序及板块教学,随机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教学,尊重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预设目标: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2、学会13个生字,正确运用 “象、像 ”、 “称、秤 ”,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 “议论、果然 ”的意思,知道 “直、才 ”在句子中的作用,会用 “一边 一边 ”写句子。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预设目标:1、了解课文大意,能正确朗读课文。2、学会13个生字,正确运用 “象、像 ”、 “称、秤 ”,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 “议论 ”的
3、意思。体会 “直 ”的意思。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放三国演义主题歌,你们看过(听说过)三国演义吗?2、请学生自由回答。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么知道的?(随机表扬阅读面广的学生,告诉学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一、导入。1、曹操是三国时魏国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二、学习2、3段。1、播放曹操和官员们议论的画面。指名回答:他们在干什么?板块一:学生回答:他们在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1、自由读课文,划出描写 “这么大的象 ”的句子,指名读,齐读。正音:柱(翘舌音)堵2、师范写 “柱、堵 ”想想他们有什么特点?(形声字),各写三
4、个,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3、学习板块二。板块二:学生回答:他们在一边看一边议论谁有办法称出大象的体重。1、那么,官员们想了些那几种办法称象呢?2、曹操听了反应如何?为什么?(四人小组议论)1)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直的意思)曹操听了摇头曹操听了直摇头 “直摇头 ”是什么意思?谁能边说边做动作给大家看。(学着摇了一下头)这叫直摇头吗?谁再做做看? “直摇头 ”说是不住地摇头,表示很不同意。曹操为什么不同意呢? 1)大象宰了就死了。随机学习:宰(书空)查字典说说, “宰 ”在字典里有几种解释?结合 “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块的再称 ”想一想, “宰 ”在这句话里是什么意思?(
5、 “宰 ”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在这里是 “杀 ”的意思。)2)没有人有力气提起大秤,因为大象太大了。(进行板块一的教学)板块三:1、最后,大象的体重知道了吗?是谁想出的办法?2、学生回答。3、检查第四段的预习情况。1)指名读课文。正音:沉(翘舌音)2)自由读课文。3)找出其中的生字:沉、线、搬。想想怎么记住它们?交流汇报。4)这三个生字,学生各写三个,展示评价。5)课文中还有几个生字没写过?找找、读读、扩扩词。板块四:1、选择自己认为难写的或容易写错的字各抄两个。2、口头组词: “象、像 ”、 “称、秤 ”。会用 “一边 一边 ”写句子。3、同桌互相读课文,正音并学习对方的优点。第二课时预设目
6、标: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2、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 “果然 ”的意思。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1、官员们提出了那几种称象的方法?2、曹操为什么直摇头?板块二:学习第四段。1、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后他怎样说呢?(指名读第四自然段)2、师出示小黑板,上面写了曹冲说的办法。曹冲的这个办法是用几句话说清楚的?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说一说。再想想,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还干什么?3、做实验突破难点制作了一套操作简便的纸片教具。用硬纸片,剪一头大象,画上眼睛、耳朵等;剪一条大船,涂上黄色;剪一块梯形,画上灰色
7、石头。教具的大小以易操作、便观察为宜。课前,在大船、水面、大象、石头等纸片教具的正面贴上透明胶带。在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一边说称象的步骤,一边演示.将以上教具逐一贴在黑板上:(1)先贴大船和水面的纸片并让学生注意船身下沉处。(2)再将大象 “赶 ”到船上,将船身下移至适当位置,并在这一次船身的下沉处画线。(3)把大象 “赶 ”上岸,将船身上移;再往船上 “装 ”石头,将船身下移至画线处。然后让学生提问。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 (可能有下列问题,请学生回答,师点拨)(1)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2)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耻面一条线.(3)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
8、线的地方.(4)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儿?(通过比较,体会曹冲正是从官员人的办法中得到启发).4、学生动手演示。请学生各自准备后让一名学生演示。大家读一句,该生演示这一句的内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动脑,既可检验学生是否读懂课文,又可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5、同学们,课文里说 “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刚才我们的演示没有称给你们看。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在课外活动或者在家里,把刚才的演示再做一做,然后把石头称一称,把 “大象 ”称一称,看石头和 “大象 ”是不是同样重。好吗?第三课时预设目标: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
9、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2、熟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2、知道 “才 ”在句子中的作用。教学过程:板块一: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你还从哪个词当中得知他的办法好?谁能读出来?、称象这件事发生在曹冲几岁时?试比较下列句子的意思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3、朗读指导。板块二:1、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曹冲提出的称象办法是用四句话说清楚的。你能来复述一下吗?(准备三分钟后在小组中复述,然后再请几个学生全班交流)2、这四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又一句接一句说,连起来说明了一件事。现在我们来学习
10、用这种方法说话。请你们分别用 “关 ”、 “洒 ”、 “扫 ”说几句话,这几句话连起来说明一件事。分层练习:用自己的话写写曹冲是如何称象的. 或者:用 “关 ”、 “洒 ”、 “扫 ”写几句话,这几句话连起来说明一件事。板块三:齐读课文后完成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gunyuányìlùn chuánxián()()()chèng gnzigyì dqiáng()() ( )二、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或意思,在括号里画&a
11、mp;or;.、有的说,得造一杆大枰。(1)de () (2)dé ()(3) di ()、曹操听了直摇头。(1) 不弯()(2) 把弯由的伸开()(3) 爽快()(4) 一个劲儿地()、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1)才气()(2)只有()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一()象一()秤一()船四()柱子两()树一()线四、比一比,组词。官( ) 称( ) 柱( ) 象( )宫( ) 秤( ) 住( ) 像( ) 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5页教学目标:1、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
12、,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教材简析:例题通过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入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给学生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再用计算器解决小数加法的实际问题。“试一试”继续通过例4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解决小数减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谈话: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购完物,营业员都能借助计算器准确、快速地算出应付的价钱,今天我们也来用计算器解决一些计算问题。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1、教学例4(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谈话:怎样用计算器算出她一共用了多少元?(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在全班
13、交流中达成共识:只要把“金额”一栏的数据加起来。(3)提问:那在计算器上,怎样才能按出买铅笔的钱呢?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按一按,再交流方法。学生的方法可能有:按照“0”、“·”、“8”、“0”的次序按键。先按“·”再按“8”,显示“0·8”,就是买铅笔的钱数。(4)尝试计算。(5)集体校对。提问:怎样才能计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的想法可能有:先记牢这个数,然后再按。看到零点几的小数,可以直接按小数点和小数部分,这样能节省计算时间。按好一个数,还要看看显示屏,核对一下。算完还可以用计算器再算一遍。2、完成“试一试”(1)提问:如果李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请你用计算器
14、算一算。(2)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3)小结:用计算器计算这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出示课题),确实非常快捷,正确率也高。设计意图: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为确保计算的快捷和正确,核对和验算很重要,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获得准确灵活的计算方法。学生已经有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基础,因此这个环节以尝试使用、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顺应了学生使用计算器的需要,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1、完成“练一练”(1)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在书上记下每题的得数。(2)交流计算的注意点。在讨论交流中使学生明确:先记牢一个数,然后再按,按好后注意核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
15、、完成练习九第6题(1)提问:你是怎样列式的,结果是多少?(2)学生各自用计算器计算这四题。(3)同桌互相出题并借助计算器解答。3、练习九第8题(1)理解题意。先让学生观察这张收支情况统计表,说说每栏表示什么含义。(2)思考:怎样算“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先让学生独自思考,再指名回答。在交流中明确:只要用上月的余额1203·5元减去支出的100元,就能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3)明确各项余额的算法。让学生挑选一栏和同桌说说怎样算它的余额?重点解决“合计收入”“合计支出”的算法。(4)学生独立用计算器算出每次收支后的余额,集体校对答案。(5)拓展延伸。谈话:我们也能像小明一样,学记自己的经济小帐本。设想一下,如果要你来统计每月零花钱的收支情况,你准备怎样来设计这张统计表?希望同学们持之以恒记好经济帐,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设计意图:通过用计算器计算开支情况,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并且联系生活用数学,让学生学记经济帐,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4、练习九第9题(1)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2)汇报结果。前三题的答案依次是1·89、2·889、3·8889。(3)提问:观察一下,这三题的答案有什么规律?学生的想法可能有:个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放假调休协议书
- aptx协议书有几种
- 项目立项协议书
- 2025设备委托研发标准版合同
- 英朗导航 原车协议书
- 家居样板间协议书
- 意向性融资协议书
- 2025租赁合同生效条件
- 《2025年版股权质押贷款合同模板》
- 2025年顺丰快递快递员合同履行违约责任协议
- 支撑喉镜下喉病损切除术
- 教育职业求职展示模板
- 化工企业员工手册
- 提高现场箱型柱厚板对接焊缝一次合格率
- 双曲线调洪演算表格
- DB13(J)T 8427-202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京津冀)
- (正式版)SH∕T 3507-2024 石油化工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OCT在神经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人格心理学完整版本
- CJJ 82-201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甲醛溶液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