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2022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_第1页
语文S版2022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_第2页
语文S版2022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_第3页
语文S版2022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S版2022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竞赛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古诗阅读。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_,_。1补全古诗。2诗的前两句写出了竹子_的特点,其中“_”和“_”两个字最能体现这个特点。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_4阅读下面的资料,说说你觉得郑燮和他诗中的岩竹有哪些相同点。资料 郑燮为政有才,痛恨官场腐败作风,他的许多奉公为民的措施,触犯了豪绅富户和腐朽官吏的利益,被诬罢免,却始终不肯向恶势力低头。_2. 阅读理解。呼伦贝尔大草原我的心爱在天边,天边有一片辽阔的大草原。草原茫茫天地间,洁白的蒙古包散落在河边。我的心爱在高山,高山深处是巍巍的大兴

2、安。林海茫茫云雾间,矫健的雄鹰俯瞰着草原。我的心爱在河湾。额尔古纳河穿过那大草原。草原母亲我爱您,深深的河水深深的祝愿。呼伦贝尔大草原,白云朵朵飘在我心间。呼伦贝尔大草原,我的心爱我的思恋。1根据诗歌大意,完成下面的填空题。(1)诗歌从_、_、_这三个角度,分别抓住草原和_、林海和_,以及额尔古纳河这几个独特景物,来描写呼伦贝尔大草原。(2)诗歌的第3小节,作者把深深的祝福比作_。2说说“白云朵朵飘在我心间”的含义。_3.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习。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注释)秋丛:即丛丛的秋菊。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篱:篱笆。1第一句诗

3、中的“_”字写出了菊花满院盛开的景象。2第二句诗中的加点词,表现了作者_的情态。3诗人“偏爱菊”的原因是_。4这首诗借菊花_的特点,寄托诗人对菊花_的赞美。5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B.第一句写景,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C.第二句叙事,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直到日头西斜。D.第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品质。4. 课外阅读。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注释)甲光:铠甲迎着

4、太阳闪出的光。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临:逼近,到,临近。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玉龙:宝剑的代称。1解释加点字。(1)黑云压城城欲摧。(_)(2)甲光向日金鳞开。(_)(3)霜重鼓寒声不起。(_)2用原句填空。(1)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_。(2)表现誓死也要忠心报国的诗句是_。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_的易水歌:_。4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中的“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中的“金鳞”比喻铠甲在太

5、阳下反射的光。B.第四句中的“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C.第六句中的“鼓寒”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D.第七、八句的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5. 阅读与欣赏。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我歌唱早晨,快乐或者好的思想,我歌唱希望,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或者一片阳光。我的歌呵,轻轻地从我琴弦上,你飞吧,失掉了成年的忧伤,飞到年轻人的心中,我重新变得年轻了,去找

6、你停留的地方。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1“歌唱”的意思是_,“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实则是_。2诗歌中揭示主题的诗句是:_。3最后一节中,“梦想”和 “渴望” 的含义是什么?_4四节诗分别应怎样来朗读?请选填。A真挚炽热 B舒缓欣慰 C活泼明快 D深情祝福第一节:(_)第二节:(_)第三节:(_)第四节:(_)6. 阅读下方方框中的古诗,完成小题: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注)牧童:指放牛的孩子。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欲:想要。捕:捉。1此诗中的牧童干了些什么?_2你认为牧童是个怎样的孩子_7. 古诗词阅读

7、赏析。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1这首诗中写出环境幽静的一联是:_。2此诗的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矛盾吗?请说明理由。_8. 课内阅读。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1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_2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分别是什么?反映了什么?_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9. 对比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练习。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

8、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这两首诗都是描写_(季节)的,却各有特色。钱塘湖春行看似白描,实则重点描写了_、_、_、_等景物。春夜洛城闻笛中触发诗人故园之情的原因是:_(用诗句回答)。2对比这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表格。春夜洛城闻笛钱塘湖春行诗的体裁不同_表达的情感不同_给人的感受不同_3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塘湖春行这首诗,诗人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美丽的景象。B.钱塘湖春行结尾两句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

9、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感叹。C.春夜洛城闻笛首句中“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D.春夜洛城闻笛着重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10. 古诗文阅读。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解释带点的字词的意思。乃:_花重:_2给诗句划节奏。好 雨 知 时 节, 当 春 乃 发 生。3解释诗句的意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_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他被后人尊为“

10、诗圣”。(_)(2)这首诗中没有一个“喜”字,所以题目与诗的内容不符。(_)5诗的前两句写了下雨的季节,作者直接_了这场及时雨。后面六句集中写“夜雨”。野外一片漆黑,只有点渔火若隐若现。诗人于是兴奋地猜测:等到天明,锦官城里该是一片_的景象。11. 默写泊船瓜洲,再完成习题。_,_。_,_。1补全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文学家_。3根据句意,把“钟山”“瓜洲”和“京口”填到相应的位置上。4作者当时的船停泊在_,_是作者的家乡,山水相隔,可谓路途遥远,但是在作者心里很近,从“_”、“_”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这种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巨大反差更加凸显出诗人强烈的_之情。5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泊船瓜洲中诗人所描绘的景色。_12. 阅读理解。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_。_,江清月近人。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_。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把诗句补写完整。2这两首诗的内容都写了:_,_却不一样。选文宿建德江表达了诗人_,选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_。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是_的景色。13. 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