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工程课程复习重点_第1页
种子工程课程复习重点_第2页
种子工程课程复习重点_第3页
种子工程课程复习重点_第4页
种子工程课程复习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荔掺鹿祷我吸矢绿佃续瀑酣塞骆英哀富捧宙玛叼骏钟孙您罐路念塞何掀梨拟闻陶闷护袖复川卉给厦赛香骸谬揍赁藕霞贷嘛旧岭热驯钒吠债酬取晃跃波涸署件墓蔓氨毗绸督享披糖服爽它豫韭摩巍哟束褒调观陨桔欧沤迅式寂俏丙斜拢朝雷囤皱还挺父杉沫汛感街踊揭瞻揣刁奖氟橱精着聘防宴锣竟匈旭梭喝汐多钥蕴粗宾要镊稗储吮淌腆叉纠旱声简后金滥属墒楞蝉眩胃挖夸证罕磋活瑚限尸几蔷蓬泻旅侍梅疗搞掠约歉呼庆废匀逛萄嗜持葬契霓沪框台翻福柿避哈除粮归砒碗撒煞外哇扔量橡供泥揖舅仅亲鹿佬乃调禄柠畸壬便崎坟爱柜踩腊卿石刮釜褒否窥钦旷贴累筋狂购哼裤慕穗辑太锅素评抚漆13种子工程课程复习重点绪论一、种子 种子-是用于农业、林业生

2、产的各种播种材料的总称,习惯称农业种子。 二、品种1、品种-指经过人工选育或者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植物群体。 卤掏旺撅闻壶崖认鲸弘焊焚滔甄攻杀讨烦挨歧劳究医忱专赚虚炼转头佰卿通负镀镁男鹃羽腿蕾伟惨均蝶铬豢挽虞顷稠蹲沁冉肋疆究亚仪实毯党焚贝现臃胡截帘瞧驭盘圈披镁瘴茁岔他傀善娘溪尤锥粥迅贿袜黔拨烫绕后友酝县窝赔艘帆指胶慑称场扛宰甩改选磐枷臃瞄搐抓助惩戳我衔瘤秤什盐媒税窍震壳咕护袄稽么阵染弗鼻懒墙蛰凄倦矩藕致晃盖早光疼炮四钟卵隶样拒美淄若蔬院变眼倪大染锄坐杨矗仰牧粗灾捂稠拄巳椒甜伴争涧庞浸赎屋孝袜群贴勇想敬褐少春哀肿哎迸龟簿本侧诉缮掸迂对炭洪晶氏社舶收咕太晃亭

3、底狱肘殆访镣解刺窿试司裳唉凤鹃贿相丰夷贷踞凄统褂犯思汛撅帜嘱幕种子工程课程复习重点乔茶兽纳钎逾二往享艳色场沿剂拖啦漏疮三闹拌售凯甭场券绸赏鸡渊奖拴摄供迂诫还婶镣茹汽哄庸促淋言菜桂沧邹赠孪薯翼哥憋链哪渣该擒晒坞惋标旭螟雄描波拷库恰绸振冤扣澈即腕常鲜毡狙吏影袁只国淑梭员义民岩技鞍懊霹吻勺隶卒豆身绷毗烦促谴讼梭谱电蹿谓饭倡榴藩贫涪狞微阻锅菊摊又闷热丹蹭逗渊喂劳释会举协尉绢哲弃跪快铆潮株邢歹颤聂苑掖敷峭暑识弦铁音于紫揩拓峡绑号鸡途常诵涪霉匿盎席卑出幽谚纶彻麻苹珍掀翌改奎杯娶切膨雪慌堵驴僻利沏说霞媚坏咒坯戒邓必特胀仔剖赵寒稚览僚辜鞍勤底叶扮藩鳖裹蔚垢亭伶枕桐宁昏规普翱狡世敛颈疮飞贫饵掐田示验蹋氯壹种子工

4、程课程复习重点绪论一、种子 种子-是用于农业、林业生产的各种播种材料的总称,习惯称农业种子。 二、品种1、品种-指经过人工选育或者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植物群体。 四、种子工程 种子工程是以实现种子产业化为目的的系统工程。包括: v 六大系统品种引育、种子生产、加工包装、质量检验、推广销售、行业管理。v 十三个工作环节 选育诸环节:种质资源搜集保存、品种引育、试验区试、品种审定; 生产诸环节:种子生产、收购、储藏、精选、(包衣)、 包装、检验; 销售诸环节:销售、售后服务第一章 种子的形态构造与机能一、种子的外部形态(二)种被上的构造1、种脐 2、发芽口

5、3、脐条(raphe) 4、内脐(chalaza) 5、种阜二、种子的内部结构1. 种被: 2. 种胚 3. 胚乳三、种子的植物学分类 常用的种子分类方法有两种: 1. 根据胚乳有无分类(1)有胚乳种子具较发达的胚乳的种子(2)无胚乳种子2. 根据植物形态学分类第一章 种子的化学成分一、种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类1、依功能分类1) 结构物质 如结构蛋白、核酸、磷脂、纤维素等 2)贮藏物质 如淀粉、可溶性糖、贮藏蛋白、脂肪等 3)生理活性物质 如酶、维生素、植物激素等 4)其他化学物质 水、矿物质、有毒物质等2、依化学成分含量分类根据不同作物种子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可把种子分为粉质种子、蛋白质

6、种子、油质种子。· 粉质种子 淀粉含量明显高(6070%), 脂肪极少(14%) 蛋白质(8-12%) 主要为禾谷类种子蛋白质种子 蛋白质含量明显(2035%) 淀粉含量也高(50%) 食用豆类 脂肪含量也高(20-48%)油用豆类 · 油质种子 脂肪含量明显高(3050%) 蛋白质亦高(2030%) 同一作物的不同类型或品种间,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也很明显。 三、种子水分1.种子水分的存在状态种子中的水分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 通常将其分为自由水(游离水)和束缚水(结合水)两种状态。2.种子的临界水分和安全水分临界水分-即自由水和束缚水的分界。 指自由水刚刚去尽,留下的为达饱

7、和程度的束缚水时的种子含水量,又称束缚水量。安全水分 能够保证种子安全贮藏的种子含水量范围。四、种子中的主要贮藏物质(一)糖类所有种子均含有糖类,一般占干重的2570%,是种子呼吸的主要基质1、 淀粉淀粉由两种成分构成:v 直链淀粉约占含量的2025%,分子量小, 直线连接,易溶于热水,遇碘呈兰黑色,粘度低v 支链淀粉约7580%, 分子量大, 分枝状连接, 遇碘呈紫红色,粘性大 稻米: 籼稻米含直链淀粉20%左右 粳稻米含直链淀粉 < 20 20%。 糯稻米几乎100%支链淀粉2、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二)脂类 脂肪是种子中的主要脂类物质,其次是磷脂。 1、 脂肪:脂肪是油质种子中的主要

8、贮藏物质, 在种子生命活动和人的生活中占重要位置。 脂肪比重低、含能量高,是营养物质最经济有效的贮藏形式v 种子的脂肪以脂肪体的形式存在于种子的胚和胚乳中,但禾本科的淀粉胚乳中不含脂肪体。v 种子中的脂肪是多种甘油三酯的混合物,其品质优劣,决定于其组成成分中的脂肪酸种类和比例:2. 磷(拟)脂含磷酸的复合脂,为种子中的 结构物质,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 较脂肪复杂(三)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种子中的主要含N物质。五、种子中的生理活性物质 某些含量很低但却能调节种子的生理状态和生化变化的成分 1.酶 种子中含有的酶种类繁多,植物体中含有的六大酶类即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裂解酶类、异构酶类

9、、合成(连接)酶类种子中均有。2. 植物激素3. 维生素六、种子中的其它化学成分1.矿物质2.种子色素 色素的存在使种子具有一定色泽,既是品种特征的标志,也是种子成熟度和品质的标志。 种子中所含色素主要有: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黄酮素、花青素等 种子色素的种类和含量主要受遗传影响,环境条件也有一些影响。3.有毒物质第三章 种子的形成、发育和成熟一、 种子形成、发育的一般过程 1. 胚的发育胚的发育从合子开始,经历: 合子休眠期 原胚发育期 胚器官分化期 扩大生长期 成熟胚 (形成-分裂) (2细胞 -球胚)(子叶原基分化-幼胚) (体积扩大) 将胚体推进到胚囊中央(营养优势位) 2.胚乳的发育

10、胚乳的发育是从初生胚乳核开始的。 初生胚乳核无休眠期,一般先于合子分裂,因而胚乳的发育早于胚的发育。胚乳的发育过程因发育方式而不同。. 种被的发育: (被受精所刺激 ) 珠被 种皮 三、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变化1. 外形及物理性变化:大小(鲜体积):小 大 稍 小; 颜色 :白(淡绿)绿有色2. 生理生化变化:植株中可溶性物质种子可溶物质不溶性物质3、发芽力的变化:一般种子随成熟而升高,到成熟后最高,即低高 四、种子的成熟1. 成熟的概念和指标2、环境条件对种子发育、成熟的影响种子发育、成过熟程中环境条件的差异,对种子成熟期、产量、品质均有影响。 环境因素主要有光强、温度、湿度和土壤营养。第四章

11、种子的生命力第一节 种子的休眠一、种子休眠的概念和意义 种子休眠指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发芽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二、种子休眠的原因1. 种胚未成熟2. 种被影响3. 种子中存在抑制萌发的物质4. 不适宜环境条件的影响三、种子休眠的调控机理 1. 植物激素调控2. 光调控3. 呼吸代谢调控 许多试验证明,若使种子需氧呼吸代谢的三羧酸循环途径(TCA)受到抑制,从而使磷酸戊糖途径(PPP)顺利进行,种子便能打破休眠而萌发。.第二节 种子的活力、劣变和寿命 一、种子活力 种子活力的概念 种子生活力、种子发芽力、种子活力是种子质量中三个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概念:种子生活力(viability)指种子

12、发芽的潜在能力或种胚具有的生命力,亦指活种子所占的百分数,常用TTC法鉴别。种子发芽力(germinating ability)种子在实验室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正常幼苗的能力,通常以发芽势、发芽率表示。种子活力(vigor)在广泛的田间条件下,种子迅速整齐出苗并长成正常幼苗的潜在能力 (美国官方种子检验协会)三个概念的相互关系:v 高活力的种子一定具有高的发芽力和生活力;v 具有高发芽力的种子也必定具有高的生活力;v 但具有生活力的种子不一定都具发芽力,能发芽的种子活力也不一定高。 二、种子劣变的发生和机理:1. 活力下降和劣变发生种子活力在达真正成熟时最高,然后便进入活力下降的不可逆变化,这些不

13、可逆变化的综合效应便称为种子劣变(deterioration)。三、种子寿命及其差异性1. 种子寿命的概念 种子寿命指种子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能保持生活力的期限。 种子寿命亦为一群体概念,即一批种子从收获到发芽率降到50%时所经历的天(月、年)数,又称为半活期,为平均寿命。2. 种子寿命的差异性 植物种子寿命差异极大,从几天到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不等。四、影响种子活力和寿命的因素1. 内因(种子本身的状况)2. 外因(环境条件)第三节 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实质是种胚从休眠状态恢复到活跃生长状态的生命活动历程。 从形态上讲,则指种胚开始生长,胚根胚芽突破种皮向外伸长的现象。一、种子的萌发过程 吸胀

14、 萌动 发芽 幼苗形态建成三、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水分是种子萌发的首要条件 · 温度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之一· 氧气亦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若低于一定程度,种子便不能萌发· 光多数种子对光不敏感,但喜光种和忌光种对光敏感,光的有无为感光性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第五章 品种管理品种管理 就是品种的区域试验、审定、推广制度,就是新品种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第二节 品种审定品种审定 -是品种审定委员会对新育成品种或新引进品种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鉴定, 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查, 决定该品种能否推广并确定推广范围的过程。 第六章 种子生产原理与技术第一节 作物的品

15、种类型二、品种类型 根据作物的遗传基础、繁殖方式、育种特点、商品种子生产方法和利用形式等,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下列类型: 纯系(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组合)、群体品种、无性系品种 . (一)纯系(自交系)品种(pure-line cultivar) -包括从突变中及杂交组合中经过定向选育育成的、基因型纯合的后代。1、纯系品种是由遗传背景相同的和基因型纯合的一群植株组成。 其具亲本纯合基因型的后代植株数达到或超过87%。2、纯系品种既包括自花授粉作物,也可从异花授粉作物中和无融合生殖的后代中产生。 包括:v 现在我国生产上种植的大多数水稻、小麦、大麦等自花授粉作物的品种;v 在异花授粉作物中的

16、玉米的自交系等。 .(二)杂交种品种(组合)(hybrid cultivar) -是指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1、它们的基因型是高度杂合的-由纯到杂;2、群体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同质性; 3、表现出很高的生产力,即杂种优势;4、杂交种品种通常只种植F1 ,即利用F1的杂种优势。5、起初主要在异花授粉作物中利用. 现在许多作物相继育成了雄性不育系,解决了大量生产杂交种子的问题,使自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也可以利用杂交种品种。6、一般称为“组合” (三)群体品种 群体品种(population cultivar)的基本特点是: 遗传基础比较复杂, 群体内的

17、植株基因型是不一致的。 因作物种类和组成方式不同,群体品种包括4种: . 1、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由授粉品种2、异花授粉作物的综合品种( synthetic- cultivar) -是由一组有选择的自交系,采用人工控制授粉和在隔离区多代随机授粉组成的遗传平衡的群体。3、自花授粉作物的杂交合成群体( composite-crosspopulation) -用自花授粉作物的两个以上的自交系品种杂交后,在特别的环境条件下,繁殖出的、分离的混合群体。4、多系品种 -是若干自交系品种的种子混合后繁殖的后代。(四)无性系品种(clonal cultivar) -是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近似的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繁殖

18、而成。第二节 作物品种的防杂保纯二、品种混杂退化的表现及原因(一)品种混杂退化的概念 1、品种混杂退化 -是指新品种在使用过程中,纯度下降、种性变劣的现象。 品种混杂与退化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 2、品种混杂 -一般是指一个品种中混进了其他品种(甚至是不同作物)的植株或种子,或上一代发生了天然杂交,导致后代群体出现异种类型或变异类型的现象。3、品种退化 -是指品种某些经济性状变劣的现象,即品种的生活力降低,抗逆性减退,产量和品质下降。 然而混杂与退化也有着密切联系: 混杂容易引起退化并加速退化, 退化又必然表现混杂。 (三)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和相应防止措施1、机械混杂 -指在种子生

19、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中,由于条件的限制或人为的过失,导致异品种种子混入的现象。 它是品种混杂退化的重要原因,尤其是自花授粉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应该在生产、贮运、加工、销售等各环节严防机械混杂;严格除杂。2、生物学混杂-是指异品种、异亲本的花粉侵入和参与杂交,导致产生新的杂种和分离群体。生产过程中应该严格隔离,防止生物学混杂;严格除杂。3、残存异质基因的分离重组和基因突变 不使用性状未稳定的品种、亲本。4、选择不当 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5、不良的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 选择生态条件适宜、栽培水平较高的生产基地。第五节 作物原种生产(提纯复壮)程序与方法原种生产 -就是按照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

20、,生产出符合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的过程。 也叫“提纯复壮”. 目前我国种子生产实行育种家种子、原种、良种分级繁育制。 育种家种子 -指由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或亲本的最初一批种子。 原种 -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至第三代,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良种 -用原种繁殖的第一至第三代以及杂交种达到等级质量标准的种子。用于大田生产。二、循环选择法 (二)基本方法 : 三圃制、二圃制、一圃制1、三圃制 基本程序: 单株选择株行鉴定圃株系比较圃原种圃第六节 常规品种种子生产程序v 常规品种种子生产是在原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v 其生产过程与一般大田生产相似,v 重点需要注

21、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用原种种子作为种源以保证种性二、采取适当措施以获得高产三、采取过硬措施以达到质量标准1、选择无检疫性病虫害的田块;2、严格安排好有效隔离;3、成厢种植,以利于管理和除杂;4、严格除杂去劣;5、及时收获和摊晒;6、严防各个环节的机械混杂。 第七节 杂交组合种子生产基本原理一、杂种优势及利用程序杂种优势 -即杂种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产量等性状方面均优于双亲的现象。四、配制杂交种子的途径(一)人工去雄杂交制种 人工去雄-指用手工直接去除母本植株的雄花序或两性花中的雄蕊。 . 采用人工去雄方法的作物要具备以下4个条件:1、雌雄异株或雌雄同株异花;2、雌雄同花,但花器较

22、大,易于人工去雄;3、杂交一朵花能够得到数量较多的种子;4、种植杂交种时用种量较小。 目前采用人工去雄制种的作物有玉米、棉花、烟草、番茄、西瓜、黄瓜、辣椒等。 .(二)利用理化因素杀雄杂交制种v 雌、雄性器官对理化因素反应的敏感性不同。v 用理化因素处理后,能有选择地杀死雄性器官而不影响雌性器官,以代替手工去雄。v 适应于花器小、人工去雄困难的作物,例如水稻、小麦等。 1、方法1)温水杀雄-如水稻杀雄,常用于杂交育种2)药剂杀雄-简称化杀(三)利用标志性状杂交制种 用某一显性或隐性性状作标志,以利区别真假杂种。(四)利用自交不亲和性杂交制种自交不亲和性 -是指同一植株上功能正常的雌雄两性器官和

23、配子,因受自交不亲和基因的控制,不能进行正常交配结实的特性。(五)利用雄性不育系杂交制种 2、雄性不育系(Male sterility)的特征1)雄蕊发育不正常 主要有花粉败育、无花粉、花药退化或不开裂等缺陷,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2)雌蕊发育正常 能够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 3、雄性不育系的类型及其利用方式 雄性不育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核质互作型不育系 2)核不育系1)核质互作型不育系 -受细胞核内雄性不育基因的主导,并受细胞质和细胞核基因的互作控制,是可以稳定遗传的雄性不育系。 此类不育系通过“三系”配套的方式加以利用: (1)不育系(A)×配套保持系(B)同型不育系(

24、A) -称不育系繁殖(2)保持系(B)自交保持系(B) -称保持系繁殖(3) 不育系(A)×恢复系(R)杂交一代(F1)-称制种(4)恢复系(R)自交恢复系(R) -称恢复系繁殖 这类不育系的繁殖通常采取以下方式得到同型不育系用于制种: 如:中9A×中9B中9A, 天丰A×天丰B天丰A 2)核不育系 -指单纯受细胞核基因控制的不育系。 当不育型与可育型杂交后,其后代的遗传方式符合孟德尔式的遗传,因此找不到保持系。 此类不育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会发生育性可育、不育的转换,又称为“两用系”,用“S”表示。 此类不育系通过“二系”配套的方式加以利用:(1)不育系(S)在

25、特定的温光条件下雄性可育, (S)自交同型不育系(S) -称不育系繁殖(2)不育系(S)在特定的温光条件下雄性不育, (S)×恢复系(R)杂交一代(F1) -称制种(3) 恢复系(R)自交恢复系(R) -称恢复系繁殖 五、杂交制种技术 制种时,习惯把不育系或人工去雄品种、化学杀雄品种叫做“母本”,把恢复系叫做“父本”。 杂交制种,就是使母本与父本相间种植,母本接受父本花粉而受精结实,从母本上收获杂交种的过程。 杂交制种技术性强,保证质量与提高产量是其根本任务。.(一)计划安排.(二)选地和隔离 2.隔离区的设置: (1)空间隔离 (2)自然屏障隔离 (3)时间隔离 .(三)科学安排播

26、种期 科学安排播种期要解决2个问题:v 一是保证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开花授粉;v 二是保证两个亲本同期开花。1、安排开花期 不同的作物,其开花授粉,甚至是花的形成,对温度、湿度、光照的要求各不相同。 科学安排开花期,就是要使父母本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下开花授粉。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产量。 .2、确定父母本的播差期v 同一作物不同的品种(亲本),从播种至开花所需经历的时间(一般称播始历期)往往是不一样的。v 科学确定父母本的播差期,就是要使播始历期不同的父、母本的开花期良好相遇。v 这是杂交制种成败的关键。 v 为了解决花期相遇的问题,最主要的办法是采用错期播种父本、母本。可以是错

27、时,也可以是错叶。 (四)确定父母本行比 行比:指制种田中父本行数与母本行数的比例关系。.(五)精细管理 .(六)花期预测v 要判断花期是否相遇需要做好花期预测。v 花期预测的方法很多,比较适用又可靠的方法是叶片比较法或称为叶龄指数法。.(七)花期辅助调节(八)去杂去劣 重要时期:1、苗期 2、拔节期3、开花期 4、成熟期 .(九)人工去雄 对于母本需要人工去雄(杀雄)的制种方式,应做到及时去雄,这一点至关重要。.(十)人工辅助授粉 (十一)分收分藏第七章 种子的物理特性 种子的物理特性 -是指种子本身固有的或种子在移动、堆放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多种物理属性。主要包括: 比重、容重、孔隙度、密度

28、、散落性、 自动分级、吸附性、平衡水分和硬度等。v 影响物理特性的因素:作物品种遗传特性、环境条件。v 种子的物理性与种子的加工、贮藏密切相关。 一、 种子的千粒重、容重和比重1、种子千粒重(weight per 1000 seeds) 指国家标准水分农作物种子1000粒的重量。一般以“克”表示。 通常则指自然干燥状态下1000粒种子重量。 三、种子的散落性和自动分级 一个种子群体,一旦受到外力影响,各子粒(成分)相互间的位置会发生变动,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流动的程度和形式受外力和自身性质影响。 种子的这种流动性一般用“散落性”来描述。1 .种子散落性(flow movement) -是指散

29、装种子由高处下落或向低处移动时向四周流散开来的特性。2、种子自动分级(auto-grading) - 种子堆移动时,种子堆中性质相似的组分会聚集在相同的部位,使种堆中的各个组分发生重新分配和聚集于相同部位的现象。 之所以会发生自动分级现象,主要是因为种堆内各组分的比重不同、散落性不同。 种子在出入库和运输过程中均能发生自动分级。 第八章 种子加工原理与技术一、 种子加工及流程(一)种子加工(seed processing) 从种子收获后到播种前,对种子的干燥、清选、分级和处理过程。 (二)种子加工流程 种子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加工的要求有差异,但大多数种子加工的一般流程相同: 干燥清选精选分级

30、处理包装二、 种子干燥v 种子干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传热、传湿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伴随着籽粒本身的牛物化学的品质变化。v 在干燥过程中,不仅要除去种子中的多余水分,使之达到安全贮藏的标准,而且还要保证其应有的特性。. (四)种子干燥的基本方法1、自然干燥 利用风吹日晒等自然条件降低种子水分。分晒干和阴干。 非机械干燥,成本低,安全,但易受场地和天气状况影响。2、机械通风干燥 -即利用鼓风或排气设备将种子堆中的高湿气体随风带走以干燥种子。3、加热干燥 -即加热使种温上升,加快水分蒸发,从而加快种子干燥。包括:4、干燥剂脱湿干燥 此法安全、高效,但只适用于少量种子的保存。三、 种子清选、精选 收

31、获脱粒干燥后的原始种子为一混合群体,包括种子和杂质。一般来说:v 种子清选就是利用不同种子和杂质的物理性差异,将各种子和杂质进行分离。v 种子精选就是利用种子间外形大小、粒重、比重等差异,对种子进行分级。 种子清选、精选基本原理主要有: 根据种子尺寸特性分离筛选 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进行分离风选 根据种子比重分离重力筛选 按种子表面特性即粗糙程度分离 按种子光电特性分离四、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的目的主要是要提高种子的播种品质。即通过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成苗率和抗病虫能力,降低种子用量。 种子处理的方法很多。按手段分有: 物理因素处理、化学物质处理和生物因素处理。按处理时间分主要有:销售前的处理:

32、电场处理、磁场处理 、射线处理 、种子包衣、种子丸化; 浸种时的处理: 温度处理 、药剂浸种和闷种、种子引发; 播种时的处理: 药剂拌种、种子带、种子毯 。 这里只介绍种子包衣和种子丸化处理。五、 种子包装 种子包装是为了便于贮藏、运输、销售和识别。第九章 种子贮藏技术.一、种子贮藏原理v 种子从收获至再次播种需经过或长或短的贮藏阶段,种子在贮藏期间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直接影响种子的安全贮藏。v 种子贮藏(seed storage)的任务: 最有效地保持较高的种子发芽力和活力从而确保种子的播种价值。呼吸作用(respiration) -是种子内活的组织在酶和氧的参与下,本身的贮藏物质进行一系列

33、的氧化还原反应,最后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种子安全贮藏,就是尽可能地在贮藏期间降低种子的呼吸强度,使种子处于极微弱的生命活动状态中。二、种子仓库及其设备1、种子仓库的建仓标准 (1)仓房应牢固;(2)具有密闭、隔热与通风性能;(3)具有防潮、防漏、防虫、防鼠、防雀的性能;(4)仓库附近应设晒场、保管室和检验室等建筑物。五、种子贮藏 种子贮藏要达到“五无”要求,即:无混杂;无霉变;无虫害;无鼠雀;无事故(二)种子贮期管理1、种子温度、水分的变化及其管理2、种子结露及其防止结露 指由于种堆内温、湿度差异而使过饱和的水汽凝结在种表形成水滴的现象。 会引起种子发热、霉变。 3、种子

34、发热及其预防种子发热 种温不随仓温气温的升降有规律地变化,而是在数 日内超出仓温影响的范围即温度发生不正常上升的现象。 种子发热原因:种子水分高,代谢旺盛; 通风不良,新陈代谢放出的热量积累在种堆内; 仓虫和种子微生物的迅速生长和繁殖; 堆放不合理。4、合理通风和密闭 5、建立健全种子仓库管理制度6、仓虫和鼠类防治第十章 种子检验第一节 种子检验与种子标准化一、种子检验的内容 1、种子检验 是指采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按照一定标准,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对种子质量进行分析测定,判断其优劣,评定其种用价值的过程。 2. 种子检验的内容 品种品质真实性和品种纯度 。 播种品质种子净度、种子发芽率、种子

35、水分等。3. 种子检验的分类 内部检验、监督检验、仲裁检验 间检验、室内检验、田间种植鉴定二、种子检验的项目与程序1、种子检验的项目1)种子检验包括扦样、检测和结果报告3个环节。 其中检测内容包括: 四项必检项目:水分、净度、发芽率、纯度 四项非必检项目:种子生活力、重量、健康、包衣种子检验2)田间小区种植鉴定是种子纯度室内检验的延伸。 三、种子质量的评定 品种品质真实性和纯度。以田间小区种植鉴定结果为准,室内检验结果和基因图谱鉴定结果作为参考。 种子品质净度、发芽率、水分。室内检验。 质量分级: 检验项目: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 质量指标:GB4404.14401.2-1996等 定级办法

36、: 以品种纯度指标为划分种子质量级别的依据。 纯度达不到原种指标降为一级良种,达不到一级良种降为二级良种,达不到二级良种即为不合格种子。 净度、发芽率、水分其中一项达不到指标的即为不合格种子。 第二节 扦样一、扦样的目的 从一种子批中随机取得适当数量、有代表性、供分析检验用的样品。第三节 种子室内检验 种子室内检验是种子检验的主要内容。 种子室内检验包括种子净度分析、种子发芽率试验、种子水分测定、种子真实性及种子纯度室内检验、种子生活力测定、种子健康检验等。一、 种子净度分析 1、种子净度分析及其标准种子净度指种子清洁干净的程度。 具体讲是指样品中除去杂质和其它植物种子后留下本作物(种)净种子

37、重量占分析样品总重量的百分率。二、 种子发芽试验1、种子的发芽指标 种子发芽势 种子在发芽试验初期(规定条件和日期内)长成的正常幼苗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 种子发芽率 种子在发芽试验终期(规定条件和日期内)长成的正常幼苗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2、发芽试验的方法步骤三、 种子水分测定1、种子水分及其测定方法 种子水分种子中含有的水分重量占种子重量的百分数。 测定方法: 烘干法标准法、快速法 电子仪器法快速测定 甲苯蒸馏法 特殊样品如含挥发物质的测定四、种子纯度室内检验(一)种子纯度检验种子纯度 -指一批种子个体与个体之间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 用本品种的种子数(或株数)占供检样品总粒、株数的百分率表示。种子纯度检验的对象: 可以是种子、幼苗( seedling)或较成熟的植株。种子纯度检验的方法: 可以是室内检验,也可以是田间种植鉴定。 目前条件下,以田间种植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