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 从血分湿热从血分湿热(sh r)论治疑难病论治疑难病第一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2n在我国南方地区,湿热病与湿温病较为常见。由于其起病缓慢、症候(zhng hu)隐匿而常被患者忽视,临床上,中医医生也往往不太重视湿热的治疗,加上治疗湿热的中成药少之又少,许多湿热病患者失治误治,使气分湿热进一步深入,发展成为血分湿热,导致病情加重、病变复杂而成为疑难病。第二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3n文献综述文献综述:n内经提到“湿热”如“湿热不攘”,但没有提湿热治疗。n伤寒提湿热主要在阳明病的发黄,治疗有茵陈蒿汤。金匮许多方可借用治疗血分湿热,如赤小豆当归散、大黄(
2、dihung)蛰虫丸、当归贝母苦参丸、当归芍药散、薏苡附子败酱散等等。n张元素:当归拈痛汤n温病: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等。第三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4n湿热与湿温鉴别: 湿热外感或内伤,一般不发热,病程进展缓慢,外感易致皮肤病,内伤多见脾胃病。 湿温外感,发热,热邪较重,进展较快,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xijio)肝肾。第四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5n温病辨证方法是横向辨证(卫气营血)与纵向辨证(三焦)相结合n卫分、气分之间,营分、血分之间比较难区分,临床可简化气分、血分。n三焦之中,上焦(shngjio)较少,中、下焦较多,因为湿邪重浊,有下趋之势。第五页,共四十
3、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6n血分湿热与瘀血湿热的鉴别,要从疾病发展(fzhn)过程来分析。n一般来说,湿热入血分少提,痰饮入血分不提(从浓度看,痰饮水湿)。第六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71 1 、血分湿热、血分湿热(sh r)(sh r)的辨证的辨证n血分湿热来源于湿热病或湿温病在气分湿热阶段没有及时清利湿热,导致(dozh)湿热在体内胶结日久而深入血分。所以,血分湿热的病人有感受湿热或内生湿热的起因,有长期气分湿热的临床表现,大多有失治误治的经历。第七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8n血分湿热患者(hunzh)有感受湿热或内生湿热的起因,如居住地气候湿热,即温度高和湿度高,像广
4、东春夏之交时的气候,暑天贪凉饮冷,暑天大汗出而立即进入空调室内,住所潮湿,如家住一楼或地下室,或喜欢睡地上,或露天睡觉,喜欢玩水或常下水作业,常淋雨或冒雾行走,汗出湿衣而不及时更换,大汗出后立即洗浴或游泳,平时喜欢饮酒或油腻饮食,常喝冰冻饮料,喜欢甜食,或过多饮用糖水等。第八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9n血分湿热患者有长期气分湿热的临床表现,气分湿热有其共同特征,但也因湿重热重的不同,湿热在上焦、中焦(zhngjio)、下焦的不同而症状有所差异。n湿热的症候特点:矛盾怕冷也怕热,吃热食上火,喝冷饮胃痛,少穿衣服冷,多穿衣服出汗,困倦又难入睡,不受补又不耐泻,大便有时干结有时稀烂,吃得少
5、而肥胖,吃得多而消瘦。 第九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10n气分湿热的共同特征有面黄、皮肤黄、尤其是手掌皮肤发黄、甚至目黄、汗出而粘、口粘不爽、食后腹胀、大便粘滞、解之不爽、尿短而黄、舌体胖大、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或弦细。n热重者易发热、汗出烦躁、咽喉不利、口疮频发、齿衄牙宣、失眠多梦、大便干结、小便灼热等(热向上行);湿重者面色晦滞、四肢(szh)不温、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部怕冷,大便稀溏、小便不利等(湿往下走)。 第十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11n湿热在上焦见咽喉不利、头汗多、面垢、脂溢性脱发、眼屎多、耳鸣、肩背酸痛、胸闷气短、久咳痰多、心慌心悸等;n湿热在中焦见心下
6、痞满、腹胀腹痛(f tn)、恶心呕吐、大便不爽、肠鸣腹泻等;n湿热在下焦见腰酸腰痛、下肢关节疼痛或肿胀、湿疹脚气、小便不利、外阴潮湿搔痒、白带增多,肛周脓肿等。第十一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12n血分湿热患者多有失治误治的经历,如患者因起病缓慢、病情发展隐匿而忽视,因症状(zhngzhung)逐渐加重而不及时就医,患者往往将湿热引起的不适归咎于最近工作疲劳、最近气候不好、最近应酬太多等等,相信一段时间后会好起来,对长期出汗异常、大便不规则、容易疲劳不予重视。 第十二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13n误治:或者就医时医生不识湿热,误认为是气虚或阴虚而妄用补药,或患者自己自行进补,
7、虽然,短时间内症状(zhngzhung)会有好转,但进补导致湿热更无出路,越积越多,越积越深。第十三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14n温病条辨“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泻,润之则病深不解(b ji),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第十四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15n温病条辨“脉缓身痛,舌淡黄而滑,渴不多饮,或竟不渴,汗出热解,继而(j r)复热。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发表攻里,两不可施。误认伤寒,必转坏证。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黄芩滑石汤
8、主之”第十五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16n气分湿热发展到血分湿热,虽然没有截然界限,但血分湿热有其临床特征,即面色由萎黄转为晦暗、有出血症状、如齿衄、鼻衄、肌衄、咳血、便血、尿血(nio xu)等、有瘀血见证、如唇暗、舌质紫暗、或瘀斑、肌肤甲错、两目暗黑、身体疼痛、腹部肿块、脉弦细涩等。 第十六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17n血分湿热所表现的瘀血,与痰阻血瘀、寒凝血瘀、血热而瘀、气虚血瘀、气郁而瘀、血虚而瘀、水停而瘀、外伤致瘀等的病机相同,只是病因不同(b tn)而已。n值得注意的是,血分湿热舌苔不一定会黄腻,要结合病程与其它症状来认识。第十七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
9、病182 2、从血分湿热、从血分湿热(sh r)(sh r)治疑难病举隅治疑难病举隅n上焦(shngjio)血分湿热论治n上焦血分湿热多由湿温病的上焦气分湿热变化而来,在上焦气分湿热或暑湿阶段,证见发热汗出、咽喉不利、咳嗽频频、胸闷气短、面色淡黄、头身困重、舌苔黄腻、寸脉浮滑等。 第十八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19n此时没有清宣湿热,没有选用杏仁汤、上焦宣痹汤、银翘马勃散、三仁汤、东垣(dn yun)清暑益气汤、新加香薷饮等治疗,而是或误作风热用桑菊饮、银翘散、白虎汤、犀角地黄汤等,或误作风寒用麻黄汤、桂枝汤、小柴胡汤、理中汤等,使上焦气分湿热没有及时透散,而深入血分。第十九页,共四
10、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20n上焦血分湿热的表现(bioxin)有,咳嗽难愈、痰黄粘稠、或痰中带血、或咳血、口唇紫暗、胸闷胸痛、心慌气短、或喘促气急、头汗多、或发热、或流浊涕、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黄腻、寸脉弦细等。可见于现代医学的肺部感染、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心病、风心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病等。第二十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21n治疗应清宣湿热、活血化瘀(hu xu hu y),选方用千金苇茎汤加杏仁、滑石,苇茎汤源自千金方,苇茎汤加杏仁、滑石源自温病条辨:“太阴湿温喘促者,千金苇茎汤加杏仁、滑石主之”。n苇茎、桃仁、滑石能入血分,换芦根则不好,苇茎长于排脓、芦根长于生津
11、。第二十一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22n中焦血分湿热论治n中焦血分湿热多由湿热病或湿温病的中焦气分湿热发展而来,中焦气分湿热病位多在脾胃,证见心下痞满、胃脘胀痛、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嗳气(iq)泛酸、口疮频发、大便粘滞、解之不爽、面色萎黄、舌体淡胖、舌苔黄腻、脉濡数等。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23n此时没有清热燥湿,没有选用半夏泻心汤、小陷胸汤、杏仁滑石汤、黄芩滑石汤、五个加减正气散等,或误作燥热用白虎汤、承气汤,或误作寒湿用理中汤、四逆汤,使中焦气分湿热向血分深入,病位由脾胃涉及(shj)肝胆。第二十三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24n中焦血分湿热的表现有
12、,面色萎黄、食后腹胀、身体消瘦、或身目黄疸(hungdn)、齿衄、皮下紫斑、腹部青筋暴露、大便不爽、或便血、尿短而黄、舌质紫暗、舌体胖大有齿痕、苔黄腻、脉弦细数等。n可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胃癌、结肠癌、克隆氏病、肠道息肉等。第二十四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25n治疗应清利湿热、活血化瘀,选方用茵陈蒿汤合杏仁滑石汤,茵陈蒿汤源自伤寒论,杏仁滑石汤源自温病条辨:“暑温伏暑,三焦均受,舌灰白,胸痞闷,潮热呕恶,烦渴自利(z l),汗出溺短者,杏仁滑石汤主之”。n大黄酒制称酒军,能入血分,茵陈、滑石、郁金能入血分。第二十五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26n下焦血分湿热
13、论治n下焦血分湿热多由湿热病或湿温病的下焦气分湿热发展而来,下焦气分湿热病为多在膀胱,证见小便不利、尿频、尿急、尿痛、尿短而黄、或小便灼热、腰痛腰酸、下肢关节疼痛、或下肢肿胀、外阴(wi yn)潮湿、或搔痒、或皮肤湿疹、脚气、舌苔黄腻、尺脉滑数等。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27n此时没有及时清利湿热,没有选用宣清导浊汤(茯苓、猪苓、寒水石、晚蚕砂、皂荚(zo ji)子)、六一散、八正散、四妙散等,或误作寒湿用五苓散、真武汤等,或误作肾虚用六味地黄汤、八味肾气丸等,致使湿热向血分深入,病位由膀胱及肾或子宫。第二十七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28n下焦(xijio)血分湿
14、热的表现有,小便不利、尿短而黄、或尿血、腰酸腰痛、下肢浮肿、皮肤搔痒、或皮肤溃烂、月经不调、或闭经、舌质紫暗、舌苔黄腻、脉弦细数等。n可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尿毒症、肾癌、子宫肌瘤、宫颈癌、脉管炎等。第二十八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29n治疗应清利湿热(sh r)、活血化瘀,选方用猪苓汤合黄芩滑石汤,或用大黄蛰虫丸、当归芍药散等,猪苓汤源自伤寒论,黄芩滑石汤源自温病条辨,大黄蛰虫丸源自金匮要略。第二十九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30n病案举例:1、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jinsho)(jinsho)性紫癜性紫癜n关某,男,45岁,2002年5月初诊。患者于199
15、0年开始出现鼻衄、齿衄、皮下紫斑、甚至尿血,在某大医院确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激素治疗,病情稳定2年,至1994年病情加重而行脾切除手术,术后病情又稳定2年,至1996年再反复出血,西医选用免疫调节剂,同时也服中药补脾补肾补气补血治疗,病情时轻时重,至2000年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用则有效,停则出血,所以患者必须长期住院,每周静脉点滴丙种球蛋白2次,以维持血小板水平。诊见:鼻衄、齿衄、皮下紫斑、尿血等,面色黄而晦滞,口粘口苦,口干不多饮,食后脘腹饱胀,大便不爽,尿黄而短,舌体胖大苔薄黄,脉寸滑尺沉。第三十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31n证属湿热互结气血分,以血分为主。治以清利湿热,
16、活血化瘀。方拟甘露消毒丹合大黄蛰虫丸。处方:白蔻仁、广藿香、黄芩、连翘、浙贝母、射干各10,茵陈、滑石、土茯苓各15,石菖蒲、薄荷各6。另服大黄蛰虫丸6,每天2次。服用1周后,停用丙种球蛋白,而血小板不下降,出血止。再服用1月,患者出院(ch yun),后在门诊按上述方药加减治疗年余,病情稳定。第三十一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32n按:患者患病时只有30多岁,年轻力壮,应为实证。虽患病10余年,有内虚的一面,但结合临床症状,辨证是实证为主,兼有内虚。实证为邪盛,何邪为患?审症求因,结合地域属岭南湿热邪气最广,辨为湿热蕴结气血,以血分为主,以中下焦为主。前医用大剂补药,只见其虚,不见邪
17、实,过早用补,不但无益,反而碍邪,致使湿热由气分深入血分而难治。本案以甘露消毒丹祛其气分之湿热,大黄蛰虫丸祛其血分之湿热,并活血化瘀。因大黄蛰虫丸中有大黄、桃仁(torn)、加上能入血分的虫类药,所以能祛血分湿热。第三十二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33n病案举例病案举例:2 2、支气管哮喘与糖尿病、支气管哮喘与糖尿病n梁某,男,58岁,工人,患支气管哮喘10余年,糖尿病、高脂血症5年,哮喘常发作,一两个月发作一次,已服降糖药,但血糖不稳定,空腹血糖15mmol/L,症见:咳嗽气喘、咳痰、痰白而多,面红、汗多,汗出而粘、纳可、大便(dbin)粘滞不爽、尿黄、舌质紫暗、舌苔黄腻、脉滑数。第
18、三十三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34n中医辨证:痰阻气滞、湿热(sh r)夹瘀。n治疗:黄连温胆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味。 黄连3 枳实10 竹茹10 陈皮6 法半夏10 茯苓10 甘草5 杏仁10 厚朴10 黄芩10 薏苡仁30 芦根15 桃仁20 葶苈子15 大枣10 浙贝母10 上方加减治疗4月余,症状缓解,基本上不喘,血糖稳定,空腹7mmol/L左右,二便正常。第三十四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35n病案举例病案举例:3 3、便秘、便秘n陈某某,女,50岁,某高校教师。患便秘10余年,西医检查为降结肠盘曲,咨询专家不建议手术治疗,曾多次服用中药,除当时有效外,停药后便秘如故。症见:无便意、23日用开塞露解一次大便,不用开塞露一周都无便意,非常痛苦,几天不解大便,则有腹胀,食欲正常,小便正常,月经不调,量少有血块,经期(jngq)少腹胀痛,舌质紫暗,有瘀斑,舌苔黄腻。第三十五页,共四十页。从血分湿热论治疑难病36n中医辨证:湿热夹瘀,肠腑气滞。n治疗:黄连温胆汤合茵陈蒿汤加味。 黄连3 枳实10 竹茹10 陈皮6 法半夏10 茯苓10 甘草5 杏仁10 厚朴10 黄芩10 薏苡仁30 茵陈15 栀子10 大黄10 赤芍15 当归10 上方加减(ji jin)治疗2月余,大便基本通畅,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市公司股份代持协议书
- 资产转让协议书范本
- 新加坡夫妻旅行协议书
- 景区餐饮扣点协议书
- 2025隧道开挖工程劳务分包施工合同
- 协定存款和协议书存款区别
- 2025个人委托房产交易合同
- 租赁婚纱协议书
- 2025年短视频代运营协议协议
- 2025股权转让合同可随时终止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赛项规程
- 高中物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专题 力的正交分解(课件)
- 我的珠穆朗玛混声合唱谱
- 《工商管理介绍》课件
- 冬季驾驶员行车安全培训
- 抹茶生产茶园绿色生产技术规范
- 农业市场现状分析报告
- 中药保健饮料趋势分析报告
- 大坝安全监测仪器的安装与埋设方法课件
- 建筑施工QC小组确保GD廊道伸缩缝水压试验一次成功成果汇报
- 医改监测进展及重点指标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