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心整理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第1课时化学反应速率经典基础题题组1化学反应速率及有关计算1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B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性质C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D.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有mol (L s) 1和mol (L min) 12 .已知 4NH3(g)+5O2(g)4NO(g) +6H2O(g),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 3)、v(O2)、v(NO)、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式为()A . 4v(NH3) = 5v(O2)B. 5v(O
2、2) = 6v(H2O)w. I-i = 二二一J% r ,J :;C. 2v(NH3)=3v(H2O)D. 4v(O2) = 5v(NO)3.反应 3A(g) + B(g)=2C(g) +2D(g)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分别为v(A) = 0.6mol (L min) 1 ;v(B)=0.45mol (L min) 1;v(C) = 0.015mol (L s) 1;v(D) = 0.45mol (L min) 1。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最快的是 ()A.B.C.DC4,反应2SO2(g)+O2(g)2SO3(g)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 0.3mol L 1,在这段时间内用 。2
3、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3mol (L s) 1,则这段时间为()E. I ;二。A. 0.1sB. 2.5sC. 5sD. 10s5.在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2molN2和10molH2,发生反应: 4+3心2NH3,2min时,测得剩余的N2为1mol,则下列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A . v(N2)= 1mol L 1 min 1 1 1B . v(H2) = 0.75mol L- minC. v(NH3)= 0.25mol L 1 min 1D . v(N2) = 0.5mol L- 1 min 1题组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6 . 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
4、的物质,它们能很缓慢地反应生成N2和CO2,对此反应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精心整理精心整理B .使用适当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减小压强能减小化学反应速率D.增大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可增大反应速率B. Fe与硫酸反应制取 H2时,选用浓硫酸可加快反应速率C.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少量MnO2,两支试管中产生氧气的快慢相同D. 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Al 2O3,将铝片改成铝粉燃烧更剧烈8 .下列措施中,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方法是()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增加反应
5、物的用量将块状固体反应物磨成粉末增大压强A.B.C.D.题组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实验探究9 .下列各组反应(表中物质均为反应物),反应刚开始时,放出 H2的速率最大的是()金属(粉末状)/mol体积/mL酸浓度/mol L 1 i 酸反应温度/cAMg0.1106HNO360BMg0.1103HCl60CFe0.1103HCl60DMg0.1103H2SO46010 .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澳代反应(CH3COCH3+ B2CH3COCH2Br + 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v(B2)通过测定澳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实验初始浓度
6、c/molL 1漠颜色消失所需时间t/s序号CH3COCH3HClBr20.800.200.00102901.600.200.00101450.800.400.00101450.800.200.0020580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增大 c(CH3COCH3), v(Br2)增大B.实验和的v(Br2)相等C.增大 c(HCl) , v(Br2)增大精心整理D.增大 c(B2), v(B2)增大能力提升题11 . (1)少量铁粉与100mL0.01mol L”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较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加H2O;滴入几滴浓硝酸;滴
7、入几滴浓盐酸;加CH3COONa固体;加NaCl固体;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改用10mL0.1mol - L 1盐酸A.B.C.D.(2)下列事实中,填写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实例影响条件黄铁矿煨烧时要粉碎成细小的矿粒同样大小的石灰心分别与0.1mol L 的盐酸和1molL 的盐酸反应的速率/、同葡萄糖在空气中燃烧时需要较高的温度,可是在人体正常温赏下就被氧化食物放在冰箱里能延长保质期向浓度、向体积的盐酸中放入同样大小的锌粒和镁块,产生气体有快用慢 .:、;丁集气瓶中有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在瓶外点燃镁条时发生爆炸12 .(1)在反应A(g) + 3B(g)=2C(g)中,若以物质
8、A表示的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mol L- 1 min 1,则以物质 一1一1B表不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mol L min 。(2)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molN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s后测得N2为1.9mol,则以大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3)将10molA和5molB放入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反应:3A(g) + B(g)=2C(g),在最初2s内, 消耗A的平均速率为 0.06mol L 1 s 1,则在2s时,容器中有 molA ,此时 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3 .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实验序号金属质鱼/g金属状态c
9、(H2SO4),1/mol LV(H2SO4)/mL溶液温度/c金属消失的时间/s反应前反应后10.10丝0.550203450020.10粉末0.550203550精心整理30.10丝0.750203625040.10丝0.850203520050.10粉末0.85020362560.10丝1.050203512570.10丝1.05035505080.10丝1.150203410090.10丝1.150304440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实验4和5表明,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反应速率越大,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 验还有(填实验序号)。(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 (填实验
10、序号)。(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 ,其实验序号是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C)相近,推测其原因14. H2O2不稳定、易分解,Fe、Cu*等对其分解起催化作用,为比较Fe*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甲、乙两种实验装置。(1)若利用甲实验,可通过观察 现象,从而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写出H2O2在二氧化镒催化作用下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利用乙实验可进行定量分析,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实验时均以生成 40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
11、忽略,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 数据是。(2)将0.1molMnO 2粉末加入50mLHz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 , H2O2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 字)。(3)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影响反应速率因素的认识,老师让同学完成如下实验:在上述实验装置的锥形瓶内加入6.5g锌粒,通过分液漏斗加入 40mL2.5mol1一1的硫酸,10s时收集产生的H2的体积为44.8mL(标准况),用硫酸表 示10s内该反应的速率为 mol L 1 s 1(假设反应前后溶?的体积不变)。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经典基础题题组1可逆反应精心整理精心整理1.
12、有关2SO2+O22S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在一定条件下SO2和。2不可能全部转化为 SO3B.达到平衡后,反应就停止,故正、逆反应速率均为零C. 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SO2和1molO2,则v正减小,v逆增大,直至v = v逆D.平衡时SO2、。2、SO3的分子数之比不再改变2 .在密闭容器中进彳T的可逆反应X2(g) +Y2(g)2Z(g),已知X2、丫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0.1mol L 1 0.2mol L1、0.2mol L 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是()A . Z 为 0.3molL1B. Y2 为
13、。.35molL 1C. X2为 0.2mol L 1D. Z 为 0.4mol L- 1题组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改变外界条件能改变化学反应限度B.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 二二一:C.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含量不随时间而变化D.化学平衡状态是静态平衡4.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状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改变外界条件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B .当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反应限度时即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C.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该反应立刻停止不再进行D.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一定相等题组3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判断Xi
14、 / .1- I- :; I、三产/ /5.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可逆反应N2(g) + 3H2(g)2NH3(g),下列能够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 c(N2) : c(H2) : c(NH 3) = 1 : 3 : 2B.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C.断开一个N三N键的同时有6个N-H键生成D.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总和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6.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说明反应X2(g) + Y2(g)2XY(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 .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C. XY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变D. X2和丫2的消耗速率相等精心整理精
15、心整理7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2c(g)未达到平衡的是()A . 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8 .单位时间生成 nmolA消耗4nmolBC.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D . C的百分含量达到最大值8 .对于反应A(g)+B(g)3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述为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单位时间内A、B生成C的分子数与分解 C的分子数相等外界条件不变时,A、B、C浓度不随时间变化体系温度不再变化体系的压强不再变化体系的分子总数不再变化A.B.C.D.9 .右图是可逆反应 X2(g) + 3Y2(g)2Z2(g)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产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
16、列叙述正确的是 ()A. t1 时刻,v 正 0, v 逆=0.B. t1t2, X 2的消耗速率小于 X2的生成速率o / I 需 rC. t2t3,反应不再发生D. t2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二10.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力 i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 NB. 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 I F f -. |x % 我尸 ”/C. 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 t1时,N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的物质的量浓度的 2倍能力提升题11.在200c时,将amolH2(g)和bmol
17、I2(g)充入到体积为 V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I2(g)+H2(g)2HI(g)。反应刚开始时,化学反应速率 (填“v正”或“ v逆”,下同)最大而 为零。(2)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的变化趋势为c(H2), c(I2),而c(HI) ,从而化学反应速率 v正,而v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当反应进行到 v正与v逆 时,此可逆反应就达到了最大限度,若保持外界条件不变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反应物的转化率都将 。(4)对于可逆反应 H2(g)+I2(g)2HI(g),在温度一定下,由H2(g)和I2(g)开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b 1.5X 10 3mol L 1 s 1 (3)bc解析 (1)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反应是正向进行的反应,A点反应还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所以 A点v正v逆,B点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v正=丫逆,所以A点的v正B点的v正。f_1(2)NO2的起始侬度为 c(NO2)=0,2s时c(NO2)可根据图表中n(NO)的变化量求解,c(NO2) = = 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江苏省扬中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务工作者考前冲刺模拟带答案
- 靖远社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生物高三模拟试题及答案
- 护士测评考试试题及答案
- 彩钢搭建合同安全协议书7篇
- 2025年放射肿瘤治疗肺癌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眼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综合评估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康复治疗物理疗法技术检测答案及解析
- 制药类仿真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临床药学药师药品相互作用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杭州上城区总工会公开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互联网+特殊教育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医院信息安全保密培训课件
- 文化人类学课件完整版
- 碳达峰碳中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 《海洋学》第二章 地球及海洋概观
- GH/T 1091-2014代用茶
- GB/T 12642-2013工业机器人性能规范及其试验方法
- ESG专题研究报告
- 【初中历史】商鞅变法优秀课件31-川教版
-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概述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