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瓦屋面施工工法_第1页
沥青瓦屋面施工工法_第2页
沥青瓦屋面施工工法_第3页
沥青瓦屋面施工工法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沥青瓦屋面施工工法沥青瓦是一种柔性瓦片, 其下半部分设有装饰缝。 与普通瓦相比, 其弯折性好,适合于形状复杂的屋面, 防水质量易确保, 又可产生与普通瓦屋面相似的装饰效果。因其安装方便,外型美观, 已在屋面工程中广泛运用。本工法在施工实践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沥青瓦的安装工艺, 并有效解决了沥青瓦屋面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一、特点(1)操作简单,便于掌握,一般工人经过交底指导即可达到熟练程度。(2)施工方便、快捷,可缩短施工工期。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防水等级为、级,坡度在20%60%的屋面。三、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清理基层刷冷底子油(两遍)弹线安装沥青瓦清理四、施工操作要点(一)基层处理:采用 13(体

2、积比)水泥砂浆找平层,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32.5 级。厚度不小于 20 25mm,表面应平整、压光,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 5mm。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及转角处均作成圆弧形,且整齐平顺。待基层干燥后,薄而均匀涂刷冷底子油两遍,不得有空白、麻点、气泡。如果基层过于粗糙, 宜先刷一遍慢挥发性冷底子油,待其初步干燥后, 再刷一遍快挥发性冷底子油,并应在铺设沥青瓦前12 天进行,使冷底子油层干燥又不沾染灰尘。(二)施工放线:为保证沥青瓦横向和竖向顺直,层与层之间外露宽度一致,施工前要进行放线,其要求是:第一条水平线弹在距初始层沥青瓦的底部 A=194mm处,垂直向每条线

3、间 距C=167mm, 水 平 线 间 距图1屋面弹线位置示意图1屋面弹线位置示图B=142.5mm,如图 1 所示。施工中做到每一层沥青瓦的顶端同所弹的水平线相吻合,就可以确保沥青瓦的装饰缝对齐。(三)安装沥青瓦:1、平瓦安装(1)初始层制作安装:将沥青瓦外露部分切掉,留下的部分(搭接部分)便是我们需要的初始层。将初始层瓦有自粘胶的面朝上,在瓦下涂刷沥青胶,沿屋面坡底处直接铺设在刷冷底子油的基层上。第一张沥青瓦去掉 167mm部分,接下来用整张沥青瓦沿水平方向铺设。 沿檐口边,初始层要伸出 9.5mm以上。在初始层两边端部分距底边 51mm和距侧边 25mm的地方分别用一个钉子固定住, 然后

4、在这两个钉子之间均匀设置四个钉子。(2)安装第一层沥青瓦:用整张沥青瓦开始并按顺序依次铺设,沿山墙边缘和檐口要确保第一层沥青瓦同初始层边缘对齐,铺设过程中,要检查沥青瓦与所弹水平线对齐。(3)安装第二层沥青瓦:第二层沥青瓦侧边应同第一层沥青瓦的侧边错开167mm,底边与第一层沥青瓦的装饰缝顶端相齐平。(4)安装第三层沥青瓦:第三层沥青瓦的第一张沥青瓦剪掉 1/3 ,使它同第二层沥青瓦的第一张侧边错开 167 mm,且底边与第二层沥青瓦的装饰缝顶端相齐平,接着下来用整张沥青瓦依次往下铺设。(5)安装第四层沥青瓦:第四层沥青瓦同第三层沥青瓦的侧边错开167mm,且底边与第三层沥青瓦的装饰缝顶端相齐

5、平。(6)钉子固定:每张沥青瓦用六个钉子固定。两端钉子的位置位于装饰缝上方16mm处,距离两边端 25mm,中间钉子距装饰缝中心左右各 25mm处。如图 2 所示。使用正确型号规格的防图 2沥青瓦钉子位置锈钉子。钉子不能钉在沥青瓦的自粘胶上,钉钉子要从先前铺设的沥青瓦末端开始,按顺序钉入,以防止沥青瓦表面隆起变形。钉子应笔直钉入,钉帽应与沥青瓦表面齐平,不刺破沥青瓦表面。采用上述方法,第一层到第四层每层的第一张沥青瓦比前面一层第一张多剪掉 167mm,每四层一循环铺设。剪掉的沥青瓦可以作为屋脊铺设的脊瓦用。2、脊瓦的安装:通过剪裁普通规格的沥青瓦制做脊瓦,用刀在沥青瓦背面把沥青瓦切割成三片 3

6、33mm×333mm的瓦片。并在每钉子距边 25mm张脊瓦的搭接部分略作斜削处理,使搭接头比外露面稍窄,这样可使整个工程看上去更整齐。具体安装方法如下:外露 143mm(1)在斜屋脊屋檐处固定第一张沿屋面边切割,伸出屋面边 10mm沥青瓦。图 3斜屋脊沥青瓦的修剪、固定图 3斜屋脊沥青瓦的修剪、 固定(2)沿屋面边檐剪裁沥青瓦(如图 3)。(3)用钉子把另一张沥青瓦临时固定在斜屋脊的最高点。(4)沿第一张斜脊沥青瓦侧边至最高点处临时固定的脊瓦侧边弹一条线。(5)自斜脊底部起,开始安装,每张沥青瓦留出 142.5mm的外露部份。(6)在每张沥青瓦的两边各钉一个钉子切割最后一张脊瓦固定,

7、钉子位置紧挨自粘胶,距侧边25mm处(如图 3)。(7)剪裁每条斜屋脊最后一张脊瓦,使它们在屋顶的交会处自然贴合,如图4:(8)贴第一张平屋脊瓦,沿屋脊沥青瓦图图44 斜屋脊交汇处脊瓦铺贴斜屋脊交会处脊瓦铺贴中线割开 100mm口子,并把他固定在屋脊上,如图 5。(9)把分叉的两半脊瓦分别置放在两条相交的斜脊上固定,如图6。( 10)同样的方法铺贴屋脊另一端的第一块脊瓦, 然后在两端的脊瓦上拉线, 弹准线,按照准线铺贴完平屋脊上的脊瓦。(三)细部处理:用钉子固定沿第一张脊瓦中心切割100用沥青胶封住钉帽图 5平屋脊沥青瓦的修剪图 6平屋脊沥青瓦的固定针对工程构造特点对屋面天沟、转角、烟气管道根

8、部及泛水部位等细部采取下列施工方案:(1)斜天沟:在相交两个屋面上同时向天沟方向铺设,其中一个屋面的边钉子距天沟中屋脊线至少 150铺设整长沥青瓦至少超过天沟 300沥青瓦伸过天沟至少300mm屋面板少300沟至天过伸瓦青沥图 7编织式天沟做法(平面图)图8 编织式天沟剖面图檐向上铺设第一层沥青瓦,并伸过天沟, 使该层的最后一张沥青瓦伸到相邻屋面至少 300mm,然后沿相邻屋面铺设第一层沥青瓦,同样要伸过天沟及搭接到先前铺设的沥青瓦上,与另一屋面搭接至少300mm,.在相交的屋面上交替铺设其余的沥青瓦,如图7、图 8 所示方法互相编织在一起。(2)坡度不同屋面交接处沥青瓦的铺设:对坡度不同屋面

9、交接处沥青瓦的铺设应先铺设下面两遍冷底子油这层瓦下用沥青胶粘贴固定露出143的屋面,在转角处,沥青瓦弯曲并铺设在上面的屋面上,然后开始铺设上面的屋面沥青瓦。上面伸出10图9坡度不同屋面交接处沥青瓦的安装屋面的第一层沥青瓦应伸出转角处10mm,在每张上面屋面的第一层沥青瓦下面涂抹沥青胶如图9 示。(3)管口四周的泛水:管口根部直径500mm范围内,水泥砂浆找平层抹成高 30mm以上的圆台。圆台与管道之间留设 20mm× 20mm的凹槽,用密封膏嵌填严密。当沥青瓦铺设到管道根处,在沥青瓦上开洞绕过管防水层附加层密封材料金属箍水泥砂浆在管道周围抹30mm高圆锥台沥青瓦水泥砂浆找平层道,并用

10、沥青胶固定。 在管道四周增设附加层,宽度、高度大于300mm,收头处用金属箍紧固,并屋面板图 10伸出屋面管道防水构造用密封膏封严。在继续铺设沥青瓦时,钉钉子不要靠近管道。如图10。(4)屋面同垂直于屋面的正面墙体交接处的泛水:在墙面交接处 200mm范围内,砂浆找平层抹成弧形,涂刷防水涂料后再抹 30mm厚保护层并与两屋面平整结合。当沥青瓦快铺至垂直墙面跟处时, 适当调整沥青瓦外露宽度, 保证转角处沥青瓦铺贴在两墙面上均不得小于 125mm,用沥青胶粘贴牢固。施工时环境温度应在 +5以上, 弯折卷材时, 应用喷灯进行预热, 直至其可自由弯折为止。五、材料要求1、沥青瓦:型号规格为 1000m

11、m×333mm,厚度 2.8mm且厚度均匀,耐热度( 85±2, 2h)应无滑动和集中性气泡,柔度( 10)无裂纹。2、沥青胶:符合 ASTMD4586标准。3、屋面钉:直径至少2.67mm,钉帽直径不小于9.5mm,不锈钢钉或进行防锈处理,长度根据沥青瓦的层数不同采用不同规格,保证钉子穿入屋面板至少19mm。六、机具设备钉锤、刷子、小刀、钳子、小白线、墨斗、卷尺、水平管。七、劳动组织及安全(一)劳动组织安排如下表所示:表 1劳动力组织表序工序名称人数工作内容号1清理基层,刷3按技术交底要求,负责沥青瓦安装冷底子油前基层处理2沥青瓦运输2负责输送材料保证材料供应3弹辅助线2根据交底及实际尺寸需要弹好沥青瓦横竖向控制线4沥青瓦安装视作负责按交底方法安装沥青瓦业面不限5现场清理1负责清理现场(二)安全要求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2、在屋面上作业时,要穿平底胶鞋,严禁穿高跟鞋及易滑鞋。3、屋面周围要设置好围挡防护措施,防护高度要高于作业面1.5m 以上。4、雨天及六级以上大风天气禁止作业。八、质量要求沥青瓦屋面质量标准按现行施工规范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