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三语文测试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A嗤笑(ch) 诘难(nàn) 嗔怒(zhn) 恪尽职守(kè)B荫庇(yn) 愧怍(zuò) 攫取(jué) 断壁残垣(yuán)C谮害(zèn) 恣睢(su) 殷红(yn) 一抔黄土(póu )D馈赠(kuì) 倒坍(tn) 荣膺(yng) 万恶不赦(sè)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他的文章气势磅礴,一泻千里,文采斐然。B深圳到广州的高速公路周道如砥。赞同C苹果再出江湖,是重蹈覆辙还是起死
2、回生?让我们拭目以待。D这几年的植树节有很多市民参加。如今那些树已经枝繁叶茂,鳞次栉比了。3.请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深圳将启动设置车道,以减少道路交通拥挤程度,提升道路资源使用。B .为了避免QQ用户的信息被犯罪分子盗用,腾讯采取了许多相应的安全措施。C.深圳有意在未来年间,在核心商业区、主要居住区等区域最多开通条以上直达商务快巴。D.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思考着。4.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错误的一项( )A. “他数学学得不错”这句话的主干是“数学不错”。B.诗经是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也称“诗三百”,
3、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C. 散文同小说、诗歌、戏剧并成为“四大文学样式”。D.愚公移山中“智叟”这一名字运用了反语,表讽刺。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5.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5分)(1) ,君子好逑。(2) ,在水一方。 (3) ,决眦入归鸟。 (4)白天搔更短, 。 (5)衣沾不足惜, 。 (6)僵卧孤村不自哀, 。(7)白头吊古风霜里, 。 (8)挥手自玆去, 。 (9)相顾无相识, 。 (10) , 北风江上寒。 (11) ,端居耻圣明。(12)黄鹤楼体现思乡的句子是“ , ”;秋词体现作者刘禹锡乐观向上的句子是“ , ”。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33分 (一)
4、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69题。(11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又何间焉
5、 三大白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8(1)选文中谈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件,而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也对这个最主要条件进行了论证,那么这个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是什么?你认为孟子和曹刿的这个思想对我们今天治国有什么意义?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2)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1分)(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012题。(10分)人生的“反比例”与“正比例”每个人都期望付出与收获成为“正比例”,付出越多,收获越丰厚。可是现实有
6、时会令人失望,付出了很多汗水,却只能收获微薄的成果,成为人生的“反比例”。见过一位酷爱文学的中年人,他从青年开始,对文学不离不弃,在别人纷纷抛开文学,去社会舞台上寻找更多精彩时,他还是躲在文字里,寻找那片精神的高地。他付出了时间和汗水,还有他的激情与梦想。可是文学对他是那么吝啬,只会偶尔给他一点机会,让他的名字在报刊上露一下脸,就像沙漠里遥远的绿色在风中摇曳,在旅人几乎绝望时,又激发起他前行的欲望。而当一个人成功之后,人生往往呈现出另一种“反比例”,即付出并不多,收获的却是丰厚的回报。无论是舞台,还是灯光,甚至掌声与鲜花,都留给了拥有声望与地位者,他们的话语成为名言,他们的经历成为榜样,他们的
7、习惯与动作被镜头摄下,在各种场合反复播放。一些人在人生的“反比例”中迷失了自己的人生方向。要么在奋斗的路上感到身心疲惫,放弃了当初的梦想,以现实的残酷作为自己放弃目标时理所当然的理由;要么在成功的舞台上享受荣耀时,忽略了之前的种种付出,变得头重脚轻,忘记了自己的位置与真实的分量,在飘飘然中跌下台来,在无奈中慨叹一声:命运弄人。然而,“正比例”更是时刻伴随着我们的人生。居里夫人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生活条件却很艰苦,在常人看来,她的生活处于“反比例”状态。可是她一直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在成功之后,她放弃了申请镭的专利,放弃了一大笔财富,但她从未放弃
8、自己坚定的人生信念。她收获了追求事业的无限的快乐,这是她人生永恒的“正比例”。酷爱文学的中年人在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忘记了他当初追求的目标是文学创作而并非成名;成功者得意忘形后的迷失自我是因为忘记了当初的努力是源于对事业的热爱,而并非对金钱的痴迷。居里夫人正是因为她对人生信念的不懈追求,实现了人生永恒的“正比例”。所以,看透人生的“反比例”,坚定信念,不懈追求,付出与回报就会成为“正比例”。 (选自杂文选刊2011年第6期,有删改)9.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0. 第段除了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它有什么作用?(3分)11. 请你为选文补充一个实现人生“正比例”的事实论据。
9、(2分)12、说说本文的论证过程(3分)(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7题。(15分)窗前的母亲肖复兴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家务,手脚不拾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呆在窗前。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阳光总是那样灿烂,透过窗子照得母亲全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烤,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
10、觉。有时候,不知不觉她就依着被子上睡着了。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路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在盖起的楼房,a切割着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遮挡了远处的视线。由于马路没有完全修好,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从窗子这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不用说,我们从楼下看见母亲时,母亲也看见了我们。
11、那时候,我们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有时候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乎乎一片了,窗前的母亲也能看见我们。其实,母亲早就老眼昏花,不过是凭感觉而已,可她的感觉从来都是十拿九稳,她总是那样及时地出现在家门的后面,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她会告诉我们,今天马路上开过来的汽车比往常多了几辆;今天对面的路边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们这边的马路边栽了小树苗;今天她的小孙子放学和同学一前一后追赶着,像一阵风似的;今天还有几只麻雀落在咱家的窗台上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子一棍子,没枣子一棒子地讲起来时津津有
12、味。母亲不爱看电视,总说她看不懂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这一切都像是放电影似的,演着重复的和不重复的琐琐碎碎的故事,沟通着她和外界的联系。有时候,望着窗前的一切,她会生出一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联想,大多是些陈年往事,不过是过去住平房时的陈芝麻烂谷子,就是沉淀在农村老家时,她年轻的回忆。听母亲讲述那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眼睛里和窗前闪现着。有时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母亲的这些都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意识流呢。母亲在这座新楼里一共住了五年。母亲去世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我也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的那扇
13、窗,b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这时,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母亲的身影对我们是那么的珍贵而温馨,才明白窗前有母亲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当然,更明白了: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幅画。13.文章开篇说“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原因。(3分) 14.揣摩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4分)(1)体味a句中“切割”一词所包含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2)b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它的表达效果。 15.第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3分) 16. 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子
14、女长期不在身边,老人孤单寂寞,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你的感想。(“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3分) 四、作文,共40分 请以“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深圳市2012届三区九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1. C(A嗔怒chn B荫庇yìn D万恶不赦shè)2.D(鳞次栉比:多形容房屋等密集。)3. B (A “减少”应为“减轻”,“提升”缺宾语,应在句末加上“效率”;C“最多”和“以上”矛盾,应删去“以上”。.D “判断”“思考”之间的逻辑顺序不对,应为“思考”“判断”
15、。)4. A三、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1分),曹刿和孟子都强调了民贵、人和的重要,这种思想对我们今天国家建设的积极意义: “民贵”即“以民为本”,“人和”实际上就是“仁政”,这种仁政爱民之心与现代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和谐”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主要靠“人和”,“众志成城”、“人心齐,泰山移”,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难发生地都是因人和而实现了后期建设(2分)。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1分)(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012题。(7分)9.(2分) 看透人生的“反比例”,坚定信念,不懈追求,付出与回报就会成为“正
16、比例”。10.(3分)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中年人付出了很多汗水,却只能收获微薄的成果。让读者印象深刻。11.(2分) 示例: 贝多芬一生追求伟大的艺术事业,在失恋、耳聋的双重挫折下,丝毫没有放弃,执著追求,勇于与命运抗争,创作了一曲曲不朽的乐章,实现了他人生永恒的“正比例”。(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7题。(15分)12. (3分)(1)因为母亲不能下楼,她对外界的感知就是通过“窗”,“窗”是联系母亲和外界的纽带。(2)“窗”是母亲目送子女出去、盼望子女归来的地方,“窗”是联系母亲和子女的纽带。(3)“窗”还连接着母亲的现在和过去,窗前的一切,会使她联想起一些陈年往事。点拨: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母亲最爱呆在窗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结合全文来分析。点拨: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母亲把我们认为是平淡无奇的小事看作是新闻,突出母亲生活的单调、寂寞。13.(1)(2分)表现出了人物面对窗外自然风景被新建的楼房破坏和遮蔽的无奈、痛苦之情。点拨:考查学生对词语表达效果的分析。要结合前后文语境来理解。母亲站在窗前看外面,却被“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在盖起的楼房” “遮挡了远处的视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国工业油雾过滤器能效等级划分与认证体系报告
- 2025年煤矿应急演练评估安全培训试卷及答案:演练反馈报告模板应用:反馈方法篇
- 问答系统性能优化-第1篇-洞察及研究
- 手性分子的识别与拆分-洞察及研究
- 社交隐私保护策略-洞察及研究
- 饲料生产过程能源消耗分析-洞察及研究
- 阻燃橡胶复合材料-洞察及研究
- 高效铁路货运运力调度系统的构建-洞察及研究
- 疾病诊断图谱分析-洞察及研究
- 跨境版权保护-洞察及研究
- 国有企业中介服务机构选聘流程与标准
- 司法考试2024年笔试题库附答案
- 中医护理便秘科普
- 2025至2030中国新能源装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科技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及反思(附目录P206)
- 麻醉教学课件
- 中医与五行的关系
- JG/T 455-2014建筑门窗幕墙用钢化玻璃
- 华为商业计划书
- 浙西南民间音乐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丽水学院
- 2025年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疫人员考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