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的生活气息_第1页
数学课堂中的生活气息_第2页
数学课堂中的生活气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学课堂中的生活气息陈小燕 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中有着广泛应用。学生知道 1分米=10厘米,1千克=1000克,也知道1升=1000毫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但在学生在作业中经常出现:1个梨子重2千克,小明的身高18厘米,爸爸体重56克,一瓶墨水的容积是60升等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这是因为,我们只注重了学习的结果却忽略了学习的过程,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却割裂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一、找一找,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

2、学。在教学前可引导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例如,在教学"利息"前,我让学生做了两个准备工作:一是到银行存一次钱,二是调查一下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的年利率分别是多少。学生交头接耳、跃跃欲试、对即将要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他们或邀同学,或邀父母,或独立操作,兴致盎然的完成了这一 特殊的作业。上课的时候,学生们纷纷带来了他们的存单,还七嘴八舌的告诉我他们的发现:自己回家与父母以前的存单比较了一下,发现利率下调了;甚至还有同学告诉我他还计算了一下,发现存单上填写的本息合计少了,是不是银行弄错了这样,既避免了利息的教

3、学公式化,使学生从中懂得怎样支配家庭的开支,又感受到勤俭节约的可贵和从中得到的乐趣。 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或者贴近生活的素材,修改或补充教材,让学生感到数学中浓浓的生活气息。 例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师没有照书上的例题去教,而是跳出了数学,找到了这节课的灵魂:关系,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过程如下: 1、说关系。说说你与老师是什么关系?与同学,与父母,与哥姐,与爷爷奶奶等又是什么关系呢?让学生脑中对"关系"这个词有一个了解。2、猜老师的岁数。先猜猜老师是多少岁数?(24)不对,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加一个条件,大3岁,那师几岁呢?(27)27也是一个数量,那大3岁是什

4、么呢?引出是关系。3、猜扑克牌的张数,让学生猜猜教师手里有几张牌?(11)不对,同时告诉学生这是数量,添一个关系,比它多2张,那师手里有几张?根据关系学生一下子就求出来了。通过这三个环节的设计,学生知道了,告诉你一个数,要求另一个数,必须知道这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有了关系就可以求要求的数,这样对关系理解得就更透了。接下来的新课,出示小白鸭、小灰鸭、小花鸭,分别为18只,24只,求小花鸭有多少只。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知道必须有关系才能求小花鸭。于是,课堂就沸腾起来了,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说出各种关系,学生自己编应用题自己解答。在这节课中,以关系为灵魂,把知识提炼出来,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再用自己的

5、生活经验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渗透了从小关注周围的事物,关注生活的思想教育。 二、演一演,在生活中再现情景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教师平时要留心捕捉“生活素材”,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 如:计算“ 165-97=165-100+3”,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3,难以理解。可以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创设一个数学情境:妈妈带了165元钱去药店买了一盒97元的西洋参,准备给爷爷补身体,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6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3元(应加上3元)。所以,多减去

6、的3应该加上。这样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生活经验的支撑,具体的生活经验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数学原理的奥秘就是对生活的感悟。生活有趣,数学更有趣。 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采撷生活数学实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原型,让学生体会到生动有趣与丰富多彩,以唤起学生的兴趣。如:在教“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这节课时,把教学内容全部改编成本班同学家

7、庭住址的分布情况,并画成平面图贴在黑板上,学生从平面图中一眼就看出自己住在哪个村,哪条街道。为了表示得更形象具体,还可以用条形图来表示。怎样用条形来表示,条形图有什么优点,哪个村住的同学多?哪条街道住的同学少?师生围绕上述展开讨论,学生个个热情高涨,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到情境中进行自主建构。通过捕捉生活素材,把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作为学生进行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有效载体,学生在生动的、富有个性的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对数学的体验与感受、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 三、想一想,在生活中构建模式 布鲁姆曾经说过:“情感是认知的原动力”。积极的情感

8、投入,能大大促进大脑的工作,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的发挥。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我们就应该极力创设出具有“亲和力”的人际情境,以此来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并在情境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共同的组织活动,参与活动,通过其间更多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心,使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激活创新的潜能,点燃智慧的火花。 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过程中, 老师拿出一瓶自己调剂的橙汁,面对全班孩子问道:“这是什么?” “酷儿!”“鲜橙汁!”孩子们一见,不由大声地回答着。 老师:“想喝吗?” 孩子们听了哄堂大笑。“想!”几名孩子高声喊着,只怕老师没听见。霎时间,几十双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老师。有几个干脆撅起屁

9、股,伸长了脖子。 老师:“来,每个组分点,品尝品尝,评价一下,我称得上调剂师吗?”边说,边将一壶饮料分别倒入每个组组长的大杯中,于是几名组长在一片催促声中很负责的将饮料分给每位组员。 孩子们拿到饮料,便迫不及待地拿起杯子,品尝了起来。有几名心急的孩子动作过猛,差点将饮料晃出杯子。 老师:“品尝师们,千万别噎着,慢慢喝!” 孩子们又开心地大笑起来。 老师:“喝好了吗?大师们,该你们一展身手了,我刚才这一壶中的饮料一共是 700克,请你根据口感,猜猜饮料中的纯橙汁、水各有多少克呢?口感怎样?” “老师,我感觉偏涩,所以估计纯橙汁为 200克,水为500克,建议多加些纯橙汁。” “老师,我感觉偏淡,

10、可能你把水加得太多了,所以没有买来的橙汁好喝,建议你少放些水,再加些糖。” “老师,我也建议你多加些纯橙汁和糖,那样口感会好些。饮料好喝的关键还是要注意配方。” 老师又取出一壶饮料:“我听了同学们的建议,改进了配方,再请大家尝尝。”于是孩子们又开心地品尝起来。即刻,不少孩子高声发表起自己的评价:“口感不错,可以跟外卖的橙汁相媲美了。” “估计现在纯橙汁有 300克,水有350克,糖有50克。味道好极了!” “我估计纯橙汁有 350克,水250克,糖100克。口感很好。” 孩子们兴奋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三种成分分别是多少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按比例分配”章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出了

11、课题。 就这样,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经历了尝一尝评一评议一议猜一猜算一算的过程,心甘情愿地“做”起了数学,研究起“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如此贴近学生的心灵,怎能不会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呢?熟悉的生活背景不仅调节了课堂气氛,还调整了课堂的教学节奏,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使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和谐统一。这哪里像是上数学课?在孩子们的眼里,也许更像是一堂游戏课。这哪里有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在孩子们的心里,也许更像是与大哥哥在交流。学生还有什么理由不自主地投入到探究中去呢? 四、做一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运用所学去认识生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既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孕育了创造的灵感。例如:学习了“时、分、秒”的认识之后,让学生记录自己平常的作息时间,然后计算每天吃饭、睡觉、作业、玩耍各用了多少时间,并自我评价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等。这样,不仅把“时、分、秒”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而且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又如:学习了“厘米和米的认识”之后,可布置学生“量一量你家里的物体并记录下来”。既给学生充分发挥、选择的空间,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