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三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子课题申报活页_第1页
国家十三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子课题申报活页_第2页
国家十三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子课题申报活页_第3页
国家十三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子课题申报活页_第4页
国家十三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子课题申报活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二一六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普通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60148)子课题申报评审书(活页)编号: 课题名称: 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 设计与论证报告(不得出现和课题组相关人员名字)(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1.历史教学:历史教学与所有学科教学一样,包括“教”与“学”两个层面。从“教”的层面来看,包含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胜任力等。从“学”的层面来看,包含了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评鉴、复习考试等。批判性思维本质上是一种思维视角,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教育理论范畴,它在不同学科中呈现不同的具体形态,并在各自学科

2、中内化成独特的学科思维。立足于历史教学,批判性思维则是一种学科思维的明确与深化,是对历史思维核心内容的扩展、具体内涵的扩充,它包含三个方面:(1)追求历史真实,考证历史事实,(2)关注历史过程,强调主动学习,(3)反思历史结论,彰显历史评价。2.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直译于英语中的“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critical)这个词源自希腊文“kritikos”,意思是辨别力、洞察力、判断力,引申义有敏锐、精明的意见。“kritikos”源自“krinein”,意指做出决断。可见,“批判性”虽然包括发现错误、查找弱点等否定性含义,它同样有关注优点和长处等肯定性含义。

3、国内外学者对批判性思维内涵的具体界定不尽相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罗伯特·恩尼斯教授给出的经典定义为:“批判性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考,着重于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刘儒德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指对所学的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的决策”。本课题组认为,从根本上说,批判性思维是把一切置于理性范畴内加以检省和评判的意识和能力。具体而言,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理解、质疑、逻辑地考察论据和论证的合理性从而决定应当相信什么或不信什么的思维。(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一)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教育届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

4、批判性思维运动。人们认为,批判性思维训练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面临相信什么或做什么时做出合理决定的思维和判断能力。从70年代后期开始,几乎所有大学都开设批判性思维或与批判性思维直接相关的课程。尤其在美国,批判性思维作为国家倡导的教育目标的一部分已有相当长的历史。1991年美国的国家教育目标报告指出:“培养学生对学术领域问题和现实生活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不仅是教育的重要目标,这对于当前复杂多变的世界,培养会思考的公民和有能力的劳动意义深远”。近几十年来,批判性思维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突出表现就是涌现出大量批判性思维方面的著作和论文。例如,美国学者布朗在走出思维的误区一书中将思维特质与具体实例相结合,

5、是批判性思维方式和技能的集萃。美国另一位学者伊凡汉耐尔在高效提问:建构批判性思维技能的七步法一书中论述了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怎样与日常的课堂教学相联系,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提问这一方法达到与学生成功合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在美国被誉为指导批判性思维“最成功的”书籍之一的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一书,列举了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教授人们富有理性、逻辑性和批判性地提出、思考、批判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二)国内研究现状 与国外相比,国内关注和研究批判性思维的时间较晚。直到MBA、MPA入学考试在我国兴起,各类专门研究批判性思维的教材和论文才开始集中出现。例如谷振诣、刘壮虎主编的批判性思维教程

6、,武宏志、刘春杰的批判性思维以论证逻辑为工具等。自2002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等几所高校先后开设批判性思维课。基础教育阶段没有批判性思维的课程建构,也尚未形成关于批判性思维训练的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目前还停留于教师在实践中积极关注和摸索的阶段。虽然还处于摸索阶段,但随着中学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学历史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探索已逐渐丰富起来。进行此项研究的硕博论文主要有:南京师范大学陈良的历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湖南师范大学文卫华的论中学生历史批判意识的形成及批判思维的培养、华中师范大学邵红的批判性思维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研究、西南大学张玉珂的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培

7、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东北师范大学霍银荣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理论与实践等。这些论文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论与实践从不同层面阐释了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为中学历史教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提供了一定的借鉴。除此之外,高校专家以及中学知名教师也开始结合自己的理论及教学经验探讨批判性思维对历史教学的重要行与可行性,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了广泛的影响。自2000年以来,历史教学界发表了多篇提倡批判性思维的论文,如刘儒德的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李付堂的对目前历史教育的追问与感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年第5期)、楼卫琴的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历史教学与反思:以抗日战争

8、为例(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11期)、赵亚夫的批判性思维决定历史教学的质量(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2期)、任长松的如何在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11期)等。特别是王文彬的浅析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缺失的成因及对策(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第期)、刘立新的历史教学应提倡批判性思维(历史教学2008年第6期),更是从多个方面来说明批判性思维与历史思维的紧密相连。中学历史教学界的批判性思维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上还处于理论探索和零星实践,远未在一线课堂有系统的贯彻落实,甚至许多老师对“批判性思维”这一概念还相当陌生。因此,历史教学中

9、批判性思维的研究与探索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三)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1.研究目标与内容(1)高中历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现状的研究(课堂教学现状)(2)高中历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存在误区及应对策略的研究(典型问题及应对策略)(3)问题情境式教学在批判性历史思维中作用的研究(核心方法)(4)史料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资源)(5)批判性思维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研究(目标)(6)批判性思维与历史教学胜任力的研究(专业发展)(7)批判性历史思维的测量路径研究(评价)2.研究重点(1)问题情境式教学在批判性历史思维中作用的研究(2)批判性思维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研究(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

10、方法1.研究思路与过程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为宗旨,以高校和科研部门为依托,以不同层次不同学段的中学教师为主体,将理论探索与实践反思相结合,基础研究、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学试验同步进行、相互参考,按照下列环节进行:确定选题、文献检索、课题申报、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开题准备、基础研究(目标、评价)、教学实践、资源开发、中期评估、模式建构、案例汇编、论文撰写、结题准备等。本课题预计用2年时间完成研究任务,即2019年4月结题。本课题研究采取分阶段逐步攻克的策略,研究的步骤为:(1)酝酿阶段:课题主持人在教学与研究的实践和反思中逐步明确培养批判性历史思维的方向,并开始有目的

11、地阅读有关书籍,检索整理相关文献,寻求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着手撰写文献综述。(2)筹备阶段:组建研究小组,明确课题名称、目标、内容和大致分工,制定方案,撰写申报书。(3)准备阶段:完成文献综述初稿,了解国内外关于中学历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研究的现状,调查了解有关学生历史学科思维的现有水平,分析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般表现,进一步论证研究目标、内容和重点。撰写开题报告,细化研究方案及其步骤,为开题做准备。(4)实施阶段:第一阶段:基础研究完成文献综述,确定理论支撑,初步把握中学历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操作规律、目标定位和测评手段资源开发研究并广泛借鉴与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相关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

12、资源转化和设计的相关性研究教学试验将学术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形成培养学科专业精神与专业技能的一般性框架,制定试验计划,明确要点和路径,进行课例研究第二阶段:中期评估,整合材料,总结第一阶段的经验认识,形成调查报告、发表论文、研究报告等,明确下一阶段的攻坚方向。第三阶段:基础研究研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确定历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目标和测评方式教学试验验证有关假设,形成涵盖目标、资源、规律,路径、评价等维度的历史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操作体系和方法体系资源开发检验教学试验成果,总结历史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形成专业的具有学术气质的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模式,形成针对不同类别核心素养的有效测评手段。第四阶

13、段:形成最终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案例集、光盘、论著等为顺利结题做好准备。2.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检索并借鉴国内外有关“批判性思维”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以问卷与实录的形式,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现状进行细致入微的主题调查,积累研究资料。(2)文献研究。广泛引入与中学历史教学相关的学术研究最新成果,收集相关史料,参阅相关文献资料,为中学历史批判性思维的建构提供可靠的知识基础和严谨的研究方法。(3)行动研究。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以学术提升为手段,通过对“教情”与“学情”的充分研究和把握,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提升学科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经验和技巧,提高历史课程的价值内

14、涵。(4)案例研究。基于具体课例进行案例分析,透过问题情境式课堂的构建,立足于历史思维能力与价值判断的形成,探寻实现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5)反思研究。对相关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及本课题实践过程中的不足与困惑进行充分的反思与总结,为后续的进步研究提空合理的视角。(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1.主要观点 鉴于中学部分关于历史学科批判性思维课堂实践正处于积极关注、理论评述、观念建构、策略推想和自发尝试的阶段,系统性的探索尚未真正起步,因此本课题研究的独特价值即在于其系统性、操作性和实证性。(1)确立理论和实证支撑,建立培养“批判性历史思维”的方法和测评体系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定位是:立足于中学

15、历史课堂教学实践,在“批判性历史思维”建构的目标、资源、规律、路径、评价等几个重要维度进行系统的探索,形成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批判性思维的成体系、可操作、可观测的办法,把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理想构筑与理论探讨变成教学一线有标准、有实效、成体系的实践。(2)探索与学科核心素养直接相关的操作规律和培养方法 从国家关于历史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中,可以看到核心素养共包括五种。但将五种核心素养进行分类,则包括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价值观念两个维度,前者可以看作是专业技能,后者可以看作是专业精神。本课题组认为:专业技能主要包括:A.能够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极其明确的时空定位。B.识别历史的逻辑关系。C.有

16、效的获取史料提供的信息。D. 理性的辨析史料的价值。E.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F.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G.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及对未来判断的能力。专业精神主要包括:A.历史唯物主义。B.独立性的自由思考。C.追求真理,对历史真相负责。D.开放包容,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观念。E. 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F.家国情怀,对民族与历史文化的认同。 由此可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历史批判性思维的精神直接相关。因此,研究学术范畴的历史课堂教学与批判性思维构建,也是研究相关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2.可能的创新之处(1)课程资源的创新:改变课程知识滞后的现状,关注历史学术研究的

17、动态,及时引入有利于实现学科教育价值的新成果、新观点,使学术成果向中学课堂下移、转化和融合,搭建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从而丰富历史课程资源,推进学术型教师的培养,提升教师的专业胜任力。(2)教学理念的创新:以实践、探究、反思、感悟、体验等为基本手段,全面培养学生的历史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使学生在感知、阅读、阐述、评价、释疑等历史思维能力上获得显著提升,促进学生在历史学习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适应性个体心理特征,最终实现历史教育的价值。(3)教学模式的创新:基于课例实践,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统合于历史专业技能,将学术引领、教学互动,校本探究有效的整合,倡导学生的主体性研究,在多样化与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18、中,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六)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时间阶段成果(限5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暨批判性思维培养现状调查调查报告2017年10月基于“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的教学实践论文2018年3月批判性思维的构建与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论文2018年9月批判性思维与历史教师教学胜任力论文2018年12月历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价值分析研究报告2019年3月最终成果(限3项)历史批判性思维培养及课堂实践的研究实施报告2019年6月历史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堂教学实践案例案例、论文集2019年6月(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包括课题主持人在内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调研和相关论文等;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时间的保障等。)1.外部条件国内外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新一轮课改启动,课程标准对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明确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