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路生态景观文献综述 何梦雅(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ioooss)摘要:公路已成为全球景观中一种重要的景观类型,其里程和密度在逐年增加.公路建设项目,尤其是公路网络的形成不仅减少了自然生境的数里,而且严重降低了自然生境的质量.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生境损失、生态干扰、公路致死、阻碍作用、廊道效应以及公路网络造成的严重生境破碎化.缓解公路生态影响的措施有避免、消减和补偿3种.公路是交通的脉络,而公路绿化是在交通空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交通绿地的景观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搞好公路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做到布局合理,使公路绿化完美地与自然景观相融合,
2、能否在充分反映一个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居民生活习俗、精神面貌、文化修养、道德水准等的基础上,创造出安全舒适、风景优美的行车环境,已成为公路建设者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关键词:生态景观;公路;廊道;景观设计Literature summary of road ecology landscape layout 月万材eng-ya(College of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Geology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6, China)Abstract: The road has become one kind of import
3、ant landscape types in the global landscape, whichcourse and the density are increasing yeas by year.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especially the roadnetwork's formation, not only reduced the natural habitat quantity particular坛 but reduced the naturalhabitat quality seriously. The highway
4、construction the influence which creates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mainly includes the habitat to lose the serious habitat which, the ecology disturbance, the road lethal, thehindrance function, the corridor effect as well as the road network create stave. The alleviation road logicaleffect's
5、 measure has avoids, reducing and compensating. The road is the transported net, and the highway planting is develops from the transportation space foundation. Along with society's progress, the people set a higher request to the transportation green space's landscape and the function. How t
6、o do well with the road ecology landscape plan design, how to achieve the layout to be reasonable, and how to cause the highwayplanting to fuse perfectly with the natural landscape? Can we create a safe comfortable driving environment,on the base of a local productive level, the custom, the mental o
7、utlook, the cultural education, the moral standard and so on.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which the road constructor studies.Key words: ecology landscape; road corridor; landscape designi引言1.1研究背景. 公路生态影响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Oxley等研究公路影响下路旁小型哺乳动物和野生动物格局的变化,此时公路生态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路对野生动物行为的影响.与此同时,有关公路环境影响的法规
8、相继出台,1988年欧共体(EC Directive)(85/337)号指令颁布实施了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法;瑞典在1987年开始要求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环境质量评价,1992.1993年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开始落实.到20世纪末期,公路的生态影响逐渐扩展到景观尺度的生态影响研究.进人21世纪,关于公路生态影响的研究进一步理论化和定量化,出现了不少专著,主要代表作有美国学者Forman等编著的道路生态学:科学与解答和英国学者Spellerberg的公路生态影响.目前国内对公路生态影响的研究较少,仅局限于公路对小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还没有上升到道路生态学的角度. 从20世纪开始,尤其
9、是“二战”结束以后,发达国家的公路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公路成为改变自然景观的重要形式之一研究表明,英国公路路面和公路边界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0.9%,美国则可达1.0%.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只局限在公路路面和公路边界对自然生境的侵占,还表现在公路运营污染物对生境的影响,小气候以及水文条件的改变对整个景观的影响,进而导致较大尺度的自然生态质量下降.公路建设还会加强大型动物的驱散和植物群落的隔离,把原有生境分割为更小的、更孤立的缀块,致使生境破碎化.早期文献主要从局部生态系统的角度探讨公路建设对动植物生境的影响,其内容包括生境损失、生态干扰、边缘效应、公路致死、阻碍作用和廊道效应.但综合来看,公
10、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就是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种.直接影响是指由于公路路面和公路边界对土地的占用,使得自然生态系统面积减少,原有土地利用方式(如林地、草地和湿地)转化成为人工裸地;间接影响是由于噪声、大气和水污染以及人工灯光造成生境破碎化和生态系统功能下降(1-2)1.2.3会路景砚环境的构成 公路景观环境按客体的构成要素来分,包括了公路自身及沿线一定区域内的所有视觉信息,适用于对公路沿线一定范围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保护、利用、开发及创作等工作(3)1.2.4斑块一廊道一基质模式 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斑块可以是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或居民区
11、等.景观中斑块的大小、形状、位置及数目对生物多样性和各种生态学过程都会有影响.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常见的廊道包括农田间的防风林带、河流、道路、峡谷、输电线路等.在景观中,廊道常常交叉形成网络结构,廊道之间的连接程度即连接度对生物流动、物种迁移等各种生态学过程有着明显的制约.基质是景观中范围广阔、相对同质且联通性最强的背景地域,是一种重要的景观元素(4)1.2 图1生态公路景观图Fig. 1 Ecological landscape map on highway基本概念会路景现 公路景观是由公路主体、周围自然环境(气候、水文、土壤、地质、地貌、生物等)及人文景观(各
12、种建筑、农田、人工植被、雕塑、人工标志等)的综合景观体系,它表示了公路及其环境作为人眼所看到的一种风景的特性.公路景观具有构成要素多元性、时空存在多维性、景观评价的多主体性、景观环境的多重性等特点.2会路景现现状1.2.2景现环境 景观环境是指特定区域内各种性质、各种类别、各种形式的景观集合体.景观环境不是区域内景观的简单登加,它不但表现出各个景观所具有的独特点,而且也体现出景观之间相互衬托、相互影响的空间氛围.2.1金.框架整体防护技术景观 这种方法把工程防护与生物防护有机的结合起来,既保证了切割坡面的力学稳定性,又利用生物防护有效地绿化美化坡面,防止水土流失.其方法为,在节理裂隙和断层发育
13、坡面,受锚杆间距限制,常采用长锚索短锚杆喷混防护,锚索之间用绳卡相互连接,构成索网.在岩体破碎坡面,则采用锚杆钢筋框格加固,框格内布金属网喷混防护(图2). 这种方法适用子各种风化、半风化岩石边堤及其他不稳定边坡的防护. 桥梁上部构造的装饰,国外目前多用涂料.某些城市尝试的织草法,亦值得推广. 应注意综合考虑经过修饰过后的色彩、风格与快速行车时的视觉需求和周围景观协调的因素. 图z金属框架整体防护技术Fig. 2 Protected technique of mental framework2.2皿力式档土幼.观 对边坡的岩性为:泥质页岩、散体状一碎块状强风化砂岩、弱化风岩,以治水结合支挡措施
14、来加固,在坡面设里变截面挡墉以支挡边坡,既经济又合理(图3). 图4立交式景观Fig. 4 Grade separation type landscape 图3重力式挡土墙 Fig. 3 Figure at gravity embankment2.3关于立交.砚设计 立交景观中涉及到线形美学和桥梁造型美学问题.景观设计时可采用以下措施: 上部构造采用箱梁或板,确保净空高度>_5 m,并将底部设计成向上伸张的形态以增加开放感; 主梁纵向采用变截面形式并保证梁高的连续性; 下部构造选用轻盈美观的形式并利用各种修饰手段进行处理; 多层立交的重心处,下步构造关系易混乱,必须利用透视图处理好位置与
15、形状的关系以确保联系性; 注意上下部适用配合及结合部的处理,以获得良好的视觉印象. 对桥跨下部构造的景观修饰: 要注意桥梁上部构造的修饰如镶面、灯饰,又不忽视下部,不使裸露的钢筋混凝土影响视觉和周围绿化环境; 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是一项庞大的系统过程,保护环境与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正确处理好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5-8)3高速公路景观奋路设计 高速公路是现今中国公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公路相联系,但也有一定的不同.随着中国高速公路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越来越显示出其适应未来社会
16、功能性与景观设计生态化问题f71.3.1最观生态设计目标 根据交通部门提出“安全、舒适、环保、示范”的公路环保新理念,高速公路设计中应力求创造出一个绿色的生态走廊,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实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把“师法自然”的生态设计理念很好地贯彻到规划、设计中. 1)改善道路景观:公路绿化反映公路建设系统工程的水平,景观绿化能使本来生硬、单调的公路线形变得丰富多彩,创造出许多优美的景观. 2)固土护坡、防止水土流失. 3)视线诱导和防眩光:公路绿化是司机和游客视野范围内的主要视觉对象,亮丽的树木花草,不仅可以给人心优美、舒适的享受,而且可以提示高速公路线形的变化,使行驶于高速公路上的
17、车辆能更安全.同时在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内栽植一定高度的花、灌木,能够有效地起到防眩遮光的作用,保障行车安全. 4)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植物体通过根系对土壤的固着作用,以及植物枝叶和地被植物的有关作用达到涵养水源的目的,并能阻止或减少地表径流,降低和防止雨水冲刷路基、路堤、路堑、边沟、边坡,避免水土流失,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注意景观应与当地的文化相协调,避免当地的生态文化受到破坏f813.2妥观设计方法 公路运输功能决定了公路景观结构体系具有线性景观与点式景观模式. 保证道路畅通与安全:避免对司乖人员造成心理上的压抑感、恐惧感、胁迫感及视觉上的遮挡、不可预见、弦光等视觉障碍是公路
18、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与前提. 线性景观设计重在“势”:“形”,有形式、形状、形象等意义;“势”则指姿势、态势、趋势、威力等意义. 点式景观设计重在形”:公路通过村镇、城乡段及公路立交、跨线桥、挡土墙、收费站、服务区等处的景观,有很大部分处于静止、步行或慢行状态.因此,这部分景观的设计重点应放在形”的刻画上.如公路路基的形态、形象设计,绿化植物选择与造型,公路构造的形态与色彩,交通建筑与地方建筑风格的协调,场所的可识别性、可记忆性强调,甚至铺地、台阶、路缘石等均应仔细推敲、精心规划与设计fsl.图5生态景观高速公路Fig. 5 Landscape on highway3.3盆点场地的生态景观绿化设
19、计 互通立交绿化美化工程 互通式立交绿化一般可分为中间带绿化、边缘绿化和景观平衡绿化三类.中间带可由草皮、低矮灌木和小乔木组成;边缘绿化指边坡路段两侧绿化,通常可种植灌木和单棵乔木;而景观平衡绿化则是布置开花的树木及花草设置在立交及构筑物附近.在匝道出人口等处,应有指示种植与视线诱导种植等. 由匝道转弯所构成的三角区内只可种植花草,以及在平曲线内侧栽植树丛时,均应满足视距要求,并对行驶起诱导作用.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充分利用路旁的垂直要素,可在立交区不同的种植空地上,根据车流的方向而采取不同的引导树种进行种植.在匝道进出口处,根据视线诱导和指示的需要,栽植高大密度的树种,在心理和视线上对司机的
20、行车方向进行诱导.在植物的选择上以抗污染的树种为主要选择,在营造景观的同时达到净化空气、改善区域空气质t的目标.3.3.2附属设施生态景观绿化设计 服务区的景观绿化设计绿化景观设计主要考虑遮荫、休息等功能,通过植物绿化、园林小品造景,烘托出建筑的美,创造一个优美宜人的休息环境.结合当地的气候情况,通过植物合理种植以改善服务区的小气候环境,比如在空地范围种植红花羊蹄甲、朴树、小叶榄仁、樟树、美人树、臭椿、构树等具有抗污染能力的高大乔木,改善小气候,降低周围温度,净化小区空气. 主休息区的景观布置应最大限度地吸引乘客的目光.主休息区通过遮荫笼和几棵商大的扁桃树遮在其周围种植灌木球达到绿化的目的.
21、收费站及管理所的景现绿化设计在收费站及附属小区绿化美化的设计中,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力求为员工创建一个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可以采用高大的乔木盆架子沿收费站四周围墙,特别是在靠近公路一侧种植,形成浓密的树荫,为整个范围遮挡秋冬的冷风,并降低由公路上传来的噪音分贝,创造一个相对宁静的生活环境.3.3.3会路取弃土场绿化美化 高速公路是人类对自然改造的产物,公路的建设破坏了生态平衡.取弃土场是高速公路建设遗留给当地自然环境异常刺眼的伤疤,尽快恢复自然生态景观,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是公路取弃土场绿化美化的主要任务.为了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生态平衡,减少取弃土场水土流失,首选铺种当地的假俭草和直播马尾松
22、种子的方法,采用自然式植物配植方式,并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采用当地的一些乔灌木(如按树、野牡丹和茉莉)进行栽培,还其本来的自然面貌,同时在靠近公路的一侧种植10 m宽的按树林和灌木丛带用以遮挡,用按树林和小灌木组成的山林情趣取代其原来单调的地形景观,尽t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营造与整个公路景观相协调的自然景观ion4会路生态景观及环境影响4.1布周规划原则 “景观生态”以研究水平过程与景观结构(格局)的关系和变化为特色.道路生态景观布局是在风景园林学、地理学和生态学等学科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
23、,在对景观格局调查、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景观格局调整方案和优化的景观单元内部结构.道路生态景观布局应统筹考虑道路的功能性质、人行需求、景观空间构成、立地条件、市政公用及其它设施的关系111】. 态景观布局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交通干道绿化要充分考虑道路绿化的景观生态特色,以“安全、实用、美观”为宗旨,以“绿化、美化、彩化”为目标,防护林要做到效果好,同时管理方便. 符合多样性规划要求.在总体风格基本统一的前提下,各类型路段自成特色.公路生态景观规划设计,要简沽、明快、流畅、具整体节奏,并富有动感,要考虑生态景观效果. 植物配置要乔灌结合,常绿树与落叶树结合,速生树与慢长树结合,使干道绿
24、地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树种选择以适于本地生长的树种为主,并兼顾外来树种. 与村庄、街景、山地等元索协调,根据立地条件来创造具地方特色的干道景观,留出适宜的透视线以满足观景要求.4.2公路生态布局形式 公路生态景观主要形成带状,其两侧也会有点状和块状.带状生态景观的布局形式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4.2.1密林式 沿路两侧有浓茂的树木,乔、灌、花草和地被结合,行人或汽车进人其间如人森林之中.一般用于城乡交界处或环绕城市或结合河湖布置.自然式种植,能较适应各种地形,如丘陵、河湖等;成行成排整齐种植,则能使景象庄重.4.2.2田圈式 路两侧的园林植物都在视线以下,大都种草本和经济果木,空间全部敞开.在郊区
25、直接与农田、菜地等相连,在城市边缘也可与苗圃、果园相邻.这种形式具有开朗、自然和乡土的气息.4.2.3花因式 沿路以外布置成大小不同的绿化空间,有广场、有绿荫等.这种形式一般安排在商业街、闹市区、集镇及居住区前,路侧要有一定的空地,在用地紧张、人口稠密的街道旁多种植庭荫树或安排绿荫广场.4.2.4防护式 沿道路以防噪、防尘或防空气污染的林带与道路绿化结合,在工业区、居住区周围作为隔离林带一般用于市区或重点需要防护的地段,小规模的隔离带带宽为15"18 m.4.2.5自然式 沿道路在一定宽度内布置有节奏的自然树丛,树丛由不同植物种类组成,具有高低、浓淡、疏密和各种形体的变化,形成生动活
26、泼的气氛.这种形式能很好地与附近景物配合,增强了道路的空间变化.但夏季遮荫效果不如整齐式的行道树,在路口、拐弯处的一定距离内要减少或不种灌木以免妨碍司机的视线.4.2.6多层式 沿路两侧布置多行落叶乔木、常绿树、灌木或绿篱,形成高低不同、色彩各异的层次.特别是常绿树和花灌木能显露观赏的特色.行进在路中可感到整齐中富于变化.4.2.7简易式 沿路两侧各种一行乔木或灌木形成“一条路,两行树”的模式,在道路绿化中是最简单的布局形式. 以上7种布局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具体设计时交叉使用.4.3公路网对.观格局形晌分析4.3.1生境扭失 公路建设占用大面积土地,严重破坏了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如果将公路的
27、边缘、筑堤、斜坡、路堑、停车场和服务站等计算在内,公路占地面积为其路面面积的好几倍.据瑞典统计局资料显示,瑞典1995年公路总里程达4.15 x lOs lun,公路占地面积为5 000 km2,约为瑞典陆地面积的1.2%ls.更为重要的是,公路建设直接导致建设区动植物死亡,生物量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和生态系统功能降低.此外,公路产生的生态干扰和污染,会扩展到公路两侧几公里至几十公里,影响大面积区域动植物的种群数量、分布以及生理健康,造成自然生境更大的损失和退化.公路具有通道、屏障、生境、源和汇5种基本功能,其连通度为1.0,即完全连通,所以其通道和屏障作用尤为突出,在景观中形成了公路网.随着
28、公路网络的形成和加密以及公路和其他建设项目(如工业区,居民区等)的连接,其对自然生境的影响比线状公路的生态影响更大fia(4.3.2廊道效应 公路边缘为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公路两侧的人工生境是受公路建设干扰较大的环境,常常会给野生动植物带来负面影响.然而,它们也可以为动植物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资源,例如庇护所、食物和筑巢场所,并且方便物种的扩散.在过度开发的自然景观中,公路边缘为物种提供了颇有价值的避难所,否则许多生物物种将无法生存. 公路建设使得大多数本地生物被损害,而公路边缘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生存场所.例如,公路两侧的石头墙和公路下面的排水管道经常是晰蝎和壁虎的居所,但这些设备也存在
29、一些潜在危害,排水管道就是爬行动物致死的一个重要因素.公路边缘是公路周围生境中的稀有生境,许多动植物物种可以丛其中获益.但是公路边缘的人工生境生态价值无法和自然生境的生态价值相比,在公路边缘出现的物种多数是可以承受较大生态干扰的物种. 公路边缘为动植物移动提供通道公路边缘不仅为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的场所,还为物种的移动提供了通道.首先,公路路面是大型动物的通道;其次,沿着公路移动的车辆和人群为植物、种子、小型动物和较少移动的动物提供了航向.Wace研究发现澳大利亚堪培拉洗车泥浆中259种植物物种,有一部分来源于100 km以外的生境.这种现象足以说明公路为物种的移动提供了条件.最后,公路边界可以方
30、便动物移动,使植物传播和其他无脊椎物种移动成为可能(13( .4.3.3生态干抚 生态干扰对公路周围野生动植物、水文和景观的影响比公路的直接影响更为广阔.影响生态干扰扩散程度和尺度的因素有公路和交通特征、景观地形、水文和风场特征以及植被的类型和覆盖率.干扰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程度还取决于不同物种的敏感性.公路影响域是公路生态影响从公路向外扩展的区域,其面积是公路路面和公路边界面积的好多倍.Forman等指出,美国公路建设产生的生态干扰区域面积是其占用土地面积的19倍,15%,20%的陆地生态环境直接受到公路的影响(lad. 物理干扰由于公路建设要清除、刮平、填埋和切割自然生境,这些过程严重影响区
31、域的物理环境.建设活动会改变土壤密度、景观地貌、地表和地下径流、小气候特征以及土地利用方式、植被和生境的组分等.湿地和水生生境对公路建设的响应最为敏感,筑堤和开凿可能耗尽蓄水层的水分,进而增加土壤侵蚀和土体滑坡,最终导致沉积物污染河道. 公路清除活动会改变小气候特征,增加光的强度,降低空气湿度,并明显改变空气的温度. 化学干扰化学污染物,如灰尘、盐分、重金属、化学肥料、毒素都是公路导致化学干扰作用的典型代表一般而言,产生的化学污染物主要影响公路附近的动植物,但有时也会扩展到公路两侧几百米的范围内.公路运营产生的尘埃被携带并沉积到公路两侧的植物附近,湿地附生的苔醉和地衣以及北极的生态系统对这种污
32、染物反应较为敏感. 嗓声干扰与化学干扰相比,噪声干扰效应不容易度量,但噪声同样也是污染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噪声在短期内不会对动植物的生理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如果动植物长时间生存在噪声环境中就容易引起生理胁迫,最终导致生理紊乱. 视觉干扰公路交通影响还包括视觉干扰.人工照明对不同动物有不同的影响,如人工照明可以为鹿的移动提供屏障,为蝙蝠捕获昆虫提供方便,也可以干扰植物的生长规律,影响鸟类、编蝠和青蛙的繁殖和移动格局以及蛀虫种群的变化(is(4.3.4会路致死 公路致死反映了公路交通和动植物之间的冲突,随着公路的逐渐扩展,公路致死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Forman等的结论显示,美国在30年前,
33、公路致死的数量超过了人为捕杀陆地动物的数t。欧洲每年大约有50万只蹄状动物死亡和300人因公路致死,30 000人受伤,共造成约十亿欧元的物质损失. 公路致死的数量一般随着动物活动性、交通强度和公路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公路致死的变化和物种的生理习性相联系.气温和雨雪等天气状况的变化通常也会影响事故的发生.公路致死率域动植物的种群数量、分布以及生理健康,造成自然生境更大的损失和退化.公路具有通道、屏障、生境、源和汇5种基本功能,其连通度为1.0,即完全连通,所以其通道和屏障作用尤为突出,在景观中形成了公路网.随着公路网络的形成和加密以及公路和其他建设项目(如工业区,居民区等)的连接,其对自然生境的
34、影响比线状公路的生态影响更大fia(4.3.2廊道效应 公路边缘为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公路两侧的人工生境是受公路建设干扰较大的环境,常常会给野生动植物带来负面影响.然而,它们也可以为动植物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资源,例如庇护所、食物和筑巢场所,并且方便物种的扩散.在过度开发的自然景观中,公路边缘为物种提供了颇有价值的避难所,否则许多生物物种将无法生存. 公路建设使得大多数本地生物被损害,而公路边缘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生存场所.例如,公路两侧的石头墙和公路下面的排水管道经常是晰蝎和壁虎的居所,但这些设备也存在一些潜在危害,排水管道就是爬行动物致死的一个重要因素.公路边缘是公路周围生境中的稀有生
35、境,许多动植物物种可以丛其中获益.但是公路边缘的人工生境生态价值无法和自然生境的生态价值相比,在公路边缘出现的物种多数是可以承受较大生态干扰的物种. 公路边缘为动植物移动提供通道公路边缘不仅为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的场所,还为物种的移动提供了通道.首先,公路路面是大型动物的通道;其次,沿着公路移动的车辆和人群为植物、种子、小型动物和较少移动的动物提供了航向.Wace研究发现澳大利亚堪培拉洗车泥浆中259种植物物种,有一部分来源于100 km以外的生境.这种现象足以说明公路为物种的移动提供了条件.最后,公路边界可以方便动物移动,使植物传播和其他无脊椎物种移动成为可能(13( .4.3.3生态干抚 生态
36、干扰对公路周围野生动植物、水文和景观的影响比公路的直接影响更为广阔.影响生态干扰扩散程度和尺度的因素有公路和交通特征、景观地形、水文和风场特征以及植被的类型和覆盖率.干扰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程度还取决于不同物种的敏感性.公路影响域是公路生态影响从公路向外扩展的区域,其面积是公路路面和公路边界面积的好多倍.Forman等指出,美国公路建设产生的生态干扰区域面积是其占用土地面积的19倍,15%,20%的陆地生态环境直接受到公路的影响(lad. 物理干扰由于公路建设要清除、刮平、填埋和切割自然生境,这些过程严重影响区域的物理环境.建设活动会改变土壤密度、景观地貌、地表和地下径流、小气候特征以及土地利用
37、方式、植被和生境的组分等.湿地和水生生境对公路建设的响应最为敏感,筑堤和开凿可能耗尽蓄水层的水分,进而增加土壤侵蚀和土体滑坡,最终导致沉积物污染河道. 公路清除活动会改变小气候特征,增加光的强度,降低空气湿度,并明显改变空气的温度. 化学干扰化学污染物,如灰尘、盐分、重金属、化学肥料、毒素都是公路导致化学干扰作用的典型代表一般而言,产生的化学污染物主要影响公路附近的动植物,但有时也会扩展到公路两侧几百米的范围内.公路运营产生的尘埃被携带并沉积到公路两侧的植物附近,湿地附生的苔醉和地衣以及北极的生态系统对这种污染物反应较为敏感. 嗓声干扰与化学干扰相比,噪声干扰效应不容易度量,但噪声同样也是污染
38、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噪声在短期内不会对动植物的生理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如果动植物长时间生存在噪声环境中就容易引起生理胁迫,最终导致生理紊乱. 视觉干扰公路交通影响还包括视觉干扰.人工照明对不同动物有不同的影响,如人工照明可以为鹿的移动提供屏障,为蝙蝠捕获昆虫提供方便,也可以干扰植物的生长规律,影响鸟类、编蝠和青蛙的繁殖和移动格局以及蛀虫种群的变化(is(4.3.4会路致死 公路致死反映了公路交通和动植物之间的冲突,随着公路的逐渐扩展,公路致死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Forman等的结论显示,美国在30年前,公路致死的数量超过了人为捕杀陆地动物的数t。欧洲每年大约有50万只蹄状动物死亡和300
39、人因公路致死,30 000人受伤,共造成约十亿欧元的物质损失. 公路致死的数量一般随着动物活动性、交通强度和公路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公路致死的变化和物种的生理习性相联系.气温和雨雪等天气状况的变化通常也会影响事故的发生.公路致死率随交通强度的加大而提高,但当交通强度超过一定程度时,致死数t便会稳定;当交通童继续增大时,公路致死的百分数便会减小.较大的交通最、噪声和车辆移动会阻碍许多动物通行。因此,即使车流盘继续增大,动物的死亡率也不会上升.另外,公路边缘的管理也影响公路致死. 公路致死的空间分布格局取决于动物种群密度、生物和生境的分配、景观的结构以及公路和交通的特征.局部移动和受具体生境限制的物
40、种,公路致死相对局限于潜在冲突的地区.但是,如果公路项目建设占用动物经常出没的生境,公路致死率就会增大.在公路与其他线性结构交叉的地方,公路致死率也会增大hgl4.3.5队碍作用 公路屏障会中断自然进程,包括植物的扩散和动物的移动.公路对野生动植物的阻碍作用来源于生态干扰和生境回避的综合作用(交通噪声、车辆移动、污染和人类活动).物理阻碍和公路致死等因素都降低了通过公路的动物数t.公路路面、排水沟、沟渠、围墙和路基都可以提供物理屏障,使得动物不能通过.因此,公路可以明显减少动物通过的数量.交通强度和车行速度对阻碍作用有很大的影响,呈非线性关系.公路宽度、边界特征、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动物对生境干
41、扰的敏感度都是影响阻碍作用的重要因素.随着公路密度的增加和车辆速度的提高,动物的死亡率也增加,直到交通的威慑作用足以阻止更多动物死亡为止. 公路几乎可以阻止所有陆地动物和众多水生物种.各种无脊椎动物对小气候、基底、公路边缘和公路路面的敞开程度反应不同【I7) .4.3.6生境破碎化 公路建设导致的景观破碎化是指景观连接度的自然变化,它是公路阻碍作用和生态干扰共同作用的结果.邻建国s)将景观连接度定义为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的连续性程度,其分为结构连接度和功能连接度两个方面.结构连接度是指景观在空间上表现出来的连续性,而功能连接度是指研究生态学对象和过程的连续性.生境破碎化的程度取决于阻碍作用和干扰效应的广度、景观生境的多样性和毗邻性及未破碎生境的面积.描述和定里公路对景观影响的指数有公路密度、公路网格指数和景观指数等.Forman等指出公路密度是反映景观连接度和生境破碎化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评价指数,其表达式为”= la,式中:。为公路密度(km/km一 2),伪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系统萎缩的临床护理
- 2025编写房屋租赁合同范文
- 《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与应用》课件
- 邵阳一中联考试卷及答案
- 山西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 三中一模政治试卷及答案
- 2025简单商铺租赁合同样本
- 砖瓦企业生产调度与物流管理考核试卷
- 生物能源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创新考核试卷
- 网络直播平台内容创新与监管考核试卷
- 内科学讲义(唐子益版)
- GB/T 4357-2022冷拉碳素弹簧钢丝
- GB/T 19845-2005机械振动船舶设备和机械部件的振动试验要求
- GB/T 14614-1993小麦粉吸水量和面团揉和性能测定法粉质仪法
- 酱酒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红楼梦》贾府平面图
- 养老机构全套服务管理流程图()
- 运用PDCA办法提高分级护理落实率
- 高级卒中中心申报操作流程
- 幼儿园幼儿小篮球活动体能测试表
- 远盛水工重力坝辅助设计系统用户使用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