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针式石英手表检测标准_第1页
指针式石英手表检测标准_第2页
指针式石英手表检测标准_第3页
指针式石英手表检测标准_第4页
指针式石英手表检测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指针式石英手表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指针式石英手表(以下简称手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石英谐振器、标称工作电压为DCl.5 V,包括附有可卸或不可卸表带作为整体销售的手表。其他标称值电压的手表可参照使用除“工作电压”的其他条款,手表机心和其他采用该类机心的计时装置亦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

2、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DT IS0 2859-1:1991)    GB/T 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 7168  锌银扣式电池  &#

3、160; GB/T 10111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GB/T 13262不合格品率的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检查程序及抽样表    GB/T 13264不合格品率的小批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及抽样表    GB/T 14256  计时学术语   第二部分  商业技术用定义(GB/T 14256-1993,idt IS0 6426-2:1984)    GB/T 15239-1994 &#

4、160;孤立批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    QB/T 1897  钟表  防水手表(QB/T 1897-1993,idt IS0 2281:1990)    QB/T 1898  钟表  防震手表(QB/T 1898-1993,idt IS0 1413:1984)    QB/T 1899  钟表  防磁手表(QB/T 1899-1993,idt lS0 764:1984)    QB

5、/T 1901.2  表壳体及其附件  金合金覆盖层第2部分:纯度、厚度、耐腐蚀性能和结合强度的测试(IS0 3160.2:1992,NEQ)    QB/T  1901.31999  表壳体及其附件  金合金覆盖层  第3部分:标准样块上覆盖层的抗磨损试验(idt IS0 3160-3.1993)3定义    GB/T 14256中给出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技术要求4.1  工作温度    

6、;手表在-550的温度范围内不应停走。4.2  电压范围    手表在供电电压为DC1. 55 VDC1. 25 V的范围内不应停走。4.3平均瞬时日差 或平均实走日差    手表连续运走3d的平均瞬时日差或平均实走日差应不超出表1中的规定。表1  项目及指标    序号     项    目     指  标优等 一

7、等合格    1平均瞬时日差或平均实走日差/(s/d) -0.50.5  -1Ol.O  -1.51.5 2平均温度系数Ct1、Ct2、/s/(d·)-0.100.10-0.120.12-0.150.153电压系数Cu/s/(dV)-0.80.8-1.51.5-2.02.04耐湿性能RH/(s/d)-1.81.85电池更换周期L/a21.5l6时分针协调差X0-18°18°-24°24°-30°30°4.4 

8、0;平均温度系数Ct1,、Ct2    温度由23变化到8时,平均每度引起手表的瞬时日差变化量的平均值为Ct1;温度由23变化到38时,平均每度引起手表的瞬时日差变化量的平均倒为Ct2。Ct1、Ct2应不超出表1中的规定。4.5  电压系数CU供电电压由DC1.55 V降为DC1.25 V,电压每变化1V引起手表的瞬时日差变化量为电压系数CU,CU应不超出表1中的规定。4.6  耐湿性能RH    手表在温度为(40士1)、相对湿度为85%95%的条件下经24 h耐湿性能试验

9、,不应停走,试验前后手表瞬时日差变化量应不超出表1中的规定。4.7  耐振动性能    手表受到加速度为19.6 m/s2、频率为30 Hz120 Hz、扫描周期为l min的连续扫频振动后不应停走,振动期间实走误差应不超过10 s,零部组件不应有松动、损坏现象。4.8  电池更换周期L    手表电池更换周期L应不低于表1中的规定。4.9  止秒功能    有止秒机构的手表,止秒时秒针应停止不动,恢复常态后应能继续

10、运走。4.10  使用可靠性4.10.1  手表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应停走,零、部、组件不应自行脱落,拨针机构应工作可靠。4.10.2手表在预运走和进行平均瞬时日差、平均温度系数试验时累计误差应不超过10 s。4.10.3手表时针和时符中心重合时,分针偏离“12”时符中心的角度应不大于90°。4.11  时分针协调差X0    手表时针与时符中心重合时,分针偏离“12”时符中心的角度应不超出表1中的规定。4.12防磁性能    有“防磁”标记的手表

11、,其防磁性能应符合QB/T 1899的规定。    没有“防磁”标记的手表,置于磁场强度为l 600 A/m的直流磁场中不应停走。4.13防震性能       有“防震,标记的手表,其防震性能应符合QB/T 1898的规定。    没有“防震”标记的手表,受末速度为3. 13 m/s的冲击锤冲击后,不应停走及影响正常功能,手表零、部、组件不应有松动、损坏。4.14防水或密封性能4.14.1  防水性能

12、60;   优等品及有“防水”标记的非优等品手表,其防水性能应符合QB/T 1897的规定。4.14.2密封性能    没有“防水”标记的一等品手表经5.3.14.2密封性能试验后,表玻璃内表面不应出现凝雾现象。4.15外观4.15.1手表表盘与表玻璃间不应留有任何肉眼可见异物。表盘上各种字符和图案应准确、清晰。表盘及表针应色泽均匀,不应有泛色、污点、印迹、划痕等缺陷。4.15.2表壳造型、型面应规则、清晰。表壳组件的外观应清洁,不应有明显缺陷及划痕。带旋转前圈的表壳,旋转前圈转动应灵活可靠。4.15.3表带表面应平整、光滑

13、,无扭曲,带身不应有明显麻点、划痕。4.16附件抗外力性能    经5.3. 16规定的附件抗外力性能试验后,手表连接部位及表带应无零件脱落及开裂现象。4.17日历机构    有附加日历机构的手表对日历机构的要求见第A.1章。4.18时段计时及响闹功能    有附加时段计时及响闹功能的手表对时段计时及响闹功能的要求见第B.1章。4.19镀金层    手表金合金覆盖层厚度不小于5 m时方可称为镀金手表,并应在合格证或使用说明上标明,也可在

14、手表后盖注明镀金层厚度。实际镀金层厚度与标明厚度允许偏差值为镀金层标明厚度的-20%。4.20表壳体及其附件覆盖层性能4.20.1耐腐蚀性能    具有覆盖层的优等品和一等品手表经耐腐蚀性能试验后,表壳体及其附件表面不应出现肉眼可见的腐蚀点、腐蚀沉积物及盐析。4.20.2结合强度    具有覆盖层的优等品和一等品手表经结合强度试验后,覆盖层表面不应有龟裂、起泡及分离、脱落等现象出现。4.20.3耐磨损性能    具有覆盖层的优等品和一等品手表分别经受相当标准样块镍镀层厚度为5

15、m和3m的耐磨损性能试验后,覆盖层表面应无露底现象。5试验方法5.1试验条件5.1.1  环境    除有特殊要求外,试验的环境温度为1825,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温度波动不大于2,相对湿度不大于70%。5.1.2预运走时间    测试手表的平均瞬时日差或平均实走日差时,测试前手表应在5.1.1的环境中至少运走2h。5.2仪器设备    试验仪器设备分辨率及最大允许误差见表2。表2试验仪器设备试验仪器设备分辨率最大允许误差日差测试仪器0.01 s/d±

16、;0.01 s/d标准时计1s士0.05 s/d电流测试仪器0.05 A-恒温恒温箱1,RH1%±l,RH±3% 表2(续)试验仪器设备分辨率最大允许误差防水试验仪l g/min士5 g/min防磁试验仪10 A/m±1%振动试验台0.1 g,l Hz士10%,士1 Hz时段计时测试仪0.Ols10-3 s5.3试验项目5.3.1  工作温度将手表置于温度为(50士1)的环境中保温24 h,再置于5.1.1的环境中至少lh,然后置于温度为(-5土1)的环境中保温24 h(试验时也可先做低温),结果应符合4.1的要求。

17、0; 5.3.2电压范围    分别将手表的供电电压调至DC1.55 V和DC1.25 V各保持1 min,观察手表在1 min内的运走情况,结果应符合4.2的要求。5.3.3平均瞬时日差或平均实走日差    将连续运走的手表以CH位置放置于(23土1)的环境中保持至少2h,分别测出3d的瞬时日差m1、m2、m3,或分别测出手表在5.1.1规定的条件下连续运走3d的实走日差M1、M2、M3,按式(1)或式(2)计算,结果应符合4.3的要求。     

18、60;                          (1)    式中:    3 d的平均瞬时日差,单位为秒每天(sd);    m1实走一天后的瞬时日差,单位为秒每天(sd);    m2实

19、走二天后的瞬时日差,单位为秒每天(sd);    m3实走三天后的瞬时日差,单位为秒每天(s/d)。                                (2)    式中:  

20、 3 d的平均实走日差,单位为秒每天(s/d);    M1实走一天后的实走日差,单位为秒每天(s/d);    M2实走二天后的实走日差,单位为秒每天(sd);    M3实走三天后的实走日差,单位为秒每天(s/d)。5.3.4  平均温度系数Ctl、Ct2    将手表以CH位置置于(23±1)的环境中保持至少2h,测出其瞬时日差m23,再将其置于温度为(8土1)的环境中,保温至少2h后测出瞬时日差m8,然后在5.1.1规

21、定的环境中至少放置lh,再将手表放置于(38士1)的环境中,保温至少2h后测出瞬时日差m38,分别按式(3)、式(4)计算,结果应符合4.4的要求。                                   (3)  式

22、中:Ct123到8的平均温度系数,单位为秒每天摄氏度s(d·);   m2323时的瞬时日差,单位为秒每天(s/d);   m288时的瞬时日差,单位为秒每天(s/d);23、8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23、     (4)    式中:    Ct238到23的平均温度系数,单位为秒每天摄氏度s(d·);    m323时的瞬时日差,单位为秒每天(s/d);    m3838时的瞬时日差,单位为秒每天(s/d);38、23温度,单位为摄氏度()。5.3.5电压系数Cu    分别测出手表在供电电压为DC1.55 V和DC1.45 V时的瞬时日差m1.55和m1.45,C

24、U按式(5)计算,结果应符合4.5的要求。                              (5)式中:        Cu电压系数,单位为秒每天伏s(d·V);     

25、; m1.55电压为1.55 V时的瞬时日差,单位为秒每天(sd);      m1.45电压为1.45 V时的瞬时日差,单位为秒每天(sd);1.55、1.45电压,单位为伏(V)。5.3.6耐湿性能RH    将手表以CH位置放置于温度(40±1)、相对湿度55%65%的环境中保持2h,测出瞬时日差mH1,然后将相对湿度增加到85%95%,温度不变,保持24 h,再将相对湿度降到55%65%,温度仍不变保持2h,测出瞬时日差mH2,RH,按式(6)计算,结果应符合4.6的要求。&#

26、160;                                 (6)    式中:    RH试验前后的瞬时日差变化量,单位为秒每天(s/d);    mH2

27、试验后的瞬时日差,单位为秒每天(sd);    mH1试验前的瞬时日差,单位为秒每天(sd)。5.3.7耐振动性能    将手表与标准时计进行比对后以CH、6H及3H位置依次固定在振动试验台上,进行加速度为19.6 m/s2、振动频率为30 Hz120 Hz、扫描周期为1 min的连续扫描振动,振动时间为每个位置20 min,结果应符合4.7的要求。5.3.8  电池更换周期L    用电流测试仪测出供电电压为1.55 V时的手表工作电流,L按式(7)计算,结果应符

28、合4.8的要求。                                     (6)    式中t     L电池更换周期,单位为年(a)

29、;     Q一电池放电容量,单位为毫安小时(mAh);    手表的平均工作电流,单位为微安(A);     t一一年工作时间,单位为小时(h)。    注1:一年工作时间按8 760 h计算。    注2:电池放电容量按GB/T 7168中规定的l2个月后放电时间换算。5.3.9止秒功能    将手表柄头拔出,检验止秒功能;然后将柄头恢复常态,检查复位功

30、能,结果均应符合4.9的要求。5.3.10使用可靠性5.3.10.1 用手推拉和转动柄头检验拨针机构,结果应符合4.10.1的要求。5.3.10.2用标准时计比对手表,在预运走和进行平均瞬时日差、平均温度系数试验期间检查手表运走情况,结果应符合4.10.2的要求。5.3.10.3将时针分别与“3”、“6”、“9”、“12”时符中心位置重合,检查分针偏离“12”时符中心位置的角度,结果应符合4.10.3的要求。    注:以分刻度线为参照物,无分刻度线的可借助光学测量仪器加以确定。5.3.11  时分针协调差X0 &

31、#160;  按5.3.10.3规定的方法对手表进行检查,结果应符合4.11的要求。5.3.12防磁性能    有“防磁”标记的手表,其防磁性能按QB/T 1899的方法试验;没有“防磁”标记的手表,除磁场强度为1 600 A/m外,仍按QB/T 1899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4.12的要求。5.3.13防震性能    有“防震”标记的手表,防震性能按QB/T 1898的方法试验;没有“防震”标记的手表,除冲击锤的未速度为3.13 m/s外,仍按QB/T 1898的方法试验,结果应符合4

32、.13的要求。5.3.14防水或密封性能5.3.14.1  防水性能    优等品及有“防水”标记的非优等品手表,其防水性能按QB/T 1897的方法试验,结果应符合4.14.1的要求。5.3.14.2密封性能    没有“防水”标记的一等品手表,将其浸入深度为(10士2)cm水中并保持lh,结果应符合4.13.2的要求。浸水前后手表均应进行下列冷凝试验。    将手表置于温度4050的加热板上,直到手表温度与加热板的温度相同,加热时间随手表的类型而定,一

33、般为10 min20 min。然后用温度为1825的水滴滴到表玻璃上,约1 min后用抹布擦干表玻璃并进行观察。    注:如果手表是在湿度饱和情况下装配的,在“密封性能”试验前的冷凝试验中表玻璃内可能会出现凝雾,若出现种情况,应烘干手表后再进行试验。5.3.15外观    在8W日光灯下距被检表面30cm处用正常视力目测,必要时也可借助3×放大镜,有争议时可用仪器检查,结果应符合4.15的要求。5.3.16附件抗外力性能将表带系紧,根据图1所示方法给表带施加表3规定的静拉力,结果应符合4.16的要求。表

34、3表带静拉力表带宽度/mm静拉力/N188012<1850<1230 图1  附件抗外力性能试验示意图5.3.17  日历机构手表附加日历机构的相关试验见第A2章。   5.3.18时段计时及响闹功能    手表附加时段计时及响闹功能的相关试验见第B2章。5.3.19镀金层    覆盖层镀金厚度测量按QB/T 1901.2的相关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4.19的要求。5.3.20表壳体及其附件覆盖层性能5.3.20.1覆盖层耐腐蚀性能、结

35、合强度的试验按QB/T 1901.2中相应试验方法进行,结果应符合4.20.1、4.20.2的要求。5.3.20.2覆盖层耐磨损性能的试验方法见附录C。6检验规则6.1抽样    样本的抽取应是随机的,可按照GB/T 10111的规定进行,以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6.2出厂检验  6.2.1连续批的出厂检验6.2.1.1检验按GB/T 2828. 1-2003进行,采用正常检验水平的一次抽样方案,其不合格分类、检验项目和接收质量限AQL值见表4。 表4  出厂检验不合格分类检验项目对应条款接收质量限AQL 

36、B 平均瞬时日差或平均实走日差4.31.5 使用可靠性 4.10 1.5  c止秒功能4.94.0时分针协调差Xo4.114.O防水或密封性能4.144.O外观4.154.0    注1:产品结构无止秒功能和无防水或密封性能要求时,不进行相应的性能检验。    注2:手表日历机构见表A1,时段及响阉功能见表B1。表4中的抽样方案仅为推荐使用,可在供需双方未提出抽样方案时采用;其他方案可视具体情况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无论什么样的抽样方案,都应遵循GB/T 2828. 1-200

37、3中的转移规则进行。6.2.1.2在检验过程中应遵循GB/T 2828. 1-2003中正常、加严和放宽检验的转移规则和程序进行。6.2.1.3检验后的接收与否及检验后批和样本的处置,应遵循GB/T 2828. 1-2003中接收与不接收的规定进行。6.2.2孤立批的出厂检验    孤立批的出厂检验应按下列情形进行:    a)  供需方都认为是孤立批时,应按GB/T 13262、GB/T 13264及GB/T 15239-1994中的模式A进行;    b) &#

38、160;只有需方认为是孤立批时应按GB/T 15239-1994中的模式B进行;    c)  孤立批的抽样方案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6.3型式检验   6.3.1  检验按GB/T 2829-2002进行,采用判别水平,一次抽样方案。其检验项目、不合格分类、样本量及不合格质量水平RQL值见表5。 表5型式检验不合格分类    检  验  项  目对应条款样本大小n  不合格  质量水平RQL &#

39、160;     合格  判定数Ac     不合格  判定数Re       B使用可靠性4.10201512平均瞬时日差或平均实走日差4.32015l2 工作温度4.1840l2电压范围4.284012平均温度系数Ct1、Ct24.4202023电压系数CU4.584012耐湿性能RH4.684012耐振动性能4.784012电池更换周期L4.8840l2止秒功能4.9840l2时分针协调差XO4.1184012 

40、;   C 防磁性能4.1284012防震性能4.1384012防水或密封性能4.1484012外观4.15202023附件抗外力性能4.1684012镀金层4.19440O1耐腐蚀性能4.20.1结合强度4.20.2  耐磨损性能4.20.3    注1:产品结构无相应项性能要求时,不进行相应的性能检验。    注2:手表日历机构见表A2,时段及响闹功能见表B2。    当供方为降低检验成本(或费用)而要求缩小样本大小时,推荐采用附录D的抽样方案。6.3

41、.1.1  检验的样本应从本周期制造并经出厂检验合格的批中抽取。6.3.1.2  检验后合格与否的判断和检验后的处置按GB/T 2829-2002的规定进行,经型式检验后的样本,无论合格与否均不应作为合格品出厂。6.3.2  检验周期    型式检验周期一般为一年一次,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产品停产一个生产周期以上又恢复生产时;b)  产品的设计、结构、工艺、材料有较大变动时;  

42、;  c)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7.1标志、标签7.1.1  表盘及后盖    表盘或后盖上应具有“商标”和,产地”的标记。7.1.2产品合格证及使用说明    产品合格证或使用说明上应具有下列内容:    a)产品名称、规格或型号、牌号或商标;    b)生产者名称和地址;    c)采用标准的编号、等级;  

43、;  d)生产日期;    e)主要性能指标;    f)表壳体、表带及表玻璃所采用的材质;金合金覆盖层的厚度(镀金厚度5m时);    g)检验合格印章;    h)使用保养说明;    i)保修期限;    j)生产者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7.2  包装7.2.1  每只手表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附有不可卸表带的手表应备有独立的小包装。7.2.2包装应保证产

44、品不相碰撞、不摩擦损坏,包装盒应具有防震、耐振动性能,并附有商标、标识等相关内容。7.2.3大包装箱应具有防潮、防震、耐振动性能,箱外要有“小心轻放”、“防潮”的标志。7.3运输、贮存7.3.1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小心轻放,不能相互挤压,避免受到冲击、强烈振动,切忌受潮,并应远离磁场。7.3.2产品应避免与能产生腐蚀性气体的物品存放在一起。7.3.3贮存环境应保持通风干燥,环境温度宜在535之间,相对湿度宜在70%以下。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附加日历机构     本附录适用于带有附加日历机构的指针

45、式石英手表。A1  技术要求A1.1  换历可靠性    字盘及指针形式的日历机构,自行换历、拨针换历或快拨机构换历均应可靠。换历完毕时,任一日期、星期不应有不换、错换和显示位置及指示位置不正确的现象;非换历时间,日历字符及指针不应移动。A1.2  日历换历指示差    日期换历完毕时,指示时刻应在“12”时符士15 min内;星期换历完毕时间允许滞后4 h 30 min。    注:对于24 h刻度的手表应在“24”时符±15 min内。A1.

46、3  电池更换周期L    电池更换周期L应符合4.8的要求。A1.4外观A1.4.1  日历环、周历盘的色泽均匀,不应有泛色现象,字符应端正、清晰。表盘上的日历窗位置正确、无歪斜;日历框应牢固、色泽均匀。A1.4.2有日历放大镜的,放大镜位置应与日历窗对应,所放大的字符应清晰可辨,不应扭曲。A2试验方法A2.1  试验条件见5.1。A2.2换历可靠性    用手推拉和转动柄头(或按压按钮)或用仪器检查全部日期及星期的拨针换历和非禁区内的快拨换历性能,实走检查大致均匀分布的三

47、个日期及星期的自行换历性能。经上述检查后,结果应符合A.1.1的要求。A2.3  日历换历指示差    手拨针换历检查三个日期,结果应符合A. 1.2的要求。A2.4  电池更换周期L在非换历状态下测量电压为1.55 V时手表的工作电流I1,然后再将手表置于换历状态,测量电压为1.55 V时手表在换历状态下的工作电流I2。L按式(A1)计算,结果应符合A1.3的要求。              &

48、#160;           (A.1)  式中:   L电池更换周期;单位为年(a);   Q一电池的放电容量,单位为毫安小时(mAh);  一非换历状态下手表的工作电流,单位为微安(A);     一换历状态下手表的工作电流,单位为微安(A);  注:在换历时间内,测换历不同状态时,n个电流值取其平均值计算,n根据手表换历时间确定。

49、   t1日历机构换历时间(日历机构自换历开始到换历结束的时间),单位为小时(h);   t一一年工作时间,单位为小时(h/a)。    注1:一年工作时间按8 760 h计算。    注2:电池放电容量按GB/T 7168中规定的12个月后的放电时间换算。A2.5外观    按5.3.15的方法检查,结果应符合A. 1.4的要求。A3检验规则A3.1  检验规则见第6章。A3.2  出厂检验  

50、  连续批出厂检验的项目及接收质量限AQL值见表A1。表A1  出厂检验检验项目对应条款接收质量限AQL换历可靠性A1.11.5日历换历指示差A1.24.0外观A1.44.0A.3.3   型式检验型式检验的检验项目、样本大小及不合格质量水平RQL值见表A.2。表A2  型式检验不合格分类  检  验  项  目  对应条款 样本大小n 不合格质量水平RQL合格判定数Ac不合格判定数ReB换历可靠性A1.1101501c日历换历指示差A

51、1.2820OI电池更换周期LA1.3840l2  附  景  B(规范性附录)附加时段计时及响闹功能     本附录适用于带有附加时段计时功能及响闹功能的指针式石英手表。B1  技术要求B1.1  时段计时可靠性    手表时段计时功能应工作可靠,功能之间应转换正常,秒针回零后与表盘刻度零位的偏移不应超出1个最小刻度。B1.2响闹可靠性    手表响闹装置处于开闹状态应可靠闹时,止闹机构应灵活可靠。B1.

52、3时段计时精度    手表时段计时精度应不超出表盘刻度最小显示分辨值。B2试验方法B2.1试验条件见5.1。B2.2时段计时可靠性    用手推拉和转动柄头或按钮进行时段计时功能操作,检验时段计时工作、指针回零位置及功能转换状态,结果应符合B.1.1的要求。B2.3响闹可靠性    将手表置于开闹状态,调整响闹设置检验其响闹情况,在闹响状态下检查止闹机构,结果应符合B1.2规定。B2.4时段计时精度    将时段计时测试仪置于手表规定的时段量程,测出手表CH位置时的时段计时和仪器量程设定值的差值,测量3次,取其绝对值之和的平均值,结果应符合B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