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土壤-文档资料_第1页
江苏土壤-文档资料_第2页
江苏土壤-文档资料_第3页
江苏土壤-文档资料_第4页
江苏土壤-文档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一.地理位置v江苏省,简称苏,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位居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西连安徽,北接山东。省际陆地边界线3383公里,其中与安徽接壤线最长,达1673公里。全省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6%,列全国第24位。总人口7438万人,居全国第5位,人口密度为725人/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全省辖13个地级市,31个县级市,33个县,省会南京市。2二.土壤概况v江苏地处中纬度,南北较长,跨暖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低山、丘陵、岗地仅占14.33%,主要位于西部和

2、北部。平原中半数以上海拔不足5米,太湖平原、沿江和里下河地区地势低洼,水网密布。各地气候、地形以及生物、母质、成陆时间等条件的差异,形成了江苏多种多样的土壤类型。地带性土壤(显域土)有褐土、棕壤、黄棕壤和黄壤,非地带性土壤(隐域土)有盐渍土、草甸土和沼泽土等。v江苏农业历史悠久,素以精工细作著称。各地不同的耕作制度和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深刻的影响,自然土壤已演变为各类耕作土壤。旱作土壤有山沙土、包浆土、黄浆土、黄刚土、山黄土、黄潮土、黑土等类型,水稻土有黄白土、黄泥土、淤泥土、青泥土等类型。v根据土壤组合和农业利用措施的区域差异,江苏全省共分为3个土带、10个土区、49个土片。3三.土壤类型v褐

3、土褐土 主要分布在徐州、淮阴西部的丘陵岗地地区,面积约34435平方公里。成土母质主要是石灰岩、页岩、玄武岩等风化残积物、坡积物及黄土性物质,多为基性岩石或富含石灰质。江苏境内的褐土主要是淋溶褐土亚类,是在半湿润森林气候条件下行成的。v棕壤棕壤 主要分布于徐淮地区的东部-东海、赣榆及连云港市一带。大部分棕壤因受侵蚀的影响,土层甚薄。成土母质以酸性变质岩系的残积物为主。全省的棕壤,除以开垦种植外,大部分食山地土壤,因受到严重的土壤侵蚀,多发育成粗骨棕壤,除薄层表土外,全剖面为砾石层。4三.土壤类型v黄棕壤黄棕壤 主要分布在南京、溧水、丹阳、常州、常熟一线以北地区,共有52103.5平方公里。北连

4、棕壤和淋溶褐土地带,南向黄壤地带过渡。分布在低山丘陵区的黄棕壤大多发育于石英砂岩、砂页岩、砾岩或花岗岩等残积母质上,大部分经过严重的土壤侵蚀,土层较薄。在山区的黄棕壤,由于植被经常被破坏,土壤侵蚀比较严重,土层较薄,土壤发育程度不高,称为粗骨黄棕壤。在丘陵阶地上发育与下蜀黄土上的黄棕壤,土体深厚,质地粘重,核状和柱状结构发育,pH值较高,盐基饱和度大。土壤的自然肥力较高,是发展农业、栽种果树的基地。v草甸土草甸土 在江苏分布比较广泛,其成土母质多为较新的冲积物和湖积物,质地以沙壤土或轻壤土为主。5三.土壤类型v黄壤黄壤 仅分布在南部高淳、溧阳、宜兴、吴县等市县境内。黄壤地带气候温暖湿润,土壤中

5、有机质积累比较丰富,分解也强烈,表土中有机质层厚度在15-30厘米,有机质含量为1-3%。土壤中矿物质的风化度较高,淋溶淀积作用明显,盐基总量为5-15毫克当量/100克土,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 土壤下层常有铁锰结核,上层杂色斑纹较多,粘粒部分的硅铝率在2.5左右,土壤已有相当程度的富铝化现象。6三.土壤类型v沼泽土沼泽土 主要分布在湖荡周边,如里下河平原的射阳湖、大纵湖周边,里运河西侧滨湖低地,太湖平原诸湖群沿湖低地,高淳、溧水二县石 臼-固城湖群周边。沼泽土的母质以湖积物为主,亦有河流冲积物。v耕作土壤耕作土壤 耕作土壤是在自然土壤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继承了自然土 壤的主要特性,又发展了利于

6、作物生长的新的特性。7土壤类型自然土壤耕作土壤生物气候带显域土隐域土旱作土水稻土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土壤地带棕壤粗骨棕壤包浆棕壤山沙土包浆土褐土淋溶褐土黄僵土草甸土(淮北)浅色草甸土盐化草甸土沼泽草甸土黄潮土花碱土黑土北亚热带混生常绿树落叶林土壤地带黄棕壤粗骨黄棕壤残积碳酸盐黄棕壤草甸黄棕壤黄刚土黄白土黄泥土滨海盐土草甸盐土盐潮土淤泥土草甸土(淮南)浅色草甸土灰潮土淤泥土沼泽土腐殖质沼泽土青泥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的土壤地带黄壤红黄壤红黄土江苏自然土壤与耕作土壤对照表8四.土壤污染v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土壤板结,地力下降,残毒贻害农作物,农副产品质量下降,且化肥和农药雨后随径流入河,从而污染

7、河水。v不少地方乡镇工业的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抗旱时作为灌溉用水,反复循环,既影响作物生长,又影响农副产品的质量。v城市郊区菜地土壤污染更为严重,因菜地多分布在市区四周,直接间接受到环境的污染。v残余农药和化肥随着污水灌溉从地面进入下层,污染物因此由土壤表层向下部扩散和迁移,从而部分污染地下水。9五.土壤污染控制v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 如控制和消除城镇工业的“三废”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加强灌区河湖水质污染的监测与管理;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倡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既可提高土壤肥力,减轻土壤板结,又可提高农副产品质量。v适当调整耕作制适当调整耕作制 如棉田因多施化肥和多喷射农药,两者残留量较多,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棉花和水稻水旱轮作,种植水稻可减轻或消除农药和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