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物理--新课标(JK)_第1页
第五单元物理--新课标(JK)_第2页
第五单元物理--新课标(JK)_第3页
第五单元物理--新课标(JK)_第4页
第五单元物理--新课标(JK)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1课时压强 液体压强第12课时大气压强 在流体中运 动第13课时浮力及其应用第第11课时课时 压强压强 液体压强液体压强 第第11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考点聚焦考点聚焦考点考点1 1 压力压力 1 1定义:定义:_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 2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注意注意 (1) (1)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2) (2)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当物体放在水平桌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当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物体对桌面的压力面上时

2、,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物体对桌面的压力F F和物体和物体的重力的重力G G相等。相等。垂直垂直第第11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比较比较 如图如图111所示是承受面在各种情况下所受压所示是承受面在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力的大小。图111第第11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考点考点2 2 压强压强 1 1定义:物体定义:物体_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2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 3公式:公式:_;相应单位:;相应单位:1 Pa1 Pa1 N/m2 1 N/m2 。 4 4影响因素:压强影响因素:压强( (压力作

3、用效果压力作用效果) )不仅跟不仅跟_的的大小有关,还跟大小有关,还跟_的大小有关。的大小有关。单位面积上单位面积上压力压力受力面积受力面积第第11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增大压力减小压力减小压力 5 5压强的改变方法压强的改变方法 (1) (1)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_的方法来减小压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通过通过_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细、菜刀刀口很薄。 (2

4、) (2)当受力面积不变时,可通过当受力面积不变时,可通过_来增大压强,来增大压强,通过通过_来减小压强。来减小压强。 说明说明 由公式由公式 可知,改变压强时,还可将压力可知,改变压强时,还可将压力F F和和受力面积受力面积S S两个因素同时做相应改变。两个因素同时做相应改变。第第11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6 6流体的压强流体的压强 (1)_ (1)_和和_有很强的流动性,统称为流体。有很强的流动性,统称为流体。 (2) (2)流体不仅对与之接触的物体施加压强,在流体内流体不仅对与之接触的物体施加压强,在流体内部也同样存在压强。部也同样存在压强。液体液体气体气体第第11课时课时 考点聚

5、焦考点聚焦考点考点3 3 液体压强液体压强 1 1产生原因:产生原因:_。 2 2测量仪器:压强计。测量仪器:压强计。 3 3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1)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因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液体具有流动性) )。 (2) (2)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 (4)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液体受重力和液体具有流动性液

6、体受重力和液体具有流动性第第11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4 4液体压强公式:液体压强公式:_。 注意注意 利用公式利用公式p pghgh计算液体压强时应注意:计算液体压强时应注意: (1) (1)式中式中h h是指液体内某点的深度是指液体内某点的深度( (不是高度不是高度) ),即,即该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该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2) (2)当已知公式中任意三个量时,都可通过公式变当已知公式中任意三个量时,都可通过公式变形求另外一个量。形求另外一个量。 点拨点拨 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

7、、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等均无关。容器形状等均无关。p ppghpgh第第11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5 5连通器连通器 (1) (1)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2) (2)原理:连通器里装同一种液体且液体不原理:连通器里装同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3) (3)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水器、船闸等。第第11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6 6液压技术液压技术 (1) (1)液压原理:密闭液体上的压强,

8、能够大小液压原理: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 (2) (2)优点:在一端施加一个较小力,另一端会优点:在一端施加一个较小力,另一端会得到一个较大力。得到一个较大力。 (3) (3)应用:液压千斤顶、液压刹车系统、动植应用:液压千斤顶、液压刹车系统、动植物体的液体传动等。物体的液体传动等。第第11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知识纵横知识纵横1 1固体压力固体压力( (压强压强) )和液体压力和液体压力( (压强压强) )解题思路比较解题思路比较固体固体先求压力,再求压强先求压力,再求压强液体液体先求压强先求压强( (p pghgh) ),再求压力,再求压

9、力( (F FpSpS) )第第11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2.2.压强公式灵活应用压强公式灵活应用p p 适用于一切状态适用于一切状态( (固、液、气固、液、气) )的压的压强计算强计算p pghgh 适用于流体压强适用于流体压强( (液、气液、气) )的计算的计算适用于在水平面上的直柱体适用于在水平面上的直柱体( (如: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等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等) )对对水平面的压强计算水平面的压强计算第第11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归类示例归类示例类型一类型一 压力和压强压力和压强命题角度:命题角度:(1)(1)利用作图方式考查压力的三要素。利用作图方式考查压力

10、的三要素。(2)(2)压力与压强的关系压力与压强的关系p p 。(3)(3)探究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4)(4)生活中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生活中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5)(5)利用压强的定义式进行简单计算。利用压强的定义式进行简单计算。第第11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 例例1 1如图如图11112 2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的是对支持面的压力的是 ( () )A AB BC CD D图图11112 2C C第第11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 解析解析 A A中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压力的方向中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压力的

11、方向正确,但压力的作用点应该在水平面上,不合题正确,但压力的作用点应该在水平面上,不合题意;意;B B中物体放在斜面上,压力的方向、作用点都中物体放在斜面上,压力的方向、作用点都不正确,不合题意;不正确,不合题意; C C中物体放在斜面上,压力中物体放在斜面上,压力的方向和作用点都正确,符合题意;的方向和作用点都正确,符合题意;D D中物体放在中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对斜面的压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水平面上,对斜面的压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合题意。不合题意。 (1)(1)当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物体的重当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物体的重力和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不是力和物体对地面的压

12、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不是同一个受力物体,作用点不同。同一个受力物体,作用点不同。(2)(2)当物体不是放当物体不是放在水平面上时,重力和压力没有关系。在水平面上时,重力和压力没有关系。第第11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图图11113 3第第11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第第11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 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但是难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但是难度并不大,主要是密度、重力、压强等公式度并不大,主要是密度、重力、压强等公式的灵活运用,通过此类题目的练习,进一步的灵活运用,通过此类题目的练习,进一步强化了基础知识。强化了基础知识。第第11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类型二类型二

13、液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命题角度:命题角度:(1)(1)探究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2)(2)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比较液体压强。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比较液体压强。(3)(3)计算液体压强的大小。计算液体压强的大小。第第11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图11480 N80 N 第第11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第第11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类型三类型三 连通器连通器命题角度:命题角度:(1)(1)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的特点。(2)(2)生活中的连通器应用。生活中的连通器应用。(3)(3)连通器原理在计算中的简单应用。连通器原理在计算中的简单应用。第第11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图

14、图11115 5BDBD第第11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 解析解析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U U形管相当于一个连通器,由于静形管相当于一个连通器,由于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选项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选项A A的说法不正确,选项的说法不正确,选项B B的的说法符合实际情况。当将说法符合实际情况。当将A A管向右倾斜待稳定后,管向右倾斜待稳定后,U U形管中形管中水的竖直深度减小,因此水的竖直深度减小,因此U U形管底形管底C C点的压强将变小,所以点的压强将变小,所以选项选项C C的说法错误

15、,选项的说法错误,选项D D的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说法符合实际情况。 本题主要考查对连通器特点的了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连通器特点的了解( (所装同一种液所装同一种液体静止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是相平的体静止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是相平的) )。当将。当将A A管向管向右倾斜待稳定后,右倾斜待稳定后,U U形管中水的竖直深度将减小。形管中水的竖直深度将减小。第第11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方法集锦方法集锦 1 1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自身重力的三种常见关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自身重力的三种常见关系:系:( (如图如图11116 6所示所示) )图116第第11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 2 2柱体

16、类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可直接柱体类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可直接用公式用公式p p 分析,柱体类固体对支持面的压强分析,柱体类固体对支持面的压强也可直接用也可直接用p p物物ghgh物来分析。物来分析。第第12课时课时 大气压强大气压强 在流体中运动在流体中运动第第12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考点聚焦考点聚焦考点考点1 1 大气压强大气压强 1 1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压强,简称大气压。 2 2产生原因:产生原因:(1)(1)空气空气_作用;作用;(2)(2)气体具有气体具有_性。性。 3 3验证存在实验:验

17、证存在实验:_实验。实验。 4 4测定大小实验:测定大小实验:_实验。实验。 5 5测量工具:气压计测量工具:气压计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盒式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 6 6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等。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等。受重力受重力流动流动马德堡半球马德堡半球托里拆利托里拆利第第12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考点考点2 2 托里拆利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1 1实验目的:测定大气压的值。实验目的:测定大气压的值。 2 2实验过程:在长约实验过程:在长约1 m1 m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

18、,放开堵管口的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 mm760 mm。 3. 3.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等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气压等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4 4结论:标准大气压结论:标准大气压P P0 0_mmHg_mmHg_ _ cmHgcmHg1.011.01_ P

19、a_ Pa。7607607676第第12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点拨点拨 关于托里拆利的几个经典问题:关于托里拆利的几个经典问题: (1) (1)本实验中,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只与外界大气压有关,本实验中,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只与外界大气压有关,与管的粗细、倾斜程度、管的长度与管的粗细、倾斜程度、管的长度( (足够长足够长) )无关。无关。 (2) (2)外界大气压不变时,将玻璃管逐渐倾斜时,管内真空外界大气压不变时,将玻璃管逐渐倾斜时,管内真空部分的长度会逐渐变短,直至消失;但真空部分未消失之前,部分的长度会逐渐变短,直至消失;但真空部分未消失之前,水银柱的高度不变水银柱的高度不变( (长度变长

20、长度变长) ),始终为一定值。,始终为一定值。 (3) (3)当真空部分混入气泡时,气泡对水银柱有向下的压强,当真空部分混入气泡时,气泡对水银柱有向下的压强,此时此时p p0 0p p水银水银p p气气,故此时水银柱的高度小于,故此时水银柱的高度小于760 mm760 mm。 (4) (4)当将管向下压至水银柱的高度小于当将管向下压至水银柱的高度小于760 mm760 mm时,真空部时,真空部分将会全部消失,且水银柱对玻璃管的底部有向上的压强,分将会全部消失,且水银柱对玻璃管的底部有向上的压强,此时此时p p向上向上 p p0 0p p水银水银,但此时若将管底打破,水银并不会向,但此时若将管底

21、打破,水银并不会向外喷出,而是降至与水银槽液面相平。外喷出,而是降至与水银槽液面相平。第第12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考点考点3 3 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1 1伯努利原理伯努利原理 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流速,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小的地方压强_。小小大大第第12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图图12121 1 如图如图12121 1所示,玻璃管所示,玻璃管A A、B B管的横截面积相同且大管的横截面积相同且大于于C C管的横截面积。打开水龙头,让水缓缓地流过,可以管的横截面积。打开水龙头,让水缓缓地流过,可以看到:看到:D D、F F竖管中的水面相平且

22、高于竖管中的水面相平且高于E E竖管中的水面。竖管中的水面。 在相同的时间内,流过在相同的时间内,流过A A、B B、C C三管的水量是一样的,三管的水量是一样的,则水在则水在C C处的流速大,处的流速大,C C处的压强小处的压强小第第12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2 2飞机机翼的升力飞机机翼的升力 产生原因:如图产生原因:如图12122 2所示,机翼形状下方平直上方凸所示,机翼形状下方平直上方凸起,当气流迎面吹来时,在相同的时间内上方气流经过路起,当气流迎面吹来时,在相同的时间内上方气流经过路程大于下方气流的路程,因此上方气流流速大,压强较小,程大于下方气流的路程,因此上方气流流速大,压强

23、较小,下方气流流速较小,压强较大。机翼上、下表面受到了不下方气流流速较小,压强较大。机翼上、下表面受到了不平衡力的作用,向上的力大于向下的力,二者合力是向上平衡力的作用,向上的力大于向下的力,二者合力是向上的,便是我们所说的升力。的,便是我们所说的升力。图图12122 2第第12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知识纵横知识纵横大气压强面面观大气压强面面观气压与高度气压与高度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在海拔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 m3000 m以内,每上升以内,每上升10 m10 m,大气压大约降低,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100 Pa气压与沸点气压与沸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

24、降低,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气压增大时升高气压与体积气压与体积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的体积越大,压强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的体积越大,压强越小越小气压与天气压与天气、季节气、季节一般来说,大气压晴天比阴天高,冬天比一般来说,大气压晴天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夏天高第第12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归类示例归类示例类型一类型一 大气压强大气压强命题角度:命题角度:(1)(1)通过生活实例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通过生活实例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2)(2)体会大气压强的大小。体会大气压强的大小。(3)(3

25、)大气压强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大气压强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4)(4)大气压强的测量和有关简单计算。大气压强的测量和有关简单计算。(5)(5)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大气压强的应用。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大气压强的应用。第第12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 例例1 1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 (不不留空气留空气) ),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纸片也不掉下( (如图如图12123 3所示所示) )。以下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以下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中正确的是中正确的是 ( ()

26、)图图12123 3B BA 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B B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 C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D 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第第12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 解析解析 杯中装满水后倒置或倾斜,纸片都不会掉杯中装满水后倒置或倾斜,纸片都不会掉下来,是因为被大气压给下来,是因为被大气压给“支持支持”住了,即大气压向住了,即大气压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第第12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

27、示例 例例2 220122012济宁济宁 草坪式浴室防滑垫的反正面草坪式浴室防滑垫的反正面如图如图12124 4所示,其正面做成仿草坪式,目的是为了所示,其正面做成仿草坪式,目的是为了_;反面的;反面的许多小吸盘在许多小吸盘在_作用下,使垫紧贴在地面上,作用下,使垫紧贴在地面上,从而达到防滑效果。从而达到防滑效果。图图12124 4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大气压大气压第第12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 解析解析 (1) (1)浴室防滑踏垫,其正面为仿草坪式设计,浴室防滑踏垫,其正面为仿草坪式设计,这样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这样

28、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脚与垫之间的摩擦;而增大了脚与垫之间的摩擦;(2)(2)反面的许多小吸盘,将反面的许多小吸盘,将吸盘内的空气挤压出来以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盘被吸盘内的空气挤压出来以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盘被挤压到地面上,起到了防滑的作用。挤压到地面上,起到了防滑的作用。 本题考查了力学方面的知识:增大摩擦力的方本题考查了力学方面的知识: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大气压的应用。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到法、大气压的应用。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的实用性。物理的实用性。第第12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类型二类型二 托里拆利实验托里拆利实验命题角度

29、:命题角度:(1)(1)托里拆利实验的目的。托里拆利实验的目的。(2)(2)托里拆利实验探究过程和原理。托里拆利实验探究过程和原理。(3)(3)影响托里拆利实验结果的因素。影响托里拆利实验结果的因素。第第12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 例例3 320122012茂名茂名 如图如图12125 5所示是测量大气压所示是测量大气压强的装置,玻璃管长约强的装置,玻璃管长约1 m1 m,槽内装有水银,下列说法,槽内装有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 () )图图12125 5D DA A此装置是一个连通器此装置是一个连通器B B第一次利用此装置测出大气压第一次利用此装置测出大气压 强的科学家是帕斯卡

30、强的科学家是帕斯卡C C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测出的大气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测出的大气压强一定为压强一定为76 cm76 cm汞柱高汞柱高D D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汞液面高度差减小内外汞液面高度差减小第第12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 解析解析 因玻璃管的上端是封闭的,所以此装置因玻璃管的上端是封闭的,所以此装置不是连通器,故不是连通器,故A A不符合题意;第一次利用此装置测不符合题意;第一次利用此装置测出大气压强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故出大气压强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故B B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测出的大气压值不一定为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测出的大气压值不一

31、定为76 cm76 cm汞汞柱高,故柱高,故C C不符合题意;位置较高处的大气压较低,不符合题意;位置较高处的大气压较低,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就会下降,故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就会下降,故D D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托里拆利实验的依据和实验中注意本题考查托里拆利实验的依据和实验中注意的事项,以及哪些因素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要注的事项,以及哪些因素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要注意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的值时,玻璃管最上端有一意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的值时,玻璃管最上端有一段真空,测量原理是段真空,测量原理是p p大气大气p p水银水银水银水银ghgh。第第12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类型三类型

32、三 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命题角度:命题角度:(1)(1)通过自然现象考查流体压强的基本特点。通过自然现象考查流体压强的基本特点。(2)(2)利用流体压强特点解释生活现象。利用流体压强特点解释生活现象。(3)(3)飞机升力的原理与应用。飞机升力的原理与应用。(4)(4)设计实验探究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设计实验探究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第第12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 例例4 420112011张家界张家界 如图如图12126 6所示,一把太阳所示,一把太阳伞固定在地面上,一阵大风吹来,伞面被伞固定在地面上,一阵大风吹来,伞面被“吸吸”,发生,发生变形。这是由于伞上方的空气

33、流速变形。这是由于伞上方的空气流速_ (_ (选填选填“大于大于”或或“小于小于”) )下方,伞面被向下方,伞面被向_(_(选填选填“上上”或或“下下”)“)“吸吸”。图图12126 6小于小于上上第第12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 流体在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流速慢的地方压强大。如流体在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流速慢的地方压强大。如图图12127 7所示就很直观:水从下面的管中流过,所示就很直观:水从下面的管中流过,M M点的流速点的流速v v1 1比比O O点的流速点的流速v v3 3慢,所以慢,所以p p1 1p p2 2,因为,因为p pghgh,可以看到,可以看到A A管中的水面比管中的水

34、面比C C管中的水面高。管中的水面高。图127 伯努力原理伯努力原理第第12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 例例5 5观察如图观察如图12128 8所示的汽车外形,若车在水平路所示的汽车外形,若车在水平路面上急速行驶,由于车上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不同,车对面上急速行驶,由于车上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不同,车对地面的压力会地面的压力会_,从而使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_,车容易失控。,车容易失控。( (均选填均选填“变大变大”、“变小变小”或或“不变不变”) )图图12128 8变小变小变小变小第第12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 解析解析 车子静止在水平路面上,车子对路面的压力车子

35、静止在水平路面上,车子对路面的压力等于重力。汽车急速行驶时,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上等于重力。汽车急速行驶时,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比下方路程长,流速大,压强小,汽车在压强方的路程比下方路程长,流速大,压强小,汽车在压强差下产生向上的升力,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减小,小于汽差下产生向上的升力,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减小,小于汽车的重力。车对地面压力减小,使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车的重力。车对地面压力减小,使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司机难于把握方向,容易引发事故。力减小,司机难于把握方向,容易引发事故。 (1)(1)掌握流体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并能利用流掌握流体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并能利用流体压强知识解释轿

36、车制成流线型的原因。体压强知识解释轿车制成流线型的原因。(2)(2)在行车过程在行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超载、不超速的原因。中一定要注意不超载、不超速的原因。第第13课时课时 浮力及其应用浮力及其应用 第第13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考点聚焦考点聚焦考点考点1 1 浮力浮力图图13131 1竖直向上竖直向上液体(气体)液体(气体)压力差压力差第第13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考点考点2 2 浮力的大小浮力的大小 1 1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体排开液体的体积_关系;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关系;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

37、、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_关系。关系。 2 2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实验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实验( (如图如图13132 2所示所示) )图图13132 2有有无无第第13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1)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的大小等于它_。 (2) (2)公式表示:公式表示:_。 比较比较 “ “全部浸入全部浸入”和和“部分浸入部分浸入” 当物体全部浸入液体当物体全部浸入液体( (或气体或气体) )时,时,V V排排V V物物。 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

38、(或气体或气体) )时,时,V V排排V V物物。 (3) (3)适用范围:液体适用范围:液体( (或气体或气体) )。 注意注意 物体要受到了浮力,才可以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要受到了浮力,才可以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计算浮力的大小。来计算浮力的大小。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第第13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3 3计算浮力方法计算浮力方法 (1) (1)称重法:称重法:F F浮浮G GF F拉拉( (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 (2) (2)压力差法:压力差法:F F浮浮 F F向上向上 F F向下向下( (用浮力产生的原因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求浮力) )。 (3

39、) (3)平衡法:物体漂浮、悬浮时,平衡法:物体漂浮、悬浮时,F F浮浮G G ( (用二力平用二力平衡求浮力衡求浮力) )。 (4) (4)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F F浮浮G G排排液液gVgV排排( (用阿基米德原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第第13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4 4解浮力问题的步骤解浮力问题的步骤 (1) (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

40、态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 (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 (3)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 (一般考虑平衡条件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第第13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考点考点3 3 物体的浮沉及应用物体的浮沉及应用1 1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的浮沉条件几种状态几种状态( (如图如图13133 3所示所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图133 第第13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第第13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 比较比较 悬浮与漂浮悬浮与漂浮 第第13课时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图图13134 4第第13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归类示例归

41、类示例类型一类型一 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命题角度:命题角度:(1)(1)设计情景考查浮力产生的原因。设计情景考查浮力产生的原因。(2)(2)探究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3)(3)通过生活实例考查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通过生活实例考查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4)(4)简单浮力的分析及计算问题。简单浮力的分析及计算问题。第第13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空桶的重力空桶的重力第第13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图图13135 5F F1 1F F2 2F F3 3F F4 4F F1 1F F2 2= = F F3 3F F4 4第第13课时课时

42、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 解析解析 (1) (1)要求被排开液体的重力,得用桶和水要求被排开液体的重力,得用桶和水的总重力减去桶的重力才可,所以的总重力减去桶的重力才可,所以d d是测量空小桶的重是测量空小桶的重力的;力的;(2)(2)物体受到的浮力为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 F浮浮F F1 1F F2 2;(3)(3)已知水桶已知水桶和水的重,又知空桶重,则排开水的重为和水的重,又知空桶重,则排开水的重为G G排排F F3 3F F4 4;(4)(4)最后关系式最后关系式F F浮浮G G排排,即,即F F1 1F F2 2F F3 3F F4 4成立,就可以成立,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本题目研究阿基米德原理这个实验,将实验本题目研究阿基米德原理这个实验,将实验中的各过程分解、验证,充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中的各过程分解、验证,充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应熟练掌握,记住并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掌握程度,应熟练掌握,记住并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第第13课时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类型二类型二 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命题角度:命题角度:(1)(1)利用受力分析判断物体的浮沉。利用受力分析判断物体的浮沉。(2)(2)利用密度比较判断物体的浮沉。利用密度比较判断物体的浮沉。(3)(3)物体浮沉条件在生活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