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学_03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_第1页
食品毒理学_03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_第2页
食品毒理学_03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_第3页
食品毒理学_03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_第4页
食品毒理学_03我国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第三章 我国食品安全性我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毒理学毒理学化学等化学等统计学统计学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临床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生物学确定各类外源化学物质对确定各类外源化学物质对人体作用的安全剂量人体作用的安全剂量()代谢和药动学()代谢和药动学(+)排除)排除 (U U)亚急性毒性实验)亚急性毒性实验(S)接受)接受()接受()接受(?)慢性毒性(?)慢性毒性()接受()接受食品安全性评估的决定树分析食品安全性评估的决定树分析被检物质(定性)被检物质(定性)暴露分析(定量)暴露分析(定量)急性毒性急性毒性()遗传毒性()遗传毒性(+)排除)排

2、除(+)排除)排除(+)排除)排除(+)排除)排除食品安全性评估的决定树分析食品安全性评估的决定树分析+ +:毒性不可接受:毒性不可接受- -:不不表示毒性不可接受表示毒性不可接受?:证据不足?:证据不足S S:已知代谢途径并且安全:已知代谢途径并且安全U U:代谢途径未知:代谢途径未知一一. .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四试验四个个阶段的内容阶段的内容1.1.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2.2.第二阶段: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第二阶段: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短期喂养试验验、短期喂养试验3.3.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4.4.

3、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验)第四阶段第四阶段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第二第二阶段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被检物质(定性)被检物质(定性)暴露分析(定量)暴露分析(定量)急性毒性急性毒性(+)排除)排除()遗传毒性()遗传毒性()代谢和药动学()代谢和药动学(+)排除)排除(+)排除)排除 (U)亚急性毒性实验)亚急性毒性实验(S)接受)接受(+)排除)排除()接受()接受(?)慢性毒性(?)慢性毒性(+)排除)排除()接受()接受食品安全性评估的决定树分析食品安全性评估的决定树分析二二. . 对不同受试物选择毒性试验的对不同受试物选择毒性试验的原则原则1.1

4、.我国创新:四个阶段的试验我国创新:四个阶段的试验2.2.与已知允许使用的某物质结构类似的物质:与已知允许使用的某物质结构类似的物质:先进行前三阶段试验先进行前三阶段试验3.3.国外已知可用:前两阶段试验国外已知可用:前两阶段试验4.4.略略第二节第二节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方法与结果判定试验的方法与结果判定进行食品安全性评价进行食品安全性评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时需要考虑的因素结结定定果果判判一一.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试验的方法与目的试验的方法与目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确定各类外源确定各类外源化学物质对人化学物质对人体作用的安全体作

5、用的安全剂量剂量l收集收集其其基本材料基本材料l了解了解其其使用情况使用情况l选用选用合适的合适的形式形式l收集相关资料收集相关资料l试验的目的试验的目的l试验的设计试验的设计lLDLD5050的计算方法的计算方法l试验的局限性试验的局限性l遗传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l传统致畸试验传统致畸试验l3030天喂养试验天喂养试验l亚慢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l代谢试验代谢试验l基本概念基本概念l试验目的试验目的l试验方法试验方法l试验的简化试验的简化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第四阶段前期工作:前期工作:外源化学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外源化学物的定性、定量分析(1)取样取样l(3) 分析分析l

6、(2)萃取和净化)萃取和净化液液萃取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固相萃取各种光谱分析,确定其化各种光谱分析,确定其化学结构学结构色谱可以分离、纯化几乎色谱可以分离、纯化几乎所有化学物质所有化学物质定量定量(一)试验前的准备工作(一)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 1. 收集受试物质的基本材料收集受试物质的基本材料2.2.了解受试物质的使用情况了解受试物质的使用情况3.3.选用与人类实际接触的产品形式进行试选用与人类实际接触的产品形式进行试验验4.4.收集已有的相关毒理学资料收集已有的相关毒理学资料被检物质(定性)被检物质(定性)暴露分析(定量)暴露分析(定量)急性毒性急性毒性(+)排除)排除()遗传毒性()遗传毒性

7、()代谢和药动学()代谢和药动学(+)排除)排除(+)排除)排除 (U)亚急性毒性实验)亚急性毒性实验(S)接受)接受(+)排除)排除()接受()接受(?)慢性毒性(?)慢性毒性(+)排除)排除()接受()接受食品安全性评估的决定树分析食品安全性评估的决定树分析(二)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二)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 1.试验目的试验目的:主要是测定:主要是测定LDLD5050l3.试验结果判定:试验结果判定:l2.试验方法:略试验方法:略(1 1) LDLD5050剂量剂量小于人的可能摄入量的小于人的可能摄入量的1010倍倍 放弃放弃(2 2) LDLD5050剂量大于人的可能摄入量的剂量大

8、于人的可能摄入量的1010倍倍 进入下一轮实验进入下一轮实验 LD LD5050越小,该物质越小,该物质的毒性越大的毒性越大被检物质(定性)被检物质(定性)暴露分析(定量)暴露分析(定量)急性毒性急性毒性(+)排除)排除()遗传毒性()遗传毒性()代谢和药动学()代谢和药动学(+)排除)排除(+)排除)排除 (U)亚急性毒性实验)亚急性毒性实验(S)接受)接受(+)排除)排除()接受()接受(?)慢性毒性(?)慢性毒性(+)排除)排除()接受()接受食品安全性评估的决定树分析食品安全性评估的决定树分析(三)第二阶段:遗传毒性试验,传统(三)第二阶段: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致畸试验,303

9、0天喂养试验天喂养试验 1.遗传遗传毒性试验毒性试验(1)试验目的:对受试物的遗传毒性以及)试验目的:对受试物的遗传毒性以及是否具有潜在致癌作用进行筛选。是否具有潜在致癌作用进行筛选。(2)典型的致突变试验)典型的致突变试验 :5类类细菌回复细菌回复突变试验突变试验哺乳动哺乳动物细胞物细胞基因突基因突变试验变试验微核微核试验试验精子畸精子畸形分析形分析显性致显性致死试验死试验(3 3)试验结果判定:)试验结果判定:从以下从以下a a、b b、c c三个选项中各选择一项进行试验三个选项中各选择一项进行试验:原核原核细胞细胞真核真核细胞细胞体内体内试验试验体外体外试验试验遗传毒性遗传毒性试验结果试

10、验结果判定判定体内、体外各体内、体外各有一项或以上有一项或以上试验阳性试验阳性l一项体内试验为阳性一项体内试验为阳性l两项体外试验呈阳性两项体外试验呈阳性三项试验均为三项试验均为阴性阴性放弃放弃下一阶段下一阶段再选两项备选再选两项备选试验(至少一试验(至少一项为体内试验)项为体内试验)两阴两阴下一阶段下一阶段一阳一阳综合判断综合判断2.2.传统致畸试验:传统致畸试验:结果判定结果判定如果在任何一个剂量组观察到受试物的致畸如果在任何一个剂量组观察到受试物的致畸作用,则放弃该受试物用于食品;作用,则放弃该受试物用于食品;如果观察到有胚胎毒性,则应进行进一步的如果观察到有胚胎毒性,则应进行进一步的繁

11、殖试验。繁殖试验。3.3.蓄积试验蓄积试验/ /代谢和药动学代谢和药动学/ /短期喂短期喂养实验养实验1.1.只需作前两阶段实验时,需作短期喂养实只需作前两阶段实验时,需作短期喂养实验验作出综合评价作出综合评价2. 2. 喂养时间:一般不超过喂养时间:一般不超过30d30d3.3.蓄积试验蓄积试验/ /代谢和药动学代谢和药动学/ /短期喂短期喂养实验养实验(1 1)试验目的:)试验目的:求出蓄积系数求出蓄积系数K K,了解受试物蓄积毒性的强弱。,了解受试物蓄积毒性的强弱。评价该物质是否具有潜在的慢性毒性危害,评价该物质是否具有潜在的慢性毒性危害,并为后续试验的剂量选择提供参考。并为后续试验的剂

12、量选择提供参考。l(2)试验方法:)试验方法:蓄积系数法蓄积系数法生物半衰期法生物半衰期法(3 3)试验结果的判定)试验结果的判定若未发现明显的毒性作用,可综合其它各若未发现明显的毒性作用,可综合其它各项试验结果,作出初步评价;项试验结果,作出初步评价;l若试验中发现明显的毒性作用,尤其是有若试验中发现明显的毒性作用,尤其是有明显的剂量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具有蓄积效应)时,反应关系(具有蓄积效应)时,则考虑进一步的毒性试验。则考虑进一步的毒性试验。被检物质(定性)被检物质(定性)暴露分析(定量)暴露分析(定量)急性毒性急性毒性(+)排除)排除()遗传毒性()遗传毒性()代谢和药动学()代谢和

13、药动学(+)排除)排除(+)排除)排除 (U)亚急性毒性实验)亚急性毒性实验(S)接受)接受(+)排除)排除()接受()接受(?)慢性毒性(?)慢性毒性(+)排除)排除()接受()接受食品安全性评估的决定树分析食品安全性评估的决定树分析(四)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四)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 9090天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天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1.1.试验目的试验目的:承前启后:承前启后剂量剂量& &剂量剂量- -效应关系效应关系效应效应& &机制机制亚慢性毒性亚慢性毒性获得比急性毒性实验更多更重要的信息和毒理学参数获得比急性毒性实验更多更重

14、要的信息和毒理学参数。2.2.试验方法:略试验方法:略3.3.试验结果的判定:试验结果的判定:根据最大根据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剂量(NOAELNOAEL)进行评价)进行评价NOAELNOAEL剂量越小,剂量越小,表明其毒性越强表明其毒性越强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NOAEL)小于或等于人的小于或等于人的可能摄入量的可能摄入量的100100倍倍进入安全性评进入安全性评价,可接受价,可接受进行慢性毒进行慢性毒性试验性试验毒性较强,毒性较强,放弃放弃大于人的可能摄大于人的可能摄入量的入量的100100倍而小倍而小于于300300倍倍大于或等于人

15、大于或等于人的可能摄入量的可能摄入量的的300300倍倍被检物质(定性)被检物质(定性)暴露分析(定量)暴露分析(定量)急性毒性急性毒性(+)排除)排除()遗传毒性()遗传毒性()代谢和药动学()代谢和药动学(+)排除)排除(+)排除)排除 (U)亚急性毒性实验)亚急性毒性实验(S)接受)接受(+)排除)排除()接受()接受(?)慢性毒性(?)慢性毒性(+)排除)排除()接受()接受食品安全性评估的决定树分析食品安全性评估的决定树分析(五)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五)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致癌试验致癌试验 1.慢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l2.致癌试验致癌试验1. 1.慢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

16、(1 1)试验目的:)试验目的:进一步观察和评估受试物长期、终生接触的毒性效应,尤其进一步观察和评估受试物长期、终生接触的毒性效应,尤其是进行性或不可逆的毒性作用,以及致癌作用。是进行性或不可逆的毒性作用,以及致癌作用。确定受试物产生毒性效应的剂量下限,即长期接触引起危害确定受试物产生毒性效应的剂量下限,即长期接触引起危害的慢性毒性阈剂量(的慢性毒性阈剂量(LimLimchch)或造成机体损害的最小有作用剂量)或造成机体损害的最小有作用剂量(LOAELLOAEL)、未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大无作用剂量或无明显有)、未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大无作用剂量或无明显有害作用水平(害作用水平(NOAELNOAE

17、L),以及剂量),以及剂量- -反应关系。为该化学物的危反应关系。为该化学物的危险性评价和制定人群接触该化学物的安全限值标准提供毒理学险性评价和制定人群接触该化学物的安全限值标准提供毒理学依据。依据。阐明受试物慢性毒性作用的性质、靶器官及其中毒机制。阐明受试物慢性毒性作用的性质、靶器官及其中毒机制。有时还需增加一些如遗传毒性、神经毒性、免疫毒性的观测有时还需增加一些如遗传毒性、神经毒性、免疫毒性的观测指标。指标。(2 2)试验方法:略)试验方法:略(3 3)试验结果的判定:)试验结果的判定:根据最大根据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剂量(NOAELNOAEL)进行评价)进行评价NOA

18、ELNOAEL剂量越小,剂量越小,表明其毒性越强表明其毒性越强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NOAEL)小于或等于人的小于或等于人的可能摄入量的可能摄入量的5050倍倍接受接受进入安全性评进入安全性评价,综合判断价,综合判断毒性较强,毒性较强,放弃放弃大于人的可能摄大于人的可能摄入量的入量的5050倍而小倍而小于于100100倍倍大于或等于人大于或等于人的可能摄入量的可能摄入量的的100100倍倍2.2.致癌试验:结果判定致癌试验:结果判定根据致癌试验所得的肿瘤发生率、潜伏期和多发性等进行致根据致癌试验所得的肿瘤发生率、潜伏期和多发性等进行致癌试验结果,凡符合下列

19、情况之一,并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癌试验结果,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并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者,可认为致癌试验结果阳性。若存在剂量性差异者,可认为致癌试验结果阳性。若存在剂量- -反应关系,反应关系,则判断阳性更可靠。则判断阳性更可靠。(1 1)肿瘤只发生在试验组动物,对照组中无肿瘤发生。)肿瘤只发生在试验组动物,对照组中无肿瘤发生。(2 2)试验组与对照组动物均发生肿瘤,但试验组发生率高。)试验组与对照组动物均发生肿瘤,但试验组发生率高。(3 3)试验组动物中多发性肿瘤明显,对照组中无多发性肿瘤,)试验组动物中多发性肿瘤明显,对照组中无多发性肿瘤,或只是少数动物有多发性肿瘤。或只是少数动物有多发

20、性肿瘤。(4 4)试验组与对照组动物肿瘤发生率虽无明显差异,但试验)试验组与对照组动物肿瘤发生率虽无明显差异,但试验组中发生时间较早。组中发生时间较早。 3.3.慢性毒性试验的简化慢性毒性试验的简化根据目前的认识水平和进展状况,任何简根据目前的认识水平和进展状况,任何简化的试验方法,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化的试验方法,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它不能取代正规的长期毒性试验。它不能取代正规的长期毒性试验。 (1 1)3 3个月毒性试验推测两年毒性问题个月毒性试验推测两年毒性问题(2 2)7d7d毒性推断毒性推断90d90d毒性试验问题毒性试验问题被检物质(定性)被检物质(定性)暴露分析(定量)暴露分析(定量)急性毒性急性毒性(+)排除)排除()遗传毒性()遗传毒性()代谢和药动学()代谢和药动学(+)排除)排除(+)排除)排除 (U)亚急性毒性实验)亚急性毒性实验(S)接受)接受(+)排除)排除()接受()接受(?)慢性毒性(?)慢性毒性(+)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