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9高考化学真题分类解析---反应速率、化学平衡_第1页
2017-2019高考化学真题分类解析---反应速率、化学平衡_第2页
2017-2019高考化学真题分类解析---反应速率、化学平衡_第3页
2017-2019高考化学真题分类解析---反应速率、化学平衡_第4页
2017-2019高考化学真题分类解析---反应速率、化学平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7-2019高考化学真题分类解析-反应速率、化学平衡12019江苏在恒压、NO和O2的起始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催化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NO转化为NO2的转化率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N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2NO(g)+O2(g)2NO2(g)的H>0 B图中X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转化率C图中Y点所示条件下,增加O2的浓度不能提高NO转化率D380下,c起始(O2)=5.0×104 mol·L1,NO平衡转化率为50%,则平衡常数K>2000【答案】BD【解析】A.

2、随温度升高NO的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说明温度较低时反应较慢,一段时间内并未达到平衡,分析温度较高时,已达到平衡时的NO转化率可知,温度越高NO转化率越低,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0,故A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X点时,反应还未到达平衡状态,反应正向进行,所以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的转化率,故B正确;C.Y点,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增加O2的浓度,使得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以提高NO的转化率,故C错误;D.设NO起始浓度为amol/L,NO的转化率为50%,则平衡时NO、O2和NO2的浓度分别为0.5amol/

3、L、(5×10-4-0.25a)mol/L、0.5amol/L,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K=>=2000,故D正确;故选BD。【点睛】解本题时需要注意:实线中在最高点之前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主要讨论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最高点之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可以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2019浙江4月选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g)I2(g) 2HI(g),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反应容器体积,正逆反应速率不变BC(s)H2O(g) H2(g)CO(g),碳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C若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能说明反应2A(?)B(g) 2C(?)已达平衡,则A、C不能同时是气体D1 mol

4、 N2和3 mol H2反应达到平衡时H2转化率为10%,放出的热量为Q1;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当2 mol NH3分解为N2和H2的转化率为10%时,吸收的热量为Q2,Q2不等于Q1【答案】B【解析】A.该可逆反应的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不发生变化,当缩小反应容器体积,相当于加压,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加,A项错误;B.在建立平衡前,碳的质量不断改变,达到平衡时,质量不变,因而碳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B项正确;C.若压强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表明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数不等,故A、C不可能均为气体,C项错误;D.易知N2(g)+3H2(g)2NH3(g) H,合成氨气实际参与反应n(H

5、2)=3×10=0.3mol,因而Q1=0.3/3×|H|=0.1|H|,分解氨气时实际消耗的n(NH3)=2×10=0.2mol,Q2=0.2/2×|H|=0.1|H|,则Q1=Q2,D项错误。故答案选B。32018天津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 molC2H5OH和含1molHBr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反应;C2H5OH+HBrC2H5Br+H2O,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已知常压下,C2H5Br和C2H5OH的沸点分别为38.4和78.5。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加入NaOH,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B增大HBr浓度,有利于生成C2H5BrC若反应物增大至2

6、mol,则两种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之比不变D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0,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答案】D【解析】A加入NaOH,中和HBr,平衡逆向移动,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选项A正确。B增大HBr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生成C2H5Br。选B正确。C若反应物增大至2 mol,实际上就是将反应的浓度都增大至原来的2倍,比例不变(两次实验反应物的比例都是1:1,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这里有一个可以直接使用的结论:只要反应物的投料比等于系数比,达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是相等的。所以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是1:1。选项C正确。D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0,考虑到HBr是挥发性酸,在此温度下会挥发出去,降低

7、HBr的浓度减慢速率,增加了反应时间。选项D错误。点睛:本题中的反应是反应前后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但是考虑到反应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而生成的溴乙烷是不溶于水的,即本题中的溴乙烷应该是没有浓度的,所以选项D中是不需要考虑温度升高将溴乙烷蒸出的影响的。42018江苏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2SO2(g)+ O2(g)2SO3(g)(正反应放热),测得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1< v2,c2< 2c1 BK1> K3,p2> 2p3Cv1< v3,1(SO2 ) >3(SO2 ) Dc2> 2c

8、3,2(SO3 )+3(SO2 )<1【答案】CD【解析】对比容器的特点,将容器1和容器2对比,将容器1和容器3对比。容器2中加入4molSO3等效于在相同条件下反应物投入量为4molSO2和2molO2,容器2中起始反应物物质的量为容器1的两倍,容器2相当于在容器1达平衡后增大压强,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21,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c22c1,p22p1,1(SO2)+2(SO3)1,容器1和容器2温度相同,K1=K2;容器3相当于在容器1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31,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c3c1,p

9、3p1,3(SO2)1(SO2),K3K1。根据上述分析,A项,21,c22c1,A项错误;B项,K3K1,p22p1,p3p1,则p22p3,B项错误;C项,31,3(SO2)1(SO2),C项正确;D项,c22c1,c3c1,则c22c3,1(SO2)+2(SO3)1,3(SO2)1(SO2),则2(SO3)+3(SO2)1,D项正确;答案选CD。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解题时巧妙设计中间状态,利用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判断。如容器2先设计其完全等效平衡的起始态为4molSO2和2molO2,4molSO2和2molO2为两倍容器1中物质的量,起始物质的

10、量成倍变化时相当于增大压强。52018浙江11月选考已知X(g)3Y (g)2W(g) M (g) Ha kJ·mol1(a>0)。一定温度下,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g) 与1mol Y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a kJB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与W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一定为1:2C当X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D若增大Y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答案】C【解析】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会完全进行,投入原料1mol并未完全反应,故放出的热量小于akJ,选项A不正确;B、X和W分别为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计量

11、数只表示反应过程的转化比例,并不能说明达到平衡后的浓度之比,选项B不正确;C、当X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选项C正确;D、若增大反应物浓度,正逆反应速率均会增加,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C。62018浙江11月选考已知:2SO2(g)+ O2(g)= 2SO3 (g) H =-197.8kJmol1。起始反应物为SO2 和 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且总物质的量不变)。SO2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K压强/(105Pa)1.015.0710.125.350.767399.299.699.799.899.972397.598.999.2

12、99.599.677393.596.997.898.699.0A一定压强下降低温度,SO2 的转化率增大B在不同温度、压强下,转化相同物质的量的SO2 所需要的时间相等C使用催化剂可以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D工业生产通常不采取加压措施是因为常压下SO2 的转化率已相当高【答案】B【解析】A、由表格数据及勒夏特列原理知,针对放热反应,一定压强下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SO2的转化率増大,选项A正确;B、由于在不同温度、压强下,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相等,故转化相同物质的量的SO2所需要的时间不一定相等,选项B错误;C、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但可以缩短到达平衡所花的时间,选项C正确;D

13、、由图中数据可知,不同温度下,1.01×105Pa(常压)下SO2的转化率分别为99.2%,97.5,93.5,已经相当高了,且加压后转化率升高并不明显,所以没有必要通过加压提高转化率,选项D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中等难度,解题时要注意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比较容器中转化率的变化。72018浙江4月选考反应N2(g)+3H2(g)2NH3(g) H<0,若在恒压绝热的容器中发生,下列选项表明一定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容器内的温度不再变化B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C相同时间内,断开H-H键的数目和生成N-H键的数目相等D容器内气体的浓度

14、c(N2):c(H2):c(NH3)=1:3:2【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绝热容器,温度不再改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B该反应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压强始终不变,不能根据压强判断平衡状态,故B错误;C相同时间内,断开H-H键的数目和生成N-H键的数目相等,表示的都是正反应,且不满足计量数关系,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D容器内气体的浓度c(N2):c(H2):c(NH3)=1:3:2,无法判断各组分的浓度是否发生变化,则无法判断平衡状态,故D

15、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明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用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平衡时,一定要遵守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要存在正逆反应速率,且相等才是平衡状态。82018浙江4月选考某工业流程中,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中NO和O2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0.10和0.06,发生化学反应2NO(g)+O2(g)=2NO2(g),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压强/(×105Pa)温度/NO达到所列转化率需要时间/s50%90%98%1.030122502830902551057608.0300.23.936900.67.974根据表中

16、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B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慢C在1.0×105Pa、90条件下,当转化率为98%时的反应已达到平衡D若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为amol,反应速率以v=n/t表示,则在8.0×105Pa、30条件下转化率从50%增至90%时段NO的反应速率为4a/370mol/s【答案】D【解析】A项,相同压强时,温度高时达到相同转化率需要的时间多,升高温度,反应速率越小,故选项A错误;B项,相同温度,压强高时达到相同转化率需要的时间少,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快,故选项B错误;C项,在此条件下,当转化率为98%时需要的时间较长,不确定反应是否达到了平衡,

17、故选项C错误;D项,在amol混合气体进入反应塔,题目所示的外界环境下,NO的反应速率为v=n/t= = mol/s,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92017海南已知反应CO(g)+H2O(g)CO2(g)+H2(g) H0。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于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K减小B减小压强,n(CO2)增加C更换高效催化剂,(CO)增大D充入一定量的氮气,n(H2)不变【答案】AD【解析】A、此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即升高温度,K值减小,故A说法正确;B、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因此减小压强,平衡

18、不移动,即n(CO2)不变,故B说法错误;C、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因此CO的转化率不变,故C说法错误;D、恒压下,充入N2,容器的体积增大,组分浓度降低,但化学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不变,因此化学平衡不移动,n(H2)不变,故D说法正确。【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化学平衡常数:是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是温度、压强、浓度等,要熟记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平衡的移动,尤其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移动,首先判断物质的状态是否是气体,然后判断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是否相等,然后作出合

19、理判断,此题较简单。102017天津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C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答案】B【解析】A、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

20、浓度无关,所以增加c(CO),平衡虽然向正向移动,但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A错误;B、50时,Ni(CO)4以气态存在,有利于分离,从而促使平衡正向移动,B正确;C、230时,Ni(CO)4分解的平衡常数为5×106,可知分解率较高,C错误;D、v生成Ni(CO)4表示正向速率,v生成(CO) 表示逆向速率,当4v生成Ni(CO)4= v生成(CO)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错误。故选B。【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平衡状态的判定、平衡常数等。落实考试大纲修订思路,考查学科的必备知识和方法。化学平衡状态判断有两个依据,一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二是“变量”不变。注意D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容易粗心

21、导致出错。112017江苏H2O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验测得70时不同条件下H2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pH越小,H2O2分解速率越快C图丙表明,少量Mn 2+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快D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Mn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答案】D【解析】A由甲图可知,双氧水浓度越大,分解越快,A错误;B由图乙可知,溶液的碱性越强即pH越大,双氧水分解越快,B错误;C由图丙可知,有一定浓度Mn2+存在时,并不是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快,C错误

22、;由图丙可知,碱性溶液中,Mn2+对双氧水分解有影响,图丁说明Mn2+浓度越大,双氧水分解越快,图丙和图丁均能表明碱性溶液中,Mn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D正确。【名师点睛】本题以双氧水分解的浓度时间曲线图像为载体,考查学生分析图像、搜集信息及信息处理能力,会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能排除图中的干扰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122017江苏温度为T1时,在三个容积均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2NO2(g) 2NO(g)+O2 (g) (正反应吸热)。实验测得:v正= v(NO2)消耗=k正c2(NO2),v逆=v(NO)消耗=2v(O2)消耗=k逆c2(NO)

23、·c(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达平衡时,容器与容器中的总压强之比为45 B达平衡时,容器中比容器中的大C达平衡时,容器中NO的体积分数小于50%D当温度改变为T2时,若k正=k逆,则 T2> T1【答案】CD【解析】由容器I中反应2NO2 2NO+O2 起始量(mol/L) 0.6 0 0变化量(mol/L) 0.4 0.4 0.2平衡量(mol/L) 0.2 0.4 0.2可以求出平衡常数K=,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8 mol,其中NO占0.4 mol,所以NO的体积分数为50%,。在平衡状态下,v正=v(NO2)消耗=v逆=v(NO

24、)消耗,所以k正c2(NO2)=k逆c2(NO)c(O2),进一步求出。A根据容器II的起始投料,浓度商Q=K,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容器II在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一定大于1 mol,故达平衡时,容器与容器中的总压强之比一定小于45,A错误;B若容器II在某时刻,由反应2NO2 2NO + O2 起始量(mol/L) 0.3 0.5 0.2变化量(mol/L) 2x 2x x平衡量(mol/L) 0.32x 0.5+2x 0.2+x因为,解之得x=,求出此时浓度商Qc=>K,所以容器II达平衡时,一定小于1,B错误;C若容器III在某时刻,NO的体积分数为50%,由反应2NO2

25、2NO + O2 起始量(mol/L) 0 0.5 0.35变化量(mol/L) 2x 2x x平衡量(mol/L) 2x 0.52x 0.35x 由0.52x=2x+0.35x,解之得,x=0.05,求出此时浓度商Qc=>,说明此时反应未达平衡,反应继续向逆反应方向进行,NO进一步减少,所以C正确;D温度为T2时,>0.8,因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后化学平衡常数变大,所以T2>T1,D正确。【名师点睛】试题主要从浓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影响以及平衡常数的计算等方面,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关注信息获取、加工和处理能力的提

26、高。解题时首先要分析反应的特征,如是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反应,是气体分子数目增加的还是气体分子数目减小的反应,其次分析所建立的平衡状态的条件和平衡状态的特征,最后逐一分析试题中所设计的选项,判断是否正确。本题只给了一个平衡量,通过化学平衡计算的三步分析法,分析容器I中平衡态的各种与4个选项相关的数据,其他容器与I进行对比,通过浓度商分析反应的方向,即可判断。本题难度较大,如能用特殊值验证的反证法,则可降低难度。132019新课标节选环戊二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药、橡胶、塑料等生产。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g) (g)+H2(g)H1=100.3 kJ·mol 1

27、H2(g)+ I2(g) 2HI(g)H2=11.0 kJ·mol 1 对于反应:(g)+ I2(g) (g)+2HI(g) H3=_kJ·mol 1。(2)某温度下,等物质的量的碘和环戊烯()在刚性容器内发生反应,起始总压为105Pa,平衡时总压增加了20%,环戊烯的转化率为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Pa。达到平衡后,欲增加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填标号)。A通入惰性气体B提高温度C增加环戊烯浓度D增加碘浓度(3)环戊二烯容易发生聚合生成二聚体,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同温度下,溶液中环戊二烯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标号)。AT1T

28、2Ba点的反应速率小于c点的反应速率Ca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的逆反应速率Db点时二聚体的浓度为0.45 mol·L1【答案】(1)89.3(2)403.56×104BD(3)CD【解析】【分析】(1)利用盖斯定律解题;(2)利用差量法计算转化率;三行式法计算平衡常数;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解释;(3)通过外界因素对速率的影响和平衡状态的形成分析A、B、C选项,D选项观察图象计算;【详解】(1)根据盖斯定律-,可得反应的H=89.3kJ/mol;答案:89.3;(2)假设反应前碘单质与环戊烯均为nmol,平衡时环戊烯反应了xmol,根据题意可知;(g)+I2(g)= (g)+2H

29、I(g) 增加的物质的量 1mol 1mol 1mol 2mol 1molxmol 2n×20%得x=0.4nmol,转化率为0.4n/n×100%=40%;(g) + I2(g)= (g)+ 2HI(g)P(初) 0.5×105 0.5×105 0 0P 0.5×105×40% 0.5×105×40% 0.5×105×40% 1×105×40%P(平) 0.3×105 0.3×105 0.2×105 0.4×105Kp=3.56

30、15;104;A.T、V一定,通入惰性气体,由于对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无影响,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B.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环戊烯转化率升高,故B正确;C增加环戊烯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但环戊烯转化率降低,故C错误;D,增加I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环戊烯转化率升高,故D正确;答案:40%;3.56×104;BD;(3)A.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减少越多,则T1<T2,故A错误;B.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因此a点反应速率大于c点反应速率,故B错误;C. a点、b点反应一直在正向进行,故v(正)>v(逆),a点反应物浓度大于b点,

31、故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故C正确;D.b点时环戊二烯浓度由1.5mol/L减小到0.6mol/L,减少了0.9mol/L,因此生成二聚体0.45mol/L,故D正确;答案:CD。142019新课标节选近年来,随着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氯气的需求量和氯化氢的产出量也随之迅速增长。因此,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回答下列问题:(1)Deacon发明的直接氧化法为:4HCl(g)+O2(g)=2Cl2(g)+2H2O(g)。下图为刚性容器中,进料浓度比c(HCl) c(O2)分别等于11、41、71时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可知反应平衡常数K(300)_K(400)(填“

32、大于”或“小于”)。设HCl初始浓度为c0,根据进料浓度比c(HCl)c(O2)=11的数据计算K(400)=_(列出计算式)。按化学计量比进料可以保持反应物高转化率,同时降低产物分离的能耗。进料浓度比c(HCl)c(O2)过低、过高的不利影响分别是_。(2)Deacon直接氧化法可按下列催化过程进行:CuCl2(s)=CuCl(s)+Cl2(g) H1=83 kJ·mol-1CuCl(s)+O2(g)=CuO(s)+Cl2(g) H2=-20 kJ·mol-1CuO(s)+2HCl(g)=CuCl2(s)+H2O(g) H3=-121 kJ·mol-1则4HCl

33、(g)+O2(g)=2Cl2(g)+2H2O(g)的H=_ kJ·mol-1。(3)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HCl的转化率的方法是_。(写出2种)【答案】(1)大于 O2和Cl2分离能耗较高、HCl转化率较低(2)116(3)增加反应体系压强、及时除去产物【解析】【详解】(1)根据反应方程式知,HCl平衡转化率越大,平衡常数K越大,结合图像知升高温度平衡转化率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K(300)>K(400);由图像知,400时,HCl平衡转化率为84%,用三段式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起始(浓度) c0 c0 0 0变化(浓度) 0.84c0 0.21c0

34、 0.42c0 0.42c0平衡(浓度)(1-0.84)c0 (1-0.21)c0 0.42c0 0.42c0则K=;根据题干信息知,进料浓度比过低,氧气大量剩余,导致分离产物氯气和氧气的能耗较高;进料浓度比过高,HCl不能充分反应,导致HCl转化率较低;(2)根据盖斯定律知,(反应I+反应II+反应III)×2得 H=(H1+H2+H3)×2=-116kJ·mol-1;(3)若想提高HCl的转化率,应该促使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以增大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也可以及时除去产物,减小产物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152019北京节

35、选氢能源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能源之一,高纯氢的制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1)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是制高纯氢的方法之一。反应器中初始反应的生成物为H2和CO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41,甲烷和水蒸气反应的方程式是_。已知反应器中还存在如下反应:i.CH4(g)+H2O(g)=CO(g)+3H2(g) H1ii.CO(g)+H2O(g)=CO2(g)+H2(g) H2iii.CH4(g)=C(s)+2H2(g) H3iii为积炭反应,利用H1和H2计算H3时,还需要利用_反应的H。反应物投料比采用n(H2O)n(CH4)=41,大于初始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目的是_(选填字母序号)。a.促进CH4转化 b.促进CO转化为CO2 c.减少积炭生成用CaO可以去除CO2。H2体积分数和CaO消耗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从t1时开始,H2体积分数显著降低,单位时间CaO消耗率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此时CaO消耗率约为35%,但已失效,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答案】(1)CH4+2H2O4H2+CO2 C(s)+2H2O(g)= CO2(g)+2H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