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摄影概述_第1页
第1章摄影概述_第2页
第1章摄影概述_第3页
第1章摄影概述_第4页
第1章摄影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1章章 摄影概述摄影概述个性化融合性移劢互联网让传统互联网进入新的产业周期移劢性本地化碎片化移动互联网是未来社会的核心现在是移动时代80年代是文字,90年代是图片,现在已经是触控、语音和体感控制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除了地理信息外,手机还有话筒、前置摄像头、速度、方向、生命特征等感知因素信息获取是刚性需求n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骨干课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骨干课程。n 课程系统的介绍了视觉对象获取、采集器材描述、构图课程系统的介绍了视觉对象获取、采集器材描述、构图排布、色彩经营等一些平面造型方面的表现方式,为后续的排布、色彩经营等一些平面造型方面的表现方式,为后续的图像处理和多媒体信息资源制作

2、奠定技术与艺术的基础,形图像处理和多媒体信息资源制作奠定技术与艺术的基础,形成系统的视觉文化修为的培养。成系统的视觉文化修为的培养。n 本课程内容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并重,课堂教学按期末本课程内容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并重,课堂教学按期末考试考核;实验教学按平时作业和上交的实验报告与实际操考试考核;实验教学按平时作业和上交的实验报告与实际操作考核。作考核。 因为本课程安排的实验次数多,所以同学应在规定的时因为本课程安排的实验次数多,所以同学应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实验内容和上交实验报告和作业,逾期按缺席处理。间完成实验内容和上交实验报告和作业,逾期按缺席处理。 爱护实验器材,按照实验室老师规定的时间按时借

3、用和爱护实验器材,按照实验室老师规定的时间按时借用和归还。归还。67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按照教学教学计划安排,课堂授课按照教学教学计划安排,课堂授课48学时,实验学时,实验24学时学时总教学周期总教学周期12周。周。 第一章第一章 4 第二章第二章 6 第三章第三章 4 第四章第四章 8 第五章第五章 6 第六章第六章 6 第八章第八章 8 复习与答疑复习与答疑 2+4 周二上午第周二上午第1、2节、周三上午第节、周三上午第1、2节为固定课堂授课节为固定课堂授课时间;实验课根据其他课程的排课情况进行安排,实验课时间;实验课根据其他课程的排课情况进行安排,实验课课程根据教学进度需要,部分时间安排

4、课堂复习与答疑,课程根据教学进度需要,部分时间安排课堂复习与答疑,部分时间安排实验操作。部分时间安排实验操作。 实验课分为实验课分为14个实验小组,需要按照实验指导进行预习个实验小组,需要按照实验指导进行预习并按分组领用设备,完成实验活动。并按分组领用设备,完成实验活动。9选出小组长和分工:选出小组长和分工:10汇报单元划分:汇报单元划分: 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摄影是通过图像讲述你对世界的理解,是人类在地球摄影是通过图像讲述你对世界的理解,是人类在地球上记录的方式上记录的方式 画面上

5、的事物曾经真实的存在过画面上的事物曾经真实的存在过” 摄影的真谛或许并不在于追求顶尖的设备和完美无缺摄影的真谛或许并不在于追求顶尖的设备和完美无缺的技术,更多时候是摄影者所具有的情怀和他对周围世界的技术,更多时候是摄影者所具有的情怀和他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以及领悟的理解以及领悟 1.1 1.1 摄影与摄影的发展摄影与摄影的发展摄影摄影“PhotographyPhotography”来自于西方,来自于西方,源于源于拉丁语拉丁语PhotoPhoto(光)和(光)和graphygraphy(描绘)两个词的重新组合,意思是(描绘)两个词的重新组合,意思是“用光用光描绘描绘”,即,即“被摄物反射光线镜头清晰

6、传递光学影像记被摄物反射光线镜头清晰传递光学影像记录录”的成像过程的成像过程 人类视觉功能的延伸人类视觉功能的延伸环境孕育:对物质物理、化学特性的研究环境孕育:对物质物理、化学特性的研究 在现代科学发展推动下的深化探索在现代科学发展推动下的深化探索 需求拉动:信息传播需要多样化需求拉动:信息传播需要多样化 从信息量的增加到信息维度的增加从信息量的增加到信息维度的增加 摄影的发展摄影的发展 感光术的发明感光术的发明 在摄影的发展史上具有更为崇高的地位,源于感光材料在摄影的发展史上具有更为崇高的地位,源于感光材料的发现的发现 摄影是将光线形成的影像保存下来,这就需要研究光敏摄影是将光线形成的影像保

7、存下来,这就需要研究光敏物质的感光特性物质的感光特性 用镀有碘化银的金属板放在暗箱里镜头曝光,然后以水用镀有碘化银的金属板放在暗箱里镜头曝光,然后以水银蒸汽显影,再以普通食盐定影,得到一个金属板为载体的银蒸汽显影,再以普通食盐定影,得到一个金属板为载体的负像,十分清晰而且可以永久保存负像,十分清晰而且可以永久保存 阳光蚀刻法(尼埃普斯)阳光蚀刻法(尼埃普斯) 感光数十至数百分钟感光数十至数百分钟 银版感光法(达盖尔)银版感光法(达盖尔) 感光数分钟至数十秒感光数分钟至数十秒 摄影的发展摄影的发展 1839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申请这项技术专利时,英国科学家年法国人达盖尔申请这项技术专利时,英

8、国科学家赫谢尔爵士以赫谢尔爵士以“PhotographyPhotography”命名,同时出现了世界上第命名,同时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照相机一台照相机工作室一角工作室一角 1837寺院街寺院街 1838 摄影的发展摄影的发展 金属板感光仅能得到一张负像,与真实的影像明暗相反金属板感光仅能得到一张负像,与真实的影像明暗相反 18411841年,英国人塔尔伯特年,英国人塔尔伯特发明的克罗式摄影方法,发明的克罗式摄影方法,将将半半透明的纸张浸透氯化银来进行曝光透明的纸张浸透氯化银来进行曝光并且显影并且显影后得到负像(即后得到负像(即黑色部分代表亮,白色部分代表暗)黑色部分代表亮,白色部分代表暗), ,

9、再通过光线在另一张感再通过光线在另一张感光纸上光纸上曝光成像曝光成像,就,就实现了负、正片转印,实现了负、正片转印,得到了正常的影得到了正常的影调,调,奠定了现代摄影的基础奠定了现代摄影的基础 摄影的发展摄影的发展 摄影技术繁琐复杂的工艺致使摄影器材笨重而昂贵摄影技术繁琐复杂的工艺致使摄影器材笨重而昂贵 1888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推出了年,美国柯达公司推出了世界第一台平民买得起又世界第一台平民买得起又容易使用的消费型容易使用的消费型KodakKodak No.1No.1 木质相机,和木质相机,和将卤化银乳剂将卤化银乳剂均匀涂布在明胶基片上的新型感光材料均匀涂布在明胶基片上的新型感光材料胶

10、卷,胶卷,使使摄影进摄影进入平民普及成为可能入平民普及成为可能 摄影的发展摄影的发展 照相机的小型化和图像记录载体的规范化是摄影发展的照相机的小型化和图像记录载体的规范化是摄影发展的必由之路必由之路 19131913年,德国年,德国徕卡公司首次将电影领域应用的徕卡公司首次将电影领域应用的242436mm36mm画幅画幅35mm35mm胶片运用到了相机上,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完整意义胶片运用到了相机上,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完整意义的的135(35mm)135(35mm)相机,为相机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相机,为相机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摄影的发展摄影的发展 摄影的普及与照相机操控由专业技能向简易自动转化是摄影

11、的普及与照相机操控由专业技能向简易自动转化是密切相关的密切相关的 1954 1954年,照相机开始从纯粹的光学、精密机械产品向电年,照相机开始从纯粹的光学、精密机械产品向电子技术领域联姻,先后完成了电子测光、电动调焦、程序控子技术领域联姻,先后完成了电子测光、电动调焦、程序控制一系列功能,为实现全数字化摄影进行了全面的准备制一系列功能,为实现全数字化摄影进行了全面的准备 摄影的发展摄影的发展 摄影技术伴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与时俱进摄影技术伴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与时俱进 1981 1981年,日本发布了全球第一款用磁碟记录方式的电年,日本发布了全球第一款用磁碟记录方式的电子静物相机样品子静物相机样品

12、“ “ MABIKA ”MABIKA ”,虽然它最终并没有成为商,虽然它最终并没有成为商品,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它意味着全新的照相系统品,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它意味着全新的照相系统把光信号变为电子信号的把光信号变为电子信号的CCDCCD和磁碟纪录方式,这是数和磁碟纪录方式,这是数码照相机的最早雏形码照相机的最早雏形摄影的发展过程:摄影的发展过程:湿版摄影湿版摄影软片摄影软片摄影数码摄影数码摄影火棉胶方式火棉胶方式卡罗方式卡罗方式光电转换光电转换1822年年1991年年1844年年阳光蚀刻摄影阳光蚀刻摄影感光材料应用感光材料应用 蚀刻方式蚀刻方式1727年年干版摄影干版摄影银盐方式银盐方

13、式1839年年 传统摄影传统摄影 传统摄影是指用传统照相机和胶片进行拍摄,在暗室传统摄影是指用传统照相机和胶片进行拍摄,在暗室进行冲印、放大加工处理而获得照片的一种摄影方式,并进行冲印、放大加工处理而获得照片的一种摄影方式,并以胶片感光照相机和胶片为其主要特征以胶片感光照相机和胶片为其主要特征 传统摄影是一个光化学过程,影像存储在中间介质胶传统摄影是一个光化学过程,影像存储在中间介质胶片上,通过再次感光转印,以相纸为载体保存拍摄效果的片上,通过再次感光转印,以相纸为载体保存拍摄效果的摄影过程摄影过程 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比较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比较 进行传统摄影,由于不同环境的光源色温不同,需要进

14、行传统摄影,由于不同环境的光源色温不同,需要使用不同色温类型的彩色胶卷;由于光线强弱的不同,需使用不同色温类型的彩色胶卷;由于光线强弱的不同,需要使用不同感光度的胶卷,由于光源色温的不同,需要使要使用不同感光度的胶卷,由于光源色温的不同,需要使用各种滤光镜用各种滤光镜 而在数码摄影中,可以自动调整白平衡和感光度,避而在数码摄影中,可以自动调整白平衡和感光度,避免了以上的烦琐操作免了以上的烦琐操作 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比较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比较 传统摄影,首先要安装胶卷。通过曝光拍摄,景物在传统摄影,首先要安装胶卷。通过曝光拍摄,景物在胶卷上产生潜影胶卷上产生潜影 当胶卷拍摄完后,在暗室中冲洗胶卷

15、,通过显影、定当胶卷拍摄完后,在暗室中冲洗胶卷,通过显影、定影等光化学处理,将胶卷中的潜影变成与被摄景物亮度影影等光化学处理,将胶卷中的潜影变成与被摄景物亮度影调相反的负像,这就是底片。胶卷干燥后,再经过暗室印调相反的负像,这就是底片。胶卷干燥后,再经过暗室印相或放大,再经过进行显影、定影等光化学处理,形成与相或放大,再经过进行显影、定影等光化学处理,形成与被摄景物一致的影像被摄景物一致的影像照片照片 数码摄影数码摄影 数码摄影是指用数码照相机进行光电转换拍摄,将影数码摄影是指用数码照相机进行光电转换拍摄,将影像以二进制数据进行存储,可以应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加工像以二进制数据进行存储,可以应用计

16、算机进行图像加工处理,能够进行网络传输和交互,再用打印设备或数码彩处理,能够进行网络传输和交互,再用打印设备或数码彩色扩印设备进行照片输出的一种摄影方式色扩印设备进行照片输出的一种摄影方式 以数码照相机的数据采集与输出为其主要特征以数码照相机的数据采集与输出为其主要特征 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比较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比较 数码摄影是一个光电子成像过程,以光电转换作为图数码摄影是一个光电子成像过程,以光电转换作为图像采集的摄影基本原理像采集的摄影基本原理 像素是数码摄影最小的成像单位,将每个像素的规则像素是数码摄影最小的成像单位,将每个像素的规则排列形成图像画幅,将每个像素的亮度、颜色信息转换成排列形

17、成图像画幅,将每个像素的亮度、颜色信息转换成二进制数据形成图像信息二进制数据形成图像信息 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比较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比较 进行数码摄影,不需要安装胶卷,以电子芯片为成进行数码摄影,不需要安装胶卷,以电子芯片为成像载体,被摄景物的影像直接以数据文件的形式保存在像载体,被摄景物的影像直接以数据文件的形式保存在存储器中存储器中 数码照相机拍摄动作结束,几乎是同时,在数码照相机拍摄动作结束,几乎是同时,在LCDLCD屏上屏上显示拍照的图像显示拍照的图像 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的比较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的比较 无论进行传统摄影或数码摄影,作为摄影技术的追求,无论进行传统摄影或数码摄影,作为摄影技

18、术的追求,都必须懂得都必须懂得“光圈光圈”、“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景深景深”、“焦距焦距”等基本特性和操作,因为光圈、快门、焦距的使用,既是等基本特性和操作,因为光圈、快门、焦距的使用,既是一种技术表现,同时又是一种艺术语言手段的运用一种技术表现,同时又是一种艺术语言手段的运用 作为对摄影艺术的追求,摄影曝光、摄影用光、摄影作为对摄影艺术的追求,摄影曝光、摄影用光、摄影构图等艺术表现手法的理论是一致的构图等艺术表现手法的理论是一致的 摄影从原理上来源于小孔成像摄影从原理上来源于小孔成像 在被摄景物与成像屏之间放置一遮光板,遮光板中央在被摄景物与成像屏之间放置一遮光板,遮光板中央开设一个小于开

19、设一个小于.5mm的针孔的针孔,根据几何光学原理,被摄物根据几何光学原理,被摄物体上的每一个反射光点直线地穿过小孔落在成像屏上,这样体上的每一个反射光点直线地穿过小孔落在成像屏上,这样即可在成像屏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即可在成像屏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 将成像屏将成像屏换成感光版换成感光版,即可以使感光版的感光材料曝光,即可以使感光版的感光材料曝光,将影像在感光版上记录下来将影像在感光版上记录下来小孔成像获得的照片小孔成像获得的照片1.21.2 摄影原理摄影原理 摄影原理摄影原理 小孔成像存在缺陷:成像效果与进光效率形成矛盾小孔成像存在缺陷:成像效果与进光效率形成矛盾 孔大:进光量大,成像模糊孔大

20、:进光量大,成像模糊 孔小:成像清晰,进光量小孔小:成像清晰,进光量小 小孔小孔 透镜透镜 透镜成像的优势透镜成像的优势透镜的透光率高、形成图像更清晰,成像质量更高透镜的透光率高、形成图像更清晰,成像质量更高 任何一架复杂的照相机,其成像原理可以用一个很简任何一架复杂的照相机,其成像原理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透镜成像示意图来表示单的透镜成像示意图来表示 传统照相机的拍摄原理传统照相机的拍摄原理 通过改变照相机的光圈大小控制进光量;通过快门开通过改变照相机的光圈大小控制进光量;通过快门开启与关闭,把景物清晰成像在胶片上,胶片被感光而形成启与关闭,把景物清晰成像在胶片上,胶片被感光而形成潜影,从而完成

21、了一次拍照动作潜影,从而完成了一次拍照动作感光载体 已曝光的胶片经过药剂冲洗,潜影便显现出来,在胶已曝光的胶片经过药剂冲洗,潜影便显现出来,在胶片上呈现被摄景物的影像片上呈现被摄景物的影像 因此,传统照相机的工作过程就是照相机通过光化学因此,传统照相机的工作过程就是照相机通过光化学作用把景物的影像记录下来,通过化学显影呈现出来,即作用把景物的影像记录下来,通过化学显影呈现出来,即景物成像靠镜头,控制适当的曝光靠光圈和快门,景物成像靠镜头,控制适当的曝光靠光圈和快门,记录影像靠胶片记录影像靠胶片 数码照相机的拍摄原理数码照相机的拍摄原理 成像载体由胶片换成了感光芯片成像载体由胶片换成了感光芯片

22、通过控制照相机的光圈大小和快门开启与关闭,把景通过控制照相机的光圈大小和快门开启与关闭,把景物清晰成像在物清晰成像在CCD/CMOSCCD/CMOS芯片上,影像分解成为成千上万的芯片上,影像分解成为成千上万的像素并转换为电流信号,电流信号通过模数转换成为二进像素并转换为电流信号,电流信号通过模数转换成为二进制的影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完成了一幅照片的拍摄制的影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完成了一幅照片的拍摄感光载体 因此,数码照相机的工作过程就是把景物的光影像转因此,数码照相机的工作过程就是把景物的光影像转换为电子影像的成像技术过程,即景物成像靠镜头,控制适换为电子影像的成像技术过程,即景物成像靠镜

23、头,控制适当的曝光靠光圈和快门,形成影像数当的曝光靠光圈和快门,形成影像数据靠据靠CCD/CMOSCCD/CMOS芯片,存储影像靠芯片,存储影像靠存储器,影像以文件的存储器,影像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存储器内,形式保存在存储器内,下一张拍摄的影像仍在下一张拍摄的影像仍在同一个同一个CCD/CMOSCCD/CMOS中进行中进行 传统摄影系统传统摄影系统 传统摄影系统是由拍摄、冲洗、印放三部分组成传统摄影系统是由拍摄、冲洗、印放三部分组成 拍摄:胶卷上光敏物质在光能作用下形成影像潜影,拍摄:胶卷上光敏物质在光能作用下形成影像潜影,对光源的适应、光能的需求调节全部依赖胶卷对光源的适应、光能的需求调节全部

24、依赖胶卷 冲洗:化学药剂对曝光后形成潜影的胶卷进行显影、冲洗:化学药剂对曝光后形成潜影的胶卷进行显影、停显、定影,得到与拍摄景物明暗、色彩互补的影像中间停显、定影,得到与拍摄景物明暗、色彩互补的影像中间载体载体底片底片 印放:以底片作为透光模板使不透明的相纸感光印放:以底片作为透光模板使不透明的相纸感光 ,对曝光后形成潜影的相纸进行显影、停显、定影,得到与对曝光后形成潜影的相纸进行显影、停显、定影,得到与拍摄景物明暗、色彩一致的影像照片拍摄景物明暗、色彩一致的影像照片1.31.3 数码摄影系统数码摄影系统 数码摄影系统数码摄影系统 数码摄影系统是由拍摄、冲洗、印放三部分组成数码摄影系统是由拍摄

25、、冲洗、印放三部分组成 拍摄:感光芯片上划分成像素的光电物质在光能作用拍摄:感光芯片上划分成像素的光电物质在光能作用下形成与像素相对应的数据电流输入存储器,对光源的适下形成与像素相对应的数据电流输入存储器,对光源的适应、光能的需求调节全部依赖感光芯片调节应、光能的需求调节全部依赖感光芯片调节 计算机处理:拍摄获得的影像数据可以输入计算机通计算机处理:拍摄获得的影像数据可以输入计算机通过图像编辑软件加工处理过图像编辑软件加工处理 输出和传递:经计算机处理的影像数据既可以通过各输出和传递:经计算机处理的影像数据既可以通过各种打印机打印照片,也可以应用显示器显示或通过互联网种打印机打印照片,也可以应用显示器显示或通过互联网传递图像信息传递图像信息1.41.4数码摄影入门数码摄影入门认识传统照相机认识传统照相机 摄影入门摄影入门 认识传统照相机认识传统照相机 摄影入门摄影入门 认识数码照相机认识数码照相机光圈光圈快门快门感光芯片感光芯片影像处理器影像处理器反光镜反光镜取景器取景器菜单按钮菜单按钮显示屏显示屏对焦点对焦点 选择键选择键设置设置按钮按钮删除删除按钮按钮回放回放按钮按钮 摄影入门摄影入门 数码照相机基本拍摄数码照相机基本拍摄 安装电池、存储卡,打开电源开关安装电池、存储卡,打开电源开关 摄影入门摄影入门 数码照相机基本拍摄数码照相机基本拍摄 选择拍摄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