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水资源氟含量的超标国_第1页
我国是水资源氟含量的超标国_第2页
我国是水资源氟含量的超标国_第3页
我国是水资源氟含量的超标国_第4页
我国是水资源氟含量的超标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是水资源氟含量的超标国,其引发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陕西省是地方性氟中毒流行严重的省份之一,现在以渭南市为例,谈谈水中含氟量过高的影响以及采取的措施。首先,我们先看看渭南市的水资源概况。自建国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渭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和突破,一大批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建成使用,不但优化了全市水资源配置,满足了工农业快速发展的用水需要,也极大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用水条件。但面对新形势,渭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工作还存在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水质性

2、缺水矛盾突出、水资源污染和水资源浪费严重等突出问题。(一)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低,且自然降水和河源来水呈减少趋势。全市境内水资源总量为20.0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5.08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8.88亿立方米,重复计量3.9亿立方米),居全省十个地市中第九位。人均占有量380立方米,分别为全省、全国的三分之一和六分之一,远低于世界气象组织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机构规定的人均500立方米的绝对缺水线。特别是近20年黄、淮地区降水量平均减少6%,造成黄、渭、洛河来水量锐减,北少南多的水资源格局进一步加剧。近10年,黄河平均年来水量由385亿立方米减少到222亿立方米,递减42%;渭河由93

3、.3亿立方米减少到42.5亿立方米,递减54%。洛河由8.62亿立方米减少到6.79亿立方米,递减21%;(二)时空分布不均,且洪水和干旱灾害频繁发生,利用与需求极不协调。我市60%的年径流量主要集中在7?10月,常以暴雨形式出现,且年际变化较大,导致水旱灾害频发。占全市国土面积和耕地面积52%、60%的渭河以北地区,地表径流仅占全市总量的28%,而10%的秦岭北麓,年径流量却占到总量的47.9%。上述特点给工农业生产、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带来诸多困难。(三)天然水质可利用条件差,水资源污染严重。境内地下水矿化度高。全市地下水矿化度大于2克/升的水量为1.73亿立方米,占地下水净补给量13.4亿立

4、方米的13%。根据水利部门50个水样化验分析,临渭区固市以北至蒲城的原仁至龙池一带,以及大荔许庄至户家,富平的宫里之流曲一带矿化度均大于2克/升;特别是蒲城孝通乡地下水矿化度大于3克/升属咸水,卤泊滩地区矿化度大于5克/升,个别地方高达10?20克/升。地下水含氟量超标。据卫生部门普查,除华县、潼关外,其他各县市、区地下水都不同程度存在含氟量超标,最严重的是大荔、蒲城、富平县,其次为临渭区、澄城、合阳等县。按照饮用水样分析,超过生活饮用水标准0.5?1.0毫克/升的占57%,其中含氟量超过4.0毫克/升的占8%,2.1?4.0毫克/升的占43.5%,1.1?2.0毫克/升的占48.5%;全市有

5、100多万人处于高氟水区,患氟班牙有72万人,患氟骨症4.9万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渭河年接纳全省78%的工业废水和86%的生活污水,水质属五类以上,导致渭南中心城市部分区段傍河水源遭受严重破坏。市境内水源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去年发生的韩城黑猫炭黑厂水污染事件,造成昝村镇吴村1200多村民生活用水困难和农作物枯死;潼关金矿水污染引发太峪、西潼峪等多条河流水质超过三类标准。(四)全社会节水意识不强,用水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全市万元产值耗水量偏高,其中火电行业为580?960立方米/万元,新水重复利用率平均在80%左右;一般工业为93?152立方米/万元,新水重复利用率平均不

6、到25%;乡镇企业为99?132立方米/万元,新水重复利用率5.1%。县城自来水管网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平均输水损耗达18%以上,个别高达27%。小型灌区灌溉用水浪费严重,渠道输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5,低于全市5万亩以上灌区的0.64,田间用水有效利用系数0.45?0.50,低于全省五大灌区平均值0.51。这里我们以大荔县和富平县为例做下简单介绍,先看看他们的水资源概况以及造成含氟量高的成因条件。大荔县 大荔县地处渭河断陷盆地东部,潜水中氟含量较高,氟的赋存受水文,气候,地形地貌、地质背景、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根据浅层地下水调查资料采用美国地质调查局的PHREEQC软

7、件来研究地下水中氟赋存规律。该地区降雨量小,蒸发强烈,高氟水的成因可分为,蒸发浓缩型和溶滤富集型。岩性主要为黏土、亚黏土、细砂,孔隙小,富含氟的矿物成分为地下水中高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地下水水位埋深浅,包气带中毛细上升高度高,导水性差,多层交互含水层结构为高氟地下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赋存条件。截至2004年年底,大荔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数为32.51万人,其中饮用高氟水人数18.78万人。一年多时间里,西安地调中心项目组开展了大荔县1:5万水文地质调查,查明了大荔县地下水的补、径、排特征及水化学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据项目负责人朱桦介绍,大荔县高氟地下水是受地质地貌、气候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共同

8、控制形成的。大荔县北部山上大量的灰岩、泥灰岩、石英砂岩、泥页岩等岩石中都富含氟,黄土中的云母、角闪石、电气石和大量黏土物质氟含量也比较高。一些地方大气降水溶解了岩石或土壤中的可溶性氟元素,而地表又难以形成径流,通过土壤渗透到地下水中,导致地下水氟超标,形成溶滤富积型高氟水,下寨、羌白、八鱼等乡镇的高氟水就是这样形成的。而在另一些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的地方,强烈的蒸发作用和土壤吸附,使氟沉积下来,形成蒸发浓缩型的高氟区,典型的是朝邑、安仁、户家乡、许庄和步昌乡一带的乡村。调查结果显示,导致高氟地下水的主要原因是北部地区的岩石和土壤中高含氟量所造成的。富平县 富平县位于渭北旱塬北部,总面积1233平方

9、公里,耕地111万亩,辖24个乡镇,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8万人,国内生产总值22.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23亿元,财政收入674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36元。富平地处渭河盆地与陕北高塬的过渡地带,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中部隆起,川塬相间,海拔高程3801420.7米,地貌由北到南依此是低山丘陵沟壑区、洪积扇区、黄土台塬区,渭河一、二、三级阶地,境内有四河,均为季节性河流,其中石川河是县内唯一的过境河流,县境内长达36.4公里,流域面积104.103平方公里。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533.2,年蒸发量1154.2,干旱指数2.1,境内虽有四条河流,除汛

10、期石川河有短期洪水过境外,其余季节基本断流。目前水资源主要是浅层地下水和外来客水。浅层地下水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和川塬阶地区,一般埋藏深度40150米以内,可利用水资源量0.87亿立方。全县现有机井4989眼,井灌面积27万亩,年开采量达1.44亿立方,超采0.57亿立方,造成地下水位普遍下降612米左右,已形成三个漏斗区,最大半径10公里,因水位下降而报废机井达1300多眼。外来客水有两部分来水,一部分是北山各峪口洪水,汛期大部分为山前引洪漫地用尽;另一部分是境外客水,主要有桃曲坡、二黄、交口、泾惠四个灌区,设施灌溉面积6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60万亩,年引水量30004000万立方。全县水资源总

11、量1.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170立方,亩均水资源量97立方,不足全省人均的1/6、全国的1/12。近年来,全县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工农业生产年需水量2.12亿立方,供需缺口达0.92亿立方,而且浅层地下水除石川河沿岸外含盐量、氟量高,高氟水、苦咸水分布面积620.1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0%以上,共涉及淡村、留古、到贤、流曲、王寮、华朱、刘集、杜村等18个乡镇184个行政村40.08万人。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是我县水资源的两大特征。由于缺水,富平的人饮困难问题在全省是最突出的,“九五”初,全县有饮水困难人口达62.58万人, “九五”以来通过实施“甘露工程”、“人饮解困”、“防氟改

12、水”等项目,共解决了45.13万人(“甘露”38.59万人,“人饮”2.64万人,“改水”3.9万人)的饮水困难,剩余17.45万人。近年来,因水资源性缺水新增加缺水人口1.14万人,其中涉及沿山一带7个乡镇22个村0.54万人和石川河沿岸5个乡镇15个村0.6万人;因工程老化,年久失修导致水质达不到安全饮水标准,涉及部分塬区9个乡镇25个村2.76万人,共计新增3.9万人。目前实际上我县还有21.35万人(苦咸水12.9万人,氟水3.2万人,缺水5.25万人)的饮水问题亟待解决在看完了上述基本资料完之后,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它。水中含氟量过高对人类造成的影响,大家有目共睹,在这个问题上,

13、政府采取的措施,无非就是多建污水厂,优化饮用水管道等等。现在来看看还有其他的好的降低氟含量的方法没?通过网上的搜索发现有人提了一些建议,感觉还不错,拿过来让大家看看 :建议把渭南城市污水处理达标回用与中水利用纳入城市供水管理范畴,并由市人民政府尽快出台“渭南市水资源管理办法”和“渭南市城市供(用)水管理办法”,以使目前的城市水资源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实现渭南城市超标污水不再外排,增大当地再生水的利用率,加大国家、省内资金投入与地方资金筹措的力度,在尽快建成城市东区日产水量4万吨中水利用工程的同时,力争按规划在“十一五”期间实施动工建设城市东区日处理能力4万吨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城市

14、西区日处理能力3万吨污水处理厂和日产水量1万吨中水利用工程。为净化城市水资源环境,增进城市污水资源化程度,提高渭南城市品位,应实行城市废污水全面收集、统一达标处理。建议市政府,积极实施城市新建排水系统雨、污分流,并对原建合流制管网按照先主后次,逐步改造,使之成为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污水归集处理,并减少雨、污合流而增大污水处理运营费用,保证处理后的出厂水质的稳定性。为确保渭南城市污水资源化工作顺利进行及污水处理回用与中水利用设施正常运营,建议市政府相关部门要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渭南城市近期规划,选准较为稳定的污水处理回用与中水利用的用水户,进而有目的的规划建设污水资源化供水

15、管线,以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管道敷设与管道改线形成的资金浪费。建议市政府参照相关政策规定,给予城市污水处理回用与中水利用以资金保障,确保污水资源化设施正常运营这些建议 都是需要相关领导人的大力督促才能完成的,我们看看网上对于福氟的简介及其含量超标的成因及防治方法的一些说法。氟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呈灰黄色气体,有使人不愉快的气味。氟也是卤族元素之首,化学性质很活泼,极易挥发。氟广泛地分布在自然界中的各种岩石、矿物、大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动物和植物体内。氟在地壳中的平均重量百分比为0.0270.08。氟在纯橄榄岩类中的含量为1×10-4PPM(即百万分之一单位为PPM),在富含钙的花岗

16、岩类中的含量为5.2×10-2PPM、在贫钙的花岗岩类中的含量为8.5×10-2PPM,正长岩中为1.2×10-1PPN,页岩中为7.4×10-2PPM、砂岩中为2.7×10-2PPM,碳酸盐岩中为3.3×102PPM,石灰质深海沉积物中为5.4×10-2PPM,粘土质深海沉积物中为1.3×10-1PPM。一般来说,岩浆岩中的喷出岩含氟量要大于深成岩的含氟量,酸性岩含氟量大于基性岩的含氟量,基性岩含氟量大于超基性岩的含氟量。在同一地质环境中,细颗粒岩层的含氟量大于粗颗粒岩层的含水量氟量;在一同地区中,残积物中的含氟

17、量要大于坡积物的含氟量,坡积物的含氟量大于风积物的含氟量。氟在土壤中的百分含量为2×10-2,在海洋水中的浓度是1.3毫克/升,在河水中的含量为百分之几到十分之几毫克/升,在有机体中的平均百分含量为5×10-4。大气中的氟主要以HF、SIF4、H2SiF6、F2和氟粉尘的形式存在,它们大部分来自于火山喷发,其次是海水蒸发和工业废气的排放。自然界中主要的含氟矿石有:萤石(CaF)、冰晶石(Na3A1F6)、黄玉(SiO4)(F,OH)2、黑云母(Mg,Fe)2(A1Si3O10)(OH,F)2、氟磷灰石Ca5(PO4)3(F,C1,OH)、氟碳铈矿Ce(CO3)F、氟碳钙铈C

18、e2Ca2(CO3)3F2、黄河矿BaCe(CO3)2、氟碳钡铈矿Ba(Ce,La)2(CO3)3F2、电气石等。地下水中氟含量的影响因素地下水含氟量的影响因素很多,如与地形、地貌、岩性与矿物成分、地下水径流、水化学类型、地下水温度、气候、自然界的理化作用、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在高中山地区,含氟的岩石矿物处于风化、淋溶条件下,容易被洪水冲刷流失,不利于氟的聚集;而位于低处的洼地和盆地地区,氟不容易流失,有利于富集。所以地下水含氟量,一般是盆地区,洼地区要大于丘陵区,丘陵区又大于高中山区、平原区也大于山区,冲洪积扇的中下部大于冲洪积扇的顶部。在地下水径流强烈地区,地下水运动,交替积极,有

19、利于氟的迁移;反之,在地下水滞流地区,地下水运动迟缓,水交替极缓慢,有利于氟的聚集。地下水径流地区的岩石、矿物含氟量高、则地下水含氟量也高,据对不少地区的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与含氟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发现一般有以下的规律:在水化学类型为HCO3-C1-Na+型的地区,地下水含氟量最高可达4毫克/升以上;在水化学类型为HCO-3C1-Na+Ca2+型的地区或水化学类型为HCO3-Ca2+Na+型的地区,地下水含氟量可以达到1.00.4毫克/升,在水化学类型为HCO3-Ca2+型的地区,则地下水含氟量小于1.0毫克/升。地下水含量氟与地下水温度关系也很密切,具有较高温度的温泉水、矿水流经含氟岩石矿物的地

20、区时,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能促使难溶的萤石(氟化钙)转化成易溶的氟化钠:所以,温泉水,矿水中的含氟量要大于常温状况的地下水;如果温泉水、矿水已和第四系含水层沟通,那么在一定范围内的第四系地下水中的含氟量就会明显地增高。另外,高氟地下水还分布于年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和干旱和半干旱区。地下水氟污染一般可分为下述三种类型:首先是氟的天然污染,即萤石、冰晶石、氟磷灰石、云母和电气石等含氟矿物在物理风化作用下,经大气降水的冲刷、搬运后而溶解于水。有些氟矿石的含氟量很高,如萤石(即氟化钙)中的氟成分约占48%,这些含氟矿石风化破碎后,降水溶解、淋滤作用下,渗入土壤和地下水中,或由地表径流、地下水径流将氟元

21、素运移至远处,并进而浓缩、富集在地下水中。其次是氟的人为污染:即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排出含有氟的工业“三废”物质的污染。如磷肥厂、化工厂使用含氟、磷的矿石,能产生大量的含氟粉尘;冶炼厂使用高氟铁矿与电解铅、铝等,玻璃陶瓷工业以及煤炭的燃烧,它们都排出了大量含氟的废气、废渣与废水。如化工厂每生产一吨黄磷,所排出的废气中含氟60150公斤;每排出废水130吨含氟约5公斤,排出炉渣5吨含氟约150240公斤。含氟废水与废渣经淋溶下渗后,可直接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含氟废水与烟尘通过降雨、降雪进入土壤并下渗污染地下水。最后是上述两种污染类型的混合,既有氟的天然污染又有氟的人为污染。F-在进入地下水的途中,受岩

22、性、PH值、Na+、Ca等矿物含量的影响,衰减量变化很大。据实验测试,砂对F-的吸附率仅为23%,而轻粉土质砂质粘土则可高达97.3%,即沉积物颗粒越细,对F-的入渗率随沉积颗粒的变细而减少。PH值对吸附率也有影响,据测试,同是重粘质砂土,当PH值为5时,其吸附率为74.8%,而PH值增至11时,其吸附率则降至71.9%。即在相同岩性条件下,F-在碱性环境中活性较大,能较多地渗入地下水中,而在酸性条件下,其渗入量减少。Na也左右着吸附率的高低。据实验,同是重粘质砂土,在Na+含量分别为1.094和2.188克当量时,其吸附率则分别为78.6%和74%。即在包气带岩性相同的地层中,Na+含量越高

23、,F-的活性越大,越易渗入地下。吸附率还受Ca+2含量的影响,在中砂试样中,加入液Ca+2分别为0.234和0.998克当量时,吸附率依次为68.1%和86.9%。除上述几个因素外,氟浓度的增高和污水灌溉和实施,也会加速土壤吸附率的饱和,使地下水中F-含量不断增加。地下水的污染来源和途径在天然状态环境下,地下水都会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含水层的离子交换作用和吸附作用有助于降低水中的污染物浓度。人类活动排放大量的废弃物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使自然平衡遭到一定的破坏,改变了地下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使地下水污染物的浓度超过规定的指标。根据地下水污染的成因,地下水污染可以分为农牧业污染、工业污染、

24、生活污染等类别。来自农牧业的污染农药和化肥的污染20世纪40年代中期,人类开始使用化工合成的农药来消灭病虫害,然而这些农药大约只有12%左右被作物吸收,还有一部分汽化进入大气层中,其余全部进入土壤及地表附属物中,这部分未被吸收的农药随着地表径流渗入地下蓄水层造成污染。化肥的大量使用,大大提高了土地的生产力因素,但只有42%左右被作物吸收利用,其余的都溶于灌溉水及雨水,使化肥中的元素渗入地下,使地下水受到氮、磷等元素的污染,导致地下水中总硬度、硝酸盐和氨氮的提高。牲畜产生的有机废物污染关中地区农村饲养牲畜的家庭很多,这些动物产生的大量有机废物,久而久之会对地下水构成一定的污染。来自工业的污染工业

25、垃圾和污水的污染工业生产会产生大量的含有各种化学物质的垃圾,这些垃圾一般是露天堆置或简单填埋,垃圾中的有害物质经地表径流及雨水的冲淋而渗入地下,尤其严重的是一些工业生产过程排出大量含有各种有毒有害元素的废水,很多都没有经过物理和化学处理就排入下水道、江河或直接排到水沟。关中地区(铜川、渭南)是陕西省采矿业的集中地之一,采矿后堆积的矸石经雨水淋滤后,极易形成地下水污染,而矿区废弃的巷道与钻孔在雨水或地表水体的影响下,恰好可能成为地下水污染的通道。同时,采矿排出的矿坑水(如采煤排水)通常pH值很低,这种酸性水渗入地下后可导致某些盐类进入含水层,由此产生的盐效应促使土体中方解石、白云石溶解,使钙镁离

26、子溶入水中,地下水的总硬度升高。另外石油及其化工产品使用及管理上的漏洞,使柴油、汽油、苯系物及其他含苯环的碳水化合物等都极易造成地下含水层的污染。人类生活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随着人口的增加,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和污水,这些垃圾很多直接用埋填法处理,污水直接排放到下水道。而这些被填埋于城市周围的垃圾,其溶出物会慢慢渗入地下,污染地下蓄水层,另外还有居民区的粪池也是造成有机物污染的主要途径。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应严格贯彻执行我国的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规,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治理的力度,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起来,严格执法,不姑息,不懈怠,对污染地下水资源的企业或个人严惩不

27、贷。其次,各个单位还应开展广泛的宣传工作,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信息媒体,提高全社会对地下水污染危害的认识,增强全民环境意识,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节约能源,通过重复利用和旧物修理等各种有效方式以减少垃圾排放,从点滴入手保护有限的地下水。控制污染源的排放,对生活、生产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在工业体系中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从控制源头开始,加大预防工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积极倡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革和清洁生产,对重污染企业进行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仍不达标排放的必须关停。在农业体系中应该使用高效的灌溉技术及科学的耕作农作物的方式,尽量少施农药、少施化肥,尤其少施合成农药;将传统的漫灌方式改

28、为喷灌方式,不仅节约用水,还能减少灌溉用水对地下水的污染。另外对生活生产垃圾还应进行分类处理,合理回收再利用,对不可回收的垃圾运用先进技术进行处理,积极开发研究垃圾渗滤液的防渗技术,尽量减少因垃圾掩埋等不良方法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加强水文基础工作,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水文(地表水、地下水监测)事业及研究工作,是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前提,必须加大这方面的投资,要深入开展诸如地下水人工补给的试验研究、水污染治理、水资源现代化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等的研究,为各级政府进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在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中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即是进行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并编制

29、评价图册,这种方法值得我国借鉴。另外要加强对地下水监测网络建设和污染防治技术攻关,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控并预断它的未来发展趋势,开展地下水动态监测和分析研究工作,使用先进的技术成果开发利用水资源。另外 ,对于不同原因导致的污染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天然原因形成的高氟地下水地区,应研究该区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寻找含氟量低的深部地下水源。2、对于工业污染形成的高氟地下水地区,应加强工业“三废”的处理,严禁向环境中排放含氟的工业“三废”物质。3、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大力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山区基岩含氟矿物的风化淋失,改良盐渍土,积极治理沙碱地。4、村镇饮用高氟水可采用向水中投放骨灰、过磷酸钙、活

30、性氧化镁、活性炭等物质,利用它们来吸附水中过量的F-后,再供饮用。5、家庭饮用水除氟可用向水中投放氧化铝除氟罐的办法,一个除氟罐可供一家使用一个月。也可以用麦饭石除氟,它的除氟能力极显著,一般可除去水中氟的3040%,当加以搅动时可除去6070%的氟。如用500克麦石加1升水,浸泡24小时后,即成优良的饮用水,一剂麦饭石还可反复浸泡数次。6、在缺乏优质地表与地下水的高氟病区,可在附近或远处引入优质的地表与地下水源。7、探索与吴起县周湾镇卧狼沟村地处陕北白于山,缺水、缺地制约着发展。“为了干净的水,我们都愿搬。”昨日,该村支书齐风民表态。近日,陕西省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台。“十二五”期间,我省投入139.77亿元扶贫移民搬迁26.8万多人,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