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明书.docx

蜂窝煤成型机设计及性能仿真(含三维+CAD图纸+说明书)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蜂窝煤成型机设计及性能仿真(含三维+CAD图纸+说明书).zip
轴.dwg---(点击预览)
装配图.dwg---(点击预览)
直齿轮.dwg---(点击预览)
活动压盘.dwg---(点击预览)
槽轮.dwg---(点击预览)
机体.dwg---(点击预览)
拨盘.dwg---(点击预览)
3.开题报告.doc---(点击预览)
2.外文翻译.doc---(点击预览)
1.说明书.docx---(点击预览)
4.动画仿真.wmv
三维模型.zip
0三维预览
三维模型
caolun.prt
caolunjigou.prt
diandongji.prt
gan1.prt
gan2.prt
gan3.prt
gan4.prt
gan5.prt
gear10.prt
gear2.prt
gear4.prt
gear6.prt
gear7.prt
hengliang.prt
huodongyapan.prt
jiti.prt
quekouyuanpan.prt
saoxieshua.prt
zhou1.prt
zhou2.prt
zhou3.prt
zhou4.prt
_asm1.prt
caolunjigou
caolunjigou.afu
motion_1-solution_1.msg
motion_1-solution_1.rad
motion_1-solution_1.rmd
motion_1-solution_1.rplt
motion_1-solution_2.msg
motion_1-solution_2.rad
motion_1-solution_2.rmd
motion_1-solution_2.rplt
motion_1-solution_3.msg
motion_1-solution_3.rad
motion_1-solution_3.rmd
motion_1-solution_3.rplt
motion_1-solution_4.msg
motion_1-solution_4.rad
motion_1-solution_4.rmd
motion_1-solution_4.rplt
motion_1-solution_5.msg
motion_1-solution_5.rad
motion_1-solution_5.rmd
motion_1-solution_5.rplt
motion_1.sim
_asm1
_asm1.afu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48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20576063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5.09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3-22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IP属地:江苏
80
积分
关 键 词:
蜂窝煤 成型 设计 性能 仿真 三维 SW CAD 图纸
资源描述:

喜欢这套资料就充值下载吧。资源目录里展示的都可在线预览哦。下载后都有,请放心下载,文件全都包含在内,图纸为CAD格式可编辑,有疑问咨询QQ:414951605 或 1304139763

内容简介:
蜂窝煤成型机设计及性能仿真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Stamping Honeycomb Briquette Forming Machine 目录摘要3Abstract41 设计51.1 产品简介51.2 工作原理51.3 机器的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71.3.1 分析71.3.2 原动机的选择81.3.3 主传动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81.4 机构系统的尺寸设计111.4.1 传动机构的运动尺寸设计111.4.2 主体机构的运动尺寸设计131.4.3 槽轮机构的运动尺寸的设计141.5 主体机构运动线图设计与分析142 建模162.1 齿轮建模162.2 电动机建模212.3 轴建模232.4 杆建模252.5 槽轮机构建模272.6 机体建模292.7 横梁建模312.8 活动圆盘建模332.9 扫屑刷建模353 装配364 运动仿真404.1 创建连杆404.2 创建运动副404.3 仿真结果42结论44参考文献4647摘要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是我国城镇蜂窝煤生产厂的主要生产设备,它将煤粉加入转盘上的模筒内,经冲头冲压成蜂窝煤。本设计目的是完成蜂窝煤成型机的设计及性能仿真。通过蜂窝煤成型机的的原理,分析、比较了蜂窝煤成型机的运动方案,确定了蜂窝煤成型机的运动机构方案,简单地计算了电动机、主体机构、传动机构、扫屑机构的参数尺寸。用三维造型软件UG对各个部件进行建模,内容包括:机体部分、传动机构(电机、齿轮、传动轴)、冲压部分(滑杆、滑梁、冲杆、冲杆座、冲头、活动压盘)。并将它们进行了装配并完成了装配后的运动仿真,完成了对模型的模拟、检验和修正,最终完成了蜂窝煤成型机的设计与仿真。关键字:成型机;设计;建模;仿真AbstractStamping honeycomb briquette forming machine is the main production equipment which produces honeycomb briquette in cities and towns in our country.It will put the pulverized coal into the former in the turntable and then, the pulverized coal be stamped into honeycomb briquette.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omplete the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honeycomb briquette forming machine.I analysis, compared the honeycomb briquette forming machine kinematic scheme to determine the honeycomb briquette forming machine kinematic scheme, simply calculated the size and parameters of the motor, the main body,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the pulverized coal sweeping mechanism through the theory of honeycomb briquette machine.I used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software ,UG,to model the various components, including the body,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motor,gears and transmission shaft etc.), stamping mechanism (the slid bar, sliding beam, punch, punch seat, a punch and movable platen etc.).Then they will be assembled and the assembly motion simulation will be completed.Later,i completed the model simulation, testing and revision.Finally,the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honeycomb briquette machine was finished.Keyword: the forming machine design model simulation1 设计1.1 产品简介本设计的题目为蜂窝煤成型机设计及性能仿真。本设计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想到的。本设计不仅解决了其他很多成型机难以解决的问题,还在机械的传动的能耗和电动机的选择等等方面,做了优化,有了很大的改进,使生产环境得到改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以往的蜂窝煤成型机存在着许多缺陷,如制造出来的煤块不敦实,放一段时间后会有一些裂纹;或者制造出的煤块会出现孔内塌等等情况;或者在成型机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许多杂物,如不能及时清理的煤屑等,导致工作环境相对恶劣,给机器带来损害;等等。本设计综合考虑了各组成机构的可行性与合理性,选择了两种运动方案:一种是带传动机构,它具有过载保护作用并且它的结构比较简单、传动也很平稳,加上槽轮机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等特性;另一种是齿轮传动机构,它的结构比较紧密,功率范围大、传动效率高、传动比准确、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本设计的许多地方涉及到机械传动及齿轮传动的知识,进一步验证、细化和加强了专业理论知识,让我们对本专业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另外,本设计从机构安全、实用的角度出发设计,使得所造蜂窝煤成型机市场前景好哦,适用范围相对广泛,既可以用于中大型企业或公司批量生产,也可用于农村小作坊的连续生产,制造出的煤块质量相对较优良,与其他产品相比也更能获得市场及用户的肯定。1.2 工作原理利用带动冲针的冲头循环往复运动,把位于工作盘模孔中的混合料压紧、压实成型。冲针刚性固结于冲头,用来穿孔。压板穿过过弹簧与滑块相连,通过弹簧压缩时产生的弹力将型煤压实。为了提高生产率,于是将上料、成型、卸煤等工序集中在一台机器上连续完成,所以把机器做成多工位的。机器执行构件的运动图如图1-1所示。滑块上装有带有冲针的冲头和卸煤推杆,作上下的往复直线运动(A1);工作盘上有五个模孔,I是上料工位,是成型工位,是为卸料工位,做间歇回转运动(A2);上料器作连续回转运动(A3);将型煤运出的传送带做匀速直线运动(A4);冲头每次退出工作盘后,扫煤杆在冲头下面扫过,作清除煤屑的扫煤运动(A5)1。图1-1A1的运动参数取决于生产率,取:。考虑到料煤高度与型煤高度之比(压缩比)为2:1,工作盘高:。为使工作盘转位速度不致太高,取压头在工作盘内和工作盘外的位移相等,即冲头的行程为:。图1-2A2运动应与A1协调配合,工作盘转位时,压头必须在工作盘外,其运动参数:其运动系数应小于0.5。综合考虑各运动的关系,暂取工作盘转位时的运动系数:。A3的运动参数参考现有机器取。传送带的匀速直线运动A4的传送带速度要保证前一块煤被运走后,后一块煤才卸落在传送带上。因此设煤块的间距为2=0.2m,则传送带速度为:式(1.1)通过计算得到A5运动为平面复杂运动,要保证冲头往复运动一次,则扫煤杆在冲头下往复扫过一次,而且还要不与其他构件相碰(具体要求见主体机构设计部分)。由于型煤是利用弹簧压实,所以生产阻力Fr与弹簧压缩量成正比,生产阻力曲线见图1-2,Frmax=50000N。1.3 机器的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 1.3.1 分析(1)功能分析与工艺动作分解1) 功能分解为了实现蜂窝煤冲压成型的总功能,将功能分解为:自动加料、冲压成型、机械起模、机械扫屑、工位转换、输送功能。2)工艺动作过程要实现上述分功能,有下列工艺动作过程:1)自动加料:这一动作可打开料斗,利用煤粉的重力自动加料;2)冲压成型: 冲压机构上下直线往复运动,在冲头行程的二分之一处进行冲压成型;3)机械起模:起模机构作上下直线往复移动,将已冲压成型的煤饼压下去而脱离模筒。一般考虑可以将它与冲压机构固连在一起运动;4)机械清屑:要求在冲头、卸煤杆向上移动过程中,清屑机构完成左右方向的往复运动,将煤粉扫除;5)工位转换:为提高工作效率,将冲压、脱模和加料三个工步同时在转盘上实现,由此需要实现工作台的间歇转动;6)输送:将成型的煤饼脱模后落在输送带上送出成品。(2)设计基本要求1)设计蜂窝煤成型机构,型煤尺寸为H=100mm75mm,生产速度为每分钟72个;2)能够承受生产时的阻力50000N;3)在滑梁上升过程中扫屑刷将刷除冲头和卸煤杆上粘附的煤粉;4)工作盘上需要均布模筒,并让转盘间歇的运动,使加料后的模筒进入加压位置,成型后的模筒进入脱模位置,空的模筒进入加料位置;5)为了改善冲压成形的质量,冲压后应该有一短暂保压时间;6)为增大冲头压力,希望冲压机构应具有增力功能,以此来减小原动机的功率。以上各动作中,加料和输送的动作比较简单,暂时不予考虑,脱模和冲压可以用一个机构完成。因此,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运动方案设计重点考虑冲压和脱模机构、扫屑机构和工作盘间歇转动机构这三个机构的选型和设计问题。1.3.2 原动机的选择 原动机做匀速转动,驱动各执行构件动作,其中扫煤运动A5可考虑直接用滑块做主运动,以保证运动协调配合。由于选用集中驱动,有电动机到A1原动件的主传动链总传动比为:式(1.2)把n电和n1代入,得i总=20。再考虑到同类机器的参数,在此选用异步电动机集中驱动,取:n电=1440r/min1.3.3 主传动运动方案分析及选择 主体机构都用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因为载荷较大而且对心曲柄滑块,受力好,结构合理,并且容易实现。方案I:主传动选用带传动和链传动的方式,辅助转位机构选用槽轮机构,传送装置选用传送带。传动方案简图如图1-3,列出了机构的主要部件。图1-3 方案传动方案简图方案:主传动选用两级齿轮机构减速,辅助转位机构则因为槽轮的简单可靠仍选用槽轮机构,传动方案简图如图1-4。(1)绘制传动方案简图结和传动路线,考虑到机构和轴线的配置以及其他一些功能,即能绘出机器的两种运动方案图。(2)方案、方案的分析比较这两种方案的区别在于主传动机构的不同。方案I带传动结构简单,传动平稳,能缓和载荷冲击无噪声,具有过载保护作用,但是有弹性滑动导致传动比不稳定,而且带的寿命比较短;链传动传递功率较大,但是传动平稳性较差,在振动冲击载荷作用下,链传动寿命较短,而且在磨损后,易发生跳齿,工作时有噪声;槽轮机构结构比较简单,工作可靠,啮入啮出比较平稳,有柔性冲击。2方案选用齿轮传动,结构紧凑,寿命长,效率高,可选用标准减速器、大齿轮即为曲柄,便于平衡,且可起飞轮作用,但制造成本较高。根据以上简单分析,初步决定选用方案作为机器的运动方案。图1-4 方案传动方案简图(3)扫屑机构运动方案分析图1-6 方案2图1-5 方案1方案1:如图1-5,扫屑机构为附加滑块摇杆机构。利用滑架上的上下移动,使摇杆上的刷帚摆动,扫除冲头和起模杆上的煤屑。方案2:如图1-6,利用滑梁的上下移动,使带有刷帚的摇杆从动件上顶出,扫除冲头和起模杆底上的粉煤屑。两个方案经过综合分析评价,最后确定定方案1为扫屑机构的最终方案。1.4 机构系统的尺寸设计1.4.1 传动机构的运动尺寸设计主传动机构的总传动比i总=20。传动系统采用两级减速,第一级为一级减速器,第二级为圆柱齿轮传动,为使传动件获得都较小尺寸,结构紧凑,选用“前小后大”的原则,,则z1可取19,z8取22,如下图1-7所示:图1-7 一级减速机构 其中:Z1=19,Z2=76,Z3=22,Z4=110,Z5=21,Z6=63, Z7=22,Z8=110,A3转速n1=72r/mm。如图1-8所示,由上料器的转速n3=120r/min可知,电动机至上料机的总传动比:式(1.3)因此,可取:式(1.4)得Z6=321=63图1-8 减速机构因为冲头和工作盘的运动平面相互垂直,主体机构的主动件(曲柄)和辅助转位机构的主动件(槽轮机构)的轴线相互垂直,所以,配置了圆锥齿轮传动z9、z10,如图1-9所示。 考虑到主体机构与辅助机构应同步,故取。传送带需从工作台下面通过,尺寸受限制,取主动带轮直径D=200mm,则带轮转速:式(1.5)则运动由曲柄轴通过齿轮机构传来,则:式(1.6)即取:Z11=23,Z12=72图1-9 主传动机构1.4.2 主体机构的运动尺寸设计曲柄长度:为了使机构力学性能较好,使滑块运动速度波动较小,又考虑到机器的整体高度,一般取:则两杆长度: 考虑到机器的整体高度,取,如图1-9所示为传动角最小时的机构位置简图,由此校核最小传动角,所以:满足传力性能要求。图1-10 主体机构简图1.4.3 槽轮机构的运动尺寸的设计1)槽数Z 按工位要求选定为5。2)中心距 按结构情况确定。3)圆销半径r 按结构情况确定。4)槽轮每次转位时主动件的转角25) 槽间角2 6)运动系数k (n=1,n为圆销数)1.5 主体机构运动线图设计与分析如图所示为型煤机主体机构的运动简图,由封闭矢量图OAO可得适量方程为: 式(1.7)写出复数形式为式(1.8)展开后得式(1.9)求得:式(1.10)将式子(1.10)对时间求导,求得:式(1.11)将式子(1.11)对时间求导,求得:式(1.12)图1-122 建模2.1 齿轮建模打开UG,新建一个模型文件,命名为gear1,确定后进入建模界面。右击工具栏,找到齿轮建模-GC工具箱,单击勾选,齿轮建模模块就会出现在工具条按钮区,以方便今后的使用。1) 单击柱齿轮建模按钮,选择齿轮操作方式为创建齿轮,确定。选择渐开线圆柱齿轮类型为直齿轮、外啮合齿轮、滚齿,确定。在参数中,把名称设为gear_1,模数设为4,齿数设为19,齿宽设为50,压力角设为20,建模精度为中,单击确定。选择矢量为YC轴,确定,然后选择点为绝对坐标系零点。选中对象;使用快捷键ctrl+j,将会弹出编辑对象命令框;鼠标左键单击颜色栏后面的颜色条,进入选择颜色栏;选中green,点击确认;继续确认。在插入下拉菜单中找到设计特征中的孔,单击之后,系统会弹出“孔”对话框。在对话框的类型下面选择常规孔,在位置中,指定点点位置为坐标系零点。孔的方向为垂直于面,形状为简单,尺寸为直径28,深度为贯通体,布尔选择求差。完成孔的创建。确定,完成孔特征的创建。2) 用以上方法再建立一个名为gear2的齿轮。在参数中,把名称设为gear_2,模数设为4,齿数设为76,齿宽设为50,压力角设为20,齿轮的颜色选择为Magenta。孔的直径设置为25.其他不变。3) 单击柱齿轮建模按钮,选择齿轮操作方式为齿轮啮合,确定。单击选择gear_1,然后单击设为主动轮,单击选择gear_2,然后设置为从动轮。中心线向量选择为XC。确定。4) 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条中的拉伸按钮,系统弹出“拉伸”对话框。单击绘制截面按钮,选择草图平面,进入草图环境,绘制如图2-1所示草图。图2-1 绘制草图完成草图。指定矢量为YC,开始距离为0,结束距离为15,布尔类型选择求差。点击确定完成特征创建。5)插入基准/点基准,单击YC轴,在距离中输入50,完成基准坐标系创建。6)在另一面上建立相同的拉伸特征,但矢量变为-YC方向。7)在下拉菜单在选择插入设计特征孔,系统弹出“孔”对话框。在位置下拉菜单中选择绘制截面。在弹出的“创建草图”对话框中,类型选择为“在平面上”,然后选择拉伸后得到的那个平面,确定。在草图点对话框中的指定点后面单击点对话框,坐标系选择wcs,输入点的坐标为(85,0,0),确定,完成草图。孔方向为沿矢量,指定方向为YC方向,直径为50,深度限制为贯通体,布尔类型为求差,确定,完成孔特征的创建。8)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插入关联复制实例特征。在弹出的“实例”对话框中单击圆形阵列,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刚创建的孔特征。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常规,数字为5,角度为72,确定。选择基准轴为YC轴,点击“是”,完成阵列。保存,完成齿轮建模。如图2-2所示。图2-2 啮合齿轮模型9)用以上方法再建立一个名为gear3的齿轮。在参数中,把名称设为gear_3,模数设为5,齿数设为22,齿宽设为50,压力角设为20,齿轮的颜色选择为Magenta。孔的直径设置为30.其他不变。10)用以上方法再建立一个名为gear4的齿轮。在参数中,把名称设为gear_4,模数设为5,齿数设为110,齿宽设为50,压力角设为20,齿轮的颜色选择为Orange。孔的直径设置为38.其他不变。11)单击柱齿轮建模按钮,选择齿轮操作方式为齿轮啮合,确定。单击选择gear_3,然后单击设为主动轮,单击选择gear_4,然后设置为从动轮。中心线向量选择为XC。确定。12)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条中的拉伸按钮,系统弹出“拉伸”对话框。单击绘制截面按钮,选择草图平面,进入草图环境,绘制如图2-3所示草图。图2-3 草图完成草图。指定矢量为YC,开始距离为0,结束距离为15,布尔类型选择求差。点击确定完成特征创建。13)插入基准/点基准,单击YC轴,在距离中输入50,完成基准坐标系创建。14)在另一面上建立相同的拉伸特征,但矢量变为-YC方向。15)在下拉菜单在选择插入设计特征孔,系统弹出“孔”对话框。在位置下拉菜单中选择绘制截面。在弹出的“创建草图”对话框中,类型选择为“在平面上”,然后选择拉伸后得到的那个平面,确定。在草图点对话框中的指定点后面单击点对话框,坐标系选择wcs,输入点的坐标为(145,0,0),确定,完成草图。孔方向为沿矢量,指定方向为YC方向,直径为80,深度限制为贯通体,布尔类型为求差,确定,完成孔特征的创建。16)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插入关联复制实例特征。在弹出的“实例”对话框中单击圆形阵列,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刚创建的孔特征。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常规,数字为5,角度为72,确定。选择基准轴为YC轴,点击“是”,完成阵列。17)选择下拉菜单中插入基准/点基准,单击YC轴,在距离中输入15,完成基准坐标系创建。18)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条中的拉伸按钮,系统弹出“拉伸”对话框。单击绘制截面按钮,选择草图平面,进入草图环境,绘制如图2-4所示草图。图2-4 草图完成草图。指定矢量为-YC,开始距离为0,结束距离为70,布尔类型选择求和。确定,完成拉伸特征。19)选择下拉菜单中插入设计特征凸台,选择拉伸出的圆柱端面,直径设置为40,高度为40,确定。定位选择点到点,然后选择端面的圆,然后再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圆弧中心,确定,完成凸台创建。保存,完成齿轮建模。如图2-5所示。20)用创建gear3的方法再建立一个名为gear5的齿轮。齿轮的颜色选择为Magenta。用创建gear4的方法再建立一个名为gear6的齿轮。齿轮的颜色选择为Orange。21)单击柱齿轮建模按钮,选择齿轮操作方式为齿轮啮合,确定。单击选择gear_5,然后单击设为主动轮,单击选择gear_6,然后设置为从动轮。中心线向量选择为XC。确定。图2-5 啮合齿轮完成图22)单锥齿轮建模按钮,选择齿轮操作方式为创建齿轮,确定。选择锥圆柱齿轮类型为直齿轮、等顶隙收缩齿轮,确定。在参数中,把名称设为gear_7,大端模数设为4,齿数设为20,齿宽设为15,压力角设为20,节锥角为45,建模精度为中,其他参数为默认,单击确定。选择矢量为YC轴,确定,然后选择点为绝对坐标系零点。选中对象;使用快捷键ctrl+j,将会弹出编辑对象命令框;鼠标左键单击颜色栏后面的颜色条,进入选择颜色栏;选中Orange,点击确认;继续确认。在插入下拉菜单中找到设计特征中的孔,单击之后,系统会弹出“孔”对话框。在对话框的类型下面选择常规孔,在位置中,指定点点位置为坐标系零点。孔的方向为垂直于面,形状为简单,尺寸为直径35,深度为贯通体,布尔选择求差。完成孔的创建。确定,完成孔特征的创建。23)用以上方法再建立一个名为gear8的锥齿轮。在参数中,把名称设为gear_8,模数设为4,齿数设为20,齿宽设为15,压力角设为20,节锥角为45,齿轮的颜色选择为Yellow。孔的直径设置为35.其他不变。24)单击柱齿轮建模按钮,选择齿轮操作方式为齿轮啮合,确定。单击选择gear_7,然后单击设为主动轮,单击选择gear_8,然后设置为从动轮。从动轮向量选择为YC。确定。25)用以上方法再建立一个名为gear9的锥齿轮。在参数中,把名称设为gear_9,模数设为4,齿数设为21,齿宽设为25,压力角设为20,节锥角为18.435,齿轮的颜色选择为Magenta。孔的直径设置为35,其他不变。26)用以上方法再建立一个名为gear10的锥齿轮。在参数中,把名称设为gear_10,模数设为4,齿数设为63,齿宽设为25,压力角设为20,节锥角为71.565,齿轮的颜色选择为Red。孔的直径设置为35,其他不变。27)单击柱齿轮建模按钮,选择齿轮操作方式为齿轮啮合,确定。单击选择gear_9,然后单击设为主动轮,单击选择gear_10,然后设置为从动轮。从动轮向量选择为YC。确定。28)选择下拉菜单中插入基准/点基准,单击-YC轴,在距离中输入50,完成基准坐标系创建。29)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条中的拉伸按钮,系统弹出“拉伸”对话框。单击绘制截面按钮,选择草图平面,进入草图环境,绘制如图1-6所示草图。图1-630)在下拉菜单在选择插入设计特征孔,系统弹出“孔”对话框。在位置下拉菜单中选择绘制截面。在弹出的“创建草图”对话框中,类型选择为“在平面上”,然后选择拉伸后得到的那个平面,确定。在草图点对话框中的指定点后面单击点对话框,输入点的坐标为(0,0,65),确定,完成草图。孔方向为沿矢量,指定方向为YC方向,直径为40,深度限制为贯通体,布尔类型为求差,确定,完成孔特征的创建。31)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插入关联复制实例特征。在弹出的“实例”对话框中单击圆形阵列,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刚创建的孔特征。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常规,数字为5,角度为72,确定。选择基准轴为YC轴,点击“是”,完成阵列。保存,完成锥齿轮组创建。2.2 电动机建模新建一个模型文件,命名为diandongji。1)在菜单栏“插入”中,找到“设计特征”,然后在“设计特征”中找到“圆柱体”,确定。指定矢量为YC方向,指定点为零点,直径为200,高度为300,确定以完成圆柱体特征创建。单击工具条中的边倒圆命令按钮,选择XC、YC面上的圆为要倒的圆,倒圆的半径为25mm,确定,完成倒圆命令。2)单击工具条中回转按钮,则弹出“回转”对话框。在选择曲线中点击绘制截面,选择YC-ZC面为草绘面,绘制如图1.2.1所示草图。2-8完成草图。指定矢量为YC轴,布尔类型为求差,其余默认,确定。3)倒边圆。将300处的圆倒圆,半径为10;270处的大圆倒圆,半径为20。4)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条中的拉伸按钮,系统弹出“拉伸”对话框。单击绘制截面按钮,选择草图平面,进入草图环境,绘制如图2-9所示草图。2-9完成草图。指定矢量为-YC,开始距离为0,结束距离为220,布尔类型选择求差。点击确定完成特征创建。5)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插入关联复制实例特征。在弹出的“实例”对话框中单击圆形阵列,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拉伸。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常规,数字为36,角度为10,确定。选择基准轴为YC轴,点击“是”,完成阵列。6)在插入下拉菜单中找到设计特征中的孔,单击之后,系统会弹出“孔”对话框。在对话框的类型下面选择常规孔,在位置中,指定点点位置为坐标系零点。孔的方向为垂直于面,形状为简单,尺寸为直径25,深度为贯通体,布尔选择求差。完成孔的创建。确定,完成孔特征的创建。7)新建一个圆柱体特征,指定矢量为YC方向,指定点为零点,直径为25,高度为400,确定以完成圆柱体特征创建。保存,完成电动机的建模。如图2-10。2-10电动机2.3 轴建模新建一个模型文件,命名为zhou1。1)在菜单栏“插入”中,找到“设计特征”,然后在“设计特征”中找到“圆柱体”,确定。指定矢量为YC方向,指定点为零点,直径为25,高度为50,确定以完成圆柱体特征创建。2)选择下拉菜单中的插入设计特征凸台,选择离零点较远的圆柱端面,直径设置为30,高度为120,确定。定位选择点到点,然后选择端面的圆,然后再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圆弧中心,确定,完成凸台创建。3)选择下拉菜单中的插入设计特征凸台,选择离零点较远的圆柱端面,直径设置为35,高度为30,确定。定位选择点到点,然后选择端面的圆,然后再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圆弧中心,确定,完成凸台创建。4)选择凸台命令,选择离零点较远的圆柱端面,直径设置为38,高度为200,确定。定位选择点到点,然后选择端面的圆,然后再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圆弧中心,确定,完成凸台创建。5)选择凸台命令,选择离零点较远的圆柱端面,直径设置为45,高度为10,确定。定位选择点到点,然后选择端面的圆,然后再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圆弧中心,确定,完成凸台创建。6)选择凸台命令,选择离零点较远的圆柱端面,直径设置为38,高度为50,确定。定位选择点到点,然后选择端面的圆,然后再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圆弧中心,确定,完成凸台创建。7)选择凸台命令,选择离零点较远的圆柱端面,直径设置为36.5,高度为320,确定。定位选择点到点,然后选择端面的圆,然后再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圆弧中心,确定,完成凸台创建。8)选择凸台命令,选择离零点较远的圆柱端面,直径设置为35,高度为30,确定。定位选择点到点,然后选择端面的圆,然后再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圆弧中心,确定,完成凸台创建。9)选中对象;使用快捷键ctrl+j,将会弹出编辑对象命令框;鼠标左键单击颜色栏后面的颜色条,进入选择颜色栏;选中Magenta,点击确认;继续确认。保存。完成轴的创建。如图2-11所示图2-11 轴1新建一个模型文件,命名为zhou2。10)在菜单栏“插入”中,找到“设计特征”,然后在“设计特征”中找到“圆柱体”,确定。指定矢量为YC方向,指定点为零点,直径为25,高度为50,确定以完成圆柱体特征创建。11)选择下拉菜单中的插入设计特征凸台,选择离零点较远的圆柱端面,直径设置为34,高度为33,确定。定位选择点到点,然后选择端面的圆,然后再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圆弧中心,确定,完成凸台创建。12)选择下拉菜单中的插入设计特征凸台,选择离零点较远的圆柱端面,直径设置为36,高度为7,确定。定位选择点到点,然后选择端面的圆,然后再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圆弧中心,确定,完成凸台创建。13)新建凸台,直径设置为40,高度为30;直径设置为42,高度为70;直径设置为45,高度为100;直径设置为48,高度为10;直径设置为45,高度为430,;直径设置为38,高度为10;直径设置为34,高度为33。保存。完成轴的创建。如图2-12所示。图2-1214)在菜单栏“插入”中,找到“设计特征”,然后在“设计特征”中找到“圆柱体”,确定。指定矢量为YC方向,指定点为零点,直径为35,高度为500,确定以完成圆柱体特征创建。15)在菜单栏“插入”中,找到“设计特征”,然后在“设计特征”中找到“圆柱体”,确定。指定矢量为YC方向,指定点为零点,直径为35,高度为90,确定以完成圆柱体特征创建。2.4 杆建模新建一个模型文件,名为gan1。1)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条中的拉伸按钮,系统弹出“拉伸”对话框。单击绘制截面按钮,选择XCYC面为草图平面,进入草图环境,绘制如图2-13所示草图图2-13开始值为0,结束距离为30,布尔类型为无,其他默认。确定,完成拉伸特征。2)在下拉菜单在选择插入设计特征孔,系统弹出“孔”对话框。选择两端圆形的圆心为孔的位置。方向为垂直于面,形状为简单,尺寸为40,深度为贯通体。布尔类型为求差,确定。保存,完成杆的创建。新建一个模型文件,名为gan2,尺寸和gan1的尺寸完全相同。新建一个模型文件,名为gan3。3)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条中的拉伸按钮,系统弹出“拉伸”对话框。单击绘制截面按钮,选择XCYC面为草图平面,进入草图环境,绘制如图2-14所示草图图2-14开始值为0,结束距离为10,布尔类型为无,其他默认。确定,完成拉伸特征。新建一个模型文件,名为gan4。尺寸和gan3的尺寸完全相同。新建一个模型文件,名为gan5。4)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条中的拉伸按钮,系统弹出“拉伸”对话框。单击绘制截面按钮,选择XCZC面为草图平面,进入草图环境,画出一个长255,宽20的长方形。开始值为0,指定矢量为YC方向,结束距离为10,布尔类型为无,其他默认。确定,完成拉伸特征。5)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基准/点”“基准CSYS”选项,新建一个基准坐标系。参考选择wcs,坐标设为(0,310,0)。在新建的坐标系XCZC面上,建立一个和上一个拉伸一样的拉伸特征。6)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条中的拉伸按钮,系统弹出“拉伸”对话框。单击绘制截面按钮,选择XCZC面为草图平面,进入草图环境,单击工具栏里的“圆”按钮,画一个圆,圆心坐标为(10,10),直径为20,完成草绘。开始值为-20,指定矢量为YC方向,结束距离为340,布尔类型为无,其他默认。7)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组合”“求和”选项,系统弹出“求和”对话框,选择三个拉伸特征,确定。8)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设计特征”“凸台”选项,直径为20,高度为15,锥角为0,然后单击内侧面为凸台放置面,确定。定位方式为“垂直”,单击长方体的一条长边,输入距离为10,确定;单击相邻的一条短边,输入距离为10,确定,完成凸台特征。然后在另个内侧面建立一个凸台特征。保存,完成如图2-15所示杆。图2-152.5 槽轮机构建模1)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条中的拉伸按钮,系统弹出“拉伸”对话框。单击绘制截面按钮,选择XCYC为草绘截面,进入草绘界面。2)首先选择直线命令按钮,画一直角三角形,然后右击,将它们都设为引用。3)然后画出如图2-16所示的草绘。4)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插入”来自曲线集的曲线”阵列曲线”。选择上面画好的曲线,布局为圆形,选择中心点为坐标原点。间距选择数量和节距,数量为5,节面角为72度。确定。5)单击快速修剪按钮,将草图修剪成如图2-17所示。6)开始值为0,结束距离为30,布尔类型为无,其他默认。确定,完成拉伸特征。7)在“插入”下拉菜单中找到“设计特征”中的“孔”,单击之后,系统会弹出“孔”对话框。在对话框的类型下面选择常规孔,在位置中,指定点点位置为坐标系零点。孔的方向为垂直于面,形状为简单,尺寸为直径35,深度为贯通体,布尔选择求差。完成孔的创建。保存完成槽轮特征的创建。如图2-18。图2-16图2-17在“插入”下拉菜单中找到“设计特征”中的“圆柱体”,单击YC轴为矢量方向,原点为指定点;直径为120,高度为30。确定。单击工具栏中的“拉伸”按钮,单击绘制截面,绘制一圆,圆心在以原点上的角为36度,且所对的边为80,水平线上的另一个角为54度的直角三角形的54度角的顶点,圆直径为240。指定矢量为ZC轴,开始距离为0,结束距离为30,布尔类型为求差。图2-18 槽轮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设计特征”“拉伸”选项,单击绘制截面,绘制如图2-19所示草绘。图2-19指定矢量为-ZC轴,开始距离为0,结束距离为20,布尔类型为求和。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设计特征”“凸台”选项,直径为20,高度为30,锥角为0,然后单击第二个拉伸的面为凸台放置面,确定。定位方式为“点到点”,单击第二个拉伸的一条小圆边,选择圆弧中心,确定。保存,完成如图2-20所示特征体。2.6 机体建模新建一个模型文件,命名为“jiti”。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设计特征”“长方体”选项,单击原点为指定点,设置长为600,宽为600,高为800,确定。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偏置/缩放”“抽壳”选项,选择最前面和最底面为要穿透的面,厚度设为60。图2-20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条中的拉伸按钮,系统弹出“拉伸”对话框。单击绘制截面按钮,选择长方体最顶面为草图平面,进入草图环境。在最顶面画一直径为35的圆。指定矢量为-ZC轴,开始距离为0,结束距离为80,布尔类型为求差。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条中的拉伸按钮,系统弹出“拉伸”对话框。单击绘制截面按钮,选择长方体最顶面为草图平面,进入草图环境,绘制如图2-21所示草绘。图2-21指定矢量为-ZC轴,开始距离为0,结束距离为80,布尔类型为求差。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条中的“拉伸”按钮,系统弹出“拉伸”对话框。单击绘制截面按钮,选择长方体左端面为草图平面,进入草图环境。在(-150,170)处绘制一直径为45的圆。开始距离为0,结束为贯通,布尔类型为求差。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条中的拉伸按钮,系统弹出“拉伸”对话框。单击绘制截面按钮,选择长方体最顶面为草图平面,进入草图环境。画两个直径为60的圆,指定矢量为ZC轴,开始距离为0,结束距离为800,布尔类型为求和。拉伸后作为滑梁。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条中的拉伸按钮,系统弹出“拉伸”对话框。单击绘制截面按钮,选择拉伸后的圆端面为草图平面,进入草图环境。画一长为780,宽为120的长方形。指定矢量为ZC轴,开始距离为0,结束距离为50,布尔类型为求和。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设计特征”“拉伸”选项,单击绘制截面按钮,绘制如图2-22所示草绘。图2-22指定矢量为-YC轴,开始距离为0,结束距离为150,布尔类型为求和。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条中的拉伸按钮,系统弹出“拉伸”对话框。单击绘制截面按钮,选择拉伸后的左边正方形面为草图平面,进入草图环境。分别在两个正方形面处画一个长为240,宽为50的长方形。指定矢量为-ZC轴,开始距离为0,结束距离为50,布尔类型为求和。在“插入”下拉菜单中找到“设计特征”中的“孔”,单击之后,系统会弹出“孔”对话框。在对话框的类型下面选择常规孔,在位置中,指定点单击绘制截面,选择刚拉伸出的长方体的左端面,点位置坐标(35,25)。孔的方向为垂直于面,形状为简单,尺寸为直径20,深度为贯通体,布尔选择求差。完成孔的创建。新建草图,分别在左右两端面画两个圆,圆心分别为上下两个孔的圆心,上面一个圆直径为48,下面一个圆直径为45。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设计特征”“拉伸”选项,选择草图,拉伸距离为40,布尔为求差。保存,完成如图2-23所示机体。2.7 横梁建模新建一个模型文件,命名为“hengliang”。1)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设计特征”“长方体”选项,单击原点为指定点,设置长为780,宽为120,高为60,确定。2)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条中的“拉伸”按钮,系统弹出“拉伸”对话框。单击绘制截面按钮,选择长方体左端面为草图平面,进入草图环境。在左端面中心处绘制一直径为40的圆。开始距离为0,结束距离为75,布尔类型为求和。图2-23在右端面画一个与上面拉伸对称的拉伸。3)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条中的“拉伸”按钮,系统弹出“拉伸”对话框。单击绘制截面按钮,选择长方体上端面为草图平面,进入草图环境。在端面绘制一对关于长方形中心线对称的圆,直径为60,确定完成草绘。开始距离为0,结束距离为75,布尔类型为求差。4)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条中的“拉伸”按钮,系统弹出“拉伸”对话框。单击绘制截面按钮,选择长方体前端面为草图平面,进入草图环境。在端面绘制一个关于长方形中心线对称的长方形,长为260,宽为70,单击完成草绘。开始距离为0,结束距离为60,布尔类型为求和。5)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设计特征”“凸台”选项,单击刚拉伸出的长方体的上端面,直径为30,高度为182,锥角为0,单击确定。选择定位方式为“垂直”,选择凸台轴心和上端面的右面的边,输入距离为71.2,单击确定;选择凸台轴心和上端面的下面的边,输入距离为53.4,单击确定,完成凸台创建。6)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设计特征”“凸台”选项,单击刚拉伸出的凸台的上端面,直径为8,高度为75,锥角为0,单击确定。选择定位方式为“点到点”,选择凸台的上端面的圆,在弹出来的对话框中选定“圆弧中心”,单击确定,完成创建。7)在直径为100的凸台的上端面上新建一个坐标系,坐标原点为凸台上端面中心。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条中的拉伸按钮,系统弹出“拉伸”对话框。单击绘制截面按钮,以新建坐标系的XCZC面为草图平面,进入草图环境。在(17,0)处画一直径为8的圆。指定矢量为-ZC轴,开始距离为0,结束距离为75,布尔类型为求和。8)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关联复制”“实例特征”选项,在弹出的“实例”对话框中选择“圆形阵列”,选择刚拉伸的圆柱为要阵列的实体,单击确定,设置阵列出的个数为5,角度为72,单击确定,选择YC轴为阵列的旋转轴。9)按照上面方法再拉伸一个圆柱体并阵列。圆柱体的位置为(0,34),阵列的个数为8,角度为45,其他不变。10)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设计特征”“凸台”选项,单击刚拉伸出的凸台的上端面,直径为100,高度为10,锥角为0,单击确定。选择定位方式为“点到点”,选择凸台的上端面的圆,在弹出来的对话框中选定“圆弧中心”,单击确定,完成创建。11)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设计特征”“凸台”选项,单击刚拉伸出的长方体的上端面,直径为30,高度为257,锥角为0,单击确定。选择定位方式为“垂直”,选择凸台轴心和上端面的左面的边,输入距离为71.2,单击确定;选择凸台轴心和上端面的下面的边,输入距离为53.4,单击确定,完成凸台创建。12)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设计特征”“凸台”选项,单击刚拉伸出的凸台的上端面,直径为100,高度为10,锥角为0,单击确定。选择定位方式为“点到点”,选择凸台的上端面的圆,在弹出来的对话框中选定“圆弧中心”,单击确定,完成创建。13)还是在这个拉伸的左右端面中心处分别建立一个直径为20,高度为15,锥角为0的凸台。保存,完成横梁模型的创建,如图2-24。2.8 活动圆盘建模新建一个模型文件,命名为“huodongyuanpan”。1)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设计特征”“圆柱体”选项。类型选择为“轴、直径和高度”,轴选择ZC轴,指定点为坐标原点;直径为350,高度为150,单击确定。图2-24 横梁2)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条中的“孔”按钮,系统弹出“孔”对话框。单击指定点后的绘制截面,选择XCYC面绘制孔的位置为(100,0),单击完成草绘。选择孔方向为“垂直于面”,形状为简单,直径我100,深度为贯通体。单击确定,完成孔的创建。3)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关联复制”“实例特征”选项,在弹出的“实例”对话框中选择“圆形阵列”,选择创建的孔为阵列的实体,单击确定,设置阵列出的个数为5,角度为72,单击确定,选择YC轴为阵列的旋转轴。4)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条中的“孔”按钮,系统弹出“孔”对话框。选择原点为空的位置。选择孔方向为“垂直于面”,形状为简单,直径为35,深度为60。单击确定,完成孔的创建。5)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偏置/缩放”“抽壳”选项,选择圆柱体的侧面为要穿透的面,厚度为20。保存,完成活动圆盘模型的创建,如图2-25。图2-25 活动圆盘2.9 扫屑刷建模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设计特征”“拉伸”选项,单击绘制截面,选择YCZC为草绘平面,绘制如图2-26所示草绘。图2-26指定方向为XC向,开始距离为0,结束距离为30,布尔类型为无,确定,完成拉伸特征的创建。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条中的“孔”按钮,系统弹出“孔”对话框。单击指定点后的绘制截面,选择拉伸的右端面为草绘平面,孔的位置距离上面的边15mm,距离右面的边15mm,单击完成草绘。选择孔方向为“垂直于面”,形状为简单,直径为20,深度为贯通体。单击确定,完成孔的创建。单击“成形特征”工具条中的“孔”按钮,系统弹出“孔”对话框。单击指定点后的绘制截面,选择拉伸的右端面为草绘平面,绘制孔的位置为(15,150),单击完成草绘。选择孔方向为“垂直于面”,形状为简单,直径为20,深度为贯通体。单击确定,完成孔的创建。保存,完成扫屑刷的创建,如图2-27。3 装配新建一个装配文件,名字为默认确定。系统弹出添加组件对话框。在弹出的添加组件对话框中单击“打开”按钮,在文件夹中找到“jiti”文件,单击OK打开文件。定位方式为绝对原点,单击应用,机体则被放置在绝对原点上。在“添加组件”对话框中单击“打开”按钮,在文件夹中找到“zhou1”文件,单击OK打开文件。定位方式为“通过约束”,单击应用,系统弹出“装配约束”对话框。在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接触对齐”,单击“方位”右侧的下拉菜单,选择“自动判断中心/轴”。单击选择轴的中心线,在选择机体中下面孔的中心线,单击“应用”。在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距离”。单击选择轴的左面的圆环面,在选择机体中左端面,距离设置为100,单击“确定”。则轴装配完成。单击左下角的“添加组件”按钮,在“添加组件”对话框中单击“打开”按钮,在文件夹中找到“zhou2”文件,单击OK打开文件。定位方式为“通过约束”,单击应用,系统弹出“装配约束”对话框。在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接触对齐”,单击“方位”右侧的下拉菜单,选择“自动判断中心/轴”。单击选择轴的中心线,在选择机体中上面孔的中心线,单击“应用”。在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距离”。单击选择轴的左面的圆环面,在选择机体中左端面,距离设置为50,单击“确定”。单击左下角的“添加组件”按钮,在“添加组件”对话框中打开“gear2”文件。选择定位方式为“通过约束”,单击应用,在“装配约束”对话框的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接触对齐”,单击“方位”右侧的下拉菜单,选择“自动判断中心/轴”。单击选择较大齿轮的中心线,在选择机体中上面轴1的中心线,单击“应用”。在“方位”右侧的下拉菜单,选择“对齐”,单击选择齿轮的左面中心的圆环面,在选择轴1左端面,单击“应用”。在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距离”,单击选择较小齿轮的中心线,再选择机体下端面,距离设置为100。单击左下角的“添加组件”按钮,在“添加组件”对话框中打开“diandongji”文件。选择定位方式为“通过约束”,单击应用,在“装配约束”对话框的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同心”,选择电动机轴的右端面的圆和较小齿轮的右端面的圆,确定。单击左下角的“添加组件”按钮,在“添加组件”对话框中打开“gear4”文件。选择定位方式为“通过约束”,单击应用,在“装配约束”对话框的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接触对齐”,单击“方位”右侧的下拉菜单,选择“自动判断中心/轴”。单击选择较大齿轮的中心线,在选择机体中上面轴2的中心线,单击选择较小齿轮的中心线,在选择机体中上面轴1的中心线,单击“应用”。在“方位”右侧的下拉菜单,选择“对齐”,单击选择较大齿轮的左面中心的圆环面,在选择轴2左端面,单击“应用”。单击左下角的“添加组件”按钮,在“添加组件”对话框中打开“gear6”文件。按照上面装配“gear4”的方法将“gear6”装配在轴1轴2的右端。单击左下角的“添加组件”按钮,在“添加组件”对话框中打开“gear7 ”文件。选择定位方式为“通过约束”,单击应用,在“装配约束”对话框的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接触对齐”,单击“方位”右侧的下拉菜单,选择“自动判断中心/轴”。单击选择其中一个齿轮的中心线,在选择轴2的中心线,在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平行”,选择另一个齿轮的面和机体的上平面,单击“应用”。在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距离”,单击选择较轴上齿轮的左端面,再选择机体左面的内端面,距离设置为120。添加“zhou4”组件,选择定位方式为“通过约束”,单击应用。在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同心”,单击选择轴的上面圆和gear2的孔的上圆,单击“应用”。添加“quekouyuanpan”组件,选择定位方式为“通过约束”,单击应用。在“装配约束”对话框的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接触对齐”,单击“方位”右侧的下拉菜单,选择“自动判断中心/轴”。单击选择轴4的中心线和齿轮的中心线。添加“zhou3”组件,选择定位方式为“通过约束”,单击应用。在“装配约束”对话框的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接触对齐”,单击“方位”右侧的下拉菜单,选择“自动判断中心/轴”。单击在选择轴2的中心线和机体上端面的孔的中心线。添加“caolun”组件,选择定位方式为“通过约束”,单击应用。在“装配约束”对话框的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接触对齐”,单击“方位”右侧的下拉菜单,选择“自动判断中心/轴”。选择槽轮的中心线和轴3的中心线,应用。选择方位下拉菜单中的接触,单击槽轮下平面和轴3下端面,单击确定。单击装配约束按钮,在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接触对齐”,在方位下拉菜单选择“接触”,选择缺口圆盘下面拉伸的上端面和槽轮的下端面,应用;单击选择缺口圆盘的圆销的侧面和槽轮槽的内端面,应用;单击选择缺口圆盘上的圆柱侧面和槽轮扇形侧面,单击确定。添加“huodongyuanpan”组件,选择定位方式为“通过约束”,单击应用。在“装配约束”对话框的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接触对齐”,单击“方位”右侧的下拉菜单,选择“自动判断中心/轴”。选择圆盘的中心线和轴3的中心线,应用。选择方位下拉菜单中的接触,单击圆盘下平面和机体下端面,单击确定。添加“hengliang”组件,选择定位方式为“通过约束”,单击应用。在“装配约束”对话框的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距离”,选择横梁左长方形端面,和机体上面长方体左端面,输入距离为0。选择横梁后端面,和机体上面长方体后端面,输入距离为0。添加“gan1”组件,选择定位方式为“通过约束”,单击应用。在“装配约束”对话框的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接触对齐”,单击“方位”右侧的下拉菜单,选择“自动判断中心/轴”。选择杆上孔的中心线和gear4上凸台的中心线,应用;选择杆另一个孔的中心线和横梁上左端面凸台的中心线,应用。在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接触对齐”,在方位下拉菜单选择“接触”,选择杆右端面和凸台左端面,单击确定。用添加“gan1”组件的方法再把添加“gan1”组件到右面齿轮和横梁上。添加“saoxieshua”组件,选择定位方式为“通过约束”,单击应用。在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接触对齐”,在方位下拉菜单选择“自动判断孔/轴”,选择扫屑刷上面孔中心线和横梁中间长方体左边凸台中心线,应用;选择上面另一个孔的中心线和横梁中间长方体右边凸台中心线,应用;在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接触对齐”,在方位下拉菜单选择“接触”,选择扫屑刷左内端面和中间长方体左端面,单击确定。图3-1添加“gan5”组件,选择定位方式为“通过约束”,单击应用。在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接触对齐”,在方位下拉菜单选择“自动判断孔/轴”,选择扫屑刷上面凸台中心线和机体中间最前方长方体孔中心线,应用;选择另一个凸台的中心线和机体中间长方体另一个人孔中心线,应用;选择杆上下面内端面上的凸台中心线和扫屑刷中间孔的中心线,应用。在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接触对齐”,在方位下拉菜单选择“接触”,选择杆右端面和机体中间右边长方体左端面,单击确定。图3-2 装配完成体4 运动仿真打开装配文件,在“开始”下拉菜单中选择“运动仿真”,在“运动导航器”右击装配文件,选择“新建装配”。4.1 创建连杆单击工具栏中的“连杆”按钮,新建连杆。选择电动机的轴和轴上的齿轮,取消勾选固定连杆,应用;选择轴1及杆上所有齿轮,应用;选择轴2及杆上所有齿轮,应用;选择缺口圆盘、轴4及轴上的齿轮,应用;接着选择槽轮、轴3及活动圆盘,应用;选择两个杆1,应用;选择横梁,应用;选择机体,勾选固定连杆,应用;选择扫屑刷,取消勾选固定连杆应用;选择杆5,应用。4.2 创建运动副1)创建旋转副单击工具栏中的“运动副”按钮,系统弹出“运动副对话框”,新建运动副。在“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旋转副”,选择连杆1,选择电动机轴圆面中心为原点,垂直于圆面的矢量为运动副方向,在驱动界面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恒定”,初速度设置为-1440,其他设置为0,应用;选择连杆2,选择轴1左圆面中心为原点,垂直于圆面的矢量为运动副方向,应用;选择连杆3,选择轴左圆面中心为原点,垂直于圆面的矢量为运动副方向,应用;选择连杆4,选择轴4上圆面中心为原点,垂直于圆面的矢量为运动副方向,应用;选择连杆5,选择轴3下圆面中心为原点,垂直于圆面的矢量为运动副方向,应用;选择连杆6,选择齿轮左凸台圆面中心为原点,垂直于圆面的矢量为运动副方向,在基本下拉菜单中选择“啮合链接”,选择连杆3,选择齿轮左凸台圆面中心为原点,垂直于圆面的矢量为运动副方向,应用;在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共线”,选择连杆7,选择横梁左凸台圆面中心为原点,垂直于圆面的矢量为运动副方向,在基本下拉菜单中选择“啮合连接”,选择连杆6,选择连杆6孔中心为原点,垂直于圆面的矢量为运动副方向,应用;在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滑动副”,选择连杆7,选择横梁左孔中心为原点,垂直于圆面的矢量为运动副方向,在基本下拉菜单中选择啮合链接,选择连杆8,选择横梁孔中心为原点,垂直于圆面的矢量为运动副方向,应用;在类型下拉菜单中选择“旋转副”,选择连杆9,选择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蜂窝煤成型机设计及性能仿真(含三维+CAD图纸+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0576063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