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_第1页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_第2页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_第3页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我会阅读短文,并完成练习。影子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1)短文一共有_句话。(2)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_)(_)   (_)(_)(3)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_。(4)为什么影子是“我”的好朋友?_2. 阅读下面的小诗,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拾秋风儿扫落叶,扫走了秋。我捡起一片树叶,一年捡一片。一个秋也不能丢!1一(_)秋天 一(_) 树叶片   个2“一年”的“一”应该读(_)声,

2、“一片”的“一”应该读(_)声。四   二3小诗写的是我在(_)天捡树叶。春   秋3. 读一读,回答问题。 小书包妈妈送我个小书包,背在身上多神气,打开心爱的小书包,一样一样看仔细:铅笔、橡皮、转笔刀,越看心里越欢喜。文具住在书包里,整理书包靠自己。(1)“我”背上妈妈送的小书包,感到很_。(2)书包里有哪些文具?请你从在文中找出来。_(3)你会整理书包吗?给下面的物品分分类吧!  书本:_ 文具:_4. 课外阅读。赠汪伦唐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1诗的前两句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_”,展示了一幅离别的画面。2诗的后两句是“_”(表现手法),进一步说明送别的地点在桃花潭。在桃花潭水深千尺中 那几个字“_”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尾一句的抒情作了伏笔。3结尾句“不及汪伦送我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 背一背,填一填,做一做。赠汪伦唐李白李( )乘舟将欲行,忽闻岸( )踏歌声。桃( )潭( )深千( ),( )及汪伦送( )。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A.李白 B.汪伦3诗人用( )来比喻朋友之间深厚

4、的情谊。A.歌声  B.桃花潭水6. 读一读。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这首诗主要写了( )A.李白十分喜爱夜晚圆圆的月亮,明亮的月亮。B.李白望着月亮,思念家乡。2.这首诗描写的是   (季节)夜晚的景色。通过 可以看出。3.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4.看看夜晚的天空,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_7. 读儿歌,做练习。花伞花伞真美丽,一朵一朵开得大。伞花伞花都会走,伞下我们笑哈哈。(1)圈出所有的三拼音节。(2)把声母是“d”的音节写下来。(重复的只写一次)_8. 我会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小池(宋)杨

5、万里泉眼无( )惜细流,( )阴照水( )晴柔。小荷才露尖尖( ),早有蜻蜓( )( )( )。1我会把古诗补充完整。2小池写了什么景物?( )A.荷花和蜻蜓。  B.荷叶和蜻蜓。9. 解释诗句。(1)曲项向天歌_。(2)红掌拨清波_。10. 我会读一读,再按要求作答。谁会飞谁会飞?鸟会飞。鸟儿怎样飞?扇扇翅膀去又回。谁会跑?马会跑。马儿怎样跑?四脚腾空仰天叫。谁会游?鱼会游。鱼儿怎样游?摇摇尾巴摆摆头。1我知道小诗共有(_)个小节。第一小节有(_)句话。2短文中有哪些小动物?用“_”画下来。重复的只画一

6、个。3连一连。鸟会飞   四脚腾空仰天叫鱼会游   摇摇尾巴摆摆头马会跑   扇扇翅膀去又回4圈出小诗中的一组意思相反的字。5仿照小诗写一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谁会跳?_会跳。_怎样跳?_。11. 读课文小小的船完成题目。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1)弯弯的_ 的船,_ 的船_ 。_ 的船_ ,_ 看见_ 的_ 蓝蓝的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12. 读儿

7、歌,完成练习。每一个树梢,挂一颗月亮,小鸟说:“月亮和我好!”每一方池塘,漂一颗月亮,青蛙说:“月亮和我好!”(1)用“”圈出儿歌中的整体认读音节。(重复的音节只圈第一个)(2)月亮还会和谁好呢?看图写一写,不会写的字写拼音。每一个(_),盛一颗月亮,(_)说:“月亮和我好!”13. 读诗句,填空。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 ),忽闻岸( )踏歌声。桃( )潭( )深千( ),( )及汪伦送( )( )。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这首诗是_写给_的。4诗中哪两句诗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情谊很深?用“   ”画出来。14. 读三字经选段,完成练习。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1)孟子的母亲为了他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三次搬家。这个故事对应上文中的哪一句?请用横线画出来。(2)你能找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吗?请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