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案.docx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案及课件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20589253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14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3-23
上传人:冯**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李**(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5.99
积分
- 关 键 词:
-
新教
六年级
科学
下册
第二
单元
古代
生物
多样性
教案
课件
- 资源描述:
-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案及课件,新教,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古代,生物,多样性,教案,课件
- 内容简介:
-
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材简析】通过前面5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以及同种生物存在个体差异。学习古代生物的多样性一课,旨在通过观察研究化石,认识古代生物,了解古代生物的多种多样,建立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之间的联系,体会生物的进化现象。聚焦板块:首先介绍了化石以及化石对研究古代生物的作用,引出本课研究的话题:远古时期地球上有过哪些生物?这些生物与现在的生物相像吗?探索板块:探索部分包括 2 个活动。探索活动 1 是观察典型古生物化石,推测古生物的特点,比较与现存生物的异同。本课选取了恐龙和猛犸象两种古代生物为研究对象。探索活动 2 是通过观察生物化石认识更多的古生物。一是观察化石,二是依据化石描述古生物的形态,认识更多的古代生物。研讨板块:研讨部分的两个问题是探索活动的概括和总结。研讨问题 1“我们认识了哪些古生物?”研讨问题 2 “研究古生物化石有什么意义?”。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拓展板块:拓展活动是根据教科书上给出的简要步骤制作生物化石模型。可以用橡皮泥做活动材料,也可以选用黏土或其他适宜的材料。【学情分析】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研究古代生物多样性,利于学生对古代生物多样性的探究。本课中,学生将通过观察典型古生物化石,推测古生物的特点,比较与现存生物的异同和通过观察生物化石认识更多的古生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远古时期,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生物。2.有些古代生物已经不复存在,一些现存生物与古代生物相似。3.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关信息。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化石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认识古代生物。2.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证据,推测一些古代生物与现存生物的关系。科学态度目标1.表现出探究古代生物的兴趣。2.能基于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意识到对古代生物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生物及其地球环境的发展变化,体会科学研究的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远古时期,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生物。难点:能够通过观察化石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认识古代生物。【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恐龙化石资料卡片、猛犸象和现代大象资料卡片、装橡皮泥容器、橡皮泥、植物叶、鱼骨、贝壳。【教学过程】一、聚焦:事迹激趣 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1.同学们,这是1999年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昆明鱼化石,从化石存留的遗体、遗迹中,科学家得知昆明鱼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2.你还知道远古时期地球上有过哪些生物?(预设:恐龙) 你是怎样知道的?(预设:博物馆看到恐龙化石)还有其他生物吗?3.揭示课题:古代生物多种多样,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代生物多样性。(板书课题)二、探索1:观察古生物化石,比较与现存生物异同(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恐龙化石资料卡片、猛犸象和现代大象资料卡片1.课件出示活动要求一。(1)先阅读有关恐龙化石的资料卡片。(2)思考:它与现在的哪种动物相似?从哪个部分看出来相似? 2.学生对阅读、思考结果进行交流汇报。(1)提问:从资料卡片中你了解到恐龙的哪些信息?(2)提问:它与现在的哪种动物相似?从哪个部分看出来相似?3.课件出示活动要求二(1)阅读有关猛犸象化石和现代大象的资料卡片。(2)思考:猛犸象和现在的大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4.学生对阅读、对比结果进行交流汇报。(1)提问:从资料卡片中你了解到猛犸象的哪些信息?(2)提问:它与现在的大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三、探索2:观察生物化石认识更多的古生物(预设5分钟)1.请同学观察这些古生物化石。2.根据化石描述古生物的形态,并判断他们可能是什么古生物。3.教师出示化石的正确名称。四、研讨:探索活动的概括和总结(预设5分钟)1.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哪些古生物?2.提问:我们知道了,研究古生物化石有什么意义?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六、拓展:制作生物化石模型(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装橡皮泥容器、橡皮泥、植物叶、鱼骨、贝壳等1.课件出示活动要求:(1)将橡皮泥压平。(2)把植物叶、鱼骨或贝壳放在橡皮泥上,将其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3)把留有印迹的橡皮泥模型晾干。 2.学生制作生物化石模型。3.将制作好的生物化石模型展示在展示窗。【板书设计】6.古代生物多样性古生物化石古代生物多种多样【活动手册使用说明】六下年级还没有配套的活动手册,这里附上自己设计的活动记录单一份。古代生物多样性活动记录单1.恐龙与现在的哪种动物相似? _ 2. 猛犸象和现在的大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猛犸象 现代大象【作业设计】1. 从( )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A.岩石 B.化石 C.泥土2.猛犸象与现代大象( )?A完全相同 B完全不同 C有相同部分也有不同部分【资料卡】恐龙化石恐龙化石,是指恐龙死后身体中的软组织因腐烂消失,骨骼(包括牙齿)等硬体组织沉积在泥沙中,处于隔绝氧气的环境下,经过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沉积作用,骨骼完全矿物化而得以保存。恐龙化石回归地表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危险。化石周围岩石可能会弯曲变形,这样化石就会被压扁。另外,地壳底部的高温也有可能让化石熔化。逃过这些劫难后,还得有人赶在化石从周围岩层中分离前找到它,否则化石就会碎裂。在弄清楚了某种恐龙骨骼的结构之后,科学家就会尽可能地重组该副骨架。失落的骨架用玻璃纤维制作的模型来代替。现在能够看到的大部分大型的展示骨架也都是用质量较轻的玻璃纤维模型来代替,并将细金属条隐藏其中,以便支撑架构。重组的骨架是重塑某种恐龙生前模样的基本依据。请仔细看这个恐龙化石,推测它生前的模样,它与现在的哪种动物相似?从哪个部分看出来相似?猛犸象化石1980年,在扎赉诺尔煤矿出土了中国最大的猛犸象骨骸化石,经过半年多的紧张修复,这个沉睡地下数万年之久的猛犸象,雄姿再现。其骨骸化石装架后高达4.7米,长9米,门齿长达3.1米。据推算,它生前的体重至少在8吨以上,是我国迄今古象化石标本中个体最大的一具,被誉为中国古象中的“巨人”。猛犸象生活在距今10万至1万年前,身高约34米,浑身长满了绒毛和半米长的暗褐色粗毛。大约在一万年前,冰川时期结束,气候转暖,猛犸象适应不了这种气候的变化,逐渐迁移、死亡,最后退出了它们世代生活的乐园。“猛犸”一词原是鞑靼语的音译,意思就是“巨人”,真是名副其实。据史料记载,大象很早就成了人类的朋友,并能为人类提供帮助。大象寿命很长,一般能活到70岁左右,它在10岁到15岁性成熟,怀孕期长达22个月。现在主要有亚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