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寿实验一小“志趣新课堂”有效教学框架 _二_年级_一_班 教师_陈炜_课题:识字1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A类 1掌握本课12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12个词语,能够掌握并运用。2 正确书写“宜”、“实”、“色”、“谷”、“金”等10个生字,要求书写工整。3积累词汇并巩固生字。B类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图像,进一步理解文中的意境,从而体会秋天的美丽。C类1领略秋天的迷人风情,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音韵美。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正确地朗读词语,积累词汇,体会文章的音韵美。教学板书识字一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金秋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五谷丰登 瓜
2、果飘香预习作业1借助拼音读准12个词语。2.圈出生字条要求会认的12个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借助字典或其他工具书组2个词。3.仔细观察秋天,搜集关于秋天的词汇和资料。教学板块(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学生课堂练习单(一个假象学生的课堂上的所有学习行为)第一课时第一版块:导入新课。(完成目标1,3分钟)一、说金秋 1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图画:你知道这里是什么季节?这什么?你最喜欢秋天的什么。 3出示句子: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出示挂图(或投影仪),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中的景物特点,
3、点明这是秋季。如:枫叶红了,树叶黄了,麦子成熟了。第二板块:自由读课文 (完成目标1,5,15分钟)1复习春天的词语: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2那么,秋天里你有什么好的词语来说说秋天的景色。 3自由学习秋天的词语。 4指名读,纠正不正确的读音。5同桌对读,四人小组轮流读。6.比赛读、齐读。配合音乐有感情地朗读,纠正字音,注意平翘舌和前后鼻音,如层(cng)、登(dng)、染(rn)、翠(cu)。第三板块:朗读感悟 (完成目标3,6,15分钟)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交流,说说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你是听了哪个词语才有这样的画面?(估计学生会先听懂大雁南飞、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等比较感性的词,这
4、时可以让学生对照图片找一找)2自己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词语不太理解,需要向别人请教。3交流有关词语,说说各自的理解,比如:秋高气爽春华秋实秋收冬藏4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第四板块:边学边记,正确书写。(完成目标2,约10分钟)1出示生字卡片,强调字音,分析字形结构,如:“宜”、“实”都有宝盖头。2边讲边在黑板上示范书写,提示学生注意笔画、笔顺。3留时间给学生巩固知识,老师巡视教室,纠正学生的错误。1仔细观察,思考:这是画的什么季节的景色?2跟随老师朗读,圈出生字。1.跟随老师讲解,牢记字形,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记忆方法。如“笼”是竹子做笼子,用来关龙2.在作业本上认真书写
5、,力求字体工整、笔顺正确。1.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写”。第二课时第一板块:复习和巩固生字,学习课文内容。(完成目标3,约20分钟)1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生字或以歌谣编写的字。2出示生字卡片,重温上节课的生字。3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每小段所写的内容。第二板块:反复朗读,融情入景,感悟秋天的美丽。(完成目标B、C,约20分钟)1分小组朗读,看哪组读得有情感、读得好。(读完后老师点评)2请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通过秋景图,描绘一下秋景。3结合板书,讲解和描绘秋景的形形色色和人们丰收的喜悦。回忆学习内容,加强记忆,巩固知识。1 认读生字。2 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展开丰富的想像,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秋天。分组
6、朗读,细细体会文中情感。个人发言,认真思考。认真听老师讲解。课后反思:长寿实验一小“志趣新课堂”有效教学框架 _二_年级_一_班 教师_课题:1、秋天的图画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A类1学习课文中的8个要求写的生字,要求能识记、书写、运用。掌握课文中“图”、“梨”、“颊”等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B类2熟读课文,体会课文主旨情感。3背诵课文。C类4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5在朗读中感悟秋天的没来源于人民的劳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难点:读准字音,联系课文
7、和生活实际理解波浪、勤劳、燃烧等词语的意思。教学板书秋天的图画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梁举起燃烧的火把预习作业1观察秋天的景物变化和生活中与秋天有关的日常变化。2思考:谁使秋天这样美丽?3读熟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试着识记生字。教学板块(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学生课堂练习单(一个假象学生的课堂上的所有学习行为)第一课时第一板块:导入新课,掌握生字字音。(约10分钟,解决目标A)1以童话故事开启新课:秋天来了,勤劳的蚂蚁们都在辛勤地工作,储备它们下一季的粮食,只有螳螂在绿叶上悠闲地拉小提琴。转眼冬天来了,螳螂因为找不到事物被饿死了。2组织学习生字,示
8、范读生字,纠正字音。注意:笼,浪,梁是后鼻音。3出示生字卡片,观察字形结构,帮助学生记忆。第二板块:初读感知:(完成目标A,B,15分钟) 1播放相关课件,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娃娃,读准字音。不会认的字请教老师、同学或文下苹果上的拼音。 3指名读生字词卡片,开火车练习读。4再读课文说说自已了解了什么,最喜爱哪些句子。5再次播放课件,学生朗读自己最喜爱的句子。 6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秋天丰收的喜悦。7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呢?自读第四句。指名读。思考:勤劳的人们指的是哪些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第三板块:正确书写,牢记字形(约10分钟,解决目标A)1示范书写
9、,再次巩固字形。2请学生讲述自己记忆字形的方法,与同学们分享。3 巡视课堂,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第四板块:作业设计(约5分钟)学生画一幅秋天的画,课外举办画展。制作一份送给秋天的礼物。第二课时第一板块:体会秋天的变化,理解课文(约15分钟,解决目标B)1放背景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问:秋天在同学们身边,我们如何才能发现它呢?问: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书中有讲到哪些果子成熟了?同学们还知道哪些?3领读。第二板块:朗读课文,升华情感(约10分钟,解决目标B)1秋天是一个如诗如画的季节,我们分组来比赛看哪组朗读得最好。2点评。3学生示范朗读。第三板块:总结课文和知识点(约10分钟,解决目标C)1秋天
10、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那些辛勤工作的人们创造了这幅美丽的景象。2范读“我会读”,再领读。第四板块:拓展升华歌颂秋天(约5分钟)1真是好美的季节,这么美的季节,你们都想做些什么?学生雀跃回答:想去秋游想去摘果子想去爬山想拾几片落叶做书签2做游戏看图背句子。这么美的景色不仅要留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更要深深印在小朋友的脑海里,现在我们来试一试,比一比。老师手中有许多幅秋天的图画,老师举起手中的图画,哪个小朋友能最快地准确地背出与课文相应的句子,老师就把手中的图画送给他!学生踊跃举手,争先恐后勤劳的人们获得了丰收的果实,我们的小朋友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也有了收获,尝到了甜美的“果实”。师讲故
11、事,进入新课学习,感受童话故事的寓意: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只有辛勤的人才能得到果实。 注意发音,跟随老师朗读,当小老师领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记住字形,如“灯”要点“火”,“波”,“浪”是“水”在动。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娃娃,读准字音。说说自己喜爱哪些句子。 跟着写,动手动口动脑筋,巩固生字。积极回答,努力思考。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写”。细心聆听和品位课文,体会这幅秋天的图画。积极思考和回答,可以与同学讨论。答:有梨子、苹果齐读课文。分组有感情地朗读,读一读,比一比。改正错误,吸取别人的长处。积极参与,争做小老师。听老师讲述,结合爸爸妈妈的辛勤工作想想:丰收的秋天是谁创造的?听老
12、师读,再齐读,试着背下这些优美的句子。回忆课堂内容,想象秋天的图画。课后反思:长寿实验一小“志趣新课堂”有效教学框架 _二_年级_一_班 教师_课题: 2、黄山奇石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A类1学习“陡”、“峭”、“峰”等14个字,要求会认。2掌握“区”、“尤”、“其”、“巨”、“它”等8个生字,书写工整,理解词语的意思。B类3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4发挥想象力,描绘“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奇石的图画。C类5培养学生对自然奇特风光的热爱,对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6通过课文的学习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对神奇自然的赞美。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
13、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巨石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教学板书 黄山奇石仙桃石 飞 落猴子观海 抱 蹲 望仙人指路 站 伸 指金鸡叫天都 伸 啼叫(奇) (趣)预习作业1借助拼音读通、读熟课文。2圈出生字条要求会认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借助字典或其他工具书组2个词。3搜集关于黄山的资料和一些自己喜爱的小石头。教学板块(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学生课堂练习单(一个假象学生的课堂上的所有学习行为)第一课时第一板块:导入新课。(约5分钟)1同学们在寒暑假里到过哪些地方旅游?2今天我们就一
14、同来欣赏黄山的奇石。写课题“黄山奇石”。第二板块:朗读课文,认识生字。(完成目标1,约15分钟)1示范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对黄山奇石的惊叹之情。2组织学生学习生字,纠正字音,提示个别词的发音。注意提醒生字字形结构,比如:“徽”字字形复杂,中间是“山、一、系”;“琴”字下面是“今”;“臂、胳、膊、脖”都是“月”旁;“抢、掐、抱”都是提手旁,“抢”字右边是“仓”不是“仑”。读音,如“胳膊”、“抱着”应读轻声。第三板块:理解词义。(完成目标2,约5分钟) 1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 重点理解: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尤其:
15、表示更进一步。秀丽:清秀美丽。神奇:非常奇妙。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第四板块:正确书写生字,完成“我会写”。(完成目标2,约15分钟)1 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和分析生字结构,如“人”在“山”边成“仙”。2 示范书写,注意笔顺、笔画的规范,特别是“区、巨”的笔顺。3 领读课文。4 小结本课教学内容。第二课时第一板块:复习生字,导入课文内容。(约5分钟) 1 复习生字,带领学生朗读。游戏:抽字卡认字。2黄山有四绝,今天我们一同去领略一下黄山奇石的奇妙景观。第二板块:讲解课文内容,感受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完成目标4,5,6,约30分钟)1出示图片或
16、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黄山奇石的奇妙景致。2请同学们看图相象景物,试着说说:这些奇石像什么?3领读课文。4结合图片讲述课文,深入学习课文内容。引发学生丰富想像,通过课文欣赏黄山奇石。地理知识:黄山,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1课文详细介绍的四个景点:“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结合课文和图片进行讲解。分步引导学生找出书中关于各奇石的形状描写。 仙桃石”,从天上飞下来的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中。 猴子观海”:石猴两只胳膊抱着腿,蹲在山头,望着云海。 仙人指路”:仙人站在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金鸡叫天都”:雄鸡对着天都啼叫。5 引导学生想像奇石的形状,用语言描述出来。6 概
17、括课文内容。第三板块:拓展练习,丰富课堂内容。(约5分钟)展示活动:要求学生讲述自己搜集的小石头。.2点评。1 总结全文的教学内容。举手回答,讲述自己的旅游见闻,比如游览的风景名胜,遇到的趣事、听到奇闻或传说。听老师讲述,跟随老师引导进入新课学习。听老师朗读,引发学习兴趣,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认真学习生字,注意正确发音,认真听老师的提示,跟随老师一起拼读。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同桌讨论,记忆生字。跟着老师一起写,完成可后练习“我会写”。了解课文内容,复习生字。复习本课学习的生字。齐声朗读。积极参与,保持课堂安静。听老师的讲述。 仔细观察,听老师讲解,积极回答问题。
18、发挥想像和联想,与同学分享你的发现。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要求读整齐,读准字音。深入学习和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奇石的无限趣味。朗读第一自然段从中获取黄山的基本信息。结合课文仔细观察图片,看看奇石有趣的形状是否“石如其名”。朗读课文2、3、4、5段,学习课文,注意课文对奇石外形的描写,仔细听教师讲述,积极思考。展开想像与联想,摹仿前四段,描述“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三个奇石的形状。(可选其一)听教师总结文章内容。展示自己搜集的小石头,并讲述它的形状、颜色、采集过程或其中发生的小故事。自评和他评,听教师总结。总结本课学习的知识。课后反思:长寿实验一小“志趣新课堂”有效教学框架 _二_
19、年级_一_班 教师_课题: 3、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A类1掌握本课的生字,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B类2能够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背诵课文。C类4观察生活中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情况和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习自然科学文化。预习作业1借助拼音读通、读熟课文。2圈出生字条要求会认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借助字典或其他工具书组23个词。3向父母询问有关植物播种的知识。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使学生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板书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风 苍 耳动 物豌 豆太 阳教学板
20、块(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学生课堂练习单(一个假象学生的课堂上的所有学习行为)第一课时第一板块:导入新课。(完成目标A,约5分钟)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 课件演示: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第二板块:感知课文,认识生字。(完成目标1、2,约15分钟)(一)自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
21、的收获。(二)识字1自己练读生字。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4引导学生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5了解多音字“得”“为”的不同读音。第三板块:朗读读课文。(约10分钟)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通顺、流畅。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3.小组代表进行朗读展示。第四板块:书写生字。(5分钟)1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学生认读。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作业设计:收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第二课时第一板块:导入课文,指导朗读。(完
22、成目标2、3,约10分钟)一、玩识字游戏1.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2.听写生字出示图片,结合课文以童话故事导入课文内容。3示范朗读。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5结合图片或者借用道具,形象地展示给学生看,使学生了解植物播种的奇特方式。6请同学们讲一讲自己的观察结果,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送他们孩子去远行的呢?第二板块:指导朗读,理解文意(完成目标2,3,4,约20分钟)1.自读、思考:课文写了哪几种植物?用“”划出来。植物妈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用“ ”标出来。2.我们一起来看看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了什
23、么?出示图片光有降落伞行吗?还需要什么?播放动画。3.指导朗读:小蒲公英在蓝蓝的天空里飞呀飞呀,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又会说些什么?他们是多么的自豪啊,因为他们长大了,终于可以离开妈妈独立生活了。你能读出他们的心情吗?4详细讲解课文中的部分段落。(1)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好降落伞,孩子们乘着风,快乐地飞走了。(2)苍耳妈妈给孩子穿上铠甲,孩子们乘着动物,奔向田野与山洼。(3)豌豆妈妈的孩子豆荚在阳光的照耀下欢快地蹦跳着离开妈妈。4请同学们展开联想,用一种植物的播种方法编童话。5总结和点评学生发言。6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板块:拓展知识,总结全文。(完成目标4,约5分钟)1同学们在生活中还观
24、察过哪些奇特的植物?根据你们搜集的资料,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播种方法吗?老师举例:太阳花与豌豆妈妈的方法一样。2总结本课内容。二1听教师讲述,进入新课学习。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在课文中划出生字。认真读,注意发音,会读的同学要勇于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区分平翘舌和前后鼻音:乘chng,蹦bng是后鼻音,苍cng是平舌音,炸zh是翘舌音。用自己的方法记忆生字,比如:铠甲是金属品,“铠”带金字旁;相信别人的话,“信”由“人”、“言”构成;“荚”是草字头与夹组成,与“夹”同音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随着老师动手写,完成课后“我会写”。读词语,听写词语。跟随教师引导,努力思考,仔细观察植物播种方式,积极回答问题。
25、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回答教师提问。任选一种植物回答,要求表达清楚,语言通顺。详细阅读课文24小节,体会文中拟人手法的运用和童话般的语言,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童话般的诗句陶冶下体会植物那些可爱而奇特的远行方式,编童话讲给大家听,可以分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言,听教师点评。全体齐读,再次感悟课文的美。课前准备充分的同学发言,与同学一同分享自己搜集的资料,互相交流。发言内容广泛,可以是相关植物的趣闻,奇特的生长方式。课后反思:长寿实验一小“志趣新课堂”有效教学框架 _二_年级_一_班 教师_课题: 4、古诗两首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A类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2背诵两首古诗,体会古人对秋天的感悟和赞美。3有
26、感情地朗读古诗。B类4结合图片,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像,通过朗读来感悟古人对秋的赞美和喜爱之情。通过教师的讲析,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悟和艺术的熏陶,分析句意,体会两位诗人对深秋各怀有怎样的感情;对比两首诗描写的景色,发现深秋时节不同侧面的风韵。C类5通过对赠刘景文和山行两首诗的学习,让学生走进古人的秋天世界,体会古人对秋天宜人景色的赞美和劝戒友人珍惜时光的情意。预习作业1借助拼音读准两首古诗。2了解诗人的基本情况。3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组2个词。4大概了解诗的意思。5、观察秋天,搜集漂亮叶片夹在书页中。教学板块(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学生课堂练习单(一个假象学生的课堂上的所有学
27、习行为)第一课时第一板块:导入新课,掌握生字。(完成目标1,约15分钟)1深秋时节,枫叶红了,菊花凋零了,橙黄桔绿的枝头映染出一幅艳丽的图画。2配乐朗读,表达出诗的意境。3学习生字,用识字卡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主动记忆。示范书写。第二板块:深入学习赠刘景文,体会诗意。(完成目标2、3、4,约25分钟)1有感情地朗读赠刘景文一诗。2讲解赠刘景文一诗:(1)请同学们讲述课文图片中有哪些景物。(2)领读。(3)问:诗歌中又讲了哪些景物,静了件什么事情?3深入分析诗的意境。(1)第1、2句写深秋时节的景物,从字里行间体会诗人对秋天的情感。虽然荷花败了,荷叶黄了;菊花脱下艳丽的衣裳,仍有绿枝独傲挺立,精神
28、不改。(2)第3、4句诗人劝友人要珍惜秋季时光。由上两句可知深秋是丰收的时节,橙黄桔绿一片美好的景象。4让学生以讲故事的方法讲述诗歌内容,描述深秋时节的美景。第二课时第一板块:导入新课,有感情地朗读。(约10分钟)1领读赠刘景文。2深秋时节,也有它独特的美:层林尽染,叠翠流金,红枫染满山林,比二月鲜花更艳丽夺目。今天我们来学习山行吧!3配合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山行。4领读山行。第二板块:解析山行,体会古诗的意境。(完成目标2、3、4、5,约30分钟)1分析山行的句意,以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人杜牧在深秋时节坐着马车观赏红枫的事。2结合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中的内容,加深学生对诗文的理解。3指导学生朗
29、读山行。4深华主题:热爱深秋,热爱祖国的大好山川和自然美景。1听教师讲述,跟随教师进入新课学习。2听教师朗读,体会朗读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圈出生字。3边学边记忆,读准字音,记忆生字。4跟随教师练习,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写”。1听教师读古诗,注意生字读音,巩固字形。2跟随老师深入学习古诗。(1)答:梅花红了,菊花凋谢了,荷塘里荷叶黄了( 2)带感情地朗读古诗。(3)荷无雨盖,菊花残,橙黄桔绿,劝友人珍惜时光。3感悟诗的情感,跟随教师图文并茂的讲解展开相象,体会诗人对深秋的感情和对朋友的劝戒情意。讲述自己的体会与感受。朗诵赠刘景文一诗。跟随教师进入新课。教师朗读,体会故事的意境。朗读山行。1理解诗文
30、大意和内容。2直观感受诗文中秋天红枫染尽层林之美。3有感情地朗读山行,细品诗人当时的心情,感受诗文中艳丽的风景。4深层感悟古诗的意义。课后反思:长寿实验一小“志趣新课堂”有效教学框架 _二_年级_一_班 教师_课题: 语文园地一课时数:3课时教学目标A类1通过“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生字,用增减偏旁的方法认识更多生字。2分析字形,写出更多相同偏旁部首的字。3积累和复习词语,背诵儿歌秋天到。 B类4口语交际秋游,能自主策划秋游活动。5举办一个“秋天”的展览,展示自己的作品。C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乐于学习、乐
31、于展示。预习作业预习本课教材的内容,复习本单元知识。教学板块(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学生课堂练习单(一个假象学生的课堂上的所有学习行为)第一课时第一板块:导入语文园地,学习“我的发现”。(完成目标1,约20分钟)1数学有加减法,在语文知识天地中也有哦!今天老师要教大家怎样做语文加减法。2学习“我的发现”栏目,引导学生发现“语文减法”的规律和这种简易识字的方法。如:球王 = 求(qiu) 郊 = 交(jiao)3复习已学过的生字,如郊、球、技、帆等。“语文减法”变通后的生字,如交、求、支、凡等。教师示范朗读4。4“我的发现”,注意速度和节奏。指导学生朗读生字和词语,教师及时纠正字音错
32、误。扩展本课内容,将“语文加减法”运用到学生已学的生字上,使学生能灵活变通,活学活用地掌握这种识字方法。第二板块:学习“我会认”知识栏目。(完成目标1、6、8,约20分钟)1先示范读:交、支、龙、求、凡、利六个字。2通过“语文加减法”认识这6个生字。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将生字组词教授学生,如交交费、支支付、龙龙船、求要求、凡平凡。3示范书写汉字。4引导学生用新认识的六个字做“语文加法”扩展知识。举例:交 + =绞(绞织)、支 + =技(技术)、龙 + 土=垄(垄断),交还可以变为郊、胶等。第二课时第一板块:导入复习课,学习“我会写”。(完成目标2、8,约20分钟)1上节课,我们在学习“我的发现”中,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识字方法?2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8页,我们开始学习“我会写”栏目。看看我们又能发现什么样的好方法,帮助快速识字,巩固学习的生字。3引导学生发现“我会写”中每组字有相同偏旁的规律,帮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带木字旁、月字旁、草字头、宝盖头的汉字。4开展游戏,分组比赛,看哪个小组写得最多带这四个偏旁的汉字。5点评,及时纠正书写错误。第二板块:解读“日积月累”、“读读背背”。(完成目标3、6、7、8,约20分钟)1先示范朗读“我会读”。2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我会读”。3分组朗读,比比哪组读得好读得整齐。4有哪些同学能用这些词语造句?(鼓励学生踊跃发言,造通顺完整的句子)。5示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控名单管理办法
- 内部流程管理办法
- 军事驻地管理办法
- 军人转业管理办法
- 军队物业管理办法
- 农产监督管理办法
- 农服中心管理办法
- 农村拓客管理办法
- 农田整治管理办法
- 农行征信管理办法
- AltiumDesigner课件教程-原理图、pcb设计
- (完整版)笔录模板
- 如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课件
- 芜湖中电环保发电有限公司芜湖中电环保发电垃圾焚烧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模板)
- 工程施工会计科目
- JJF 1251-2010坐标定位测量系统校准规范
- GB/T 7384-1996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氧基化衍生物羟值的测定乙酐法
- GB/T 4835.1-2012辐射防护仪器β、X和γ辐射周围和/或定向剂量当量(率)仪和/或监测仪第1部分:便携式工作场所和环境测量仪与监测仪
- GB/T 35538-2017工业用酶制剂测定技术导则
- GB/T 24405.2-201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第2部分:实践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