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第四章 现存的世界六大宗教(下):现存的世界六大宗教(下):印度教、佛教、中国道教印度教、佛教、中国道教第二节第二节佛教概论佛教概论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麻天祥麻天祥v佛,梵音Buddha,意为觉悟,所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早期译复豆、复立。也译浮屠。v佛教,作为制度化的宗教,同样有其发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文化背景。主要内容v佛教在印度佛教在印度v佛教在中国佛教在中国二 佛教在中国(一)佛教初传与佛道式佛教 (二)汉代佛教的代表人物 (一)佛教初传与佛道式佛教佛教何时传入中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方其初来,中夏人士仅视为异族之信仰,细微已甚。通常认为,西汉
2、时,佛法当已由北天竺传布中亚各国。当时汉武帝锐意开辟西域,远谋与西域交通,佛法便得东侵之便利。公元前2年,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秦景宪从大月氏使者伊存口授浮图经。或曰:“明帝感梦,永平求法”,“汉明感梦,初传其道”,遣使求法,另有白马驮经,四十二章经翻译之传说 。(一)佛教初传与佛道式佛教还有楚王刘英“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可以说明,两汉之交,佛教已传入中国。入华途径,要为陆路。梁启超说,汉明求法,乃一羌无故实之谈,初始于妖道之架诬,后成于愚秃之附会。佛教初纪元,自当以汉末桓灵为断。佛教实产育于老庄学派最发达之地,最初根据地不在京洛而在江淮,海路传南,陆路传北,也有他的道理 。(一)佛
3、教初传与佛道式佛教 汉代、三国佛教,主要是大乘般若学与黄老思想的结合。 当时,黄老之学弥漫朝野,要旨在清净无为,亦是君人南面之术。佛教初传,适逢其会,佛教因势利导,以清虚无为之说,解释般若性空。桓帝于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说此道(佛)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杀,或言老子入夷狄为佛屠。太平经抄袭佛理;化胡经假老子化胡之说、会通佛法与黄老之学;牟子理惑论引述老庄以伸佛旨;佛求福祥,延寿命,存神养性,意在凌云,在在表明初入华夏之佛教趋附黄老 。(一)佛教初传与佛道式佛教v 禅心寄托呼吸,与汉代方士行吐纳相仿佛,定的方式,亦似道家坐忘,故禅法亦借道法广为流布。如汉末向栩,常坐灶北,积久,坐板乃有膝踝足指
4、之印。v 佛经中也宣扬阿罗汉飞行变化,须陀恒七死七生,方证阿罗汉果。 左图为慧能,右图为老子。(一)佛教初传与佛道式佛教v 来华著名僧人,神通妙用,也似道家方术: 如安世高“七曜五行之象,风角云物之占,推步盈缩,悉穷其变。”还有医术针灸。 康僧会,天文图谶,多所贯涉。 柯迦逻,风云星宿,图谶运变,莫不该综。 鸠摩罗什,昙无谶,阴阳星算,神咒方术,争取信众。v 因果报应之说混同“承负”(福善祸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亦多相类,皆可见汉代佛教趋附黄老、道术之迹 。(二)汉代佛教的代表人物安世高安世高安世高,也是汉译佛典的始作俑者。名清,安息太子。桓帝二年(公元148年)至洛阳,
5、至灵帝中约二十年,译经39部。“其所出经,禅数最悉”,“善开禅数”。禅观:安般守意经、十二门等。数:以数分类的数法论,特专阿毗昙,即对法。属一切有部经典,所译多佚。 (二)汉代佛教的代表人物弟子有安玄(比世高晚来洛十年)、严佛调(第一个汉僧)。前者开始翻译大乘经典,后者著沙弥十慧章句,也是小乘禅数之作。二人共译法镜经。安译“贵本不饰”,文通尚质,仓卒寻之,时有不达。人称“高所出经,辩而不华,质而不野,读者娓娓忘倦。” “义妙理婉,每览其文,欲罢不能。”略带意译。 (二)汉代佛教的代表人物支娄迦谶支娄迦谶第一个传般若学的学者。月氏人,公元14年至洛阳,译经十部。般若道行品经十卷,宣传“诸法悉空”
6、的大乘般若学说。祐录说他“凡所出经,类多深玄,贵尚实中,不存文饰。”纯系直译。好文好质,南北风气之殊,于汉代已趋两路。但皆率凭口译,师徒相传,以口授相付,不听载文。所以, “初则梵僧华客,听言揣意,方圆共凿,金石难和,咫尺千里,睹面难通。”译师来自西域,不解汉语,笔受之人,语言、教理皆不胜其任,谬误浅薄在所难免。这是初传时期佛典翻译的特点。付法因缘传中的故事很有启发意义 。(二)汉代佛教的代表人物 多闻第一的阿难游至竹林,闻众比丘诵偈:“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若生一日,而得睹见之。”阿难告之曰,此非佛语。应是:“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若生一日,而得了解之。”比丘告师,师曰:“阿难老朽,言多错谬,不可信矣。但当如前而诵。” 佛教在中国小结 佛教初传,为了植根、发展于华夏,适时地进行自身的改造,而与黄老方术同气,故谓之佛道式佛教。 至牟子理惑论出,公然黜百家经传,斥神仙方术,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