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升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安装、保养手册_第1页
联升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安装、保养手册_第2页
联升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安装、保养手册_第3页
联升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安装、保养手册_第4页
联升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安装、保养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联升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目录目录一、结构分解二、工作原理三、使用维护四、失效判定五、常见问题一、结构分解一、结构分解1 螺盖2 滚动轴承3 O型圈4 锥形离合器5 矩形弹簧6 齿轮7 轴承8 铆钉 9 蜗杆10 O型圈()11 壳体12 轴套13 止推垫片14 止推弹簧 15 调整端螺盖16 堵盖17 复位弹簧(内)18 复位 弹簧(外) 19 齿条20 O型圈() 21 涡轮 22 密封垫 23 控制臂盖 24 连接环 25 控制臂 26 控制臂组件 27 螺钉 28 连接套 二、工作原理二、工作原理概述:概述:当蹄片与制动鼓之间存在超量间隙时,则凸轮轴在制动过程中增加了超量间隙“B”角,此

2、时的调整臂回转行程可划分为三个部分:正常间隙角“”、超量间隙角“”及弹性角“”。2.1.1 起始位置起始位置 控制臂“25”被固定在支架上,齿条“19”与控制环“24”的槽口上端相接触。槽口的宽度决定了刹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设定间隙值。2.1.2 转过间隙角转过间隙角“” 调整臂转过设定间隙角“”,此时齿条“19”向下运动,与控制环“24”的槽口下端接触,制动蹄张开,当存在超量间隙时,刹车片与制动鼓尚未接触。2.1.3 转过超量间隙角转过超量间隙角“” 调整臂继续转动。此时,齿条“19”已和控制环“24”的槽口下端接触(控制环与固定的控制臂被铆为一体),不能继续向下运动。齿条驱动齿轮“”旋转,单

3、向离合器在这个方向可以相对自由转动。转过角“”后,凸轮轴带动制动蹄进一步张开,致使刹车片与制动鼓相接触。2.1.4 转入弹性角转入弹性角“” 当调整臂继续转动时,由于刹车片与制动鼓已经相接触,作用在凸轮轴和蜗轮上的力矩迅速增加,蜗轮“21”作用于蜗杆“”上的力(向右)随之增大,使得蜗杆压缩弹簧“14”并向右移动,从而导致蜗杆“”与锥形离合器“”分离。2.1.5转过弹性角转过弹性角“” 调整臂继续转动时,齿条被控制环限制仍然不能向下运动而驱动齿轮转动。这时由于锥形离合器“”与蜗杆“”处于分离状态,整个单向离合器在齿条的作用下一起转动,直到刹车片完全抱死制动鼓。2.1.6 向回转过弹性角向回转过弹

4、性角“” 制动开始释放时,调整臂向回转过角“”。在回位弹簧“17和18”的作用下,使得齿条向下紧贴控制环“24”的槽口下端。此时,锥形离合器“4”与蜗杆“9”仍处于分离状态,齿条可以驱使单向离合器总成自由转动。2.1.7 向回转入间隙角向回转入间隙角“” 随着刹车片作用于制动鼓上压力的释放,作用于凸轮轴和蜗轮上的力矩消失,蜗轮“21”向右施加给蜗杆“”的力消失,弹簧“14”复原,推动蜗杆向左移动,使得蜗杆与锥形离合器“”重新啮合。2.1.8 向回转过间隙角向回转过间隙角“” 调整臂向回转过角“”,齿条“19”向上运动,与控制环“24”的槽口的接触从下端变为上端。2.1.9 向回转过超量间隙角向

5、回转过超量间隙角“” 调整臂继续转动回到起始位置。此时,齿条“19”已与固定的控制环“24”的槽口上端相接触,受其限制不能继续向上移动。当调整臂回转时,齿条驱动齿轮“”转动,此时单向离合器和锥齿离合器均处于啮合状态,使得蜗杆“”随齿轮一起转动,蜗杆驱动蜗轮“21”,蜗轮驱动凸轮轴,而凸轮轴的转动使得超量间隙减小,自动调整臂工作结束。三、使用维护三、使用维护3.1.1 安装前需确保制动气室推杆处于初始位置,如图3.1.2 把调整臂安装在凸轮轴上后, 需要保证调整臂上的箭头标记 方向应与气室推杆推出方向一 致。推杆行程方向推杆行程方向箭头方向箭头方向调整臂的安装 3.1图1图23.1.3、用SW1

6、2扳手顺时针旋转调整臂端部的蜗杆六方头(注意:不要使用电动扳手,风动钻),使用调整臂的孔与分泵推杆U形叉的圆柱销孔自然对正,然后将圆柱销插入U形叉孔,锁上开口销(见图3、4、5、6)。用SW12扳手顺时针旋转调整臂端部的蜗杆六方头,使尾柄向拖杆U型叉靠近。使尾孔与U型叉销孔对正。将圆柱销插入U型叉孔锁上开口销图3图4图6图53.1.4、用螺栓、垫片或档圈将调整臂固定在S凸轮轴上,然后将控制臂向制动方向推动(见图7)(控制臂上有箭头示意推动方向)直到推不动为止,上述操作目的是保证摩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设定间隙。随后紧固定位支架和控制臂(见图8)。控制臂支架沿控制臂箭头所示方向推动控制臂直到直到推不

7、动为止推不动为止,然后固定。3.1.5用扳手顺时针转动调整臂蜗杆六方头直至转不动(摩擦片与制动鼓接触)为止,然后再逆时针方向转动蜗杆六方头3/4圈(反向转动时会听到咔咔声)(见图9)。注意:不能使用电动扳手、风动钻!3.1.6加若干次制动,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至正常范围,至此,安装过程结束。调整功能可通过蜗杆六方头在刹车即将结束时顺时针方向自动旋转观察到,至此安装过程结束。备注:调整臂的自调整功能是否正常,可通过观察蜗杆六角头在每次制动即将结束时的旋转情况确定。调整臂的拆卸 3.2v3.2.1、拆下制动分泵上连接的开口销、圆柱插销,使分泵与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分离。v3.2.2、拆下凸轮轴端部的开口

8、销和厚垫片。v3.3.3、用SW12的扳手逆时针方向转动调整臂上的蜗杆六方头(转动时所要的力矩较大,会听到咔咔声),直至调整臂柄部从分泵推杆U形叉中脱开。v3.3.4、拆下控制臂与定位支架相连的支撑螺栓、螺母、垫片。最后将调整臂从凸轮轴上取下,完成拆卸。常见安装问题 3.3v错 误1 : 固定控制臂和定位支架,再联接调整臂和分泵推杆的U形叉。v危 害: 1)正常间隙角)正常间隙角“A” 过小,造成车辆出现过小,造成车辆出现制动发热的现象;制动发热的现象;2)气室储备行程不足)气室储备行程不足,制动疲软;制动疲软;3)驻车制动气室解除制动时,又会向后强拉调整)驻车制动气室解除制动时,又会向后强拉

9、调整臂,容易导致控制臂断裂。臂,容易导致控制臂断裂。v纠正方法:取出联接调整臂和推杆U形叉的圆柱销,逆时针旋转蜗杆六方头,使调整臂退出U形叉。再松开控制臂和定位支架,使控制臂可上下自由转动。然后继续上述的正确安装步骤。v错 误2 :控制臂未推到位时,就将其固定。v危 害: 1)正常间隙角)正常间隙角“A”过小,造成车辆出过小,造成车辆出现制动发热、摩擦片异常磨损等相关问题出现;现制动发热、摩擦片异常磨损等相关问题出现; 2)左右制动力矩不平衡。)左右制动力矩不平衡。v纠正办法:必须按照控制臂上箭头方向(朝制动方向)推动控制臂,直到推不动为止。然后才开始固守。其目的是保证鼓和摩擦衬片之间的设定间

10、隙。常见使用误区 3.43.4.1 在日常维护保养中经常用扳手拧动蜗杆在日常维护保养中经常用扳手拧动蜗杆“六角六角”,或者因为安装不当、制,或者因为安装不当、制动器其他问题,导致车辆出现制动间隙过小、发热的故障,而经常用扳手逆时动器其他问题,导致车辆出现制动间隙过小、发热的故障,而经常用扳手逆时针拧动蜗杆针拧动蜗杆“六角六角”,以此来放大制动间隙值。,以此来放大制动间隙值。误区指导:误区指导:自动调整臂的结构特点中规定了只有在安装、拆卸、检测时自动调整臂的结构特点中规定了只有在安装、拆卸、检测时,才允许才允许手动转动蜗杆六角头,否则将直接导致调整臂内部机构早期磨损,车辆在后续手动转动蜗杆六角头

11、,否则将直接导致调整臂内部机构早期磨损,车辆在后续使用中出现制动疲软的问题。使用中出现制动疲软的问题。纠正方法:纠正方法:在日常维护保养中尽量避免拧动蜗杆在日常维护保养中尽量避免拧动蜗杆“六角六角”,延长调整臂的使用寿,延长调整臂的使用寿命,在出现车辆制动间隙过小的问题,应该及时检查调整臂型号是否正确、调命,在出现车辆制动间隙过小的问题,应该及时检查调整臂型号是否正确、调整臂安装是否符合、制动器是否存在问题。整臂安装是否符合、制动器是否存在问题。 3.4.2 车辆存在制动复位慢、拖刹车的现象,判断为调整臂内部卡滞造成,要车辆存在制动复位慢、拖刹车的现象,判断为调整臂内部卡滞造成,要求更换调整臂

12、。求更换调整臂。误区指导:误区指导:调整臂在整车制动系统中只作为传导气室的推力,以及保证制动蹄调整臂在整车制动系统中只作为传导气室的推力,以及保证制动蹄片与制动鼓之间的制动间隙值,调整臂安装在凸轮轴上,本身没有任何制动后片与制动鼓之间的制动间隙值,调整臂安装在凸轮轴上,本身没有任何制动后的复位动力,制动复位是依靠制动蹄片的拉簧、气室的复位弹簧完成。的复位动力,制动复位是依靠制动蹄片的拉簧、气室的复位弹簧完成。纠正方法:纠正方法:在车辆出现以上问题时,应该及时检查调整臂安装是否符合在车辆出现以上问题时,应该及时检查调整臂安装是否符合(特别(特别是轴向间隙)是轴向间隙),气室复位弹簧、制动蹄片拉簧

13、、凸轮轴颈孔是否存在问题。,气室复位弹簧、制动蹄片拉簧、凸轮轴颈孔是否存在问题。保养与维护 3.53.5.1 每20000公里应对调整臂加 注2号锂基润滑脂一次;3.5.2 感觉制动疲软时,建议检测调整臂蜗杆六角头的逆时针力矩。旋转一周,若所测最小力矩小于18Nm,则表明调整臂已损坏,必须及时更换调整臂总成。3.5.3 检查控制臂上的固定孔连接套磨损情况,磨损量过大或破损导致固定销钉与连接套配合松旷的,则需要更换连接套。 每2万公里加注2号锂基脂一次逆时针旋转扭矩不小于18Nm塑料卡套如果破损需要及时更换四、失效判定四、失效判定41 外观判定:外观判定: 4.1.1 检查壳体以及控制臂等部位,

14、对于出现裂纹或者断裂的产品判定 失效。 4.1.2 连接环与控制臂能够相对转动,则判定产品已失效,通常称为控控 制臂打滑制臂打滑。 4.1.3 将控制臂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直至转不动为止,然后按逆时针 方向旋转,此时蜗杆六角头不能随之转动,则判定产品已失效。4.2 参数判定:参数判定: 4.2.1 逆时针转动调整臂蜗杆六角头,力矩小于18Nm的调整臂判定为 失效。五、常见故障处理五、常见故障处理症状检测内容(1)状态检测内容(2)状态处理措施制动疲软1、车辆是否长距离下坡是制动鼓温度是否异常高是增加制动鼓冷却系统2、车辆制动气压是否足够/否排除车辆制动气压不足问题3、车辆是否安要求装载物品/否

15、消除车辆异常超载4、调整臂是否同一家产品/否更换为同一家产品5、气室膜片密封是否正常/否更换气室膜片6、轮毂是否存在漏油的现象/是排除轮毂漏油的问题7、制动间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0.6-0.9mm)否调整臂是否已经失效是更换调整臂否重新安装调整臂8、检测气室推杆工作行程是否在总行程的70%内。否制动蹄片磨损情况是否正常否更换制动蹄片制动器上下蹄片间隙差是否合格(0.3mm内)否更换制动蹄片或者刮制动蹄片制动鼓内径在使用范围内否更换制动鼓制动鼓内圆周跳动是否合格(0.15mm内)否镗制动鼓内圆凸轮轴基圆是否磨损是更换凸轮轴制动蹄铁强度是否过低是更换制动蹄铁制动蹄铁滚轮是否磨损是更换滚轮制动蹄铁固

16、定销是否磨损是更换固定销症状检测内容(1)状态检测内容(2)状态处理措施制动过热1、车辆是否长距离下坡/是增加制动鼓冷却系统2、车辆制动气压是否达到0.6MPa/否排除车辆制动气压不足问题3、车辆是否使用新蹄片/是无需处理,磨合后自动恢复正常4、调整臂是否同一家产品/否更换为同一家产品5、气室推杆复位是否正常否调整臂轴向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否增加调整臂轴向间隙气室复位弹簧是否工作正常否更换气室复位弹簧制动蹄片拉簧是否工作正常否更换蹄片拉簧凸轮轴是否转动自如否润滑或更换凸轮轴快放阀工作是否正常否更换快放阀继动阀工作是否正常否更换继动阀6、制动间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0.6-0.9mm),制动气室推杆行

17、程是否30(这里以135中心距为标准)否调整臂安装是否符合要求否重新安装调整臂调整臂是否为原匹配产品否更换调整臂制动器上下蹄片间隙差是否合格(0.3mm内)否更换制动蹄片或者刮片制动鼓内摩擦面圆周跳动是否合格(0.15mm内)否镗制动鼓制动蹄铁是否强度过低是更换制动蹄铁症状检测内容(1)状态检测内容(2)状态处理措施制动跑偏或者甩尾1、车辆是否存在偏载/是排除车辆偏载的问题2、左右轮胎气压是否一致/否排除左右轮胎气压不一致3、调整臂是否同一家产品/否更换为同一家产品4、左右轮制动蹄片是否同一家产品/否更换同一家制动蹄片5、是否同时更换左右轮制动蹄片/否同时更换左右轮制动蹄片6、左右轮制动力是否符合要求否对制动力较小的制动器检测符合性否按照制动疲软问题处理7、左右轮制动气室推杆复位是否一致否检测复位较慢的制动器工作符合性否按照制动发热中气室推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