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5小题,50分)1、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同祖同宗”、“认祖归宗、”“寻根问祖”、“叶落归根”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A夏王位世袭制 B周分封制 C周宗法制 D唐科举制2、分封制在周朝初期巩固周的统治,发展周的疆域;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争权夺利 D井田制的破坏3、下图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 4、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

2、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5、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尉,(注:南海郡郡级小,只设尉,不设郡守)统辖番禺、揭阳、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C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D对下督责所属各县6、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这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

3、国家统一 B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C郡国并行有利于消除内乱 D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7、“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西汉郡国并行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元朝的行省制度 D明朝的内阁制度8、有人认为鸦片战争“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对 该话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道出了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意图 B. 整理是站在西方殖民主义立场上C.反映了对鸦片战争实质的思考 D. 整理在一定程度上反对鸦片贸易9、明史专家

4、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等级制度越加严格 B君臣关系越加紧张C皇权不断加强 D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10、安徽宣城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C明太祖:“

5、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11、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了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据所学知识判断,下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渝州发生洪灾,三省长官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12、官僚政治指机能专业化、讲资格、按规章办事、权力分等级等特点的系统行政管理。贵族政治指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官僚政

6、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A分封制的推行 B“皇帝”制度确立 C郡县制的确立 D科举制的完善13、右图是我国古人绘制的举子看榜图。它所反映的选官用人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之一是A强化了任人唯亲的现象 B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C迟滞了官僚体制的成熟 D巩固了门第选官的制度14、宋代时,“中书门下”的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当时,“中书门下”属于A枢密院长官的直接驻地 B三司使办公的行政衙门C朝廷中宰相的办公机构 D独立的监察和谏议机构15、古代罗马法规定,贷款月息不得超过贷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A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

7、紧张C高利贷成为严重社会问题 D运用法律以调节借贷关系16、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 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17、 “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通过抽签来到法庭,参加审判苏格拉底。尽管许多问题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以上描述不能说明的是 A雅典民主制度较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B雅

8、典民主创造了抽签制、投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C雅典民主使雅典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D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误用。18、18世纪上半期,英王乔治一世在位时,因不懂英语和英国政务不熟而不出席内阁会议。这一现象有利于A确立议会主权至上的原则 B政治清明局面的渐趋出现C改善英国政府的对外关系 D责任内阁制度的逐渐形成19、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 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A.背离了革命的原则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C.忽视了

9、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20、右下侧是一幅题为“俾斯麦牌香肠”的漫画,它讽喻了俾斯麦的 A武力统一政策B全球扩张政策C社会保障政策D欧洲均势政策21、 2011年5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对爱尔兰进行了国事访问,成为自爱尔兰脱离英国统治以来首位访爱的英国君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君主制度在英国持续的时间较长 B英国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C伊丽莎白二世对外代表英国访爱 D伊丽莎白二世行使政府首脑权力22、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

10、制度。”这说明整理 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B强调兴民权的重要性 C强调政治协商的重要性 D反对大规模社会变革23、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继承王位时只有18岁,辉格党领袖墨尔本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做一个立宪君主(女王)尽量自我克制,尽管她不喜欢辉格党领袖罗素,也不喜欢自由党首相格拉斯顿,但是她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维多利亚女王“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的主要原因是 A受政治体制的约束 B政府决策的合理有效C女王有较高的素养 D英国政治传统的影响24、下列条款中,不属于南京条约的是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开五口通商口岸C英商进出口关税由双方协定 D.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

11、活动25、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二:非选择题(共三大题50分,其中26题、27题各16分,28题18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公元前106年,分全国为13部(州),每部(州)派刺史一人,于每年秋天巡行郡国,按“六条问事”的职权,监督郡国材料二 (北宋)规定州郡

12、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在边境地区设置)、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材料三 洪武初年的监察机关称御史台。1382年(洪武十五年)改称都察院,长官有左右都御史等,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官员。号“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可立决。明太祖罝锦衣卫指挥使,下属南北两镇抚司,除负责侍卫、密辑盗贼奸宄外,北镇抚司述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北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

13、帝。以上材料均引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四 夜饮密室,一人酒酣,谩骂魏忠贤,其三人噤不敢出声。骂,未讫,番人(厂卫特务)摄四人至忠贤所,即碎尸骂者,而劳三人金。三人魂丧不敢动。明史刑法志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汉、宋、明三朝官制的相同之处。材料二中的地方官制有何显著特点?(2分)(2)明朝的制度同汉、宋两朝有何不同?(1分)(3)材料三、四中,明朝前后期的统治有何异同?反映了什么时代特点?(7分)(4)简述汉、宋、明三朝监察制度的共同作用。(6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

14、经济同行。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材料二、 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材料三、 (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中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请回答:(1)材料一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依据材料二,

15、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7分)(2)材料三中“一次新的斗争”指是什么?依据材料,概括推动这次斗争发生的原因。(5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4分)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罗马向海外扩张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来统治当地人民各个行省都派驻总督治理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这就为行省总督滥用职权,横行不法,搜钱刮财,提供了便利条件。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外邦人受不到法律保护,故称市民法。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

16、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同时产生需要局部承认外邦人等的合法权利并予以法律保护的问题逐渐形成了万民法。万民法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材料二 忽必烈即位初期委派重臣以中书省官“行某处省事”名义,到地方行使中书省职权随着大规模征服战争的结束,行省由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机构,逐步过渡为地方最高政府,但仍长期保留着派出机构的性质。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元朝的中央与地方行政机构基本仿照汉法,以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分裂为前提地方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成吉思汗时代的法令,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典,在实践中,蒙古部落的习惯法还占据着统治地位。至元二十八

17、年(1291年),编成至元新格,这是元朝的第一部法典。元仁宗时,编成风宪宏纲-元英宗时,以风宪宏纲为基础,修成大元通制。与此几乎同时,又出现了大元圣政国朝典章,简称元典章。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年),还颁布了至正条格,其类目与大元通制相似。元世祖时,明令把全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这四等人在政治待遇、法律地位、经济负担以及其他权利义务上都有种种不平等的规定。 摘编门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在行省设置的背景上,罗马帝国与元朝有何相似之处?(1分)在行省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上,两者有何不同?(4分)罗马法在当时的作用为何?(1

18、分)请举三例说明罗马法对后世的重大影响。(3分)元朝的行省制度在当时的作用又为何?对后世有何影响。(2分)(2)根据材料一、三回答,在法律演变形式上,罗马和元朝有何相似之处?(1分)分析指出罗马帝国万民法与元朝法律的不同之处?(4分)(3)综合上述材料,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罗马法和元朝行省制度的认识。(2分)毛坦厂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答案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AABBDBACCDC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DBCDBADCADA二:非选择题(共三大题50分,其中26题、27题各16分,28题18分)26、【答案】:(1)共同点:设置严密的监察制度,加强对官吏的监督。特点:分散地方官吏的职权(2分)(2)增设了特务机构(1分)(3)同:特务统治。异:前期特务机构控制在皇帝手中,后期成为宦官专权的工具;前期监督官吏,防止其图谋不轨,后期镇压人民,形成社会恐怖。特点:封建统治日益腐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7分)(4)共同作用:有利于整顿吏治,防止官吏腐败: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势力形成,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的安定。(6分)27、【答案】:(1)建立:通过光荣革命(或权利法案)而建立。(1分)特征:议会取代王权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