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补益剂_第1页
第七章 补益剂_第2页
第七章 补益剂_第3页
第七章 补益剂_第4页
第七章 补益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一、概念一、概念: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养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主治补养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主治各种虚证的方,统称为补益剂。各种虚证的方,统称为补益剂。l二、适应证二、适应证:各种虚证。:各种虚证。l三、分类:三、分类: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并补六类。阴、补阳、阴阳并补六类。l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l1注意照顾气与血、阴与阳的关系:注意照顾气与血、阴与阳的关系:(1)补气与补血的关系:)补气与补血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生血”。血虚者补。血虚者补血时,配伍补气之品。血时,配伍补气之品。“血能载气血能载气”。气

2、虚者补。气虚者补气时,较少配伍补血药。气时,较少配伍补血药。(2)补阴与补阳的关系:)补阴与补阳的关系:“阴阳互根阴阳互根”。阳虚者补。阳虚者补阳时,佐以补阴之品,以阳根于阴,使阳有所阳时,佐以补阴之品,以阳根于阴,使阳有所附,并可借阴药的滋润以制阳药之温燥;阴虚附,并可借阴药的滋润以制阳药之温燥;阴虚者补阴时,佐以补阳之品,以阴根于阳,使阴者补阴时,佐以补阳之品,以阴根于阳,使阴有所化,可借阳药的温运以制阴药之凝滞。有所化,可借阳药的温运以制阴药之凝滞。l2.要注意病人的脾胃功能。患者要注意病人的脾胃功能。患者“虚不受补虚不受补”;补益药物补益药物“壅中滞气壅中滞气”,故,故“填气必先理气填

3、气必先理气”。配伍健脾和胃,理气消导之品,使之补而不配伍健脾和胃,理气消导之品,使之补而不滞。滞。 l3.补益方法。直接补益;间接补益。补益方法。直接补益;间接补益。l4.明确证候的虚实真假:明确证候的虚实真假:“至虚之病,反见盛至虚之病,反见盛势势”;“大实之病,反有羸状大实之病,反有羸状”。 l5.煎服法。汤剂宜文火久煎。服药时间以空腹煎服法。汤剂宜文火久煎。服药时间以空腹或饭前为佳或饭前为佳 。l6.不能滥用补益剂。不能滥用补益剂。 补气药+除湿药(开宣、苦燥、芳化、淡渗) 行气药 升提药望:望:面色萎白面色萎白 食少便溏食少便溏 脾气虚脾气虚闻:闻:声低息短声低息短 心悸怔忡心悸怔忡

4、心气虚心气虚问:问:倦怠乏力倦怠乏力 自汗恶风自汗恶风切:切:脉来虚弱脉来虚弱 易感风寒易感风寒 两胁不舒两胁不舒 郁郁寡欢郁郁寡欢 其中,脾胃气虚是后天之气不足的其中,脾胃气虚是后天之气不足的常见证型基础。常见证型基础。十肺气虚肝气虚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方由4味药物组成,此4味药药性平和,温而不燥,甘而不腻,平补不峻,如同性情和厚,不偏不倚之君子一般,故名。 l组成组成 人参人参 白术白术 茯苓茯苓 甘草甘草l主治主治 脾胃气虚证。脾胃气虚证。 面色萎白面色萎白(黄黄),语声低微,气短乏力,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l病机病

5、机 脾胃气虚,运化无力。脾胃气虚,运化无力。l治法治法 益气健脾。益气健脾。l君君: 人参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甘温益气,健脾养胃。l臣臣: 白术白术甘温补气,苦燥健脾。甘温补气,苦燥健脾。 与人参相协,益气补脾助运。与人参相协,益气补脾助运。l佐佐: 茯苓茯苓健脾渗湿。健脾渗湿。 与白术相伍,健脾除湿。与白术相伍,健脾除湿。l使使: 炙甘草炙甘草甘温益气。甘温益气。 合人参、白术可加强益气补中之力,调合人参、白术可加强益气补中之力,调和诸药。和诸药。l四君子汤与理中丸的比较。l四君子汤与理中丸的药物组成中均有人参、白术、炙甘草,皆可益气补中,治疗脾虚之证。l四君子汤中三药与茯苓相伍,且人参

6、为君药,故重在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l理中丸用三药与干姜相配,并以干姜为君药,故重在温中祛寒,适宜于中焦虚寒证。l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常用方,亦是补气的基本方。 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l随证加减: 呕吐加半夏;胸膈痞满加枳壳、陈皮;心悸失眠加酸枣仁;畏寒肢冷,脘腹疼痛,加干姜、附子。l 组成:四君子汤加陈皮l 功用:益气健脾,行气化滞l 主治:脾胃气虚兼气滞证。食少便溏,胸脘痞闷。l组成: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木香、砂仁、生姜。l功用:益气健脾,行气化痰l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满,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 l组成 莲子肉 薏苡仁 砂

7、仁 桔梗 白扁豆 白茯苓 人参 甘草 白术 山药l主治 1脾胃气虚夹湿泄泻。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2肺脾气虚痰湿咳嗽。咳嗽痰多色白,胸脘痞闷,神疲乏力,面色晄白,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腻,脉细弱而滑。l病机 脾胃气虚,运化失司,湿浊内生。l治法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l君 人参健脾益气 白术健脾燥湿 茯苓健脾渗湿 l臣 山药益气补脾兼涩精 莲子肉补脾涩肠,健脾开胃 二药助人参、白术以健脾益气,涩肠止泻l 扁豆健脾化湿l 薏苡仁健脾利湿 二药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止泻益气健脾健脾祛湿l佐 砂仁化湿醒脾,行气和胃 助术、苓、扁、薏除湿之力,又可

8、畅达湿遏之气机 桔梗开宣肺气,配砂仁调畅气机;输布精气以养周身。通利水道,使湿有去路。手太阴肺经的引经药,载诸药上行。培土生金,补脾气益肺气。l佐使 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1.开宣肺气,通利水道。2.载药上行,培土生金,增强保肺之功。培土生金:又称补脾益肺。是借五行相生的理论用补益脾气的方药以补益肺气的方法。 配伍特点: 1、 药性平和,温而不燥, 补而不滞。 2、肺脾同治,培土生金组成:四君子汤加山药、莲子、薏苡仁、扁豆、砂仁、桔梗。 l临床运用:l用方要点:脾胃气虚症状加泄泻,或咳嗽咯痰色白,舌苔白腻,脉虚缓。l随证加减:久泻兼虚寒腹痛,加干姜、肉桂。 咯痰色白量多者,加半夏、陈皮。

9、纳差食少者,加炒麦芽、焦山楂、炒神曲。 l组成:四君子汤加藿香、木香、葛根。l功用:健脾益气,和胃生津。l主治:脾胃虚弱,津虚内热证。呕吐泄泻,肌热烦渴。 脾 胃 论组成 黄芪 炙甘草 人参 升麻 柴胡 橘皮 当归身 白术主治 1.脾不升清证。头晕目眩,视物昏瞀,耳鸣耳聋,伴脾胃气虚症状。 2.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舌淡而胖,脉大无力,脾胃气虚症状。 3.中气下陷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伴脾胃气虚症状。病机 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治法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清阳下陷,或脾湿下流,郁遏阳气,化火上攻。方解君 黄芪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补中益气,升阳固表。臣臣 人参、白术

10、人参、白术补气健脾助君补气健脾固摄。补气健脾助君补气健脾固摄。佐佐 当归当归补养营血协黄芪人参补气养血。补养营血协黄芪人参补气养血。 陈皮陈皮调理气机。调理气机。 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 柴胡、升麻柴胡、升麻升阳举陷,助君药升提下升阳举陷,助君药升提下陷之中气陷之中气 。佐使佐使 甘草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益气和中,调和诸药。l配伍特点:补气与升阳并举,重在补气。运用证治要点:面色萎黄,少气懒言,体倦乏力,食少便面色萎黄,少气懒言,体倦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软无力。溏,舌淡苔白,脉虚软无力。甘温除热甘温除热的代表方的代表方。甘温除热:是用甘温药甘温除热:是用

11、甘温药物治疗因虚而身热的一种治疗方法。物治疗因虚而身热的一种治疗方法。l头痛加蔓荆子、川芎、藁本、白芷、细辛。l腹痛加白芍。l兼气滞,加木香、枳壳。l虚人感冒,加苏叶少许。l兼贫血,加补血药(四物)、补肾药(枸杞、鹿胶)。l月经过多,去柴胡、当归,重用人参或加止血药。l小便不利,加泽泻、车前。l便秘,重用当归或加适量火麻仁、肉苁蓉。l阴虚发热及内热炽盛者禁用。l组成:补中益气汤去当归、橘皮、柴胡,加阿胶、党参。l功效:益气升阳l主治:中气不足,气虚下陷之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及久泻。生脉散生脉散 医学启源医学启源组成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主治 气阴两伤证。气阴两伤证。(1)暑热汗多,耗伤气阴。

12、)暑热汗多,耗伤气阴。神疲乏力,短气;多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虚数。神疲乏力,短气;多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虚数。(2)久咳肺虚,气阴两伤。)久咳肺虚,气阴两伤。咽干口燥,神疲乏力,气短,干咳少痰,咳则汗出,脉虚细。咽干口燥,神疲乏力,气短,干咳少痰,咳则汗出,脉虚细。病机 肺气虚损,元气不足,阴液匮乏,津气耗散。治法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君 人参大补元气,益肺生津,固脱止汗臣 麦冬滋阴润(肺)燥 与人参相协,气阴双补佐 五味子益气生津,敛阴(肺)止汗 与参、麦相伍,既可固气津之外泄,又能复气阴之耗损l辨证要点:体倦气短,多汗,咽干,舌红,脉虚。l随证加减:临证应视病情需要而酌情选用不

13、同品种的参:元气大虚者,当用红参或别直参;阴虚较显者,可选生晒参、西洋参;对于气阴不足未至虚脱之轻证,人参可代之以党参或太子参。肺阴不足,干咳无痰,病久不愈者,可酌加生熟地、玄参等以滋肾润肺;汗出较多者,可加山茱萸、麻黄根、煅龙牡等以增敛阴止汗之力。 若属外感引起之自汗或阴虚盗汗,不宜使用 。l组成:生脉散加山茱萸、酸枣仁、桑寄生、丹参、赤芍、土鳖虫、甘松、黄连l功效: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清心安神l主治:气阴两虚,心络瘀阻之心律失常。心悸,气短乏力,胸闷痛,失眠多梦,脉结代。组成 防风 黄芪 白术主治 表虚自汗。 汗出恶风,面色晄白,易感风邪,舌淡苔薄白,脉浮虚。病机 肺卫气虚,腠理失固治法

14、益气固表止汗。气虚基础见症气虚基础见症 表卫不固:自表卫不固:自汗,易感外邪汗,易感外邪 益气益气固表止汗固表止汗 表表 虚虚 证证君君 黄芪黄芪补脾益肺,固表止汗补脾益肺,固表止汗 补敛补敛臣臣 白术白术健脾益气助君培土生金,健脾益气助君培土生金, 固表止汗固表止汗 。佐佐 防风防风祛风散邪,祛风散邪,走表走表御风御风 散散配伍特点:补中有敛,敛中有散。黄芪与防风配伍: 黄芪得防风,则固表而不留邪; 防风得黄芪,则祛邪而不伤正。运用要点: 自汗恶风,面色晄白,舌淡脉虚。 l玉屏风散与桂枝汤均可用治表虚自汗。l玉屏风散证之自汗,乃卫气虚弱,腠理不固而致,故治宜益气固表止汗,兼以祛风。l桂枝汤证

15、之自汗,因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而致,故治宜解肌发表,调和营卫。l正如吴昆所言:“是自汗也,与伤风自汗不同,伤风自汗,责之邪气实;杂证自汗,责之正气虚。虚实不同,攻补亦异”(医方考)。(1)自汗重,加浮小麦、牡蛎、麻黄根。(2)易感冒 有表证:合桂枝汤 无表证:合补中益气汤淫羊藿 l组成:玉屏风散加苍耳子、白芷、辛夷、薄荷l功效:散风固表,宣肺通窍l主治:表虚不固,风热蕴肺的鼻塞时轻时重,鼻流清涕或浊涕,前额头痛。血虚证补补血血直接补血:补血药直接补血:补血药间接补血间接补血补气药补气药:益气生血:益气生血补肾药补肾药:肝肾同源:肝肾同源行气药:使补而不滞行气药:使补而不滞活血药:活血药: 祛瘀生

16、新祛瘀生新l组成组成 白芍药 川当归 熟地黄 川芎l主治主治 营血虚滞证。 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形瘦乏力,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淡,脉细弦或细涩。l病机病机 营血亏虚,血行不畅。l治法治法 补血和血。营血虚滞血虚不荣血虚不荣(心肝形)(心肝形)头昏目眩,面色无华,心头昏目眩,面色无华,心 悸失眠唇淡甲枯,形瘦,舌淡脉细弦或细涩。悸失眠唇淡甲枯,形瘦,舌淡脉细弦或细涩。妇妇科科冲任虚损冲任虚损 血海空虚,血海空虚,经水亏乏,经水亏乏, 经少或闭经经少或闭经 冲任不固冲任不固胎动下血,漏下胎动下血,漏下 血行不畅血行不畅 月经不调,脐腹作痛月经不调,脐腹作痛熟地熟地

17、当归当归白芍白芍川芎川芎 补血填精补血养肝,和血调经养血敛阴,缓急止痛活血行气,化瘀止痛君臣佐君月经不调:月经不调:当归血滞:血滞:川芎赤芍当归熟地赤芍当归熟地活血不伤血偏虚:熟地白芍川芎偏虚:熟地白芍川芎偏瘀:川芎赤芍熟地偏瘀:川芎赤芍熟地腹痛:腹痛: 白芍“血家百病此方宗”偏虚:熟地当归川芎偏虚:熟地当归川芎偏瘀:川芎当归熟地偏瘀:川芎当归熟地配伍特点: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温而不燥,滋而不腻。(诸药归肝经,重在调补肝血)证治要点:面色无华,心悸头晕,唇甲色淡,舌淡脉细,为补血的常用方,调经的基础方。 (1)内科贫血:重用熟地、白芍,少用川芎,贫血:重用熟地、白芍,少用川芎,补气药补

18、肝肾药补气药补肝肾药 头痛(血虚头痛)多伴头昏:头痛(血虚头痛)多伴头昏:天麻、丹参、枣仁、僵蚕天麻、丹参、枣仁、僵蚕 (2)妇科月经月经不调不调 先期,先期,量多量多 兼气虚证:人参,黄芪圣愈汤兼气虚证:人参,黄芪圣愈汤 兼热证:黄芩、丹皮、栀子兼热证:黄芩、丹皮、栀子 后期,量后期,量少,色黯少,色黯 兼寒证肉桂、炮姜、艾叶兼寒证肉桂、炮姜、艾叶 兼血块,腹痛桃红、红花兼血块,腹痛桃红、红花桃红四物汤桃红四物汤 痛经:痛经:合四逆散香附金铃子散合四逆散香附金铃子散 伴腰痛杜仲、川断、寄生伴腰痛杜仲、川断、寄生 妊娠病胎漏妊娠病胎漏止血药:阿胶、艾叶;止血药:阿胶、艾叶;安胎药:白术、砂仁、

19、桑寄生安胎药:白术、砂仁、桑寄生 (3)骨科坐骨神经痛:重用当归、川芎坐骨神经痛:重用当归、川芎穿山甲(王不留行)、乌梢蛇、蜈蚣、牛膝穿山甲(王不留行)、乌梢蛇、蜈蚣、牛膝 肩周炎桂枝、姜黄肩周炎桂枝、姜黄葛根、羌活葛根、羌活 寒甚:附子寒甚:附子痛甚:全蝎、僵蚕痛甚:全蝎、僵蚕 偏热:石膏、知母、秦艽偏热:石膏、知母、秦艽 (4)皮肤病)皮肤病(血虚生风)(慢性皮肤病)(血虚生风)(慢性皮肤病)首乌、白鲜皮、蝉蜕、龙衣、荆芥。首乌、白鲜皮、蝉蜕、龙衣、荆芥。 阴虚发热及血崩气脱等证,不宜使用。l复方益母草膏l组成:四物汤加益母草、木香l功效:调经养血,化瘀生新l营血不足,血瘀气滞的月经不调,

20、经行腹痛,量少色黯。问题:l(1)血虚为什么会发热?l(2)血虚为什么重用黄芪?l(3)补气何以用黄芪而不用人参?发热。证象(类)白虎。 血虚 阴不维阳 阳无所附 浮越肌表 白虎汤证 当归补血汤证病机:气分热盛证(实热) 血虚阳浮证(虚热)见证:烦渴饮冷 烦渴喜温饮 身大热大汗 身热无汗 脉洪大 脉大而虚,重按无力l功用:1.补气生血;2.固表留阳黄芪补气补气1.1.生血生血 “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尔” 名医方论2.2.固表以挽回阳气固表以挽回阳气“盖此时阳气已去里而越表,恐一时固里不及,不得不从卫外以挽留之”张秉成3.3.摄血摄血“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当归养血,和

21、血养血,和血用量特点:(1)血虚发热的基础方 黄归51(2)补血的基础方 黄归31辨证要点: 肌热,口渴喜温饮,面赤,脉大而虚,重按无力。l 妇女经期、产后外感发热头痛者,加葱白、豆豉、生姜、大枣;l 疮疡久溃不愈,气血两虚又余毒未尽者,加银花、甘草。l 血虚气弱出血不止者,加煅龙骨、阿胶、山茱萸。l阴虚发热者忌用。组成 白术 当归 白茯苓 黄芪 龙眼肉 远志 酸枣仁 木香 炙甘草 人参 生姜 大枣主治 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病机 脾胃气虚

22、,心血不足。治法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淡出血症:便血、尿血、 崩漏、月经过多 色淡质稀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脾失健运脾不统血脾脾胃胃气气虚虚心神失养心体失养心心血血不不足足君 人 参补气生血,养心益脾 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臣 黄芪、白术补气健脾助人参益气补脾 当归滋养营血助龙眼肉养血补心佐 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 木香理气醒脾 与补气养血药配伍,使之补不碍胃,补而不滞佐使 炙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 少加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以资生化。1.心脾同治,重点补脾。2.气血并补,补气为主。3.补气养血方中佐以木香,补而不滞。张璐曾说:“此方滋养心脾,鼓动少火,妙以木香调畅诸气

23、。世以木香性燥不用,服之多致痞闷,或泄泻、减食者,以其纯阴无阳,不能输化药力故耳”(古今名医方论)。 l归脾汤与补中益气汤均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益气补脾,可治脾气虚弱之证。l归脾汤以补气药配伍养血安神药为主,故有益气健脾,补心宁神之功,用于心脾气血两虚证;l补中益气汤以补气药配伍升举清阳药为主,故有益气健脾,升阳举陷之功,用于脾胃气虚,清阳不升证。l辨证要点: 心悸失眠,体倦食少,便血或崩漏,舌淡,脉细弱。l 崩漏下血偏寒者,加艾叶炭、炮姜炭;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皮下出血,加紫草、仙鹤草、重用大枣或加花生衣。l 若用于再障,加阿胶、肉苁蓉、补骨脂。用于贫血,可加熟地。组成 炙

24、甘草炙甘草 生姜生姜 人参人参 生地黄生地黄 桂枝桂枝 阿胶阿胶 麦门麦门 麻仁麻仁 大枣大枣 清酒清酒主治主治 1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之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之脉结脉结代,心动悸。代,心动悸。 2虚劳肺痿虚劳肺痿。 病机病机 阴血不足,阳气虚弱。阴血不足,阳气虚弱。治法治法 滋阴养血,益气通阳,复脉定悸。滋阴养血,益气通阳,复脉定悸。气血不足心肺两虚心肺血虚不能养心盈脉 气虚不能行血鼓脉 心动悸脉结代气虚肺弱不用 阴血不足,虚火灼肺,肺叶枯萎 肺痿l1. 阴血阳气不足,心脉失养证。阴血阳气不足,心脉失养证。 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

25、小。或质干而瘦小。l2.虚痨肺痿。虚痨肺痿。干咳少痰,或咳唾涎沫,量干咳少痰,或咳唾涎沫,量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君 炙甘草炙甘草(重用)(重用)益气补心,缓急定悸益气补心,缓急定悸 生地黄生地黄滋阴补血,充脉养心滋阴补血,充脉养心臣臣 人参、大枣人参、大枣补益心脾补益心脾 合炙甘草则养心复脉,补脾化血合炙甘草则养心复脉,补脾化血 阿胶、麦冬、胡麻仁阿胶、麦冬、胡麻仁滋阴养血润燥滋阴养血润燥 配生地黄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配生地黄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佐佐 桂枝、生姜桂枝、生姜温心阳,通血脉温

26、心阳,通血脉使使 清酒清酒助诸药温通血脉助诸药温通血脉辨证要点: 本方为气(阳)血(阴)并补之剂。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色淡少苔。 加酸枣仁、柏子仁可增强养心安神心悸之力,或加龙齿、磁石重镇安神定悸;偏于心气不足者,重用炙甘草、人参;偏于阴血虚者,重用生地、麦冬;心阳偏虚者,易桂枝为肉桂,加附子;阴虚而内热较甚者,易人参为西洋参或南沙参,减去桂、姜、酒,酌加知母、黄柏。l炙甘草汤与归脾汤均可补益气血,主治气血不足,心神失养之心悸。l炙甘草汤补益气血较著;重用地黄,配伍桂枝、生姜、酒等辛温通阳之品;益气养血,通阳复脉;宜于气血两亏,阴虚阳弱,脉气不相接续之心动悸,脉结代,及虚劳肺痿;l归

27、脾汤补脾益气较强;参、芪与白术,配以养心安神药物;补心安神,益气摄血;宜于心脾气血两虚,神失所养的心悸、失眠、健忘证,及脾虚失统之出血证。l炙甘草汤与生脉散均有补肺气、养肺阴之功,可治疗肺之气阴两虚久咳。 益气养阴 敛肺止咳l炙甘草汤 强 弱 温补l生脉散 弱 强 清补l组成:炙甘草六钱 干地黄六钱 生白芍六钱 麦冬五钱 阿胶三钱 麻仁三钱l功用:滋阴养血,生津润燥l主治:温热病后期,邪热久羁,阴液亏虚证。身热面赤,口干舌燥,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l炙甘草汤以汤剂易为膏剂,原方人参、麻仁为红参、黑芝麻。阴虚阴阴亏亏虚虚热热滋阴药滋阴药清虚热药清虚热药调理功能药调理功能药肾肾肝肝心心肺肺

28、胃胃填精补髓药(温润);利尿药填精补髓药(温润);利尿药行气疏肝药行气疏肝药养心安神药养心安神药宣肺止咳药宣肺止咳药和胃降逆药和胃降逆药l组成 熟地黄熟地黄 山萸肉山萸肉 干山药干山药 泽泻泽泻 牡丹皮牡丹皮 白茯苓白茯苓l主治主治 肾阴虚证。肾阴虚证。l病机病机 肾虚精亏,虚火内扰。肾虚精亏,虚火内扰。l治法治法 滋阴补肾。滋阴补肾。肾阴虚精髓不足腰膝痠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腰膝痠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足跟痛,足跟痛, 牙齿松动,小儿囟门迟闭牙齿松动,小儿囟门迟闭 虚热内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手足心热、口燥咽干 骨蒸潮热、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滑精、牙痛、消渴盗汗、遗精滑精、牙痛、消渴舌红少

29、苔、脉细数舌红少苔、脉细数 l功效:滋阴补肾。君君 熟地熟地 滋肾填精滋肾填精 利湿泻浊利湿泻浊山茱萸山茱萸滋肾补肝滋肾补肝涩精敛汗涩精敛汗 泽泻泽泻 臣臣 山药山药滋肾补脾滋肾补脾 健脾渗湿健脾渗湿 茯苓茯苓收涩固精收涩固精 三补三补 三三泻泻补肾肝脾三阴之不足治本补肾肝脾三阴之不足治本 泻虚火湿浊之有余治标泻虚火湿浊之有余治标 防熟地之滋腻防熟地之滋腻 泻相火泻相火 丹皮丹皮 佐佐配伍特点:三阴并补,补肾为主;三阴并补,补肾为主;三补三泻,以补为主。三补三泻,以补为主。运用辨证要点: 腰膝痠软,头晕目眩,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补肾阴的基础方 。l阴虚火旺者,加知母、黄柏、玄参。l脾

30、虚气滞者,加白术、砂仁、陈皮。注意事项:本方熟地味厚滋腻,有碍脾运,故脾虚食少便溏者,不宜使用。 (1)消渴:补阴药(玉竹、知母、葛根) 补气药活血药(2)头晕头痛(阴虚阳亢): 高血压:首乌、钩藤、天麻、菊花 伴动脉硬化丹参、葛根 (3)痴病、记忆力减退(脑失髓养):填精补髓药(血肉情之品)开窍化浊药活血药通络药(4)遗精、滑精(虚火扰动精室):知母、黄柏知柏地黄丸收涩药(5)耳聋、耳鸣磁石、菖蒲、五味子耳聋左慈丸 (6)水肿、小便不利(水湿内停):利尿药:车前仁、玉米须、冬瓜皮、白茅根,重用山药(7)腰膝痠软:杜仲、川断、牛膝、狗脊(8)牙痛:地骨皮、知母、黄柏、细辛(少量)(9)咽干咽痛

31、:清热宣肺利咽药:玄参、淅贝、桔梗、木蝴蝶(10)心悸、怔忡(心肾不交):炙甘草、苦参(抗心律失常)安神药(“补心欲先实肾”) (11)视物昏花(肝肾阴虚):补肝明目药:枸杞子、菊花杞菊地黄丸 (12)咳喘(肺肾阴虚):止咳平喘药:五味子补肺阴药:麦冬麦味地黄丸 l组成:杞菊地黄丸加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蜂蜜l功效:滋肾养肝,益精明目l主治:肝肾阴虚之目暗不明,视物模糊,目涩畏光,迎风流泪。l组成:熟地八两、山药四两、山茱萸四两、枸杞四两、鹿胶四两、龟胶四两、川牛膝四两、菟丝子四两l功用:滋阴补肾,填精益髓l主治:真阴不足证。头晕目眩,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

32、。 纯补无泻,阳中求阴。 不宜久煎,脾虚便溏者慎用。主治病机分析:阴虚火旺证。肝肾阴虚,虚热内生: 骨蒸潮热 盗汗遗精 足膝疼痛 火旺 虚火上炎:灼肺:咳嗽咯血 扰心:心烦易怒 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蜂蜜猪脊髓 知母黄柏龟板熟地 君 臣 佐 佐使 滋阴药与清降虚火药相配,标本兼顾,培本为主,清源为辅。辨证要点: 骨蒸潮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随证加减: 阴虚较重,加天冬、麦冬; 骨蒸潮热,加地骨皮; 咯血、吐血,加仙鹤草、旱莲草、白茅根; 遗精,加金樱子、芡实、桑螵蛸、山茱萸。 若脾胃虚弱,食少便溏,以及实热证,不宜使用。l组成:黄柏半斤 龟板四两 知母二两 熟地 白芍 陈皮各二两 锁阳一

33、两 虎骨(用狗脊代替)一两 干姜半两 l功用:滋阴降火,强壮筋骨。l主治:肝肾不足,阴虚内热之痿证。腰脊酸软、筋骨痿弱,腿足消瘦,步履乏力,或眩晕、耳鸣、遗精、遗尿,舌红少苔,脉细弱。l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比较。l辞源云:“一贯,即以一理贯串于事物之中”。本方贯串的正是肝的生理病理,肝为藏血之脏,主疏泄。其肝气不疏,郁久化火,伤阴动风是肝之一贯之病理。魏玉璜深明其理,乃自创本方,于治肝郁中贯串于肝之生理病理规律,避免香燥,而着重采用滋水涵木,培土以疏木,清金以制木等,结合疏肝以脏腑制化关系,为遣药立法之依据,用于治疗阴虚肝郁证,其剂型为煎剂,故名一贯煎。 l组成 北沙参北沙参 麦冬麦冬

34、 当归当归 生地黄生地黄 枸枸杞子杞子 川楝子川楝子l主治主治 阴虚肝郁证。阴虚肝郁证。 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亦治疝气瘕聚。少津,脉细弱或虚弦。亦治疝气瘕聚。l病机病机 阴虚(肝肾)肝郁,肝胃不和。阴虚(肝肾)肝郁,肝胃不和。l治法治法 滋阴疏肝。滋阴疏肝。 肝肾阴虚 肝气郁滞 肝郁犯胃 阴虚内热胸脘胁痛,疝气瘕聚 吞酸吐苦 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 l君 生生 地地益肾养肝,滋水涵木益肾养肝,滋水涵木l臣臣 枸杞子枸杞子补肝肾,益精血补肝肾,益精血 当当 归归养血补肝兼调血养血补肝兼调血l佐使佐使 北沙参、麦冬北沙参、

35、麦冬养阴生津,润燥养阴生津,润燥止渴,清金益胃止渴,清金益胃 川楝子川楝子疏肝泄热,行气止痛疏肝泄热,行气止痛 配伍特点:(1)从整体观念出发,针对肝阴不足)从整体观念出发,针对肝阴不足证,采取滋水涵木,清金制木,培土抑证,采取滋水涵木,清金制木,培土抑木三法。木三法。(2)大队养阴药配少量行气药,既体)大队养阴药配少量行气药,既体用并调,又补而不滞用并调,又补而不滞 。l均有疏肝理气作用,可治疗肝郁不舒之均有疏肝理气作用,可治疗肝郁不舒之胁痛。胁痛。l逍遥散以养血健脾之品与疏肝理气药相逍遥散以养血健脾之品与疏肝理气药相伍,故宜于伍,故宜于肝郁肝郁血虚之胁痛,并伴有神血虚之胁痛,并伴有神疲食少

36、,舌淡而润等脾虚之征;疲食少,舌淡而润等脾虚之征;l一贯煎滋补肝肾阴精之品与疏肝理气之一贯煎滋补肝肾阴精之品与疏肝理气之品相伍,故宜于品相伍,故宜于阴虚阴虚肝郁之胁痛,并伴肝郁之胁痛,并伴有咽干口燥,舌红而干等阴虚津少之象。有咽干口燥,舌红而干等阴虚津少之象。辨证要点: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弦。津,脉细弦。滋阴疏肝的代表方、常用方。 随证加减:胁痛甚:柴胡、佛手、白芍、甘草; 口苦吞酸甚:左金丸 包块,痛处固定不移,舌黯而干:川芎、赤芍、丹参、鳖甲 便秘(肠道失润):重用生地、当归、麦冬;润肠通便药 胃脘痛:佛手、玄胡、白芍、甘草 失眠:枣仁、

37、夜交藤、合欢皮(花) l有停痰积饮或苔白腻,则不宜使用。滋阴滋阴增强增强金水相生清利咽喉养肝柔肝以防木反侮金l适用病证:阳虚证。l组方用药特点: 肾阳虚补阳药+补阴药+利水药l为什么不称壮肾丸、温肾丸呢?本方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少火生气”、“壮火食气”之原理,重用补阴药轻用补阳药,纳少量附桂于大剂补阴药中,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所以方名不称温肾丸而叫肾气丸。l组成 干地黄干地黄 薯蓣(山药)薯蓣(山药) 山茱萸山茱萸 泽泻泽泻 茯苓茯苓 牡丹皮牡丹皮 桂枝桂枝 炮附子炮附子l主治主治 肾阳不足证。肾阳不足证。 腰痛脚软,半身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腰痛脚软,半身以下常有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