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数据分析法.docx_第1页
矩阵数据分析法.docx_第2页
矩阵数据分析法.docx_第3页
矩阵数据分析法.docx_第4页
矩阵数据分析法.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矩阵数据分析法(Matrix Data Analysis Chart),它是新的质量管理七种工具之一。矩阵图上冬元素间的关系如果能用数据定量化表示,就能更准确地整理和分析结果。这种可 以用数据表示的矩阵图法,叫做矩阵数据分析法。在QC新七种工具中,数据矩阵分析法是唯一 种利用数据分析问题的方法,但其结果仍要以图形表示。数据矩阵分析法的主要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I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利用此法可 从原始数据获得许多有益的情报。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将多个变量化为少数综合变量的一种多元 统计方法。矩阵数据分析法,与矩阵图法类似。它区别于矩阵图法的是:不是在矩阵图上填

2、符号,而是 填数据,形成一个分析数据的矩阵。它是一种定量分析问题的方法。目前,在n本尚广泛应用,只是作为一种“储备工具”提出来 的。应用这种方法,往往需求借助电子电脑来求解。编辑矩阵数据分析法的原理在矩阵图的基础上,把各个因素分别放在行和列,然后在行和列的交叉点中用数量来描述这 些因素之间的比照,再进行数量计算,定量分析,确定哪些因素相比照较重要的。编辑矩阵数据分析法的应用时机当我们进行顾客调查、产品设计或者其他各种方案选择,做决策的时候,往往需要确定对儿 种因素加以考虑,然后,针对这些因素要权衡其重要性,加以排队,得出加权系数。譬如,我们 在做产品设计之前,向顾客调查对产品的要求。利用这个方

3、法就能确定哪些因素是临界质量特性。编辑和其他工具结合使用1. 可以利用亲和图affinitydiagram)把这些要求归纳成几个主要的方面。然后,利用这里 介绍进行成对比照,再汇总统计,定量给每个方面进行重要性排队。2. 过程决策图执行时确定哪个决策合适时可以采用。3. 质景功能展开。两者有差异的。本方法是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比照,确定重要程度;而质 量功能展开可以利用这个方法的结果。用来确定具体产品或者某个特性的重要程度。当然,还有其他各种方法可以采用,但是,这种方法的好处之一是可以利用电子表格软件来 进行。编辑如何使用矩阵数据分析法下面通过例子来介绍如何进行矩阵数据分析法。1、确定需要分析的

4、各个方面。我们通过亲和图得到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确定它们相对的重 要程度:易于控制、易于使用、网络性能、和其他软件可以兼容、便于维护。2、组成数据矩阵。用Excel或者手工做。把这些因素分别输入表格的行和列,如表所示。3、确定比照分数。自己和自己比照的地方都打0分。以“行”为基础,逐个和"列”比照,确定分数。“行”比“列”重要,给正分。分数范围从9到1分。打1分表示两个重要性相当。髻如, 第2行“易于控制”分别和C列“易于使用”比较,重要一些,打4分。和D列“网络性能”比较,相 当,打1分。如果“行”没有“列”重要,给反过来重要分数的倒数。譬如,第3行的“易于使用”和B列的“易于控制”

5、前面已经比照过了。前面是4分,现在取倒数,1/4=0.25。有D列“网 络性能”比,没铲网络性能”重要,反过来,"网络性能”比“易于使用”重要,打5分。现在取倒数, 就是0.20。实际上,做的时候可以围绕以0蛆成的对角线对称填写比照的结果就可以了。表1:矩阵数据分析法ABCDEFGH1易控制易使用间络性能软件兼容便于维护总分权重2易于控制04131926.23易于使用0.2500.200.330.251.033.04网络性能150331234.95软件兼容0.3330.3300.33411.66便于维护140.33308.3324.2总分之和34.374、加总分。按照“行”把分数加起

6、来。在G列内得到各行的“总分”。5、算权重分。把各行的“总分”加起来,得到“总分之和”。再把每行“总分”除以“总分之和”得 到H列每个“行”的权重分数。权重分数愈大,说明这个方面最重要,“网络性能”34.9分。其次是 “易于控制”26.2分。编辑矩阵数据分析法案例分析编辑案例一:矩阵数据分析法在软件项目中的应用软件缺陷的产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缺陷数据反映了开发过程中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 对应关系。在实施了多个软件项目的开发以后,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历史缺陷数据,我们如何 利用这些数据找到开发过程中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环节和因素呢?如果只是粗略地看历史统计 数据,是很难看出各项目之间及项目的生

7、命周期各阶段的缺陷率的差异的。我们可以用这些历史 数据来设计一个矩阵,用矩阵数据分析法就能求出多个项目的各个阶段产生缺陷率的高低,找到 产生缺陷的关键因素,这样可以帮助了解引入的缺陷,从而对新开发的项目会引入的缺陷数做出 一个相当合理的预测,到达控制缺陷率,提高软件质量的目的。随着实施的软件项目数量的增加, 收集到的缺陷数据越来越多,生成的矩阵越大,对未来缺陷率预测和控制的准确性也就越高,软 件整体质量呈螺旋式稳步上升0下面通过-个例了来说明矩阵数据分析法在软件缺陷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为了确定软件缺陷 主要出现在项目生命周期六个阶段中的哪几个阶段,我们对n个开发项目进行统计,每个项目 计算六个阶

8、段的缺陷密度,为了验证结果重复性,又将这n个项目分为I、II两组,每组n/2 个项目,然后对数据求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特征值、特征向量,得出三个主成分,也就确 定了项目生命周期中出现大部分缺陷的几个阶段,为改良项目薄弱环节提供依据。详细步骤如下: 将以往软件项目积累的历史缺陷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列表。各项目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历 史缺陷率数据见表3。 根据表3数据计算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计算结果见表4。缺陷峦小ID项目J枷2项日D/2项目n/2*!项 nW求阶段籍陷密度S83034构架阶段缺陷密度402026设计阶段院陷密度353233偏玛阶段疑陷密度6030.30测试阶段缺陷密度4720

9、. 25集成阶段映阳密度4330.37需求阶段构架阶段设计阶段编码阶段测试阶段集成阶段缺陷密度映陷密度缺陷密度缺陷希度彖陷密度缺陷密度的110.2080 4580.61707910863项目20.77510 7740 6280.4020.172项目30.5060.65910,8420 6”0.370项目403700.6740.S4210 6590.506.1项目00 8630 791_ 0.6170 4S80.2081 根据相关系数矩阵(表4)求特征值、特征向量和奉献率。由于计算量很大,方程的计算用 电脑完成。计算结果见表5。顼目组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第三主成分案六主成分知江向 (K求阶段)箱征向 构抵阶段)椅征向 (设计阶段)济征向 (包成阶段)II顼目10 2860 4460.194 . 0.140 . 菜目S0.3230.1660.4420.232D项目0.2990 3590.175, 0.124-项目00.3000 4080084 e0.042特征值6.831.7600750.008贡献率58.3%19.6%12.5%. .3.9%聚计页献率58.3%77.9%90.4%100% 分析计算结果。奉献率代表主成分的影响程度,数值越大代表性越大,特征向量表示项 目与该主成分的关系。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