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_第1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_第2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_第3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1.在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有皇帝家仆的性质;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把皇帝家仆正规化、权力化;明清时期取消丞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这一变化过程体现的古代中国政治的发展趋势是A公天下意识不断加强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家天下”意识不断强化D皇帝治理国家的能力不断下降2宋代实行“侍丁”制度,有老人需要赡养的家庭,政府可减免其税收与徭役。宋代政府还设置了“安济坊”“福田院”“居养院”“孤老院”等养老机构。这说明宋代A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善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C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加强D统治者以孝道治天下3晚唐时期,朝廷授予众多节度使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

2、称,号为使相,但并不行使宰相权力。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包括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北宋A宰相权力的扩大B藩镇问题依然较严重C君主专制的强化D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4根据甲骨文以及中国史籍记载的推断,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最早的一批姓氏包括姬、姜、嬴、妫等。这些姓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礼制对女性的尊重B受西周宗法制的影响C政治上分封制的实施D血缘关系最初以母系来确定5西周时期的学校实行“六艺”教育,所谓六艺是礼(礼仪规范)、乐(举行各种仪式时的音乐舞蹈)、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计算),其中礼、乐是核心,而教师则由政府中的礼官和乐官

3、及军队中的高级军官担任。关于上述西周时期的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标B具有学在民间的特点C体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D教学内容以儒学为核心6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A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7宋史陈兢传记载:“(陈)防家十三世同居,宗族千余口,世守家法,孝谨不衰,阖门之内,肃于公府”、“陈家财产公

4、有,共同劳作,并适当照顾老弱病残”。宋仁宗追赐陈氏先祖 五世公爵,朝廷也蠲免陈家杂科徭役。朝廷表彰“义门陈氏”的主要原因是A进一步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B“陈氏义门”在社会上有着巨大影响C利用宗法关系维护封建统治D彰显朝廷教化百姓的功绩8尚书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并将商人失国归咎于德行败坏,其罪名包括酗酒、荒淫、不恤民力等。上述材料主要强调A政权是否合法性取决于道德观B君王统治必须符合上天的意志C君主专制与君权神授的合理性D天命与君德及民心的关系紧密9研究五服制度,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古人的“天下”观念。据国语周语记载,周穆王时祭公谋父曾阐发过“五服”说:“先王之制,

5、邦内甸服(“服”即“服事天子”),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据此可知,西周时管辖“甸服”之地的是A周天子B诸侯国君C卿大夫D士10西周时,公、卿、大夫、士等爵号,是贵族权势的等级符号,拥有爵级者,构成了一个高贵的阶层。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这一变化说明A秦汉爵秩等级的开放性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变弱C血缘世袭制走向终结D秦汉官僚的等级性11荀子君道写到:“墙之外,目不见也;理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推行郡县制度,加强地方控制B设立丞相,帮助皇

6、帝处理政事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12清徐栋牧全书载:“天下真实紧要之官,只有二员,在内则宰相,在外则县令。”以具体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确凿无误的是A秦代县令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郡B元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后期其权势大大削弱C县令是百姓日常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朝廷命官D宰相制度在秦代首次确定下来,负责管理全国军务13东汉时期,一些专攻经学讲授的家族,其父子、门人和再传弟子都能在朝廷身居显位,由经学起家变成门阀士族。这一史实可以反映出A儒学开始成为正统学说B地方势力威胁中央集权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D察举制度存在弊端14据史书记载:西汉文帝曾问右丞相周勃:

7、“全国一年判案多少起?收支多少钱粮?”周勃惶恐不能答。左丞相陈平辩解说,这些都不是丞相的事情,“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这里所强调的是,丞相拥有A审议决策之权B监察百官之职C上传下达之责D专司行政之事15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小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A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B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C否定了汉初的郁国井行制D对西汉的“推恩令”持肯定态度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儒家念兹在兹的

8、“三代之治”,就是礼记所述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我们可以用孔子评价舜帝的三句话来概括儒家心目中的“三代之治”。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说的是权力的合法性来源。舜得天下,不是他自己争夺来的,也不是尧私相授受的。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也就是说,在儒家看来,君主应当作为尊贵的权力象征而存在,并不需要管那么多。子曰:“昔者,帝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夫如此,何上之劳乎?”君主尊贵而虚其位,君临但不统治,国家的治理权交给贤能之士。这也叫作“共治”。儒家治理理想贯穿了“三代”之世,而“郁郁乎文哉”的周制,则当之无愧地代表了“三代”的文明

9、巅峰,所以孔子说,“吾从周”。至于美好的“三代之治”是不是真实地存在于历史上,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一直活在儒家的集体记忆中。摘编自吴钩从三代理想看“儒家宪政”的动力材料二 任何集团一旦当政,总希望延续自己的统治,尽量避免社会与政治冲突的发生。因而,吸纳人才为己所用,不断地充实集团能量就变得十分重要。至关紧要的是:如何选拔笼络忠诚可靠并且素质、才干等方面都比较优秀的人,如何扩大筛选范围以及如何实现选拔公平公正。扩大选才范围实现选拔公正,把社会下层精英招纳进政府,是关乎消除社会不安因素,促进社会公正,树立政府形象赢得民众拥护的要务。英才进入政府,有助于削弱、释放社会反叛力量的积蓄。自秦统一后,历代皇朝政府为此殚精竭虑,经过了对汉魏荐举制的反思和借鉴魏晋南北朝分裂的历史教训,终于在隋唐创立了代表社会公正趋势的科举制。摘编自李宝臣文化冲撞中的制度惯性(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制”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一指出儒家所崇尚的“三代之治”政治理想的内涵。(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促使统治者创立科举制的历史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三代之治”的政治理想在科举制中的体现。答案:1-5CDCDC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