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三《消息二则》同步练习_第1页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三《消息二则》同步练习_第2页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三《消息二则》同步练习_第3页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三《消息二则》同步练习_第4页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三《消息二则》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基础知识(每题4分,共20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签字(qin)舷梯(xuán)勋绶(xn shòu)B亚裔(yì) 顷刻(qng) 昭彰(zho zhng)C虔诚(qin) 归咎(jiù) 沦陷(lún xiàn)D翘首(qiào) 赎罪(shú) 无辜(g)解析A项,“舷”应读“xián”;C项,“虔”应读“qián”;D项,“翘”应读“qiáo”。答案B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连带肃穆凛洌问心无愧B祈悼纳粹谢罪沉痛

2、哀悼C索赔后裔涵盖记念碑D和谐撰写模拟肃穆垂首解析A项,洌冽;B项,悼祷;C项,记纪。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目前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和商业上的投机心理_着学术界,一些学者忘记了学术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取媚世俗、热衷炒作。(2)日本政界的右翼分子妄图_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3)要把打击各类刑事犯罪、_职务犯罪,纳入保市场、促发展的大局中。A侵袭窜改遏制B侵蚀篡改扼制C侵袭窜改扼制D侵蚀篡改遏制解析“侵蚀”,指逐渐侵害使变坏,“侵袭”,侵入而袭击,此处有使变坏之意,故用“侵蚀”;“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理论、政策等),

3、“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这里的改动是虚假的,故用“篡改”;“遏制”,制止,“扼制”,用力掐住,这里显然应用“遏制”。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近年来为应对金融危机,英、法等国大幅削减包括养老金、失业补贴等在内的社会福利,致使贫困人口的生活雪上加霜,而新增的失业人口更加剧了人们对社会的不满情绪。B2012年2月20日,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在接待访日南京代表团时称“不存在南京大屠杀”一事。对此,很多日本人坚决反对,不赞一词。C在楼市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房地产开发商只有出奇制胜、不断超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D这件事你就放心吧,我一定向张局长讲清楚其中的利

4、弊得失,请他改弦易辙,同意我们的方案,使这项利于百姓的工程早日竣工。解析B项“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这里被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答案B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编这套教材的目的是检讨加拿大在二次大战亚太战区中应负的历史责任,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避免历史悲剧不再重演。B卫生部专家组根据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诊断该患者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C“英语广播讲座”之所以能给我很大的帮助,我认为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是它突出的特点。D我们在本月中旬前后有个重要会议,所以现在就要好好准备。解析A项“避免”和后面的“不再”构成了

5、双重否定,使句意表达出现错误。C项的问题是前后缺乏逻辑关系,本应说“讲座”给“我帮助”的原因,却说了“讲座”的优点所在。D项“中旬”所指时间范围本来就比较宽泛,后面再用“前后”就显得累赘,应删去“前后”。答案B二、阅读精练(3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1970年12月7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突然双腿下跪,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

6、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拍手称赞。1971年12月20日,勃兰特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勃兰特1973年接受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采访时,谈到了自己当时采取这一出人意料的举动的感受。他说:“我明确区分罪过和责任。我问心无愧,而且我认为把纳粹的罪过归咎于我国人民和我们这一代人是不公平的,罪过只能由希特勒等发动二战的战犯去承担。尽管我很早就离开德国,但对希特勒上台搞法西斯主义,我也感到有连带责任。出任联邦德国总理后,我更感到自己有替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的社会责任。那天早晨醒来时,我有一

7、种奇异的感觉,觉得自己不能只限于给纪念碑献一个花圈。我本能地预感到将有意外的事情发生,尽管我不知道是什么事情。献完花圈后,我突然感到有下跪的必要,这就是下意识吧!”勃兰特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谢罪,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现任德国总理施罗德曾经亲自去波兰,为刻有下跪谢罪情景的勃兰特纪念碑揭幕。德国还在首都柏林著名的勃兰登堡门附近建立由2 700根方柱组成的纳粹大屠杀受害者纪念碑。(本报综合北京电)6“献完花圈后,我突然感到有下跪的必要。”这种心理基于勃兰特怎样的心情?(4分)答:_解析勃兰特的举动来自他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答案“我更感到自己有替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的社

8、会责任”,“觉得自己不能只限于给纪念碑献一个花圈”。在这种心情促动下,使其“感到有下跪的必要”。7.“我本能地预感到将有意外的事情发生”,这里“意外的事情”指什么事?为什么说这是“意外的事情”?(4分)答:_解析“意外的事情”是指不在计划、安排之中的事情。从文章前后文来看,那天早晨,勃兰特“突然双腿下跪”,显然不是事先计划、安排好的,那就是指他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认罪赎罪。答案“意外的事情”指自己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认罪赎罪。因为事先并没有这样的安排,是他自己临时决定的行为,所以说是意外的。8对勃兰特下跪这一做法,文中用了“出人意料”“下意识”等词语来表述,你是怎么看的?(

9、6分)答:_解析要从勃兰特的内心世界去看,这是一种自觉的行动。答案这说明勃兰特的行动是情不自禁的,而不是逢场作戏。进一步说明德国的赎罪是真诚的,他们敢于正视历史,敢于承担责任。(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才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不封闭,中华民族本身就是在长期的兼容并取、包收含纳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时间里融合了许多古代先民,这个过程就是古代先民相互开放、相互吸收的过程。由于开放,我们的民族取长补短,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成就;由于融合,民族的精神保存了活力,历经磨难而经久不息。古代民族的兼容并取,最终铸造了中华民族,由此奠定了东方最灿烂的古代文明。实际上,一部人类的文明

10、史,就是文明的竞争史。竞争一方面是创造,另一方面是去除:经受竞争的磨炼便可以向前推进,创造新的文明成果;未经历竞争的磨炼或未能经受竞争考验的,便成为僵化的过去,成为去除的对象。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数不胜数。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文明意味着挑战与应战!翻开人类的历史,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文明生存的条件之一,就是对外开放的环境与心态,环境的封闭看起来是安逸与宁静,但同时也意味着丢失前进的机会。心态的封闭则是自己闭起眼睛来不看竞争的现实,在竞争的环境中碰得头破血流。这样的心态,在世界进入“近代”以来就让中国人吃足了苦头,而当我们克服这种心态后,我们就又起步了。中国近一二百年的历史,就是这样一部“心态史

11、”。所以,一个开放的环境与一个开放的心态,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那么,开放的心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抬起眼睛来看别人,既看别人的过去,又看别人的现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越来越明白,不看别人的现在,那就是夜郎自大,自取落后。但看别人的过去的重要性,却是多数人所忽视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看别人的过去实际上就是在看别人的现在。别人现在成功,他为什么成功成功的根源在过去;别人现在失措,他为什么失措失措的原因也在过去。世界上没有无本之木,现在这棵树,是长在过去这个“本”上。不懂历史,就不懂现在;看不懂历史,就看不懂现在。我们如今已经有开放的心态,懂得要张大眼睛来看别人;但不看别人的过去就等于不看

12、别人的现在,看不懂别人的过去也就看不懂别人的现在。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智慧,外国历史不仅是关于外国的历史知识,而且是世界其他民族积累的智慧的结晶。常有人问:学习历史有什么用?我的回答是:历史给人以聪明。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历史记录的是前人的经历,提供的是前人经历中的经验和教训。人常说:吃一堑,长一智。经验提供的是成功的智慧,教训使人有可能成功。我们总希望自己成功不失败。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就是成功和不失败的一面镜子。实际上,任何人都站在历史的镜子前,而看不看镜子,能够在镜子中看见什么,这就是智慧的表现。我还愿意使用另外一个比喻:历史虽然无言,但它却会说话;能够听见历史说话已经很了不起了,

13、而能够听懂历史在说什么,这就是伟大的智慧。听懂历史说话是一种巨大的才智,但是想听历史,懂历史,首先就必须学历史,读历史,在历史的知识中聆听历史的教诲。当然,要真正让每一个人懂得历史的重要性,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到的。我们要长期坚持历史教育,恢复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感,而这种历史感,正是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9文中“环境的封闭”和“心态的封闭”分别指什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4分)答:_解析此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环境的封闭”“心态的封闭”文中有解说,稍加概括整理即可,区别应从“环境”“心态”的不同来分析。答案“环境的封闭”是指把自己与外界相隔绝,远离竞争;“心态的封闭”则是指身处竞争

14、的环境中却无视竞争。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把自己封闭在竞争之外的环境中,后者是虽在竞争的环境之中,却不去看竞争的现实。10第二段中引用的历史学家汤因比的话:“文明意味着挑战与应战!”应如何理解这句话呢?(4分)答:_解析可以从本段“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就是文明的竞争史。竞争一方面是创造,另一方面是去除”入手去理解这句话的含意。答案文明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受到各种挑战,随之而来的当然就是在应战的过程中发展。11第五段中引用意大利学者克罗齐的一句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具有非常丰富的含意,请分析一下它在文中是什么意思。(6分)答:_解析本句话重点谈的是“历史”和“当代史”的关系。而下文中谈

15、的就是二者的关系,明白了这些,该句意思就清楚了。答案强调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中的因果关系,即现在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学习历史,看到过去,有利于我们认识现在。12第六段中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历史虽然无言,但它却会说话;能够听见历史说话已经很了不起了,而能够听懂历史在说什么,这就是伟大的智慧。”这个比喻是在强调什么?(4分)答:_解析本题涉及的句子是使用比喻修辞的句子,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在这句话前面已交代了“历史记录的是前人的经历,提供的是前人经历中的经验和教训”,这句话和“经验提供的是成功的智慧,教训使人有可能成功”相联系,作者的意图就出来了。答案这个比喻是在强调过去对现在的借鉴意义

16、。(如果能从历史中总结出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那就是一种伟大的智慧。)三、语言表达(8分)13阅读下面的文字,依据内容将得出的结论写在横线上。(不超过25字)(4分)2011年9月至10月中美韩日四国青少年研究机构共同进行了一项调研。研究者在四国分别抽取了普通高中在校生若干名,对他们的国家意识、生活意识、留学意识、课余生活、国民印象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就其中某些调查数据来看,79.4%的中国高中生认为国家发展与个人发展息息相关;80.7%的中国高中生表示“若国家遇到危机,愿为国家做任何事”,分别比美国、韩国和日本高出24.7、35.4和50.9个百分点。调查表明:_解析本题考查语段压缩能力,能力层级为D。要整体把握文段内容,提取有效信息。研究者虽然进行了多项问卷调查,但只显示“国家意识”这一项数据,通过数据比较即可概括出正确答案。答案中国高中生的国家意识在四国青少年中最强。14下面是一场主题为“勿忘国耻”的晚会上两名主持人的串台词,请根据语境,填出横线处的内容,要求不得少于50字。(4分)主持人甲:1970年的12月7日上午,当时的联邦德国第四位总理维利·勃兰特来到了位于华沙老城内的原犹太人聚居区,站在这片还残存着战争创伤的土地上,作为一个曾经屠杀了600万犹太人的国家的代表,面对着周围眼中饱含愤怒的大屠杀的幸存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