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实验中学2015-2016高三期中考试试题_第1页
大兴安岭实验中学2015-2016高三期中考试试题_第2页
大兴安岭实验中学2015-2016高三期中考试试题_第3页
大兴安岭实验中学2015-2016高三期中考试试题_第4页
大兴安岭实验中学2015-2016高三期中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兴安岭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学年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命题人:赵志佳 审题人:鲁蕴环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历史学家波普尔说:“总之,不可能有一部真正如实表现过去的历史,只能有对历史的解释,而且没有一种解释是最后的解释,因此,每一代都有权作出自己的解释。”整理试图强调( )A对历史的解释可以随心所欲 B研究统一的历史规律没有意义 C历史不能复原,故无法证伪 D历史研究应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2、赵翼簷曝杂记载“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处,儤直(官吏值勤)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

2、内,后名军机处。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出于是矣。”这说明清朝( )A内阁权力被大大削弱 B军机处取代了内阁C军机处成为决策机构 D中央机构分权制衡3、“唐代科举考试的范围从经文到时事政治、经济、制度、军事、法律、盐政、漕运、历史、数学、文字学,不仅考儒家的东西,还考道家的东西,使学校教育规模得到空前的发展;从元至清, 科举考试的内容几百年一贯制地局限于儒家经典,命题范围有严格的限制程朱理学成为清办学育才的指导思想。”上述材料说明了( )A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B科举制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C科举制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制约和导向作用D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4、古罗马

3、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 )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B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C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 D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5、2012年由于有58个国家都进行领导人的换届选举,因此被称为“换届年”,在美国和法国的大选中,奥巴马和奥朗德分别成为新任总统,回溯法国第三共和国时期与美国民主政体,有关两国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国总统都是本国的国家元首与军队统帅 B两国的内阁都由国会

4、任命产生C两国总统都要对议会负责 D两国总统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6、宋伯鲁在时务目论中(评价康梁变法)说:“夫以子孔、子产治一小国,改革仅一二事,犹如此之难,几于不免,况以中国之大,而见不解者之万亿于我,乃欲一朝而空数千年之积弊,虽圣人,吾知其不能矣。”上述材料表明宋伯鲁( )A主张变法应全面彻底 B批评康梁因循圣人之道C主张变法应循序渐进 D认为变法无法革除积弊7、“共和建设之初,所以艰难不易现实,往往复反专制或帝制之理由,乃因社会之惰力,阻碍新法使不易行,非共和本身之罪也。其阻力最强者,莫如守旧之武人,及学者。”陈独秀这段论述表明他认为辛亥革命后出现帝制复辟现象主要是由于( )A辛亥革命并

5、未真正确立民主共和制 B康有为等守旧保皇党人的支持推动C近代中国社会存在复辟帝制的基础 D广大人民群众没有真正理解民主制8、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某一重大事件的路线图,对这一事件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的革命重心发生转移 B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三军会师于陕北吴起镇,标志着这一事件胜利结束 D它直接促成了张、杨发动西安事变9、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陈旭麓说,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的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折点。二人都认为甲午中日战争( )A.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B.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C.有助于民族意识觉醒 D.是

6、政治近代化的开端 10、恩格斯指出:19世纪的三大空想家(欧文、圣西门、傅立叶)的学说虽然“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是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恩格斯认为空想社会主义( )A.纯粹是幻想和空想,没有科学价值 B.正确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C.建立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理论体系 D.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11、20 世纪90年代,有人评论 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则说

7、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当今世界是日本、俄罗斯、欧盟、中国和美国共同主导下的五极世界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正式形成C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出多极化趋势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12、下图摘编自老师上课的课件,其分析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三)意义1.美国的孤立政策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2.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3.增强了第三世界力量A.万隆亚非会议 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尼克松访华 D.上海合作组织建立13、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

8、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14、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概括说:“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则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由此看出当时( )A.农业商品化趋势日益明显 B.长途贩运促进了物资交流C.海运使商品流通速度加快 D.棉花成为衣被的主要原料15、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 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

9、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B.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D.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16、马克思:“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下列有关推断与题干一致的是( )A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资本主义萌芽B殖民扩张资产阶级革命世界市场雏形形成C新航路开辟资产阶级革命世界市场雏形形成D新航路开辟商业革命

10、和价格革命资本主义发展 17、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指出:中国道路,固然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地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却也从此“停滞于静止的状态了”,看似“未曾退步”,却也难以前进,毕竟这种“静止”状态自马可波罗访华已经延续了500年之久。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当时的中国()A与西欧相比中国经济落伍 B固守传统农耕经济模式C难以抵挡工业文明的冲击 D国家经济政策保守落后1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八十年中说“尽管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原意,并非为了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而且这类企业经营不善,管理腐败,并不是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但是这些企业终究意味着

11、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出现了新兴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在这里,他所要阐述的核心观点是( )A洋务运动是由清政府组织的一场“自救”运动 B洋务派的阶级属性决定了这场运动的失败命运C洋务运动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 D民族资本主义在猛烈地冲击着古老的生产方式19、在婚丧等传统风俗革除旧习日趋简化之际,清末通商口岸地区的饮食风气却越来越崇尚奢侈,其主要原因是( )A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 B民主平等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C近代以来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 D腐朽思想没有得到彻底改变20、罗斯福新政曾使美国迅速摆脱经济危机,但其新政立法被美国最高法院宣布立法违宪。罗斯福在获得总统连任后,要

12、求增加最高法院法官数量以增加自己的同盟军,但令人意外的是超过50%的人民表示反对。“法院改组计划案”宣告失败。这说明( )A经济危机已经基本解决 B分权制衡理念深入人心C国家干预经济不得人心 D美国人民缺乏宪政精神21、结合下图,判断出现1961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状况的原因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 B“大跃进”运动的推动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22、1933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说:“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时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

13、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上述材料表明( ) A经济危机给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B经济繁荣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C经济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D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23、比较下表所显示的改革开放后中国某一时期各类企业产品出口的走势,从中可以反映出我国( )A国有企业改革有待全面展开 B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得到改变C对外开放的格局正初步形成 D民营经济也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主力军24、1926年斯大林在某报告中称:现在我们已进入新经济政策的第二个时期如果当时,在新经济政策的第一个时期,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事业是依靠农业的,那么现在它却要依

14、靠而且已经依靠工业的直接扩展了。对“新经济政策的第二时期”理解最准确的是( )A延续新经济政策在农业领域的做法B为斯大林体制的建立奠定基础C苏联开始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D以工促农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25、法国史学家朗格诺娃和瑟诺波斯所著的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整理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第II卷(非选择题)26、(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城市化进

15、程的重要表现,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扩展,世界各地城市化进程日益明显。材料一伦敦、纽约、上海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以千为单位)材料二 英国城镇人口变化及下议院议员构成变化情况 材料三工业生产的上升(以1913年为100%)材料四在大不列颠,1911至1913年间,25岁以上的人中占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同样,在普鲁士,1911年时,3 425人的平均财富为5 321 400马克,而另外1 608 050人的平均财富却为23 295马克。相形之下,中产阶级买得起较好的住房和食物,能使自己的子女受到充分的教育。在社会顶层,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国外旅行;

16、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反映了伦敦、纽约、上海三地的城市化进程。三地城市化的进程、程度方面存在怎样的差异?(6分)(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社会发生哪些变化?简要说明上述变化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纽约、上海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一所反映的状况?(6分) (4)材料四反映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对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有何启示?(3分)27、阅读的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

17、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材料三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2分)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

18、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2分)(2)材料二中的“他”指谁?(1分)他的“新政”最大的特点是什么?(1分)“新政”的实质是什么?(1分)(3)材料三中“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具体指什么经济体制?(1分)并指出该目标确立于党的哪次代表大会?(1分)(4)纵观上述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分)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教科书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不同时期的教科书因多种因素的制约会存在许多差异。材料一 “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因为按照宪法规定,必须有一定财产的人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最高法院曾多次帮助美国资本家,宣布工人罢工为非法,残酷地镇压革命的工人。这部宪法(17

19、87年宪法)保障了美国有产阶级的利益,它可耻地保存奴隶制度,把种族歧视固定下来,使广大的劳动者失去了起码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它所宣布的自由为的是种植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实为剥削的自由”。 摘自世界近现代史(高级中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上册材料二 “美国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宪法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法。美国开国元勋们的初衷并非设计一个完美无缺的国家制度,他们当时关心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以挽救危机中的邦联。1787年宪法因此带有一些明显缺陷。例如,在奴隶制问题上

20、,虽然宪法明确阐明了主权在民原则,但在宪法批准后,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才有选举权”。 摘自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对美国政治制度态度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12分)(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大兴安岭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学年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个2分 共25题,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DACDACCACDDBD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DDBCCBACDBA26、(25分) (1)差异:伦敦的城市化进程起步早,水平最高。(2分)纽约、上海的城市化进程均在19世纪晚期以后出现加速趋势;上海的城市化水平最低。(4分)(2)变化: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迅速增长;下议院中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议员数量增加。(4分) 原因: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增强,要求分享政治权利;1832年议会改革,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6分)(3)原因:纽约:19世纪80年代起,美国工业生产迅猛发展,增长率超过英国。(2分)上海:19世纪晚期起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