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2014年上学期高历史同步验收历史过关检测27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姓名:_班级:_考号: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1.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结合以上史实和漫画内容,我们可以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关于2003年美国出兵伊拉克的漫画A大国力量保持均衡 B群雄并起 C“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D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2. 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
2、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 “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3. 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大国,普法战争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种子,又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20世纪中期以后走向合作,这说明了 ( ) A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利益的极大化是出发点 B国际形势是影响其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 C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最终会达成谅解 D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4. 下列两幅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主题的变化反映了() 1954年3月
3、10日的2007年1月22日的 封面边参与战争,封面中国:一个边谈论和平新王朝的崛起与美国握手言和中国崛起多极化格局灵活的外交策略A B C D5. 欧共体是西欧国家推行经济、政治一体化,并具有一定超国家机制和职能的国际组织。它的形成被称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对其“涅槃”“重生”起了关键作用的因素是()A美国力促西欧联合 B法德两国政治家的远见卓识C苏联的威胁D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6.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是冷战结束后的一次局部战争,美国抛开联合国,通过武力推翻萨达姆政权,但伊拉克战后重建及和平之路依然困苦曲折,2005年2月美国总统布什访问欧盟国家及俄罗斯,表示将弥合分歧,加强在中东
4、及国际事务中的合作,请据此分析以下判断哪一项不正确 ( )A后冷战时代世界局部冲突不断B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C世界正朝多极化格局发展D联合国已经失去作用7. 和平崛起是中国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史,尤其是近代以来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时作出的理性选择。以下能为我国和平崛起提供正面经验的是( )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联邦德国在二战后跻身世界强国之列C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D民主德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崛起8.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某军事政治集团多次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或以“反恐”为名出兵他国。这个军事政治集团是()9.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对其全球战略进行重大调整
5、:改善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从越南撤军;不再反对英法拥有独立的核力量;开启美日“友好外交的新纪元”。促使这一时期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经济的发展对美国构成威胁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和世界政治格局日趋多极化C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联合国地位的日益提高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10. 有学者认为:“这个强人国家的命运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即苏联这座大厦是建立在不坚固和不稳定的基础之上的,其内部结构也有许多缺陷。如果基础被冲毁或削弱,如果承重结构被侵蚀和破坏,那么无论看起来多么坚实和宏伟的建筑都会倒塌,1991年正是发生了这样的剧变。”该学者认为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 A各
6、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B经济体系尚不完善 C疯狂扩军备战 D西方和平演变影响巨大11. 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 “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 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 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这反映了中国政府( ) A.争取法国支持,重返联合国 B.意在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C.支持世界多极化、维护世界和平 D.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12. 研究历史讲究“论从史出”。下面是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些重大事件,其中结论和史实不相符的是 ( )A联合国“分治决议”实现了中东和平B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C北约和
7、华约的建立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D欧共体的成立重振了西欧雄风和国际地位13.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该材料表明( ) A两极格局瓦解 B世界新格局形成 C多极化趋势出现 D区域集团化发展14. 某研究小组收集了下列历史材料,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可能是()北约轰炸利比亚日本福岛核泄漏本拉登被击毙美伊对峙波斯湾A.缓和与动荡的时代 B.和平与发展的时代C.多极化趋势下的世界D.动荡不安的当代世界15. 某历史博客的一个帖子在分析当今国际格局时绘制了一个示意图,如右图反映了当代世界的“一超
8、多强”趋势,天平的一边如果是美国,那么另一边应是( ) A. 日中俄印 B.法德英日C. 欧日俄中 D.亚非拉美16. 前不久,随着美韩黄海军演,东北亚局势空前紧张,中国再次展开积极斡旋,力促重开六方会谈。这说明()中国在维护地区和平中发挥重要作用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立场之一中国致力于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动荡不安逐渐取代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流A B C D二、非选择题17.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
9、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二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材料三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
10、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的对华政策,当时中国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根据材料三分析推动中国改善中美关系的因素。中美关系的改善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4)在认识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方面,材料二、三的角度有何不同?你认为导致角度不同的因素有哪些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是外来语,它反映了欧洲资产阶级反抗国家权力,寻求独立于政府的经济自由
11、和公民自由空间的取向,它由市场经济、自愿组织和司法机构组成。(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欧洲公民社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英法资产阶级反抗国家权力的尝试和结局是什么?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受到外来力量的冲击开始发生变化。辛亥革命孕育了新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到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民间社会活跃程度达到鼎盛,各种民间组织层出不穷。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主化程度的提高,西方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公益组织尤其是工人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2)与西方民间组织相比,近代中国民间组织产生的背景有什么不同?指出它们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共同影响。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时期,立法保护工人有权与雇主
12、谈判,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随着经济的恢复和社会政治环境的较为宽裕,美国的社会团体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3)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角度分析当时社会团体发展的原因。材料四 国际组织年鉴统计,全球民间组织的数量从1956年的985个增加到1985年的14000个,进而到2003年的21000个。(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全球范围民间组织迅猛发展的原因。19. 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局势风起云涌,变化莫测。材料一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民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
13、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材料二 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杨文昌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9月13日(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乔治凯南说“战争才刚刚开始”这一言论出台的背景,并指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2)杨文昌认为“多极合作时代”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20. 阅读下列材料,
14、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杜鲁门总统1947年3月致国会的咨文材料二材料三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1971年7月尼克松
15、在堪萨斯城的讲话材料四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8年2月8日在访问意大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指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新华网(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主要指哪一国家?(2分) (2)材料二的三幅图片再现了两极格局下的某些具体场景。根据图片简述两极格局对国际局势产生的主要影响。(6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尼克松时代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何变化并举例说明。(6分)(4)依据材料四,概括20世
16、纪9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特征。分阶段简述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过程。(6分)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材料二 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威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材料三 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
17、入地发展甚至连反全球化也经历了一个“反全球化的全球化”过程。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世界”的因素。材料二中“当今我们生活在最和平的时期”的论断,你是否赞同?简要说明理由。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三种“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运动”的认识。22. 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杜鲁门总统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二日致国会的咨
18、文材料2:材料3: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据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材料4: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8年2月8日在访问意大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指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
19、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新华网(1)材料1中,杜鲁门所说的“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主要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4分)(2)材料2的三幅图片再现了两极格局下的某些具体场景。根据图片简述两极格局对国际关系产生的主要影响。(6分)(3)依据材料3,概括尼克松时代美国的对外政策特征。试从国际局势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4分)(4)依据材料4,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特征。(2分)(5)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阶段简述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过程。(4分)23. 尽管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但从根本上说,世界
20、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没有改变,国际局势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基本态势也没有改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时代潮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二战后初期,世界政治格局有何重大变化?面对这一变化,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开展了哪些重大外交活动?(2)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又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为此,中国在外交政策上作了哪些重大调整?在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方面取得了什么突出成就?(3)纵观建国以来半个世纪的外交历程,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始终遵循哪些基本原则?24.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1943年的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罗
21、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材料二:1971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较,美国遇到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材料三: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74圈。以上均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美国战后的什
22、么战略意图?结合战后的国际背景进行分析。 (2)联系材料分析美国遇到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3)苏联解体后,国际格局产生哪些变化?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答案】C【解析】美国2003年出兵伊拉克遭到俄、法、德三国的反对。这说明在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尽管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单边世界,但遭到其他国家反对,但并不能由此说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国际格局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仍处在新旧格局的交替之中。当今国际格局正处在新旧交替之际,旧的两极格局瓦解了,新的多极化还没有形成,目前正处在“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阶段,材料本身包含了这个信息。2.【答案
23、】D【解析】二战后的美苏对抗是全球性的,既是国家利益的争夺,又是意识形态的争斗。“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说明苏联解体了。3.【答案】A【解析】法德两国在近代历史上彼此战争不断,但双方都不是赢家,因此战后两者走向联合自强的道路,以追求双方国家利益的最大化。4.【答案】B【解析】从第一幅图片边参与战争,边谈论和平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维护国家利益;第二幅图片反映了21世纪的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和平崛起。所以选。5.【答案】B【解析】法德两国是欧洲近代以来的宿敌,两国政治家的和解是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关键因素。 6.【答案】D【解析】A地方县制春秋战国时就开始实行
24、,B秦一县内又分若干乡,乡下设里,县下还设有亭,D应为西域都护。 7.【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大国崛起。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通过对外侵略扩张,美国是通过二战大发战争财,成为超级大国的;民主德国是二战后美苏划分势力范围的结果。8.【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华约在1991年已经解散,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均不是军事政治集团。9.【答案】B【解析】从题干中可以看出美国重视中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的做法,可以看出反映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10.【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概括和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 “苏联这座大厦是建立在不坚固和不稳定的基础之上的,其内部结构也有许
25、多缺陷基础被冲毁或削弱”,意即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当时在斯大林模式下,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体制已阻碍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排除B。D属于外部因素。11.【答案】 C【解析】12.【答案】A【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联合国“分治决议”在1947年,与中东和平不符,答案选A。 13.【答案】C【解析】14.【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强权政治、核泄漏危机、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对当今世界局势的深刻影响,造成了世界的动荡不安。15.【答案】C【解析】16.【答案】C【解析】导致东北亚局势空前紧张的不是恐怖主义,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流,排除,选C项。二、非选择题17.【答案】(1)美国采取了敌
26、视中国的政策。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方针。(2)变化:美国从敌视中国转变为谋求改善中美关系。 原因: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美国霸权地位严重衰落,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不利地位,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3)因素:应对苏联的威胁。影响: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利于打破外交僵局,打开外交新局面;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往。(4)角度:材料二认为是美国急于改善两国关系;材料三认为是中方急于改善关系。因素:史观不同,政治立场不同,史料的挖掘和运用的程度不同等。【解析】解题关键在于把握中美关系的阶段性特征。第(1)问,抓住时间和“拒绝”“军事包围”等信息即可解答。第
27、(2)问,联系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等史实以及“五个中心”“面对苏联的争霸”等信息,注意从美国角度分析即可。第(3)问,联系20世纪70年代中苏关系的恶化,从中国的政治、经济、国家关系等角度分析即可。第(4)问,根据两本著作的作者,分析其阶级立场、史观、史料的差异即可。18.【答案】(1)关系:公民社会独立于政府体系之外。尝试和结局: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用立法形式确立起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体制。(2)不同:西方列强的侵略,新思想的传入,民族工业产生发展,维新变法和民主革命运动兴起。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加快了民主化进程;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3)民主政治的传统,政府职能的转变;经
28、济的恢复和各项民生政策实行;社会转型和公民参与意识增强,扩大公民的各项权力。(4)政治的多极化出现;区域经济集团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意识形态和思想信仰的多元化;联合国,世界银行和IMF的国际组织的建立;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逼迫;小政府,大社会意识形成和各国政府开放的NGO政策的影响。(NGO:在法律范围内可建立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解析】第一问从关键词“寻求独立于政府的”可以看出欧洲公民社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公民社会独立于政府体系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国实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并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第二问,近代中国民间组织产生则与列强的入侵和民族工业的诞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注意
29、从经济、政治、对外关系、思想运动多方面多角度作答。影响可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多角度相应作答即可。第三问,结合罗斯福新政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作答。民主政治的传统,政府职能的转变;经济的恢复和各项民生政策实行;社会转型和公民参与意识增强,扩大公民的各项权力。第四问,结合时代背景作答,经济全球化,政治方面的多极化趋势,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国际组织的建立,都对民间组织的建立产生了影响。19.【答案】(1)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结束;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即将结束;当时美苏实力相对均衡;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逐渐激化。行动:提出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扶持联邦德国等。(
30、2)同意。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多支力量崛起,世界向多极化方向。两极格局结束后,和平发展成为主题;各国吸取冷战教训,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新一轮技术革命发生,使国家间竞争由军事竞争转向经济、科技竞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合作。因此,多极合作时代到来。不同意。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多支力量崛起,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在短时间内还不可能形成多极世界;美国力图凭实力建立单极世界,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成为威胁和平的主要因素。原来两极格局下隐藏的矛盾凸显,地区冲突不断。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技术革命的
31、发生,使国家间的竞争加强,差距拉大,矛盾加剧。经济区域化的发展,也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都阻碍着多极合作时代的到来。【解析】(1)言论出台的背景: 结合材料一中的时间“1945年5月9日”可知“战争才刚刚开始”实际上指的是美苏关系将由同盟到冷战对抗,可结合二战即将胜利、美苏同盟关系、美苏实力对比及其利益和矛盾等角度来归纳。这场“战争”即美苏冷战对抗,那么美国的主要行动就容易回答了,答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和内容即可。(2)你同意他的观点吗?,此问属开放题,同意或不同意,均要举出多个史实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要求言之成理,论据与论点符合逻辑。 若“同意”,可举出21世纪上半叶以来的史实来论证,
32、如苏联解体的影响、多极发展的表现和影响、世界的主题、冷战对抗教训的反思、科技革命的影响等角度。若“不同意”,也要举出21世纪上半叶以来的史实来论证,如苏联解体,世界从两极到美一超、当今一超多强并非已形成多极合作、当今世界的矛盾和地区冲突、新科技革命对国际竞争的影响、经济区域化不利于多极合作等角度,注意要多角度,全面地论述理由,不可只答一两点理由。20.【答案】(1)国家:苏联。(2)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形成全面冷战、局部热战的局面。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又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为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自身独立,组成不结盟运动。(3)变化:以谈判为主要方式(或转向守势)。举例:
33、1972年访问中国;1973年从越南撤军。(任举一例)(4)建立单极世界(或推行强权政治)。演变过程: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大大加强(或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第(1)题明确是苏联即可;第(2)题图片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情况;第(3)题分析多极化发展的具体表现,例如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等;第(4)题第一问美国此阶段致力于建立单极世界的目标;第二问主要是从三个阶段分析说明。21.【答案】(1)因素: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2)赞同。理由: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发展;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等。不赞同。理由: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核威胁;恐怖主义威胁等。 (3)认识:“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经济发展与交流,要顺应潮流,把握给予;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存在着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改变不利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维修外包协议书
- 男女流产协议书
- 药店安保协议书
- 绵羊购销协议书
- 资金来往协议书
- 幼儿体智能活动协议书
- 婚之夜夫妻调解协议书
- 租赁地面协议书
- 股金筹募协议书
- 美越贸易协议书
- 2024-2025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 中国卒中学会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指南(2024)解读
- 浙江开放大学2025年《社会保障学》形考任务2答案
- 【+初中语文++】++第11课《山地回忆》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5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一模)英语试题及答案
- 煤炭工业建筑结构设计标准
- 食品科学与工程实践试题集及答案
- 消防设备维护质量控制及保障措施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压轴题训练(含解析)
- 2025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考试测试试卷题库及答案
- 注射泵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