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山水画的意境》名校导学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山水画的意境》名校导学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山水画的意境》名校导学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山水画的意境》名校导学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山水画的意境》名校导学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水画的意境山水画的意境 李可染李可染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了解什么是意境,意境与意匠的关系。2.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层层深入的论证方式。3.学会赏析山水画和古诗词中的意境,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代表画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代表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 诗歌的意境诗歌的意境 “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立体感的艺术图画。 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

2、借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需由意所触发。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人强烈的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意境既是作家苦心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评论作品的重要准绳。我国近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国维先生认为: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点;追求感情的真挚、形象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切是意境的核心。(1 1)订正字音)订正字音 惆怅(chu chn) 暮霭(i) 朝朝暮暮(zho) 浮光掠影(l) 夔门(ku) 真挚(zh) 渲染(xun)检查预习检查预习浮光掠影(2 2)词

3、语释义)词语释义意境:意境: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用言语阐明的意蕴和境界。惆怅:惆怅:伤感,失意。身临其境: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临,到;境,境界,地方。胸有成竹: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朝朝暮暮:朝朝暮暮:意思是指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比喻从早到晚,天天如此。浮光掠影: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木然:木然:形容一动不动或面无表情、反应迟缓的样子。苦心经营:苦心经营: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语不惊人死不休:语不惊人死不休:如果写不出惊人之语,那就至死也不肯罢休。就是说出来的话没有达到目的

4、誓不罢休的意思。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依据课文的论述,说说意境和意匠是怎样的关系。依据课文的论述,说说意境和意匠是怎样的关系。 意境的绘画的内涵,意匠则是绘画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法的设计。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1. 1.作者认为意境是什么,作者是怎样阐释意境的作者认为意境是什么,作者是怎样阐释意境的概念的?概念的?内容探究内容探究 作者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作者通过例举山水画和“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的区别,阐释山水画的意境。 2. 2.在在3 3、4 4自然段,作者例举了李白和毛主席的诗,自然段,作者例

5、举了李白和毛主席的诗,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例举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说明诗歌的意境是怎样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去的。 例举毛主席的十六字令三首,进一步说明“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3. 3.第第6 6自然自然段举了齐白石画虾的例子,目的是说明什段举了齐白石画虾的例子,目的是说明什么?么? 作者举齐白石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意境的产生依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则依赖于长期的观察,在长期观察中才会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齐白石画的虾 1. 1.请试着赏析毛主席的十六字令三首。请试着赏析毛主席的十六字令三首。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

6、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品味赏析品味赏析 这三首小令都专门以山为题材,它们虽然没有像其他词那样标明词题,但每首的头一个字“山”,可以说即分别代表着各自的题目。 这三首小令所写重点不同,合起来却是完整的组诗。它们共同的显著特点在于运用了整体象征的创作方法。 象征是人们常用的艺术方法,毛泽东在此用山的形象来象征红军形象,通过他的精巧艺术构思,让象征者与被象征者在气势、气概、精神、气质等诸方面,获得了内在联系。它们既都是写山,同时又都是写红军,既是咏山曲,又是歌颂英雄红军的乐章。 三首各写出一个侧面、一个特点,表面上处处写山,写山峦姿态,山野情趣,翻山滋味,实际上是处

7、处借山象征红军,通过咏山来歌颂红军。 2. 2.请简述第请简述第8 8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8自然段主要通过列举画松树和苏州四棵古老的柏树的例子,论述了山水画的意境是靠长期观察,从中获得对这一对象的独特的认知和思想感情,然后经过创造意境而获得灵秀的山水画。苏州四栢树写法探究写法探究 1.层层推进,逐层深入。这篇文章论述山水画的意境,作者先从什么是意境入手论述,然后进一步论述意境产生的条件,最后论述意境与意匠的关系。层层深入,让读者逐步了解了意境对于山水画的重要性,以及意境与意匠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 2.旁征博引,论证有力。文章中列举了打量诗词的例子,以及绘画中的实例,目

8、的是通过这些实例证明意境在中国艺术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获得意境的途径。大量的实例有力地证明了意境产生的基本条件。 鉴赏评价鉴赏评价 这篇课文给了你什么启发?这篇课文给了你什么启发? 山水画家只靠长期观察还不够,还要深入了解,了解所画之物的内涵和特征,这样才能产生强烈的、真挚的、朴素的感情,从而让意境在作品中产生。这让我明白,要把握事物的精神实质,除了长期观察,还需要注重表现观察结果。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望江南望江南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赏析】【赏析】 望江南梳洗罢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这是一首写闺怨的小令。此词以江水、远帆、斜阳为背景,截取倚楼颙望这一场景,以空灵疏荡之笔塑造了一个望夫盼归、凝愁含恨的思妇形象。全词表现了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情真意切,语言精练含蓄而余意不尽,没有矫饰之态和违心之语,风格清丽自然,是温词中别具一格的精品。 本文围绕着“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