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_第1页
2019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_第2页
2019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_第3页
2019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_第4页
2019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二道大题,总分50分,生物与地理同堂考试,总时量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1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实例是( ) A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B. 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 C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D沙漠里的骆驼刺根系特别发达2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越少 B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C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D如需要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洁净的纱布擦拭干净3小勇同学尝试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BCD4下列实验中,实验试剂及用具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实验名称实验试剂及用具使用目的 A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酒精溶解叶中叶绿素B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湿棉絮保持小鱼正常体温C观察种子的结构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D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碘液验证淀粉是否存在5如右图所示为四种不同的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B细胞的形态不同,功能也有差异 C都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 D都有线粒体,能将化学能转变成细胞所利用的能量6一株玉米在生长旺盛时,一天要吸收几千克水,这些水绝大部分用于( ) A构成细胞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7

3、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经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会(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8要制定一份合理的食谱,用量最多的食物应是( ) A鱼类 B蔬菜类 C淀粉、谷物类 D肉类9下面所列某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 )选项ABCD某物质维生素A含碘的无机盐胰岛素含铁的无机盐缺乏症夜盲症地方性甲状腺肿侏儒症缺铁性贫血10下列关于生理与卫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近视眼可通过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B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C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体型变化与性激素的分泌有关 D遇到巨大

4、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或闭嘴堵耳11张家界市永定区长茅山盛产黄桃,现在正是果实成熟季节。请问食用的桃肉是由桃花中的哪一结构发育而来的( ) A子房壁 B胚珠 C雄蕊 D受精卵122018年5月26日,“女子高跟鞋走扁带”在张家界天门山进行巅峰对决。选手们在固定的两点之间的扁带之上,完成各种技巧动作,令人叹为观止。与选手们完成这一系列动作有关的最佳选项是( ) 神经系统的调节 骨骼肌的收缩与舒张 关节的灵活运动 依赖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配合提供能量 A B C D 13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B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C学习行为一旦形成

5、,就不会改变 D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14图示染色体中的蛋白质、DNA、基因的关系。甲、乙、丙依次是( ) A基因、DNA、蛋白质 BDNA、基因、蛋白质 CDNA、蛋白质、基因 D基因、蛋白质、DNA15画流程图有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以下流程图中不正确的是( )A心肺复苏的顺序: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B听觉的形成:外耳道听小骨鼓膜听觉神经听觉中枢C尿液的形成与排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D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16体液中的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细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属于人体的第几道防线和免疫类型依次是()A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B第二道防线

6、、特异性免疫C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D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17下列动物类群与对应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腔肠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 B线形动物: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C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D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18下列生物技术中,属于有性生殖方式的是() A克隆 B转基因超级鼠技术 C葡萄扦插 D发酵19下列关于生物体的结构与其功能的描述不相符的是( ) A根尖分生区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分裂能力强 B毛细血管管壁薄、管径小:适于物质交换 C细菌的芽孢:增强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 D鸟的气囊:进行气体交换20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不符合健康生活理念的是(

7、 ) A.油炸食品好吃,可以多吃 B.不吸烟,远离毒品 C.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D.加强体育锻炼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计30分)21(5分)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塞罕坝,曾经由于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当地生态系统濒临崩溃。经过三代林场建设者们几十年艰苦奋斗,营造出112万亩森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17年12月5日,我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地球卫士”奖。据统计,塞罕坝林场现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其中兽类7种;鸟类39种;鱼类1种。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

8、问题:(1)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早期由于人们的过度采伐,濒临崩溃,说明生态系统的 是有一定限度的。(2)材料中划线部分体现了 的多样性。请从林场内常见的生物(草、蝗虫、青蛙、蛇、鹰、木耳)中选取适当的生物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在这条食物链中,获得能量最少的生物是 。(3)随着塞罕坝林场的恢复,生物资源更加丰富。由此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你得到的启示是: 。22(5分)在学校的秋季运动会上,小明同学参加了1500米的中长跑比赛项目。下面是相关记实材料和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早晨,小明吃了丰盛的早餐:面包、煎鸡蛋、生菜、牛奶。到了学校,开幕式后比赛开始,小明听到枪响,立刻冲了出去。

9、比赛中,小明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最后100米冲刺了,同学们和班主任老师为他加油呐喊,他咬紧牙关第一个冲到了终点。由于冲刺过猛,摔倒在地,擦伤了膝盖。班主任老师赶忙扶起他,这时小明才感到疼痛难忍。(1)如甲图所示,小明吃的面包中的淀粉在整个消化道中全部被消化分解成a的过程中,参与的消化液有 。(2)比赛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小明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氧气通过B进入A系统随血液循环到达下肢骨骼肌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乙图的途径是 (用数字和箭头表示)。(3)图甲中若D代表肾脏,一部分a在D中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途经的结构依次是:肾小球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4)小明最后

10、冲刺的瞬间,同学们和班主任老师为他加油呐喊、情绪激动,并且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神经系统和 共同调节的结果。小明“擦伤膝盖感到疼痛”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 (用图丙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23(5分)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栏目受到广大观众朋友的喜爱,它给我们呈现出读诗、斗诗和品诗的唯美画面。中国古诗词不仅言简意丰、生动形象、意境优美,而且蕴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请欣赏以下诗句: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E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1)右图是对诗句中几种常见的动

11、、植物的分类表解图。请将该图补充完整。甲 ,乙 。(2) 诗句B中“蝉”的发育过程属于 发育。(3) 诗句C中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4) 诗句E中“穿花蛱蝶深深见”体现了动物能帮助植物 ,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24(6分)模拟实验“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基本做法:将10枚黑围棋子和10枚白围棋子放入一个纸盒中,再将20枚白围棋子放入另一个纸盒中,然后每次从两个纸盒中各摸取一枚围棋子,记录白白、黑白的组合数量如下表,请分析作答:学生分组模拟实验结果统计记录表1组2组3组4组5组6组7组8组9组10组合计百分比白白58741576355151%黑白52369534754949%(

12、1)图甲是遗传物质传递途径和性别决定的概念图,此图中有两处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的序号,并将更正的内容写在横线上。 , 。(2)在下列模拟实验的方法步骤中错误的是( )A黑围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生殖细胞,白围棋子代表含Y染色体的生殖细胞。B记录完后将棋子放回原纸盒并摇匀。C取棋子时不看盲摸。D在做数据统计分析时,上表中第5组的数据应该保留。(3)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4)图乙是某家族的遗传病图谱(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若图中5号和6号俩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则这个男孩是正常的概率是 ,其基因的组成是 。25(4分)CCTV-1 2018年5月2

13、6日晚间新闻报道:在一个美国女性公民的尿液中发现了一种超级细菌。该细菌对所有的抗生素都有耐药性,甚至连被称为抗生素最后一道防线的黏菌素也丧失效力。因此,目前对有些病人来说,已经无药可用。据统计,全球每年约70万人死于超级细菌等耐药菌感染,23万新生儿因此不治夭折。所以抵制滥用抗生素,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超级细菌的细胞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2)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分析,超级细菌属于 ,超级细菌等耐药菌感染者属于 。(3)从自然选择学说的角度分析,超级细菌出现的原因是 对耐药性细菌的长期选择,导致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26(5分)生物小组用黑藻探

14、究光合作用是否以二氧化碳作为原料。BT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可反映出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原理如图1所示。依据这一原理,同学们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2所示。(1)黑藻能够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该过程在细胞的 内进行。(2)向BTB水溶液(蓝绿色)中吹入气体, BTB水溶液变为黄色,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3)比较甲、乙组实验结果,说明黑藻的光合作用利用了水中的 。(4)有同学质疑,光照是否会引起BTB水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为继续探究这个问题,请完善实验方案:向BTB水溶液中吹入气体至溶液颜色变为黄色,取一支试管丙,加入与甲、乙试管等量的BTB水溶液(黄色), ,

15、置于光照条件下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若BTB水溶液颜色呈现 ,则证明光照不引起BTB水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题号12345678910答案BDBBCDACC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DCABCABDA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计30分)21、(本小题共5分)(1)自动调节能力(2)生物种类(或物种) 草蝗虫青蛙蛇鹰 鹰 (3)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其它合理即可) 22、(本小题共5分)(1)唾液、胰液、肠液 (答全才给分)(2)3671(3)肾小囊肾小管 (4)激素

16、 54367 23、(本小题共5分)(1)胎生 孢子繁殖(2)不完全变态(或变态)(3)温度(4)传粉24、(本小题共6分)(1) 条 22X或22Y (序号和更正内容全对才给分) (2)A(3)生男生女机会均等(4)75% AA或Aa (答全才给分)25、(本小题共4分)(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病原体 传染源(3)抗生素26、(本小题共5分)(1)叶绿体(2)二氧化碳(3)二氧化碳(4)不加黑藻 黄色 中华是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之心。流传至今的儒家“十三经”中有三部礼学经典,习称“三礼”,一部是仪礼,记述周代冠、婚、丧、祭诸礼的仪式;另一部是周礼,记载理想国的官制体系;还有一部就是礼

17、记,是孔门七十子后学阐发礼义的文集,凡四十九篇,虽以思想隽永、说理宏通见长,但亦不乏细节描述。礼记全书主要有语录、条记、议论等形式,内容贴近生活,文字相对浅近。今人读礼记,至少可以收获礼仪规范。礼在社会生活层面属于行为规范,因而具有鲜明的可操作性的特点。礼记记载了许多言谈举止方面的细节,尽管时代不同了,但其中不少内容依然可以继承。例如礼记提到礼仪场合中的仪容仪态时说,“足容重”,步履要稳重;“手容恭”,拱手要高而端正;“目容端”,目光不可睇视;“口容止”,嘴形静止不妄动;“声容静”,不咳嗽、打喷嚏,哕咳;“头容直”,头部正直,不左右倾斜;“气容肃”,不喘大气;“色容庄”,神色庄重。礼记还提及各

18、种礼仪禁忌,如“毋嗷应”,不要用号呼之声回应对 方的呼唤;“毋怠荒”,体态要整肃,不可懈怠;“坐毋箕”,坐着,不可将双腿向两侧张开;“暑毋褰裳”,即使是暑天,也不要将裳的下摆向上撩起。这些都是文明时代民众必备的知识。如何得体地访客、与尊长相处,也是礼记多次谈到的内容。礼记说:“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拜访他人,即将上堂时,要抬高说话声,旨在使室内的主人知道客人已到,而有所准备。如果房门口有两双鞋,房内的说话声清晰可闻,就可以进去;如果说话声听不到,说明他们的谈论比较私密,此时不可贸然进入。礼记还说“毋侧听”,就是不要耳朵贴墙偷听别人谈话,这样做很不道德,可见古人把

19、尊重他人隐私作为做人的原则。礼记还屡屡谈及在尊长身旁陪坐时的注意事项,如:“长者不及,毋儳言”,长者还没有谈及的话题,不要插嘴;“正尔容,听必恭”,听长者说话,要端正容貌,虚心恭听;“毋剿说,毋雷同”,自己发言时,要表达主见,不要总是袭用别人的说法,处处与人雷同。礼记还说,在先生身旁陪坐,“先生问焉,终则对”,先生有所询问,要等先生说完后再回话,抢答是失礼的行为。“请业则起,请益则起”,向先生请教学业,或者没听懂,希望先生再说一遍(请益),都要起身,不能坐着,以示尊师重道。礼记中有许多格言,立意深刻,堪称人生准则,是引领人们修身进德、勉为君子的指南,而又朗朗上口,读之令人眼睛一亮,足以铭之左右

20、,终身拳拳服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是内涵最大的概念,相当于西方人所说的“文化”,体系相当庞大,许多人对此不能理解,如果你读过礼记,就不会再有疑虑。若逐篇细读,如网在纲,有条不紊,有助于从源头上把握中国文化体系。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礼记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礼记是流传至今的儒家“十三经”中的三部礼学经典之一,另外两部,分别是仪礼和周礼。B礼记是一部阐发礼义的文集,总共有四十九篇,并非一人创作,而是孔门七十子后学的集体创作。C礼记一书思想内容隽永,说理宏通但不都是抽象枯燥空洞的议论,其中亦不乏具体的细节描述。D礼记全书都采用分条记述的语录体形式,以议论为

21、主要表达方式,内容贴近生活,语言相对浅近。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记对人们的手、足、目、口、头、声等各方面的仪容仪态都有详细而严格的要求,要求人们在礼仪场合要做到言行举止端庄文明。B按礼记的要求,拜访客人要有礼貌,不能贸然进屋,不能偷听别人的谈话,要尊重他人的隐私,这些做人的原则在当今仍有指导意义。C礼记鼓励人们发言要有主见,“毋剿说,毋雷同”,意即不要袭用别人的说法,观点不能与人雷同,提倡独立思考,发扬创新精神。.D礼记要求对尊长要谦恭尊重,听师长讲话要有耐心,不要随意插话,而且还要神态恭敬,请教尊长问题要起身,以示尊师重道。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22、是(3分) A虽然时代不同了,我们读礼记仍可学到一些社会生活中基本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具有鲜明的可操作性。B读礼记我们可学到许多为人处世之道,以及待人接物应注意的事项,例如怎样在尊长旁陪坐,如何得体访客等。C读礼记可以学到许多让人受益终生的格言,这些格言立意深刻,引领人们修身进德,勉为君子,堪称人生准则。D读过礼记,就会发现“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内涵最大的概念,就能够从源头上把握庞大的中国文化体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黄花渡黄大刚黄花渡是一个渡口,也是一座桥的名字。黄花渡是黄家庄第一个大学生大林出资建造的。28年后,大林从都市回到家乡时,看到黄花渡过往还是靠那只小木船摆渡

23、,只不过那只小木船更破旧了,真不知道能不能载得动船上的重量。大林的豪车只能望船兴叹。大林很是气恼,还没进家门,先去找村长,“建一座桥需要多少钱,你说?”村长不知惊还是喜,半天答不上话来。钱很快打到了村里的账户。传出建桥的消息,兴奋喜悦的情绪在村子荡漾,村人说起这件事时,都说:“这下好了”黄老师也说:“这下好了,学生上学不用划船了。”黄老师特意跑到集市给大林打电话。“大林,”黄老师还像当年那样喊着他的名字,“你为家乡做了件大好事,老师以你为骄傲。”大林听了,嘴里客气着,心里却不以为然。黄老师是大林的小学老师,那时候,大林去学校的路上有黄花溪,大林到黄花溪边就不走了,脱了洗衣服和小伙伴蹦 进溪里玩

24、,打水仗、捉鱼虾,玩饿了也不回家,摸进地里摘西瓜,挖地瓜,直到日落西山,才背着小书包,“放学”回家。大林一天没到学校上学,黄老师紧跟其后家访。大林正在埋头吃晚饭,黄老师说明来意,父亲一听今天没去上学,一把拉过还在低头吃饭的大林,巴掌立马扬得高高的。黄老师忙把大林拽到身后,问:“大林,今天怎么不去学校?”“我,我不敢过黄花溪。”大林躲在黄老师身后,脖子一梗,答道。黄老师一听,不再责怪大林,反而劝说他父亲,“福叔,孩子不懂事,慢慢教,大林是个不错的孩子,有前途的。”第二天,大林在父亲的催促下,背着书包去上学,才到黄花溪,就看见黄老师和那只小木船候在溪边。大林只得乖乖上了船。黄老师在船家的指点下,笨

25、拙而吃力地把船撑到了对岸。看黄老师手忙脚乱的样子,大林忍不住“噗”地笑出了声。但大林玩心不改,总有这样的理由那样的借口逃课去玩,父亲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无奈了最后吼一声:“你要学就学,不学回家,老子给根牛绳让你牵。”一看父亲真动了脾气,大林也好像感到了事情的严重,不再说话,无助地看着前来家访的黄老师。“学还是要上的,大林顽皮点,但聪明着呢,将来会有出息的。”黄老师说。在黄老师的劝说下,大林回到了学校。黄老师经常对大林他们讲外面的世界。在黄老师的描述下,大林他们露出了向往的神色,不由好奇地问这问那。大林说:“外面的世界有什么呢?老师,你去过吗?”黄老师说:“外面的世界精彩着呢,单说省城,就有供人

26、闲暇时放松心情的美丽的公园,还有你们喜欢的动物园,里面有老虎、大象、猴子”“还有什么呢?”“还有跑得比牛快的汽车,有像长蛇一样的火车,有飞机,有高到云端的大楼”“只要你们按时上学,认真学习,不逃学,有机会老师带你们去省城看看。”老师的话激起一片欢呼。“你们要努力学习,走出这黄花渡。”黄老师意味深长地说。、黄老师看着远方,脸上浮现出幸福的微笑,好像看到了孩子们的未来, 看到了自己的梦想段考后,黄老师 自掏腰包,带大林他们去了一趟省城。大林梦想去动物园、公园玩,但黄老师带他们去的是省城的大学校园,从那一刻起,当一名大学生的念头像一颗种子在大林的心里发芽。大林不仅如愿考上了大学生,还走向了外面精彩的

27、世界。多少年过去了,黄老师还留在黄家庄当老师,多年的乡村教师生涯,已把黄老师磨得与一个农民无异。再想起黄老师当年鼓励自己走向外面精彩世界的话,大林突然觉得老师那些话语过于虚伪,要是真如老师讲的那样,那黄老师干嘛窝在黄家庄一辈子。桥建好了,名字大林也想好了,就以捐资者的名字命名,这是惯例的,只是他不好意思提而已。还没等大林找个合适的人来表达他的意思,父亲却提议以黄老师的名字命名这座桥,父亲说:“黄老师是村里第一个走出黄花溪的人,可为了村里的孩子,又从外面精彩的世界回到了黄家庄。”还有这等事,多少年过去了,要不是父亲提起,他永远不知晓。但黄老师说:“不是已有现成的名字吗,就叫黄花渡吧。”4黄老师有

28、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4分)5小说采用插叙的手法交代大林儿时上学的表现有何作用?(4分)6小说也以“黄花渡”为题,有何用意?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一代儒宗马一浮郭继民学者刘梦溪曾以“高人逸士”评价马一浮。马一浮幼年时的“本是仙人种,移来高士家”的诗句似乎预示了其高人的走向。马一浮幼年时即智慧过人。初始随母亲学文,母丧后他的父亲请名仕郑举人来教。后举人辞馆,理由是这孩子才智超老师。父亲从此不再延师,听任自学。马一浮一生阅书无数,且过目不忘,被喻为中国20世纪的“读书种子”。李叔同说:“马先生是生而知之的。假定有一个人,生

29、出来就读书,而且每天读两本,而且读了就会背诵,读到马先生的年纪,所读的还不及马先生的多。”青年马一浮在赴美期间,广泛涉猎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哲学、社会学等著作。后转赴日本学习日文和德文,并携德文版资本论回国。据资料显示,马一浮是将资本论原版引入中国的第一 人。中国当时的世界地位及西方人对中国的歧视促其写下了“沦海飘零国恨多”“国命真如秋后草”的诗句并最终东归。回国后,马一浮依旧热衷西学,翻译了堂吉诃德政治罪恶论等著作。自1906年起,他正式转向国学,并在广化寺潜心读书。三年内,他读完了36400余册的“四库全书”,并做了大量笔记,为其日后的国学研究夯实了基础。马一浮的诗歌造诣极高,从11岁

30、的神童诗到临终的绝笔诗,皆融入其性情与学问。他11岁即能依题限韵作出好诗。临终作拟告别亲友,诗虽短短四十言,但集儒、释、道为一体,诗歌情感真挚,非有真性情者不能作出。熊十力早年曾评价说:“马一浮的学问,能百家之奥。其特别之表现在诗,后人能读者几乎等于零。”马一浮的书法亦精纯,他擅长草书,精于篆隶,风格凝练,法度谨严。书法家沙孟海曾说:“展玩马先生遗墨,可以全面了解他对历史碑帖服习之精到,体会之深刻,见解之卓越,鉴别之审谛,今世无第二人。”除精通书法外,马一浮亦精于篆刻艺术,通于画理。沙孟海评价其印风:“朴茂高雅,纯用汉法古意新姿,韵味无穷。”至于绘事,马一浮虽少践行,但也提出了卓然洞见。他认为

31、,绘事需要有两种准备:一是对艺术史的考察,二是对艺术理论的理解。作为“游于艺”的绘事最终应“归于仁”,以达到“以胸中至美至善之理想,改正现实之丑恶。”1907年他曾表达了这样的心愿:“欲为儒宗,著秦汉以来学术之流派;为文宗,记羲画以降文艺之盛衰。”自此之后,他以传承儒学、“续接圣贤血脉”为己任,不为时局、世俗所动,终成一代醇儒。梁漱溟评价他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蔡元培曾请马一浮去北京大学任教,因不同意北大反孔、废经的教学理念,马一浮婉拒之。抗战期间,他为了保留一点儒家的种子,以传统儒家礼教的模式创办了一所书院复性书院。他提倡精英教育,纯然以求学问道、传承圣贤血脉为目的,并不考虑学生是否能因

32、此“谋职”或就业。此主张与熊十力产生了分歧。马一浮研儒,不在于义理,而在于复“性”。马一浮尝言,“我不会做官,只会读书” ,可谓其志坚性醇的体现。马一浮认为,儒学的真谛在于“指归”自己,他真切指出:圣贤唯有指归自己一路是真血脉。真儒者在于切身践行居敬存诚、涵养察识的功夫,而不在于言说。如果学人不能实下工夫、自治病痛、向上提持、自显性德的生命进路,那么多学何益,多说何益?他的学术要旨就是“六艺统摄一切学术。”他认为,“六艺皆史”的主张“流毒天下,误尽苍生”,“学者须知,六艺本是人性分内所具的事,不是圣人旋安排出来的。”若把六经堪称史学甚至是考据学,那么心性之学就将蜕变,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33、马一浮所说的“统摄”,指融会贯通之义,它不仅仅是发生于六艺之间,即所谓易统礼乐,春秋统诗、书等,而且六艺还可以统摄西学。“西方哲学所说的真、善、美,皆包含在六艺之中。诗是至善,礼、乐是至美。春秋是至真若是西方有圣人出,行出来也是这个六艺之道,但是名言不同而已”。虽然其观点值得商榷,然而,他对传统文化所持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马一浮终生追求并践行易经中“语默动静,贞夫一也”的境界,纵观其洁净精微的人生历程,他已进入化境之中,正可谓:“性醇智商,道深行逸。默然不说,其声如雷。斯人已逝,精义常存。一代宗师,千古国粹。” (选自社会科学报,有删减)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34、( )( )A梁漱溟认为马一浮是儒学界的“宗主”,与马一浮精通诗歌、绘画、书法以及在纷扰世俗、动荡时局中志坚性醇的表现不无关系。B精通艺术和儒学的马一浮曾将二者联系起来,他认为绘事最终应归于仁,达到心中的至美至善之理想,改正现实的丑恶师。C文章的题目是“一代儒宗马一浮”,但在行文的过程中却写到了他对西方之学的热衷,这样写有游离文章主线之嫌疑。D马一浮对中国传统文化高度肯定,提出“六艺统摄一切学术”,认为六艺之间有统摄关系,西学也合乎六艺之道,作者肯定了他的说法。E马一浮提倡精英教育,以传承圣贤血脉为目的,并不考虑学生是否能因此就业。8学者刘梦溪曾以“高人逸士”评价马一浮,请问“高人逸士”的品性

35、在马一浮身上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概括。(4分)9马一浮的儒学主张有哪些独到之处?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29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共19分)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

36、,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世祖南征,乃还怀

37、,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未几,衡谢病归。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 中书省。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帝久欲开太学,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衡闻命,喜曰:“此吾事也。国人子大朴未散,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中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子,出入进退,其严若君臣。课诵少暇,即习礼,或习书算。以疾请还怀。十八年,衡病革。已而卒,年七十三。怀人无贵贱

38、少长,皆哭于门。四方学士闻讣,皆聚哭。有数千里来祭哭墓下者。(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10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 体:体验 B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危:端正C人有所遗 遗:遗留 D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 领:兼任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B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家贫躬耕粟/不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C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

39、外如金石D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许衡从小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上学时,就表露出对单纯读书做官不以为然的态度,有不凡的颖悟力,年纪稍长,嗜学若渴,即使在避难中也昼夜勤学不辍。B许衡具有很强的自律意识,一次酷暑天外出,别人都摘路旁的梨吃,唯有许衡毫无所动;许衡做事又严格遵从礼法,姚枢上调京师,要把原住宅让他住,他坚辞不受。C许衡曾担任京兆提学,其间,各地郡县纷纷建立起了学校,百姓因此大受教育感化。后来当许衡离职还乡时,学生们依依不舍,一直将他送到临潼才回来。D许衡后

40、来被任命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洒,在对蒙古子弟的教育上,他既严格要求,又爱之如子。后来当他因病去世,这些学生纷纷哭拜在他的灵前。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5分)(2)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5分)V 人生需要一块“磨刀石”马祖云 1倘若把砥砺奋进的人生比作一把刀,那么信念就是一块磨刀石。用好这块磨刀石,能 让人的思想刀锋遇风雨而不锈蚀,让人在迷茫中看到希望,让人于困境中逆势而上。 2信念能磨出追求的执着。人生之路坎坷不平,往往机会与暗礁并存,光明与黯淡同 在。心灯不灭,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坚定信心

41、,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当年,闽东苏区失陷后,革命队伍失散,曾志尝尽了失群孤雁的辛酸苦辣。凭着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忠贞信 念,她历时20 个月艰辛寻党,终于重新投进了党的温暖怀抱。回溯历史,正是葆有对信念的 执着,无数共产党人面对刀山火海而不畏惧,遭遇坎坷险境而不退缩,最终实现了革命理想。 3 做事情,难免遭遇挫折与失意。面对逆境,如果失去信心与希望,必然意志颓丧、一蹶不振;倘若信念如磐,就会不畏山高路远,在困境中磨砺出直面打击而不退却的坚忍,拥有前行受阻而不言弃的笃定,最终“一览众山小”。信念磨砺意志,意志支撑坚忍,坚忍助力成长,这何尝不是一条成功之道? 4信念能磨出“跨越”的神奇。人生就像一

42、场跨越一道道障碍的长跑。奔跑中,很可能会不幸摔倒,但只要信念不垮,就能从摔倒中重新出发,朝着终点继续奔跑。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没有被不期而至的失聪击垮,而是用“感觉”“触觉”去顽强跨越生命缺陷,创造出音乐奇迹。在战斗中失明的“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没有陷落于绝望,而是以惊人毅力面对生活,学习盲文,上大学听课,笔耕不辍,21次获得鲁迅文学奖等国家级文艺奖项。事实证明,信念能孕育新生,引领生命创造传奇。 5有人说,成功的路上不会拥挤,因为能把绊脚石当作垫脚石的人并不多。只要有信念这块磨刀石,人生的刀刃必能斩断前行中的一切险阻。22.阅读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 分) 答:23.结合上下文,为第3

43、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24.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绊脚石。结合文章内容及生活实际,说说你怎样把绊脚石变成垫 脚石。(3 分)(三)(共7分)22.答案示例:人生要有坚定信念。(评分标准:2分)23.答案示例:信念能磨出意志的坚忍(评分标准:2分)24.答案示例一: 各种难题是我考取好成绩的绊脚石。但我坚信自己能凭借不懈的努力,战胜这些难题。考试之后,我会把难题重新思考,认真改错。长此以往,我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我把这些难题变成了我进步的垫脚石。答案示例二:学校的舞蹈展示活动中,个子矮小成为我的绊脚石。但我坚信只要勤加练习,一样能够成为优秀的舞者。因此我更加努力,用精彩的独舞赢得了大家的掌声。面对身高这个绊脚石,我用坚定的信念将它变成我成功的垫脚石。(评分标准:共3分。结合内容1分,结合实际1分,语言1分)大兴区(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426题。(共8分)为什么要读书,我觉得这个问题和一个人为什么要活着是分不开的。如果说一个人对于人生怎么有意义地度过是无所谓的,那么这样的人当然可以不读书。可是,如果你对人生的意义是在乎的,要把人生的价值体现出来,不愿意虚度这一生,那么,读书对于你就非常重要。其实我们平时可能都在读书,但是有不同的目的,我分析了 一下,大约有三种目的。第一种是为了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