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ⅲ人教新课标第二单元第六课速效提能演练_第1页
历史必修ⅲ人教新课标第二单元第六课速效提能演练_第2页
历史必修ⅲ人教新课标第二单元第六课速效提能演练_第3页
历史必修ⅲ人教新课标第二单元第六课速效提能演练_第4页
历史必修ⅲ人教新课标第二单元第六课速效提能演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生用书 P28P29一、选择题1与中国古代戏剧的产生无关的是()A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B文人的推动C统治者的因素D对外交流的加强解析:选D。中国古代戏剧是在中国政治、经济等因素推动下而产生的,与外来因素无关。2宋代南戏兴起的原因包括()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各种通俗文化获得很大的发展汉族知识分子地位低下,以此来宣泄自己的失意情绪几代艺术家的融会贯通,博采众长A BC D解析:选A。是元杂剧兴起的原因;是京剧兴起的原因。3元杂剧在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包括()产生了一批结构完整的剧本产生了许多关注社会现实的作品出现了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等著名戏曲家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ABC D解

2、析:选B。汤显祖是明代剧作家,非元杂剧代表人物。4在戏曲舞台上,演员轻扬马鞭表示骑马,划桨表示行船,绕场一周表示日行千里。这些舞台表现形式体现了戏曲表演技术的()A综合性 B程式化C虚拟性 D现实性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戏曲表演中用简单的动作和道具来表示实际生活中的物品和现象,这体现了戏曲艺术高度的象征虚拟性。故选C。5阅读下列材料:戏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大亮点。我国的戏曲文化经历了宋代杂剧、元代杂剧、明代传奇,至清朝乾隆时,徽剧与汉剧交相融合而产生了京剧,进一步繁荣了文化事业。为了适应戏曲剧情和表演的需要,京剧吸收中国戏曲的传统角色划分,依照不同类型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与

3、性格特征,从脸谱、唱腔等方面将演员分为生、旦、净、丑四类,称为四大行当。京剧行当请回答:(1)中国古代戏曲盛衰的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认识?(2)结合材料,分析京剧的表演特点。以京剧为例,分析古代戏曲应如何应对现代文明的挑战?解析:本题以京剧的特点、发展为主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题应结合京剧的形成与发展,分析古代戏曲兴盛的原因和衰落的原因,归纳其规律。第(2)题应重在分析京剧如何变革以保持戏曲的长久生命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答案:(1)兴盛的原因:戏曲艺术自身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兼收并蓄、推陈出新。符合群众的需要,受到了群众的欢迎。衰落的原因:脱离广大群众。

4、不及时改革表演的形式。认识:艺术不能脱离群众的需要,要不断进行艺术形式的创新。(2)特点:京剧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各个行当的化装都有一定的谱式;表演艺术上将唱、念、做、打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对策: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应当加以珍惜和保护。京剧更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更好地反映当前的现实生活,并符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才能保持长久不衰的生命力。一、选择题1龚琳娜演唱的忐忑在各大视频网站迅速走红。在她的表演中有笙、笛、杨琴等多种中国古典乐器伴奏,还能听到演唱者融合了老旦、老生、黑头、花旦等京剧行当的演唱方法。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A

5、元杂剧发展而来的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来的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形成的解析:选D。本题旨在考查京剧的形成。南方一些地方剧传入北方后经过不断吸收融合,在北京形成了新的剧种京剧,解答本题注意结合当时的背景分析。2中国古代戏剧成熟的标志是()A傩戏的出现 B“参军戏”的出现C宋杂剧兴起 D元杂剧兴起解析:选D。元杂剧剧本结构严整,角色行当齐全,由生或旦一人主唱,表演出色,音乐、唱腔完整,表现的思想内涵深刻,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成熟阶段,是戏剧成熟的标志。3关于右图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是元杂剧的奠基人窦娥冤是其最为人熟知的代表作其散曲名作是别情是元朝成就最高的伟大的剧作家

6、ABCD解析:选B。此题人物指的是关汉卿,根据关汉卿的有关知识介绍可知,他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也是元朝成就最高的伟大剧作家,其著名的代表作是窦娥冤,另外关汉卿还写过元散曲,著名的是别情,所以都对。4曾经师从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的李玉刚于2009年7月23日,在北京的中国歌剧院为7月28日在悉尼歌剧院上演的“盛世霓裳”演唱会进行排练。下图是李玉刚及其饰演的经典角色,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李玉刚扮演的是京剧角色中的()A生 B旦C净 D丑解析:选B。扮演的是“女子”,属旦的角色。5据史载,元代前期,“九儒十丐”,文人纷纷将才情宣泄在戏剧创作中,促进了元杂剧的昌盛;元代后期,科举考试恢复,文人对杂剧投入

7、减少,加之表演模式呆板僵化,元杂剧由巅峰状态衰落下来。由此我们获得的启示是()戏曲是随着封建王朝的兴衰而兴衰的戏曲的兴衰与政府的政策直接相关新戏曲的发展直接导致了旧戏曲的衰落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是戏曲兴盛的根本A BC D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只是简单地把戏曲与王朝的兴衰相联系,把文化完全政治化了;阐释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兴衰的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表述不对;是从几百年来戏曲兴衰的过程中得出的正确认识,这符合戏曲由盛而衰的内在实际。6徽班进京后能在北京扎根,最终形成京剧这一新剧种,主要因素有()北京经济繁荣,文化娱乐需求面广皇室喜好京剧艺术京剧艺术家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清政府定京剧为“

8、国剧”A BC D解析:选D。“国剧”是一种称誉之词,并非真是清朝政府法定。7京剧艺术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的代表,堪称“国之瑰宝”,教育部决定2008年3月到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等10省市开展试点工作,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下列各项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A其行当有生、旦、净、丑B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取昆曲等剧种的优点和特点演变而形成的C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D我国艺术博大精深,京剧体现不了中国戏剧的精华解析:选D。本题考查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京剧是在徽戏汉戏的基础上,吸取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演变而成的。A、B、C三项均表述正确,D项

9、表述错误。8(2011年广州月考)梅兰芳先生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他曾于1919年起多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访问苏联并进行演出,展示了中国京剧的神奇魅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以上材料可以说明()A我国京剧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走向成熟B梅兰芳是晚清时期最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之一C民国时期梅兰芳为中国京剧走向世界作出巨大贡献D艺术交流可以调和国际矛盾加深世界各国人民友谊解析:选C。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梅兰芳的多次对外演出宣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由此可见,民国时期梅兰芳为中国京剧走向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那一天爷爷领我去把

10、京戏看,看见那舞台上面好多大花脸,红白绿蓝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说实话京剧脸谱本来确实挺好看,可唱的说的全是方言,怎么听也不懂,慢慢腾腾咿咿呀呀哼上老半天,乐队伴奏一听光是锣鼓家伙,咙咯哩咯三大件,这怎么能够跟上时代赶上潮流,吸引当代小青年我爷爷生气说我这纯粹是瞎捣乱,多美的精彩艺术中华瑰宝,就连外国人也拍手叫好,一个劲地来称赞,生旦净丑唱念做打手眼身法功夫真是不简单,你不懂戏曲胡说八道,气得爷爷胡子直往脸上翻。老爷爷你别生气,允许我分辩,就算是山珍海味老吃也会烦。艺术与时代不能离太远,要创新要发展。哇呀呀让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大家都爱看,

11、民族遗产一代一代往下传材料2:请回答:(1)结合材料1、2,简述宋元时期杂剧的发展概况,并分析京剧发展走了一条什么道路?(2)依据材料1“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判断,这些京剧脸谱分别代表什么样的人物特征?(3)材料1反映了国粹京剧面临一个什么现实问题?你认为该怎么做?(4)材料2中的图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解析:回答第(1)问宋元杂剧的发展概况时,需结合所学知识,注意只要求回答“概况”,不需细说。回答第(2)问时要注意脸谱是根据人物设计的,因此可联系这些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判断。回答第(3)问时,要根据材料1中的“这怎么能够跟上时代赶上潮流,吸引当代小青年”和“艺术与时代不能离太远,要创新要发展让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大家都爱看,民族遗产一代一代往下传”可以找到答案。第(4)问考查学生通过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图片名称“同光十三绝”可以判断是京剧艺术的繁荣,判断出这一点,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答案:(1)概况:为了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宋朝产生了杂剧;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此时,杂剧达到繁荣。京剧发展道路:最先在上层权贵中流行,后来逐渐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行。(2)蓝色表现刚强、骁勇的人物性格。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