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三、必修四情景式默写集锦必修三情景式默写蜀道难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 ”。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远古蜀王开国艰难的句子是:“ , 。”又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 。 , 。 ,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5、李白
2、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 ,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 。 ,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 , ”烘托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 ”。9、李白在蜀道难
3、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 , 。 ,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10、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 , ,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杜甫秋兴八首 1、玉露凋伤枫树林,_。江间波浪兼天涌, _。丛菊两开他日泪,_。 _,白帝城高急暮砧。 1、群山万壑赴荆门,_。一去紫台连朔漠, _。画图省识春风面,_。 _,_。-杜甫咏怀古迹登高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_,_。2、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_,_。3、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4、
4、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 5、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6、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_,_。 7、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_,_。8、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_,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琵琶行1、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写出诗中写到“月”的5个句子: , , , , 。2、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 , 。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
5、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 , 。3、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_,_。4、运用拟声词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的诗句是:_,_。_,_。写音乐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压抑直至清冷凝滞的相关诗句是:_ ,_。_,_。5、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_,_。_,_。6、在第二次音乐描写中表现琵琶女与诗人情感交流的诗句是:_, _。_,_。 , 。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 , 。7、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_,_。8、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9、琵琶
6、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_,_。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_,_。10、描写琵琶女委身贾人、独守空船、夜深梦醒啼泪的诗句是:_,_。_,_。11、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 , 。_ ,_ 。12、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_,_。写诗人被贬之后终日听杜鹃哀鸣,只能取酒独倾的诗句是:_,_。_,_。13、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是 , 。而琵琶女面对诗人的邀请: , 。14、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_,_。15、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 。16、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
7、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琵琶行中的一句“ , ”,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17、“ ,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18、古人常化用前人诗文为己用,如吴激人月圆中“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 ”, “ , ”。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 , ”。19、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 。”20、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一些列贴切生动的比喻描绘劈啪声,被誉为古典诗歌中描写乐声的绝唱。如“大
8、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 ”,“ ,幽咽泉流冰下难”。2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 ”表现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寂寞处境的诗句是“弟走从军阿姨死, 。门前冷落鞍马戏, ”,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句是“ , ”,既表现全诗的主旨,又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诗句是“ , 。”。22、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 ”。23、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
9、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 , ”。24、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的句子是“嘈嘈切切错杂弹, ”,表现旋律轻愉而流畅的句子是“ ”,表现热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银瓶乍破水浆迸, ”。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曲终收拨当心画, 。”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25、白居易琵琶行中“ ,相逢何必曾相识”交代了他与琵琶女产生情感共鸣的原因。26、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 ,往往取酒
10、还独倾”,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27、就本是一种饮料,但在中国却有着历史悠久的酒文化。在古代诗人笔下,与酒有关的诗句不胜枚举。白居易琵琶行中就有“春江花朝秋月夜, ”的诗句,表明天涯沦落人的孤寂。28、古代诗文中有许多今昔对比而感慨横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 。”29、王家卫的电影从拍摄到公映时间周期长,他又对拍摄的内容隐讳莫深,会让人想起琵琶行中那两句“ , 。”30、陆机文赋指出,写作的奥秘之一是“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白居易琵琶行的警策语是“ ,相逢何必曾相识。”3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写丝竹乐
11、器演奏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幽咽泉流冰下难。”32、古典文学中“月”往往表达一种寂寥之情、凄凉之感。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醉不成欢惨将别, 。 ,主人忘归客不发。”月色朦胧迷离,恰似诗人当时的心境,这个“月”真切地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悲凉心情。33、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 , ”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34、有些人离家在外,一时生活不太如意,当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往往会发出琵琶行中“ , ”的感喟。 锦瑟默写
12、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 ”。2、锦瑟一诗中“ , ”表现的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 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分别是“ , ”“ ,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 ”马嵬海外徒闻更九州,_。_,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_。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马嵬寡人之于国也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13、_,_,何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_,_。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_,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_,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_。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_。_,王道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_。鸡豚狗彘之畜,_,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_,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_,_。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14、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劝学(选自荀子)1、 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 ”的观点。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 “ ”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 (作品)中的“青,_,_。”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青, , &
15、#160; ”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5、“ , ”,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7、荀子劝学中“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8、 “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16、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1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11、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12、 , ,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 “ ,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13、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_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14、韩愈师说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
17、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 , ”观点相同。15、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16、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_,_。”17、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 。18、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 。19、荀子在劝学中论述学习作用时用了五个比喻,先用“ , ; , ”来说明学习的作用,接着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强调学习能够弥补不足。 20、劝学强
18、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因而警喻说:“ , ; , 。”2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 22、“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积累就有大收获,固荀子说“ , , 。”23、荀子在劝学中用蟹作喻强调学习必须专一的句子是“ , , 。” 24、荀子劝学中“ ,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25、荀子劝学中说君子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了一般人,是因为“ ,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26、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风雨”来抒发感情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27、劝学中说明即使
19、原来是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经过学习,也可以“改变”成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的比喻句是: , , 。 , , 。 贾谊过秦论 1、及至始皇,_ ,_ ,_ ,_,_,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_,_;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_。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_,_,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贾谊过秦论2、始皇既没,_。然陈涉_,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
20、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_,_,_,转而攻秦;斩木为兵,_,天下云集响应,_。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过秦论3、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_,_;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_。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_,比权量力,_。然秦以区区之地,_,_,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_,身死人手,_,何也?_。-贾谊过秦论师说1、 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 , ,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
21、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2、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 , ”的错误态度。3、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 ”;对自身“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5、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 6、 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
22、,_ _”的观点是相同的。7、 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_ _ ,_ ,_ ,_ 。”8、 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_ _,_ _,_ _ ”所描述的现象一样。9、 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 。”10、 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11、 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中所说“ , , , ”,否则,就会像韩愈在师说中
23、批判的对象一样,本末倒置,“ , ”。 12、 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 , 。”13、 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 。14、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 ”;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 ”,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故“ , ”。15、韩愈写作师说一文的缘由是:“ , 。”16、“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 , ?”一致。 必修四情景式默写望海潮柳永1、钱塘风景优美,柳永在望海潮中运用比喻描写杭州城内美丽风光,描写了茂密如云的树木,浪涛汹涌的海潮的句子是“_,_,
24、_。”2、在望海潮中,运用数量词写景,描写山清水秀,繁花茂盛,桂花飘香,荷花满湖的句子是:“_,_,_。” 3、下阙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句子:_,_。雨霖铃柳永1、上阙中写景来渲染离别凄凉气氛的句子:_,_,_。2、上阙中虚写的句子:_, _,_。3、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细节描写的句子:_,_。 4、下阙抒发双重悲哀的直抒胸臆的句子:_,_。5、以乐景写悲情的写景句子:_,_。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_, ,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 ,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
25、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 , ,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 , ”。 定风波苏轼1、上阙中表现作者轻视风雨的句子:“ , 。_。”2、下阙描写雨过天晴的句子:_,_,_。3、最能体现苏轼超然物外情怀的句子:_ ,_ ,_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1、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写远望景物的句子:_,_ ,_ _。2、运用传统意象抒发游子之情的句子:_ ,_ ,_ 。3、上阕直抒胸臆的句子是:_,_,_。4、用典表现自己社会责任感(不会归隐)的句子:_,_,_。5
26、、抒发自己不能为国抗敌,虚度时光的感慨: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_,_。3、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
27、物,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4、 在下阕中,辛弃疾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想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 , 。5、辛弃疾描写南宋时老百姓常在宋文帝元嘉北伐失败之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追击击败王玄谟的军队后,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修建的一座行宫迎神赛会,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 。6、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醉花阴李清照1、上阙
28、一语双关的句子是:_,_,_。2、下片暗写菊花的句子是:_,_,_。声声慢李清照1、使用叠词渲染凄凉气氛的句子:_,_,_。2、下阙中使用传统菊花意象的句子:_ _,_ ,_ _?3、下阙中使用传统梧桐意象直抒胸臆的句子:_ _,_,_。_ ,_ ! 廉颇蔺相如列传1、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_,_,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 , 。”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_。2、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_,_。_,_,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_,况于将相乎!_,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
29、曰:“_?”曰:“不若也。”相如曰:“_,_,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_,_,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_,_。”廉颇闻之,肉袒负荆,_,曰:“_,_!”-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中语文新课标人教版情境式默写训练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 ;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句话与韩愈师说“ , 。”的观点相同。2、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对此有直接描述: , 。诗中的“ , ”今人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3、白居易琵琶行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 。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 。本诗以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为明线,诗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级丙酮回收技术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商品期货投资服务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高清安防监控摄像头远程调试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高精度质量传感器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项目商业计划书
- 脑力疲劳对古典式摔跤单招考试专项能力的影响及恢复方式效果
-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凤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单元检测数学试题(解析版)
- 纳米材料和掺杂半导体强场高次谐波的特性和调控
- 过渡金属锰离子掺杂钙钛矿纳米晶的合成及光学性质研究
- 电力行业员工培训与设备维护计划
- 国际语文教育合作计划
- 2025展览馆装饰工程合同范本
- 2019-2025年房地产经纪协理之房地产经纪操作实务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 初中历史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2025年上半年发展对象题库(含答案)
- 大连银行招聘笔试真题2024
- 输血管理制度
- 信息必刷卷04(广东省卷专用)2025年中考数学(原卷版)
- 膝关节韧带损伤护理查房
- GB/T 21196.2-2025纺织品马丁代尔法织物耐磨性的测定第2部分:试样破损的测定
-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石河子大学
- 重庆市2025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