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分析 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分析 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分析 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活动目标】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了解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活动重点】认识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探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中的重大意义;【活动难点】历史的分析现代中国外交与世界格局变动之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点】(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1、背景: 的成立;世界 运动高涨; 为首的 阵营和以 为首的 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2、总原则: 外交政策。3、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基本方针:“ ”、“ ”、“ ”。“另起炉灶”:含义:不承认 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与世界各国建立 外交关系。意义:使得中国改变了 的地位,

2、在政治上建立起 的外交关系。“一边倒”:含义:站在 阵营一边。意义:使新中国在 、保卫和平、维护 的斗争中有了外援。“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含义:清除 在华残余势力,取消 在华特权。意义:有利于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二、建国初的外交活动1、与 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2、 年,政务院总理兼外长 与苏联讨论条约具体内容。 签订 。条约的签订,对于加强和巩固 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 与维护 ,具有重要意义。3、1953年,提出“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背景: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为国内即将开始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提出:1953年12

3、月,中国政府同 就两国在 地方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 首次提出。完善: 年,周恩来访问 和 内容: 。意义:A、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B、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C、在国际上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D、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4、 日内瓦会议:(1)时间: 年(2)目的:为和平解决 和 问题。(3)成果:中国推动了会议的进展,达成 , 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4)特点:新中国第一次以 身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5、万隆会议:

4、(1)时间: 年(2)背景:亚洲、非洲 运动不断高涨(3)目的: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 和 问题(4)特点:这是第一次没有 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5)成果:周恩来提出“ ”的方针,通过了 。亚非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 ,反对 ,争取和维护 ,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人民誉为“ ”。三、【合作提升】1、新中国外交总原则是什么?列举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重大外交成就。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有哪些?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3、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你觉得“异”是指什么?“同”又包含哪些内容? 4、从中国近、现代外交的不同局面中你得出哪些启示?【本课测评】1新中国

5、外交的根本原则是 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加强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D改革开放 21953年,中国政府最初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 A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B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C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D朝鲜战争遗留问题3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和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运用的是 “求同存异”的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A B C D4、1954年日内瓦会议与1955年万隆会议的相同点是 A.都是大国操纵会议 B.中国都起了积极作用C.目的都是解决大国之间的纷争 D.都圆满成功(1)帝国主义国家阴谋破坏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有可能使会议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