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选择题专项训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选择题专项训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选择题专项训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选择题专项训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选择题专项训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众志成城卧虎藏龙地豪气干云秣马砺兵锋芒尽露披星戴月时书香盈耳含英咀华学业必成选择题专项训练一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化学用语2018-2019学年1(2017·石家庄联考)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最新试卷十年寒窗苦,踏上高考路,心态放平和,信心要十足,面对考试卷,下笔如有神,短信送祝福,愿你能高中,马到功自成,金榜定题名。A水滴石穿 B用浸有酸性KMnO4溶液的硅藻土作水果保鲜剂C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DNaCl固体加入蛋白质溶液中生成沉淀2下列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3下列物质分类正

2、确的是()ANO2、Cl2O7都是酸性氧化物B水银、水玻璃都是混合物CHD、HCHO都是化合物 D干冰、可燃冰都是纯净物4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同位素:1H、D、T2 B电解质:H2O、CH3COOH、NH4HCO3C胶体:饱和氯化铁溶液、淀粉溶液、牛奶 D硅酸盐产品:水晶、水泥、陶瓷5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反应6下表中对陈述

3、、两者间因果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选项陈述陈述ASO2和NO2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SO2和NO2为酸性氧化物BNa2O和Na2O2组成元素相同Na2O和Na2O2为碱性氧化物C盐酸、硫酸氢钠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都属于酸DAl(OH)3和Al2O3都能与盐酸和NaOH反应Al(OH)3和Al2O3均有两性7 下表所列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选项XYZA光导纤维酸性氧化物复合材料B纯碱碱化合物C电解质化合物纯净物D胶体气溶胶分散系8一元中强酸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次磷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3PO2=3HPO B次磷酸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1CNa

4、H2PO2为酸式盐 DNaH2PO2溶液显弱酸性9某学生以铁丝和Cl2为原料进行下列三个实验。从分类角度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实验、反应制得的物质均为纯净物 B实验、均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实验、均为放热反应 D实验、所涉及的物质均为电解质10若A酸=盐水,则A不可能属于()A氧化物B单质 C碱 D电解质11“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是溶液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滤纸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 B C D12我国科学家首次将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 m)恢

5、复了磁性。“钴酞菁”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C此项研究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D此项研究可广泛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13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的主要组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雾霾天,汽车车灯照出通路的现象属于丁达尔现象B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C防雾霾口罩的原理与过

6、滤、渗析类似,防雾霾效果好的口罩往往呼吸阻力较大DPM2.5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完全属于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14近年来高铁酸钾(K2FeO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于一体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 以下是稳定的,受热易分解。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变化过程有()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的盐析胶体聚沉盐类水解焰色反应氧化还原反应A B C D15下列过程中颜色变化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A银白色的金属铁研磨成铁粉后变成黑色B新切割开的金属钠的表面由银白色迅速变成暗灰色C红棕色的NO2通过装有水的

7、洗气瓶后得到无色气体D浅黄绿色的新制氯水久置后变为无色16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金属导电爆炸缓慢氧化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工业制O2白磷转化为红磷久置浓硝酸变黄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A BC D17(2017·长春模拟)下列物质或物质的主要成分对应化学式错误的是()A胆矾(CuSO4·5H2O) B磁性氧化铁(Fe3O4)C苏打(NaHCO3) D铁锈(Fe2O3·xH2O)18下列对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A离子结构示意图 可以表示35Cl,也可以表示37ClB电子式·O·· H可

8、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C1 mol CN所含的电子总数为20 mol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19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1)OH与组成元素相同,含有的电子数也相同(2)HCN分子的结构式:CHN(3)Br的结构示意图:(4)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5)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6)次氯酸的电子式:(7)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8)熔化时NaHSO4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A.(1)(2)(4)(6) B(1)(2)(5)(8)C(1)(4)(5)(8) D(2)(3)(5)(7)选择题专项训练二 元素周期表、律1W、X、Y、Z四种元素,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20

9、。W的某种同位素可以测定文物的年代;X、Y同周期,X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经测定,0.1mol/L (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形成的水溶液)的pH<1;Z是前20号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关于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可以生成化合物W3H12 BY在周期表中的示意图如右图,则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W<Y CX与Z的氧化物发生反应:2X+3Z2O 6Z+X2O3 DX、Y形成的固体化合物应密封保存在干燥环境中2.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饮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在周期表中,Z与Y、W均相邻; Y、Z和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

10、数之和为17。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Y、Z和W可能位于同一周期B.Y和W分别形成的含氧酸均为强酸C.Y、Z、W分别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中,W的简单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熔佛点最高D.X、Y、Z和W可以组成原子个数比为5: 1:4:1的离子化合物3短周期元素A、B、C,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B、C三种元素原子质子数之和为32。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D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一定是正四面体型分子BB、C两种元素可形成BC6型化合物,该化合物在空气中能燃烧C四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C元素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最大DA、B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均

11、能与它们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4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2 为红棕色气体,Y的单质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W、Z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X最外层电子数的2 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Y 与X、Y与Z均形成离子化合物B对应简单离子的半径:WXYCZ 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是一元强酸DZX2 是一种消毒能力强于氯气且更加安全的自来水消毒剂5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c的最高化合价为其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 倍,c 与d 同周期,d 的原子半径小于

12、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 c>d B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d>c>bCa与其他三种元素都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b与氢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都是极性共价键6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13,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内层电子总数之比为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X B简单离子的半径:Y<XCW、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弱酸 D化合物WX、YZ2中化学键类型相同7、2017年5月9 日,最新发现的第113号、1

13、15号、117号和118号元素终于有了中文名称:,根据元素周期律知识,下列预测或说法肯定不合理的是A.Og是第七周期中的最后一种元素,其原子序数是所有已发现元素中最大的B.Mc的最高价阳离子为Mc3+,氧化性比较弱C.N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3NhO3,是一种强酸D.根据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Ts的中文名称为“钿”可能更合理8.短周期元素 W、X、Y 和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 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内层电子数相等,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2 倍,元素 Y 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元

14、素 Z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与 X 的单质发生反应B.元素 X 与元素 Z 均可形成含 18 个电子的气态氢化物C.元素 W、X 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 8 电子的稳定结构D.元素 Y 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小于 Z 的简单离子的半径,且二者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9.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b>d B.沸点:a与d形成的化合物>a与c形成的化合物C.a与b、c、d、e均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D.e的含氧酸可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10. X、Y、Z、W为短周期元素,X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Y的

15、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Z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Z与W同周期,W的原子半径小于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Y、Z、W均可与Mg形成离子化合物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WC. 原子半径:X<Y<Z<W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Z11短周期元素的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b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既是常见的还原剂,又是一种燃料;c和d是金属元素,b、c、d组成一种可溶性盐M,b、c、e组成一种可溶性盐N。M、N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都显红色。向M、N溶液中分别通入气体ab2,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关系示意

16、图均可用下图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baeB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cdC 工业上电解d的氯化物冶炼d的单质 Da、b、c三元素组成的物质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12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A、D同族,C 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0,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能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的一种单质是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A>D>CB化合物B2D2能在水溶液中生成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A >CD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D>A>B1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的原子

17、序数依次增大,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X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稀溶液,不溶于其浓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和Y只能形成两种化合物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C.元素Y的正化合价最高为+6 D.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X>Y>Z14X、Y、Z、W为原子序数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Z为金属元素,X、W为同一主族元素。X、Z、W与Y形成的最高价化合物分别为甲、乙、丙,其转化关系如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4种原子中,Y原子半径最小C当Na着火了可用甲扑灭DX单质与甲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丁15.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

18、、D、E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两元素相邻,B、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B的氢化物的沸点比A的高B. 元素C的单质能与A的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C. 常温下,元素D的单质与元素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不反应D. 工业上常用直接电解元素C、D的氯化物来制取它们的单质16.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45,四种元素均位于不同主族。W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代数和等于0;X单质可作半导体材料;Z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

19、价含氧酸都是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XB. Y的简单离子与Z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 原子半径:X>YD. 化合物XWZ3中存在离子键和极性键17.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甲、乙、丙、丁,常温下甲,乙、丁均可与丙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单质及某些化合物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用0.1mol/L甲溶液滴定同浓度的20mL乙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Z>Y>XB.简单氧化物的佛点:W>XC.Y、Z的氧化物可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D.Z、W所形成的化合

20、物电解可冶炼Z18.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原 子 半 径:Y>Z>WB.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均比X的强C.W、X、Z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D.单质的熔点:Y>X>W19. 短周期元素X、Y、Z、M、R 的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合物X2M是弱电解质 B. Y、Z的氧化物均能溶于水C. M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体 D. 化合物RX中含共价键20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

21、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d>c>b>a 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选择题专项训练三 有机化学1 基础知识排查+同分异构体1.下列与有机物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烷和乙烯分别与Cl2反应均有二氯乙烷生成B苯滴入溴水振荡后下层液体褪色,该过程发生了加成反应C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D蔗糖和麦芽糖属于同分异构体,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水解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B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有高分子生成小分子

22、的过程C不能用植物油萃取溴水中的溴D可以用加热使蛋白质变性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3.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植物油都属于化石燃料B绿色食品是生产时不使用化肥、农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C推广使用洁净煤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D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用于制肥皂和加工食用油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和苯可以用石油和煤为原料制得,它们均能使溴水褪色,但褪色的原理不同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且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用饱和Na2CO3溶液能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醇杂质D研究表明禽流感病

23、毒H7N9在沸水中两分钟就能被杀死,是因为病毒所含蛋白质受热变性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 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6.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 B. 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D. “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

24、 B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C 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8.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有广泛应用前景。下列物质均可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 A.甲醇 B.天然气 C.液化石油气 D.氢气9.下列物质中,其主要成分不属于烃的是()A汽油 B甘油 C煤油 D柴油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 D乙酸在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11.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5、() A 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 DPX项目的主要产品对二甲苯属于饱和烃12.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淀粉水解制葡萄糖 B石油裂解制丙烯C乙醇与乙酸反应制乙酸乙酯 D油脂与浓NaOH反应制高级脂肪酸钠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14.(双选)下列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物的有() A2-甲基丙烷B环戊烷 C2,2-二甲基丁烷D2,2-二甲基丙烷15分子式为C5

26、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16.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 )A 7种 B8种 C9种 D10种 17.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1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 AC14H18O5 BC14H16O4 CC14H22O5 DC14H10O519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A戊烷 B戊醇 C戊烯 D乙酸

27、乙酯20.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21.每逢春节期间,一种“本宝宝福禄双全”的有机物就会刷爆朋友圈,其结构简式如下:该物质同分异构体中具有相同官能团且两个醛基在间位的有机物有( )种A.4 B.6 C.7 D.9选择题专项训练三 有机化学21.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的产物中含有水B反应中只有碳碳键形成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2.结构为CHCHCHCHCHCHCHCH的高分子化合物用碘蒸气处理后,其导电能力大幅提高。上述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是 (

28、)A乙炔 B乙烯 C丙烯 D1,3丁二烯 3.有机物萘()、蒽()、菲()均含有苯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萘、蒽、菲的一氯代物分别为2种、3种、5种B蒽与菲互为同分异构体,萘与蒽或萘与菲互为同系物C萘、蒽的二溴代物分别为10种、15种D萘、蒽、菲都可以发生取代、还原、氧化反应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3,3-二甲基-2-乙基戊烷B.在一定条件下,乙酸、氨基乙酸、蛋白质均能与NaOH发生反应C.分子式为C5H12O的醇共有8 种,其中能催化氧化成醛的同分异构体有3 种D.聚乙烯( PE)和聚氯乙烯( PVC)的单体都是不饱和烃,这些单体均能使溴水褪色5.有机物M是合成治疗

29、癌症的药物中间物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M和油脂都含有,两者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BM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不能发生酯化反应C在Ni作催化剂的条件下,1 mol M最多只能与1molH2加成D不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分苯和M6.分子式为C10H20O2的酯,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图的转化过程:则符合上述条件的酯的结构可有( )A2种 B4种 C6种 D8种7.有机物A、B均为合成某种抗支气管哮喘药物的中间体,A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B(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A中所有碳原子均位于同一平面B用FeCl3溶液可检验物质B中是否混有A

30、C物质B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D1mol B最多可与5mol H2发生加成反应8.(双选)中学化学常用的酸碱指示剂酚酞的结构简式如右下图所示,列关于酚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酚酞具有弱酸性,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酚酞的分子式为C20H12O4C1mol酚酞最多与2molNaOH发生反应D 酚酞在碱性条件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呈现红色10抗凝血药物华法林M,可由有机物F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BM最多能与含4mol NaOH的水溶液反应CF的分子式为C10H10O,1mol F最多能与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苯环上直接连有醛基且另一

31、个取代基为链状的F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11.TPE (四苯基乙烯)及其衍生物具有诱导发光特性,在光电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TPE的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关于TPE的说法正确的是( )A. TPE的分子式为C26H22 B. TPE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TPE与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D.TPE的一氯代物有3种12a、b、c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中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Bb的二氯代物有三种Ca、b、c三种物质均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Da、b、c互为同分异构体13.14以物质a为原料,制备物质d(金刚烷)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关于以上有机物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质

32、b的分子式为C10H12 B物质a最多有10个原子共平面C物质c与物质d互为同分异构体 D物质d的一氯代物有2种选择题专项训练四 原电池和电解池1根据反应KMnO4FeSO4H2SO4MnSO4Fe2(SO4)3K2SO4H2O(未配平)设计如下原电池,其中甲、乙两烧杯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1,溶液的体积均为200 mL,盐桥中装有饱和K2SO4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墨b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甲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MnO4-5e8H=Mn24H2OC.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乙甲烧杯中移动,保持溶液中的电荷平衡D.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33、,Fe2(SO4)3浓度变为1.5 mol/L,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0.1 mol2. 锂碘电池的正极材料是聚2- 乙烯吡啶(简写为P2VP)和I2 的复合物,电解质是熔融薄膜状的碘化锂,正极的电板反应式为P2VP·nI2+2e-+2Li+=P2VP·(n-1)I2+2Li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电池放电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 P2VP和I2 的复合物是绝缘体,不能导电C. 该电池发生的总反应为2Li+P2VP·nI2=P2VP·(n- -1)I2+2LiID. 该电池工作时,碘离子移向正极3我国对可

34、呼吸的钠二氧化碳电池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4Na3CO22Na2CO3C,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放电时产生的碳酸钠固体储存于纳米管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放电时,当转移1mole-时负极质量减轻23g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Na+4e 2Na2CO3CC充电时,Na+从阳极向阴极移动D充电时, 碳钠米管作正极, 被还原成CO24. 一种突破传统电池设计理念的镁一锑液态金属储能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该电池所用液体密度不同,重力作用下分为三层,工作时中间层熔融盐的组成及浓度不变,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可由太阳能电池充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M

35、g(液)层的质量减小B.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Mg2+2e-=MgC. 该电池充电时,MgSb(液)层发生还原反应D. 该电池充电时,Cl-向下层移动5. 铁铬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低成本的储能电池,电池结构如图一所示,工作原理为Fe3+Cr2+Fe2+Cr3+。图二为利用H2S废气资源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的质子膜燃料电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图一电池放电时,C1-从负极穿过选择性透过膜移向正极B. 图一电池放电时,电路中每通过0.1mol电子,Fe3+浓度降低0.1mol/LC. 用图二电池给图一装置充电时,图二中电极a接图一的正极D. 用图二电池给图一装置充电时,每生成1mol

36、S2(s),图一装置中就有4molCr3+被还原6. 锂液态多硫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储能成本低等优点,以熔融金属锂、熔融硫和多硫化锂Li2Sx(2x8)分别作两个电极的反应物,固体Al2O3 陶瓷(可传导Li+)为电解质,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电池比钠一液态多硫电池的比能量高B. 放电时,内电路中Li+的移动方向为从a 到bC. Al2O3 的作用是导电、隔离电极反应物D. 充电时,外电路中通过0.2mol 电子,阳极区单质硫的质量增加3.2g7. 硼酸( H3BO3) 为一元弱酸,已知H3BO3与足量N

37、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BO3+OH-=B(OH)4-,H3BO3可以通过电解的方法制备。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B.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C. 当电路中通过3mol电子时,可得到1molH3BO3D. B(OH)4-穿过阴膜进入产品室,Na+穿过阳膜进入阴极室8. 近年来AIST报告正在研制一种“高容量、低成本“锂一铜空气燃料电池。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 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下列说法不正

38、确的是A. 放电时,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B.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 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D. 通空气时,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9. 下图是一种正投入生产的大型蓄电系统。放电前,被膜隔开的电解质为Na2S2和NaBr3,放电后分别变为Na2S4和NaBr。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3NaBr-2e-=NaBr3+2Na+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a2S2-2e-= Na2S4+2Na+C. 放电时,Na+经过离子交换膜,由b池移向a池D. 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2.24LH2时,

39、b池生成17.40gNa2S410. 一种生物电化学方法脱除水体中NH4+的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置工作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 装置工作时,a极周围溶液pH降低C. 装置内工作温度越高。NH4+脱除率一定越大D. 电极b上发生的反应之一是:2NO3-2e-=N2+3O211. 高铁酸盐在能源环保领域有广泛用途。用镍(Ni)、铁做电极电解浓NaOH 溶液制备高铁酸盐Na2FeO4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 若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则OH-自右向左移动B. 铁是阳极,电极反应为Fe-6e-+4H2O=FeO42-+8H+C. 电解时阳极区pH降

40、低、阴极区pH升高,撤去隔膜混合后,与原溶液比较pH 降低(假设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D. 电解时电子的流动方向为:负极Ni 电极溶液Fe电极正极12. 某城市为了减少钢管因锈蚀造成的损失,拟用如图方法保护埋在酸性土壤中的钢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潮湿的酸性土壤中钢管主要发生化学腐蚀B. 在潮湿的酸性土壤中金属棒M将电子通过导线流向钢管C. 在潮湿的酸性土壤中H+向金属棒M 移动,抑制H+与铁的反应D. 钢管与金属棒M也可用导线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以使钢管表面的腐蚀电流接近于零13如图所示,x为铁棒,Y为铜棒,当K闭合后,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当

41、a为电流表,b为浓硝酸时:Y为负极 B当a为电流表,b为稀硫酸时:x电极 反应为Fe一2e一 Fe2+ C当a为直流电源,b为CuSO4溶液时: x、Y两电极附近的SO42浓度相等 D当a为直流电源,b为NaOH溶液,X极附近产生白色沉淀时,电子从X极流出14用甲醇燃料电池作电源,用铁作电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废水,最终可将Cr2O72转化成Cr(OH)3沉淀而除去,装置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II)为阳极BM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8OH6e= CO32+6H2OC电解一段时间后,在Fe()极附近有沉淀析出D电路中每转移6 mol电子,最多有1 mol C

42、r2O72被还原15如下图所示,装置()是一种可充电电池,装置()为惰性电极的电解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K时,电极B 为负极,且电极反应式为:2Br-2e-=Br2B 装置()放电时,总反应为:2Na2S2+Br2=Na2S4+2NaBrC 装置()充电时,Na+从左到右通过阳离子交换膜D该装置电路中有0.1mol e - -通过时,电极X 上析出3.2gCu选择题专项训练五 水溶液1、室温时,体积为1mL、浓度均为0.1mol·L-1的两种常见物质X(OH)n、K2AO3的溶液分別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mL,pH随lgV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

43、误的是A. n=1B. H2AO3的二级电离常数Kn2约为1.0×10-10.2C. pH=10的两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 升高温度,K2AO3溶液的pH增大,X(OH)n溶液的pH减小2、高铁酸盐在水溶液中有四种含铁型体,250C时,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向pH=5的高铁酸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离子方程式为:HFeO4-OH-FeO42-H2OB. 为获得尽可能纯净的高铁酸盐,应控制pH9C. 已知H3FeO4+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K1=2.5×10-2 ,K2=4.8×10-4,K3=5.0×10-

44、8,当pH=4时,溶液中c(HFeO4-)/c(H2FeO4)=1.2D. pH=2时,溶液中含铁粒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H2FeO4)c(H3FeO4+)c(HFeO4-)3、常温下取0.1mol/L的NaA和NaB 两种盐溶液各1L,分别通入0.02mol CO2,发生如下反应:NaA+CO2+H2OHA+NaHCO3、2NaB+CO2+H2O2HB+N2CO3。HA和HB 的1L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L时可能有如图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是HA,M是HBB. 常温下pH: NaA 溶液>NaB 溶液C. 对于c(R-)/c(HR)·c(OH-)的值(R代表

45、A或B),一定存在HA>HBD 若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 的NaA和E HA 的混合溶液的pH>7,则c(A-)>c(HA)4、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体积均为V0的NaX、NaY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已知pOH=-lgc(OH-),pOH 与lg(V/V0)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Kh(NaY)=10-6B. HX、HY都是弱酸,且Ka(HX)<Ka(HY)C. lg(V/V0)=3时,NaX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大于NaY溶液D. 向稀释前的两溶液中分别加盐酸至pH=7时,c(X-)=c(Y-)5、室温下,1mol

46、83;L-l的某二元酸H2A溶液中,存在的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H2A的电离方程式为:H2A=H+HA- HA-A2-+H+B. 室温下,电离平衡HA-A2-+H+的平衡常数Ka=10-3。C. 等物质的量浓度NaHA和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HA-)>c(A2-)D. 在Na2A溶液中存在c(Na+)=2c(A2-)+2c(HA-)6、利用电导率传感器可绘制电导率曲线图,下图为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10mL0.lmol/L盐酸过程中的电导率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电导率传

47、感器能用于判断酸碱中和滴定的终点B. a、b、c 点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a>b>cC. d点所示溶液中存在:c(Cl-) +c(OH-) =c(H+) +c(Na+)D. C点电导率最小是因为此时溶液中导电微粒数目最少7、常温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1、体积均为100 mL的两种一元酸HX、HY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固体,lg随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忽略加入NaOH固体导致溶液温度与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1B. b点时酸碱恰好完全中和C. c点溶液中:c(Y)>

48、;c(HY)D. HX、HY均为弱酸且酸性HX>HY8、柠檬酸(用HR 表示)是一种高效除垢剂,现用一定浓度的柠檬酸溶液去除水垢,溶液中H3R、H2R-、HR2-、R3-的含量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3R的第二步电离常数Ka2(H3R)的数量级为10-4B. pH=6时,c(R3-)=c(HR2-)>c(H+)>c(OH-)C. Na2HR溶液中HR2-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D. pH=4时,c(H+)=c(H2R-)+2c(HR2-)+c(OH-)9、已知:常温下,H2CO3 Ka1=4.2×10-7,Ka2=5.6×10-11;某

49、二元酸H2R及其钠盐的溶液中,H2R、HR-、R2-分别在三者中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a)随溶液pH 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在pH=4.4 的溶液中:3c(HR-)=c(Na+)+c(H+)-c(OH-)B. 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H2R溶液,发生反应:2CO32-+H2R=2HCO3-+R2-C. 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 溶液与H2R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D. 在pH=3 的溶液中,三种微粒的浓度满足关系式: c(R2-)c(H2R)/c(HR-)2=10-3.110、H2RO3是一种二元酸,常温下,用1L 1 mol·L-1 Na2RO3

50、溶液吸收RO2气体,溶液的pH随RO2气体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点溶液中2c(Na+)<3c(RO32-)B. 常温下,NaHRO3溶液中c(HRO3-)>c(RO32-)>c(H2RO3)C. 向b点溶液中加水可使溶液的pH由6.2升高到8.0D. 当吸收RO2的溶液呈中性时c(Na+)=2c(RO32-)+2c(HRO3-)11、常温下。向20.00mL0.1mol/LHA溶液中滴入0.1mol/LNaOH溶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lgc水(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常温下,Ka(HA)约为10-5B. M、P两点溶液对应的pH=7C. b=20.00D. M点后溶液中均存在c(Na+)>c(A-)12、若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其表达式为:。室温下,实验室里用0.1mol/L的盐酸溶液滴定10mL 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