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鼻前庭炎 鼻前庭炎是发生在鼻前庭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一、病因 1、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变应性鼻炎等鼻分泌物的刺激。 2、长期有害粉尘刺激。 3、鼻腔异物、鼻腔及鼻窦肿瘤、鼻内特种传染性疾病等的分泌物刺激。 4、其他。挖鼻或摩擦致鼻前庭皮肤损伤继发感染等。 二、临床表现 炎症以鼻前庭外侧部明显,可为单侧或双侧。 急性期: 患者感鼻前庭处疼痛,尤以擤鼻或挖鼻明显。 检查见鼻前庭处皮肤弥漫性红肿,触痛,严重的出现鼻前庭皮肤皲裂及浅表糜烂,表面可覆有痂皮;重者可扩散至上唇皮肤。 慢性期: 患者感觉鼻前庭皮肤发痒,干燥,灼热,有异物感。 检查见鼻前庭鼻毛稀少,局部皮肤增厚,甚至结
2、痂或皲裂,揭除痂皮后可有小出血创面。 三、诊断 依据临床表现,即可做出诊断。 应与鼻前庭湿疹相鉴别。 四、治疗 1、去除病因。 2、急性期: 温热生理盐水或硼酸液热湿敷。 外用抗生素软膏。 理疗(红外线照射,促进炎症消退)。 炎症较重,可全身应用抗生素。 3、慢性期: 用3%双氧水清除痂皮和脓液,再涂以1%黄降汞软膏或5%白降汞软膏。如渗出较多,可用5%氧化锌软膏。 4、皮肤糜烂或皲裂处: 涂10%硝酸银,再涂抗生素软膏。鼻疖 鼻疖是鼻前庭或鼻尖部的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 一. .病因 1.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2.外伤:挖鼻、拔鼻毛致鼻前庭皮肤损伤 3.继发于鼻前庭
3、炎 4.机体抵抗力低时:如糖尿病 二. .临床表现 可出现全身不适或伴低热,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等化脓性炎症。 发病初期,鼻前庭内出现丘状隆起,周围组织因浸润发硬、发红,局部跳痛,检查时触痛明显。 疖肿成熟后,丘状隆起顶部出现黄色脓点,继而破溃,脓液流出,疼痛随之减轻。 疖肿一般为单个发病,糖尿病或抵抗力下降者可多个发病。疖肿一般在一周内自行破溃而愈。 病情严重者可引起上唇和面颊部蜂窝组织炎,表现为同侧上唇、面颊和下睑红肿热痛等。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与鼻前庭炎、鼻部丹毒、鼻前庭皲裂、鼻前庭脓胞疮鉴别。 四.并发症 1.鼻翼或鼻尖部软骨膜炎 2.颊部及上唇蜂窝组织炎 3.眼蜂窝织炎 4.海
4、绵窦栓塞 又称“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鼻疖发生在“危险三角”若处理不当,多因挤压而出现最严重的颅内并发症。表现为寒颤、高热、头剧痛、患侧眼睑及结膜水肿、眼球突出、固定、甚或失明,以及视乳头水肿等。若不及时治疗,12日后可发展到对侧,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或遗留眼或脑部后遗症。 五.治疗 1.疖肿未成熟者: 2.疖肿成熟者: 3.疖破溃后:局部清洁消毒;破口涂抗生素软膏 4.合并海绵窦感染者:足量抗生素,请眼科和神经内科医生会诊,协助治疗。理疗: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照射消炎止痛 涂1%白降汞、10%鱼石脂软膏促其成熟抗生素应用待其穿破促其破溃排脓:15%硝酸银腐蚀脓头,小吸引器头吸除脓液鼻 出 血鼻出
5、血 既是鼻腔、鼻窦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也是某些全身疾病或鼻腔、鼻窦邻近结构病变的症状之一。出血部位大多数在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利特尔区)。 一、病因 1、局部病因 (1)鼻和鼻窦外伤或医源性损伤 (2)鼻腔和鼻窦炎症 (3)鼻中隔病变 (4)肿瘤:恶性及良性肿瘤 2、全身病因 (1)急性发热性传染病 (2)心血管疾病 (3)血液病 a 凝血机制异常 b 血小板质或量异常 (4)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 (5)肝、肾等慢性疾病和风湿热 (6)中毒 (7)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8)内分泌失调 二、局部治疗 1、一般处理 坐位或半卧位,疑有休克者平卧低头位。嘱病人勿将血液咽下,必要时给予镇静
6、剂。 2、常用止血方法 (1)简易止血法:用于鼻中隔前下方,出血量少。 A 手指捏紧两侧鼻翼 1015分钟,同时冷敷。 B 收敛止血法:1%呋麻液或0.1%肾上腺素棉片 (2)烧灼法 :用于反复小量出血且能找到固定出血点者。 A 化学烧灼:30%50%硝酸银、10%30%三氯醋酸 B 电烧灼: C 其他:激光、微波、射频 (3)填塞法: 用于出血较剧、渗血面较大或出血部位不明确者。 A 鼻腔可吸收物填塞: 适用于血液病所致的出血。 B 鼻腔纱条填塞: 用于出血较剧、且出血部位尚不明确、或外伤致鼻粘膜较大撕裂的出血以及经上述止血无效者。 C 后鼻孔填塞: 用于鼻腔填塞未奏效者。 D 鼻腔或鼻咽部
7、气囊或水囊压迫 E止血敷料填塞 (4)血管结扎法:用于严重出血者。 (5)血管栓塞法:用于严重出血者。血管介入、造影术进行栓塞。 三、全身治疗 1、一般治疗 (1)镇静剂 (2)止血剂 (3)维生素 (4)鼻出血严重者须住院观察,注意失血量和可能出现的贫血或休克。对老年人应注意心肺脑功能,必要时给予吸氧。 (5)有贫血或休克者应纠正贫血或抗休克治疗。 2、特殊治疗 (1)鼻中隔前下方反复出血者,可局部注射硬化剂或行鼻中隔粘膜划痕,鼻中隔粘骨膜下剥离术。 (2)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用面部转移全层皮瓣行鼻中隔植皮成形术。 (3)因全身疾病引起者应请相应专科诊治。急性鼻炎 一、病因 二、病理
8、 三、临床表现 四、并发症 五、鉴别诊断 六、预防 七、治疗 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粘膜急性炎症性疾病。俗称“伤风”、“感冒”。四季均可发病,但冬季更多见。 一、病因 1、致病微生物:为病毒,可合并细菌感染。病毒最常见的是鼻病毒,其次是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柯萨奇病毒、粘液及副粘液病毒。病毒经飞沫传播,其次是通过被污染的物体及食物进入鼻腔或咽部。 2、诱因:即机体抵抗力下降。 (1)全身因素:受凉、过劳、烟酒过度、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失调或其他全身性慢性疾病。 (2)局部因素:鼻中隔偏曲、鼻腔慢性疾病、邻近的感染病灶。 二、病理 病变早期,鼻粘膜血管痉挛、腺体分泌减少 血
9、管扩张、粘膜充血、水肿、腺体及杯状细胞分泌增加、单核细胞和吞噬细胞浸润、纤毛及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继发细菌感染者中性粒细胞浸润。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13天,整个病程可分为3期。 1、前驱期: 数小时或12天。 症状:鼻内有干燥、灼热感,或异物感,痒感,少数病人眼结膜亦有异物感,患者畏寒,全身不适; 检查:鼻粘膜充血,发赤,干燥。 2、卡他期: 约27天。 症状:鼻塞,逐渐加重,频频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伴嗅觉减退,说话时闭塞性鼻音,还可以出现鼻出血。全身症状达高峰,如发热(大多为低热),倦怠,食欲减退,头疼等。小儿症状较成人重,多有高热,甚至惊厥,常出现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等。 检查:鼻
10、粘膜充血肿胀,总鼻道或鼻底有较多水样或粘液样分泌物。 3、恢复期: 症状:清鼻涕减少,逐渐变成粘液脓性,合并细菌感染时,鼻涕为脓性。全身症状逐渐减轻。如无并发症,710天后痊愈。而鼻粘膜的纤毛输送功能一般在8周左右方能完全恢复。 四、并发症 1、鼻窦炎 2、急性中耳炎 3、急性咽炎、喉炎、气管炎及支气管炎 4、鼻前庭炎 五、鉴别诊断 1、流感 全身症状重,如高热、头痛、寒颤、全身关节及肌肉酸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反而不明显。 2、变应性鼻炎 (1)症状: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发作呈阵发性,与接触变应原有关。无发热等全身症状。 (2)检查:鼻粘膜苍白水肿,皮肤过敏原实验,鼻腔分泌物涂片,特
11、异性IgE抗体测试有助诊断。 3、血管运动性鼻炎 症状与变应性鼻炎相似,发作突然,消退迅速,有明显诱因。 4、急性传染病 如麻疹、猩红热、百日咳等。除有鼻炎表现外,尚有本身疾病的表现,且全身症状重。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对病程的严密观察可鉴别。 5、鼻白喉 儿童要注意鉴别本病。有血涕,全身症状重,常并发咽白喉。 六、预防 1、增加抵抗力 2、避免感染七、治疗 以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同时注意预防并发症。 1、全身治疗 多饮水,清淡饮食,疏通大便,注意休息。 (1)发汗 早期应用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如生姜、红糖、葱白煎水热服,应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司匹林1片 tid,或康泰克1粒 bid。 (
12、2)中成药 速效感冒胶囊12粒 tid,或维C银翘片 2片 tid。 (3)全身应用抗生素 合并细菌感染或可以并发症时。 2、局部治疗 (1)血管收缩剂滴鼻 0.5%或1%呋麻液 (2)穴位针刺 如迎香、鼻通穴。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 是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以鼻粘膜肿胀、分泌增多、无明确致病微生物感染、病程持续数月以上或反复发作为特征。 一、病因 1、局部因素 (1)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未或彻底治疗。 (2)鼻腔及鼻窦慢性疾病:如慢性化脓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 (3)邻近感染性病灶。 (4)鼻腔用药不当或过久。 2、职业及环境因素 3、全身因素 (1)全身慢性疾病 : 如贫血、糖尿病、
13、风湿病、结核、心肝肾疾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慢性便秘等。 (2)营养不良:维生素A、C缺乏。 (3)内分泌疾病及失调: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后期、青春期。 4、其他因素 如烟酒嗜好,长期过度疲劳,免疫功能障碍,变应性鼻炎。 二、病理 1、慢性单纯性鼻炎 鼻粘膜深层动脉和静脉,特别是下鼻甲的海绵状血窦呈慢性扩张,通透性增加,血管和腺体周围有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粘液腺功能活跃,分泌增加。 2、慢性肥厚性鼻炎 早期:粘膜固有层动、静脉扩张,静脉和淋巴管周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静脉和淋巴管回流障碍,静脉通透性增加,粘膜固有层水肿。 晚期:粘膜、粘膜下层、甚至骨膜和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纤
14、维组织增生。以下鼻甲最明显,其前、后端和下端可呈结节状、桑椹状或分叶状肥厚,或发生息肉样变。中鼻甲前端和鼻中隔粘膜亦可发生。 三、临床类型 两者病因学基本相似,在病理学上无明显的界限,且常常有过渡类型。后者多由前者发展、转化而来。但临床表现不同,治疗不同。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鉴别要点症状与体征 慢性单纯性鼻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塞 间歇性,交替性 持续性鼻涕 略多,粘液性 多,粘液性或粘脓性,不易擤出嗅觉减退 不明显 可有闭塞性鼻音 无 有头痛,头昏 可有 常有咽干,咽痛 可有 常有耳鸣,耳闷 无 可有下鼻甲形态 粘膜肿胀,暗红色,粘膜肥厚,暗红色,表面不平, 表面光滑 呈结节状或桑椹
15、样,鼻甲骨大下鼻甲弹性 柔软,有弹性 硬实,无弹性对麻黄碱反应 有明显反应 小反应或无反应治疗 非手术 以手术为主 四、治疗(一)慢性单纯性鼻炎 根除病因,恢复鼻腔通气功能 1、病因治疗 找出全身和局部病因 2、局部治疗 (1)血管收缩剂滴鼻:0.5%1%呋麻液 (2)封闭疗法:迎香穴、鼻通穴 (3)针刺疗法:(二)慢性肥厚性鼻炎 1、保守治疗 2、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同慢性单纯性鼻炎下鼻甲硬化剂注射、激光、冷冻、 微波、射频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 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粘膜肿胀等为主要特点。本病分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 一、发病机制 I型变
16、态反应 变应原 特应性个体 IgE 介质细胞表面 相同变应原 变应原与IgE结合 介质细胞脱颗粒 介质释放 鼻痒、喷嚏 介质释放刺激感觉神经末梢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兴奋胆碱能神经鼻粘膜水肿中鼻甲息肉样变下鼻甲肥大鼻塞释放乙酰胆碱腺体分泌增加清涕 二、临床表现 1、鼻痒 2、喷嚏 呈阵发性 3、鼻涕 呈清水样 4、鼻塞 5、嗅觉减退 三、检查 1、鼻镜所见:常年者鼻粘膜可为苍白、充血或淡蓝色。季节性者鼻粘膜呈明显水肿。 2、特异性检查: (1)皮肤过敏原实验 (2)粘膜激发实验 (3)特异性IgE检测四、诊断 与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粒细胞增多性变应性鼻炎鉴别。 五、并发症 变应性鼻窦炎
17、、支气管哮喘、分泌性中耳炎 六、治疗 1、非特异性治疗: (1)糖皮质激素 (2)抗组胺药:扑尔敏、敏迪、息斯敏 (3)肥大细胞稳定剂:色甘酸钠 (4)减充血剂:1%强麻液 (5)抗胆碱药 (6)其他:下鼻甲冷冻、激光、射频、微波、手术等 2、特异性治疗: (1)避免与变应原接触 (2)免疫疗法萎缩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 是一种鼻粘膜萎缩或退行性变为其特征的慢性炎症。发展缓慢,病程长。女性青年病人相对较多。 本病特征为鼻粘膜萎缩、嗅觉减退或消失和鼻腔多量结痂形成,严重者鼻甲骨膜和骨质亦发生萎缩。粘膜萎缩性病变可向下发展到鼻咽、口咽、喉咽等处,亦有观点认为本病是全身性疾病的鼻部表现。 本病在发达国家
18、日益少见,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仍然较高。在我国,本病亦渐少见,但在贫困的山区和边远地区仍相对多见。 一、病因 1、原发性 (目前尚未清楚) (1)某些全身性慢性疾病的鼻部表现。 (2)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2、继发性 ( 目前已明确) (1)慢性鼻炎、鼻窦炎脓性分泌物的长期刺激。 (2)高浓度的有害粉尘、气体的长期刺激。 (3)多次或不适当鼻腔手术所致的鼻粘膜广泛损伤。 (4)鼻特殊传染病如结核、梅毒、麻风。 二、病理 早期粘膜仅呈慢性炎症改变,继而发展为进行性萎缩。 三、症状 1、鼻、咽干燥感 2、鼻塞 3、鼻出血 4、嗅觉丧失 5、恶臭 晚期和严重者脓痂中蛋白质腐败分解所致。故本病又称
19、臭鼻症。 6、头痛、头昏 四、检查 1、鼻梁宽平鞍鼻 2、鼻腔检查 : 鼻粘膜干燥,鼻甲缩小,大量灰绿色脓痂充填并有恶臭。若病变发展到鼻咽、口咽、喉咽部,亦有同样表现。 3、鼻腔分泌物培养: 常见臭鼻杆菌、白喉杆菌,伴非真正致病菌。 4、X线检查: 见鼻甲缩小,鼻腔增宽,鼻窦可发育不良。 五、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局部和全身综合疗法。 1、局部治疗 (1)鼻腔冲洗:温生理盐水、高锰酸钾溶液 (2)鼻内用药 滴鼻剂:复方薄荷油、清鱼甘油 1%链霉素 1%新斯的明涂抹粘膜 0.5%求偶二醇或乙烯雌酚油剂 50%葡萄糖 (3)手术治疗:鼻腔外侧壁内移术、前鼻孔闭合术、鼻腔粘骨膜下埋藏术。 2、全身治疗(1)维生素疗法(2)微量元素疗法 谢 谢!鼻疖 鼻疖是鼻前庭或鼻尖部的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 一. .病因 1.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2.外伤:挖鼻、拔鼻毛致鼻前庭皮肤损伤 3.继发于鼻前庭炎 4.机体抵抗力低时:如糖尿病 二. .临床表现 可出现全身不适或伴低热,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等化脓性炎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共享工位包合同范例
- 自学测试题及答案
- 音乐理论常考核心题及答案
- 俩兄弟合伙买房合同范例
- 60岁到期合同范例
- 保温砂浆施工合同范例
- 音乐理论考核总结题及答案
- 职场沟通中的礼仪与英语表达试题及答案
- 综合力测试题及答案
- 设计跨界合作在家具行业的探索试题及答案
- 运动员心理调适静疗小组工作计划
- 2025湖南建投集团春季校园招聘23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贷款合同授信协议
- 工程抗震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陕西延长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管理人才招聘真题
- 思政微课红色教育
- 2025年安徽省马鞍山花山公安分局辅警岗位招聘48人历年自考难、易点模拟试卷(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T-CNAS 12-2020 成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
- 储能与燃机协同调峰:集成压缩空气储能与燃煤系统的建模与热力学分析
- FSC-COC体系管理手册
- 手术部位标识国家标准(2023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