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劳动东路站为5号线一期工程的第六个站,位于万家丽路与东路十字交叉路口南侧,沿万家丽路南北向布置。西侧为万家丽高架桥、东北侧为公园、西北侧为圭塘河社区公园、西南侧为圭塘河沿线、东南侧为华菱新城地标。劳动东路站为岛式地下三层车站,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结构形式为公共区无柱单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车站全长177.4m、标准段宽度20.3m、基坑深度27.619m,本站共设置2个出入口通道,1个换乘通道;3个出入口、1个消防口(换乘通道)、1个预留出入口。劳动东路站为4、5号线的换乘车站,且为盾构站内过站提供条件。一、工程概况1.2、工程地质情况场地内地质自上而下依次为:沥青
2、混凝土、素填土、粉质粘土、圆砾、含砾粉质黏土、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二、施工工艺2.1、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劳动东路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1000mm地下连续墙,采用水下C35混凝土,冠梁尺寸为1000900mm,采用C30混凝土;由于本车站西侧连续墙及南北两端头部分连续墙处于万家丽高架桥翼缘板下,成槽采用冲击钻进行成孔施工,车站东侧及南北两端头部分连续墙采用1台液压成槽机和台冲击钻施工,对连续墙入岩段配备冲击钻机紧随成槽机施工,成孔过程中使用泥浆护壁;连续墙采取间隔成槽施工,连续墙间采用工字型钢连接;钢筋笼采用在施工现场进行加工、绑扎成型,整体钢筋笼吊装使用1台100t和1台70t的
3、履带吊车配合吊装放入到检验合格的槽段中,分节吊装采用两台50t汽车吊配合吊装放入到检验合格的槽段中;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利用两套导管同时、同步进行灌注。冠梁处沟槽采用放坡开挖至设计标高,人工用风镐将连续墙顶部混凝土凿除至冠梁设计底标高,用水泥砂浆抹面作为底模,连续墙主筋锚入冠梁。冠梁钢筋在加工场集中制作,运至现场人工绑扎;模板采用组合钢模,用脚手架钢管双根双向配合拉杆加固;采用商品砼,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砼浇筑后,上面覆盖土工布进行保湿养护。 二、工程概况2.2、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钢筋加工按以下顺序:先铺设横筋,再铺设纵向筋,并焊接牢固,焊接底层保护垫块,然后焊接中间桁架,再焊接上层
4、纵向筋中间联结筋和面层横向筋,然后焊接锁边筋,吊筋,最后焊接预埋件(同时焊接中间预埋件定位水平筋)及保护垫块,垫块(5mm厚钢板)在竖向按每2m设置一道,每个断面设置3块。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单元和数量1钢筋笼长度50钢尺量,每个钢筋笼检查上、中、下三处。2钢筋笼宽度203钢筋笼厚度0,-104竖向主筋间距10任取一断面,连续量取间距,取平均值作为一点,每个钢筋笼上测四点。5水平主筋间距206预埋件中心位置15抽查二、工程概况2.3、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吊装时需保证与高压铁塔的安全距离,在施工时由一台50t履带吊配合一台120t履带吊整体制作,分节吊装,共分四节,前三节固定长度8.4m
5、,最后一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节长。节与节之间用10mm钢板焊接连接,吊点设置在桁架筋上,事先进行检算,其中主吊吊住顶部,副吊住中间部位吊起,先使钢筋笼离开地面一定尺寸,然后主吊机升高,辅吊机配合使钢筋笼底端不接触或冲撞地面,直至主吊机将钢筋笼垂直吊起,这时由主吊机吊着钢筋笼运输、入槽、就位,用16的槽钢横放于导墙上将钢筋笼吊住,然后分别将其他三节钢筋笼按程序吊装过来,全部焊接完成后用履带吊将钢筋笼吊起稳定在设计标高位置,用16的槽钢稳定钢筋笼,之后将钢筋笼与导墙顶的预埋件焊连,防止其上浮。三、验收准备3.1.验收部位本次验收的地连墙里程为YDK26+979.815YDK26+984.815,
6、编号AW5,为标准段5m地连墙,墙厚1000mm。地面标高为41.59m,墙顶标高为40.1,墙底标高为8.837m,嵌固深度3m。钢筋笼长31.86m,钻孔深度33.063m。三、验收准备3.2、方案准备情况劳动东路站站围护结构施工方案劳动东路站测量方案劳动东路站试验检测方案劳动东路站钢筋笼吊装方案 均已报审完成三、验收准备3.3、测量情况我项目部已对地下连续墙平面位置及标高进行多次复测,复核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测量监理也对验收段进行复核,测量结果满足要求。三、验收准备3.3、人员到位情况序号序号工种工种人数人数备注备注序号序号工种工种人数人数 备注备注1 1管理人员管理人员8 8 6 6
7、铲车司机铲车司机1 1 2 2临建施工人员临建施工人员1010 7 7起重机司机起重机司机1010 3 3围护结构施工人员围护结构施工人员2828 8 8挖机司机挖机司机2 2 4 4电焊工电焊工9 9 9 9电工电工2 2 5 5司索工司索工1 1 合计合计 6161人人三、验收准备3.4、特种人员报验情况 所有人员均已报审序号序号工种工种人数人数备注备注 序号序号工种工种人数人数 备注备注1 1电焊工电焊工9 9 6 6电工电工2 2 2 2司索工司索工1 1 3 3铲车司机铲车司机1 1 4 4起重机司机起重机司机1010 5 5挖机司机挖机司机2 2 合计合计 2525人人三、验收准备
8、3.5、机械进场及报验情况 序号序号名称名称数量数量备注备注1 1成槽机成槽机1 1已报验已报验 2 2120120吨履带吊吨履带吊1 1已报验已报验 3 3冲击钻机冲击钻机4 4已报验已报验 4 4泥浆分离器泥浆分离器1 1已报验已报验 5 550t50t履带吊履带吊1 1已报验已报验 6 6挖机挖机1 1已报验已报验 7 7车丝机车丝机1 1已报验已报验 8 8切割机切割机1 1已报验已报验 9 9钢筋切断机钢筋切断机1 1已报验已报验1010电焊机电焊机7 7已报验已报验三、验收准备3.6、现场准备情况 现场临建设施已完成90%,满足现场施工需求三、验收准备3.6、现场准备情况 三、验收
9、准备3.6、现场准备情况 三、验收准备3.6、技术交底情况已对地连墙施工、钢筋笼制作进行了技术交底并进行了技术、安全、质量培训。 三、验收准备3.7、试验准备情况本次验收的地下连续墙筋笼材料规格分别为勾筋HPB30014、HRB40020、主筋HRB40022间距200mm、主筋HRB40025间距200mm、主筋HRB40032间距200mm。上述规格材料在监理见证下进行取样,取样数各1组,检验合格率100。钢筋笼主筋均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经工艺试验合格后进行连接,在监理见证下对连接接头进行取样,取样数各1组,检验合格率100。经测定,泥浆比重符合规定要求。钢筋原材、机械套筒、混凝土资质相关
10、资料已上报监理单位并批复。四、AW5连续墙设计参数编号AW5地下连续墙,为标准段5m地连墙,墙厚1000mm。地面标高为41.59m,墙顶标高为40.1,墙底标高为8.837m,嵌固深度3m。钢筋笼长31.86m,钻孔深度33.063m。钢筋笼纵向主筋为32和25间距200mm;水平钢筋采用22的钢筋间距200mm;剪刀筋为25的钢筋,桁架筋均为22的钢筋。四、AW5连续墙设计参数编号AW5地下连续墙,为标准段5m地连墙,墙厚1000mm。地面标高为41.59m,墙顶标高为40.1,墙底标高为8.837m,嵌固深度3m。钢筋笼长31.86m,钻孔深度33.063m。钢筋笼纵向主筋为32和25间距200mm;水平钢筋采用22的钢筋间距200mm;剪刀筋为25的钢筋,桁架筋均为22的钢筋。五、AW5连续墙桩现场施工情况AW5号连续墙已完成钻孔,正在清孔;钢筋笼已完成加工,导管水密性试验完成。五、AW5连续墙桩现场施工情况AW5号连续墙已完成钻孔,正在清孔;钢筋笼已完成加工,导管水密性试验完成。实验项目实验项目实测结果平均值实测结果平均值泥浆比重(g/cm)1.07沉渣厚度(mm)40垂直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语在供应链管理的应用技巧试题及答案
- 肖像摄影考试题及答案
- 电动汽车与智能家居的结合潜力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数学活跃思维试题及答案
- 必考工种考试题及答案
- 戏曲常识笔试题目及答案
- 电商平台上的客户服务管理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的改进策略试题及答案
- 教资面试题库试题及答案
- 股静脉穿刺的试题及答案
- GB/T 1633-2000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 GB/T 11032-202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 煤矿爆破工培训
- 液化石油气安全标签
- 水车租赁合同范本(3篇)
- 空港新城特勤消防站施工组织设计
-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竞赛卷
- 2022山东历史高考答题卡word版
- 中医医院儿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 Q∕SY 1143-2008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要求
- 大地构造学派及其构造单元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