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壤孔性、结构性与耕性土壤孔性、结构性与耕性 第一节、土壤孔性第一节、土壤孔性 土壤是极为复杂的多孔体,土壤孔隙土壤是极为复杂的多孔体,土壤孔隙的类型及其分布变化多端。不同的孔的类型及其分布变化多端。不同的孔隙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不同。隙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不同。 土壤孔隙:土壤孔隙:土壤中土粒或团聚体之间以及土壤中土粒或团聚体之间以及团聚体内部的空隙叫做土壤孔隙。团聚体内部的空隙叫做土壤孔隙。 土壤孔性:土壤孔性: 孔隙度(孔隙数量)孔隙度(孔隙数量) 决定土壤中水分空气的总量,是由土壤比重、容重计决定土壤中水分空气的总量,是由土壤比重、容重计算而来。算而来。孔隙类型(孔隙的大小及其比例)。孔隙
2、类型(孔隙的大小及其比例)。决定土壤中水分空气两相的比例,可以说明土壤的通气决定土壤中水分空气两相的比例,可以说明土壤的通气透水性,以及蓄水保水性。透水性,以及蓄水保水性。一、土壤的一、土壤的比重比重(土壤相对密度)(土壤相对密度)和容重和容重 (一)土壤比重(一)土壤比重 土壤比重是指单位体积土粒(不包括孔隙)土壤比重是指单位体积土粒(不包括孔隙)的烘干重与的烘干重与4 40 0C C时同体积水重之比。时同体积水重之比。 土壤比重数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土壤矿物土壤比重数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土壤矿物质,不同矿物的比重不同(见表)。质,不同矿物的比重不同(见表)。 通常可以取通常可以取2.652
3、.65作为土壤比重的近似值。作为土壤比重的近似值。( (一般土壤有机质的比重为一般土壤有机质的比重为1.25-1.401.25-1.40。由于表层土。由于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多,其比重通常都低于心土及底壤有机质含量较多,其比重通常都低于心土及底土层。土层。) ) (二)土壤容重(二)土壤容重 土壤容重指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包土壤容重指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包括孔隙在内的原状土)的烘干重,括孔隙在内的原状土)的烘干重,g/cmg/cm3 3。 曾称土壤假比重。曾称土壤假比重。 它的数值总是小于土壤密度,两者的质量它的数值总是小于土壤密度,两者的质量均以均以105105110110下烘干
4、土计。下烘干土计。 容重小,表明土壤疏松多孔;容重大则表容重小,表明土壤疏松多孔;容重大则表明土壤紧实板结。明土壤紧实板结。 土壤容重与质地、有机质含量、结构性以土壤容重与质地、有机质含量、结构性以及耕作管理有关。及耕作管理有关。 各种作物对土壤容重的要求不太一样,对各种作物对土壤容重的要求不太一样,对大部分旱作来说,大部分旱作来说,1.1-1.31.1-1.3g/cmg/cm3 3比较合适。比较合适。 土壤容重值多介于土壤容重值多介于1.0-1.51.0-1.5克克/ /厘米厘米3 3范围内范围内, , 夯实的土壤容重则可高达夯实的土壤容重则可高达1.8-2.01.8-2.0克克/ /厘米厘
5、米3 3土壤容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数据,其用途土壤容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数据,其用途有以下几个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 、计算孔隙度,、计算孔隙度, 、反应土壤松紧状况、反应土壤松紧状况 1.11.31.11.3较疏松,较疏松,1.51.5以上紧实,以上紧实, 、利用它计算土壤重量、水分、养分、盐分含量。、利用它计算土壤重量、水分、养分、盐分含量。 例已知土壤容重为例已知土壤容重为1.151.15g/cmg/cm3 3,求亩(求亩(666.7666.7m m2 2)耕层耕层0-0-2020cmcm土壤土重。解:土壤土重。解:666.7666.70.20.21.15=1531.15=153t=
6、153000 t=153000 kgkg因此过去常说每亩耕层土壤约因此过去常说每亩耕层土壤约3030万斤,即每公顷耕层万斤,即每公顷耕层土重土重225225万万kgkg。 例如:例如: 上例中的土壤耕层,现有土壤含水量上例中的土壤耕层,现有土壤含水量5%5%,要求灌水后达到要求灌水后达到25%25%,则每公顷的灌水定额,则每公顷的灌水定额为多少?为多少? 225225万万kgXkgX(25%-5%25%-5%)=45=45万万kg=450kg=450吨吨 又如,又如,某耕层土壤全氮量为某耕层土壤全氮量为0.05%0.05%,则每公,则每公顷耕层土壤全氮量为:顷耕层土壤全氮量为: 2250000
7、kgX0.05%=1125kg2250000kgX0.05%=1125kg二、土壤孔性二、土壤孔性小小 孔孔 隙隙大大 孔孔 隙隙(一)土壤的孔隙度和孔隙比(一)土壤的孔隙度和孔隙比-数量指标数量指标1 1、土壤孔隙度(孔度)、土壤孔隙度(孔度) 土壤中孔隙容积占整个土壤容积的百分数。土壤中孔隙容积占整个土壤容积的百分数。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总孔隙度= =孔隙容积孔隙容积/ /土壤容积土壤容积100% 100% 土壤孔度可以从比重和容重计算而得:土壤孔度可以从比重和容重计算而得:土壤孔度(土壤孔度(% %)= =(1-1-容重容重/ /比重)比重)* *100%100%举例:举例:某土壤耕层容重为
8、某土壤耕层容重为1.33g/cm3,土壤相对密度,土壤相对密度为为2.65,求该土壤的总孔隙度?,求该土壤的总孔隙度? 将上述参数代入公式即得:将上述参数代入公式即得: 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总孔隙度=(1-1.33/2.65) 100% =50%=50% 土壤孔度大,表明土壤比较疏松;粘质土土壤孔度大,表明土壤比较疏松;粘质土壤总孔度比砂质土壤大;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总孔度比砂质土壤大;富含有机质的土壤的孔度也比较高。壤的孔度也比较高。 旱地耕层旱地耕层50-56%50-56%为宜;一般砂土为宜;一般砂土30%-45%30%-45%,壤土壤土40%-50%40%-50%,粘土,粘土45%-60%45%
9、-60%。2 2、土壤孔隙比、土壤孔隙比 土壤孔隙容积与土粒容积之比,称为土壤孔隙容积与土粒容积之比,称为土壤孔隙比。其值为土壤孔隙比。其值为1 1或稍大于或稍大于1 1为好。为好。 土壤孔隙比土壤孔隙比= =孔隙容积孔隙容积/ /土粒容积土粒容积 = =孔度孔度/1-/1-孔度孔度 例如:某土壤孔度为例如:某土壤孔度为55%55%,土粒占,土粒占45%45%,则其孔隙比则其孔隙比=0.55/0.45=1.12=0.55/0.45=1.12( (二二) ) 土壤孔隙分级土壤孔隙分级- -质量指标质量指标1 1、土壤孔径的表示方法、土壤孔径的表示方法( (当量孔径当量孔径) ) 相当于一定的土壤
10、水吸力的孔径,单位相当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的孔径,单位为毫米。也称有效孔径。为毫米。也称有效孔径。计算公式如下:计算公式如下:d=3/Td=3/Td d:当量孔径(当量孔径(mmmm)T T:土壤水吸力(土壤水吸力(100Pa100Pa或或hPahPa或毫巴)或毫巴)从公式可以看出,当量孔径与土壤水吸力成反比,从公式可以看出,当量孔径与土壤水吸力成反比,孔隙越小,则土壤水吸力越大。孔隙越小,则土壤水吸力越大。 每一当量孔径与一定的水吸力相对应每一当量孔径与一定的水吸力相对应。 例如:当水吸力为例如:当水吸力为1010毫巴时,当量孔径毫巴时,当量孔径为为0.30.3毫米。毫米。 也就是说,此时土壤
11、中的水份保持在小也就是说,此时土壤中的水份保持在小于于0.30.3毫米以下的孔隙中毫米以下的孔隙中, ,大于大于0.30.3毫米的毫米的孔隙中没有水。孔隙中没有水。2、孔隙的分级、孔隙的分级(1 1)非活性孔隙)非活性孔隙( d1.5bard1.5bar)l 又称无效孔、束缚水孔,孔隙中充满吸附水。这些水份难运动,对植物无又称无效孔、束缚水孔,孔隙中充满吸附水。这些水份难运动,对植物无效,不能通气。效,不能通气。l 这是土壤中最细微的孔隙,根毛和微生物不能进入此孔隙,因此其中的养这是土壤中最细微的孔隙,根毛和微生物不能进入此孔隙,因此其中的养分和水分难以被植物利用,对作物生长来说,非活性孔度愈
12、小愈好。分和水分难以被植物利用,对作物生长来说,非活性孔度愈小愈好。 (3) (3) 通气孔隙通气孔隙( d 0.02mm d 0.02mm T 150mbar T 0.2 mm 0.2 mm的粗孔植物的细根可伸入其中;的粗孔植物的细根可伸入其中;0.02-0.2 mm0.02-0.2 mm的中孔是原生动物、的中孔是原生动物、真菌和根毛的栖身地。真菌和根毛的栖身地。l 旱地耕层土壤通气孔隙度在旱地耕层土壤通气孔隙度在10-20%10-20%为佳。为佳。(2 2)毛管孔隙毛管孔隙(d=0.002-0.02mm T=1.5bard=0.002-0.02mm T=1.5bar150mbar150mb
13、ar)l 土壤中毛管水所占据的孔隙,也称贮水孔隙。植物细根、原生动物和真菌不土壤中毛管水所占据的孔隙,也称贮水孔隙。植物细根、原生动物和真菌不能进入毛管孔隙中,但根毛和细菌可在其中生活。能进入毛管孔隙中,但根毛和细菌可在其中生活。l 在保证良好通气性的前提下,毛管孔隙度愈大愈好。在保证良好通气性的前提下,毛管孔隙度愈大愈好。l 是对植物最有效的水分。是对植物最有效的水分。3. 3.土壤的分级孔度土壤的分级孔度 土壤总孔度(土壤总孔度(% %)= =非活性孔度(非活性孔度(% %)+ +毛毛 管孔度(管孔度(% %)+ +通气孔度(通气孔度(% %) 其中:其中: 非活性孔度(非活性孔度(% %
14、)= =非活性孔容积非活性孔容积/ /土壤容积土壤容积 毛管孔度(毛管孔度(% %)= =毛管孔容积毛管孔容积/ /土壤容积土壤容积 通气孔度(通气孔度(% %)= =通气孔容积通气孔容积/ /土壤容积土壤容积 土壤吸足毛管水而排除重力水的条件下(土壤吸足毛管水而排除重力水的条件下(即在即在田间持水量时田间持水量时), ,三种孔度依次代表土壤中的三种孔度依次代表土壤中的无效水、有效水(毛管水)、空气。无效水、有效水(毛管水)、空气。 毛管孔度(毛管孔度(% %)= =(田间持水量(田间持水量- -凋萎含水量)凋萎含水量) 容重容重 100%100%疏松排列疏松排列紧密排列紧密排列47.46%2
15、4.51%孔隙度孔隙度土壤孔度的计算土壤孔度的计算n 利用土壤容重和土壤密度:量利用土壤容重和土壤密度:量n 利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质利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质n 薄片观察(土壤微形态)薄片观察(土壤微形态) -偏振光显微镜偏振光显微镜4 4、土壤三相组成的计算、土壤三相组成的计算1.1.土壤的固相率土壤的固相率=1=1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度2.2.土壤液相率(容积含水率)土壤液相率(容积含水率)= =土壤含水量(质量土壤含水量(质量% %)土壤容重土壤容重3.3.土壤气相率土壤气相率= =土壤孔隙度土壤容积含水率土壤孔隙度土壤容积含水率5.5.土壤三相比土壤三相比= =固相率液相率气相率固相率液
16、相率气相率适宜旱地土壤要求固相率适宜旱地土壤要求固相率50% 50% (50% (壤土壤土和粘土)和粘土), ,容积含水量在容积含水量在252530%30%之间,气相率之间,气相率1 15%20%5%20%,土体还应,土体还应“上虚下实上虚下实”。(三)、影响土壤孔性的因素(三)、影响土壤孔性的因素1 1、土壤质地、土壤质地 粘土粘土的总孔度大的总孔度大, ,在在454560%60%之间之间,以毛管和,以毛管和 非活性孔隙为主。非活性孔隙为主。 砂土砂土总孔度小总孔度小, ,在在333345%45% ,以通气孔隙为主。,以通气孔隙为主。 壤土壤土总孔度居中总孔度居中, ,在在454552%52
17、% ,大小比例协调,大小比例协调,水气关系较协调。水气关系较协调。土壤质地与孔隙状况的关系(华北平原)土壤质地与孔隙状况的关系(华北平原)质地质地比重比重容重容重孔度孔度无效无效孔度孔度毛管毛管孔度孔度无效孔度无效孔度+ +毛管孔度毛管孔度通气通气孔度孔度紧砂土紧砂土砂壤土砂壤土轻壤土轻壤土中壤土中壤土重壤土重壤土轻粘土轻粘土中粘土中粘土重粘土重粘土2.692.732.692.722.702.742.702.742.702.742.732.782.732.782.732.781.451.461.371.541.401.521.401.551.381.541.351.441.301.451.32
18、1.4038464650434943494349485248524852-47510612715151419-334230412840253930372636-3640404640464046404645524552485228282637251426042 2、土壤松紧度:、土壤松紧度: 土壤疏松,总孔度高;土壤疏松,总孔度高; 土壤紧实,总孔度低。土壤紧实,总孔度低。3 3、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多的土壤易形成团粒结构而孔度较高。有机质多的土壤易形成团粒结构而孔度较高。 一般说来。土壤的非活性孔隙越少越好。一般说来。土壤的非活性孔隙越少越好。1 1、总孔度适宜,一般、总孔度适宜,一
19、般旱地土壤旱地土壤,总孔隙度应,总孔隙度应 50%50%或稍高或稍高因此,在评价其生产意义时,因此,在评价其生产意义时,孔隙分布比孔隙度孔隙分布比孔隙度更更为重要。为重要。2 2、各级孔隙搭配适宜,、各级孔隙搭配适宜, 50%50%总孔隙度前提下,空气孔隙度总孔隙度前提下,空气孔隙度10%10%,一般为,一般为15-20%15-20% 无效孔隙尽量减少,毛管孔隙尽量增加。这样的无效孔隙尽量减少,毛管孔隙尽量增加。这样的孔隙分布才能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孔隙分布才能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3 3、上虚下实,上粗下细,、上虚下实,上粗下细,保水保肥、托水托肥保水保肥、托水托肥(四)、土壤孔性的评价(四)
20、、土壤孔性的评价土壤孔性与作物生长土壤孔性与作物生长 适于作物生长发育的土壤孔性指标适于作物生长发育的土壤孔性指标 孔度孔度 通气孔度通气孔度旱地旱地 50-56% 8-10%(15-20更好)更好) 土体内土体内 上虚下实上虚下实 30cm耕层:耕层: 上部(上部(0-15cm)55% 15-20% 下部(下部(15-30 cm)50% 10%上虚上虚:有利于通气,透水和种子萌发破土:有利于通气,透水和种子萌发破土下实下实:有利于保水肥和扎稳根系:有利于保水肥和扎稳根系“上虚下实上虚下实”是相对而言,下层必须保证一定孔度,有是相对而言,下层必须保证一定孔度,有利于根系伸展,扩大觅水觅肥空间,
21、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利于根系伸展,扩大觅水觅肥空间,有利于微生物活动,有利于土壤排水等。有利于土壤排水等。(五)土壤孔性调节(五)土壤孔性调节1 1、改良土壤质地状况、改良土壤质地状况2 2、建立良好的土壤结构体、建立良好的土壤结构体3 3、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4 4、加强土壤有效管理、加强土壤有效管理 增施增施22.5t/hm22.5t/hm2 2有机肥,总孔隙度有机肥,总孔隙度35.4%35.4%上升为上升为38.7% 38.7% 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23.4%23.4%上升为上升为28.7%28.7%第二节、土壤结构性第二节、土壤结构性 一、土壤结构性的概念土壤结
22、构性的概念 土壤结构体土壤结构体是指土壤中的土粒相互黏结团聚是指土壤中的土粒相互黏结团聚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聚合体称之为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聚合体称之为土壤土壤结构体。结构体。 土壤结构性土壤结构性是指土体中土壤结构体的大小、是指土体中土壤结构体的大小、形状及其排列情况。形状及其排列情况。 二、土壤结构体的类型及其特性土壤结构体的类型及其特性 1 1、似立方体型、似立方体型(块状或核状结构体)(块状或核状结构体) 2 2、条柱形、条柱形(柱状或棱柱状)(柱状或棱柱状) 3 3、扁平型、扁平型(片状或鳞片状结构体)(片状或鳞片状结构体) 4 4、团粒结构体、团粒结构体土壤结构体土壤结构体1
23、1、似立方体型、似立方体型块状结构:块状结构: 近立方体形,长、宽、高三轴大致相等,外形近立方体形,长、宽、高三轴大致相等,外形不规则,边面一般不明显,内部紧实,多出现不规则,边面一般不明显,内部紧实,多出现于有机质含量低,耕性不良的粘质土壤中。农于有机质含量低,耕性不良的粘质土壤中。农民称民称“坷垃坷垃”。坷垃坷垃 核状结构核状结构: (轴长(轴长0.5-1.5cm0.5-1.5cm) 近立方体形,边面棱角明显,近立方体形,边面棱角明显,核状结构表面核状结构表面有褐色胶膜,由石灰质铁质胶膜胶结而成,有褐色胶膜,由石灰质铁质胶膜胶结而成,常常出现于缺乏有机质的心、底土中,出现于缺乏有机质的心、
24、底土中,农民称之为农民称之为“蒜瓣土蒜瓣土” 比块状结构小,内部十分紧实。比块状结构小,内部十分紧实。蒜瓣土蒜瓣土l 柱状结构体l 棱柱状结构体立土立土2 2、条柱型2 2、条柱型 纵轴远大于横轴,在土体中直立。纵轴远大于横轴,在土体中直立。 棱角不明显的称为柱状结构体。棱角不明显的称为柱状结构体。 常出现于半干旱地带的心土和底土中,以碱常出现于半干旱地带的心土和底土中,以碱土中最为典型。土中最为典型。 棱角明显的称为棱柱状结构体棱角明显的称为棱柱状结构体。常出现于干。常出现于干湿交替的心土层中(如水稻土)。湿交替的心土层中(如水稻土)。 此类结构体内部紧实,无效孔隙多,通气不此类结构体内部紧
25、实,无效孔隙多,通气不良,但结构体之间的裂隙会漏水漏肥。良,但结构体之间的裂隙会漏水漏肥。l 片状结构体l 鳞片状结构体卧土、卧土、平搓土平搓土3 3、扁平型(薄片型) 横轴大于纵轴,呈扁平状,横轴大于纵轴,呈扁平状,常出现在森林土常出现在森林土壤的灰化层和老耕地的犁底层中。壤的灰化层和老耕地的犁底层中。雨后或灌雨后或灌水后形成的地表结壳和板结也属于此类。水后形成的地表结壳和板结也属于此类。 此结构体不利于通气透水,会阻碍种子发芽此结构体不利于通气透水,会阻碍种子发芽幼苗出土,还加大水分蒸发。幼苗出土,还加大水分蒸发。灰化土的灰化层是典型的片状结构定义:定义:指土体上部,特别是亚表层中二氧化硅
26、相对富集,而二三氧化物相对减少的过程。发生区域:发生区域:主要发生在寒带、寒温带针叶林下。机制:机制:是酸性较强的富里酸和其他有机酸对铁、锰还原及螯合淋溶作用。p团粒结构是指近似球形,疏松多孔的小团聚体,其直径约为0.25-10mm。粒径0.25mm以下的,称微团粒。p生产中最理想的团粒结构粒径为2-3mm,是一种较好的土壤结构类型。4、团粒结构体l 团粒结构: 0.25-10mml 微团聚体:0.25mm蚂蚁蛋、蚂蚁蛋、米糁子米糁子4、团粒结构体不良结构体:不良结构体:块状、核状、柱状、棱柱状和片状结构体总孔隙度小,结构体内部主要是小的非活性孔隙,结构体之间大的通气孔隙,往往成为漏水漏肥的通
27、道。植物根系很难穿扎,干裂时常扯断根系。良好结构体良好结构体:团粒结构体不仅总孔隙度大,而且有多级孔隙,大小孔隙分配适当,兼有蓄水和通气的双重作用,团粒之间排列疏松易于耕作。孔隙性质是评价结构性重要指标,良好的土壤结构性应该是土壤总孔隙度大,大小孔隙的分配要适当。5、团粒结和非团粒结构比较1 1、土壤团粒结构形成过程、土壤团粒结构形成过程第一阶段第一阶段是由原生土粒(分散的单个土粒)黏结形成是由原生土粒(分散的单个土粒)黏结形成为初级的次生土粒(复粒)或较大的土体;为初级的次生土粒(复粒)或较大的土体;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则是由初级的复粒在各种胶结物的作用下进则是由初级的复粒在各种胶结物的作用下进
28、行团聚或由土粒粘结成的土体沿一定方向破裂而成。行团聚或由土粒粘结成的土体沿一定方向破裂而成。单个土粒单个土粒团聚体团聚体微团粒微团粒三、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及其特点三、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及其特点l 凝聚作用凝聚作用 单个细小土粒是胶体,它们相互碰撞时,当电荷斥单个细小土粒是胶体,它们相互碰撞时,当电荷斥力小于分子引力时就相互碰撞凝聚在一起。促进胶粒发生凝力小于分子引力时就相互碰撞凝聚在一起。促进胶粒发生凝聚作用的措施如下:聚作用的措施如下:(1 1)改变土壤中交换性阳离子种类)改变土壤中交换性阳离子种类各类交换性阳离子对胶体的凝聚力大小顺序是各类交换性阳离子对胶体的凝聚力大小顺序是FeFe3+3+A
29、lAl3+3+H H+ +CaCa2+2+MgMg2+2+NHNH4 4+ +K K+ +NaNa+ +土壤中加入多价阳离子促进不可逆土壤中加入多价阳离子促进不可逆凝聚作用的进行凝聚作用的进行(2 2)增加电介质浓度)增加电介质浓度 农业生产中采用耕翻晒田,冻垡等措施提农业生产中采用耕翻晒田,冻垡等措施提高土壤电介质浓度,促使粘粒相互凝聚形成团粒、微团粒结高土壤电介质浓度,促使粘粒相互凝聚形成团粒、微团粒结构。构。2、重点介绍几个重要作用、重点介绍几个重要作用l 水膜的粘结作用水膜的粘结作用粘粒表面一般带负电,粘粒表面一般带负电,粘粒表面的负电荷可吸引粘粒表面的负电荷可吸引极性水分子,定向排列
30、形成薄层水膜。相邻的极性水分子,定向排列形成薄层水膜。相邻的粘粒通过水膜而联结在一起。粘粒通过水膜而联结在一起。l 胶结剂的胶结作用:胶结剂的胶结作用:促进形成结构的胶结剂三类。促进形成结构的胶结剂三类。(1 1)无机胶体)无机胶体 铁、铝、锰氧化物和二氧化硅等铁、铝、锰氧化物和二氧化硅等,它们以胶膜包被于土粒表面,适量水分条件下,它们以胶膜包被于土粒表面,适量水分条件下,把土粒胶结在一起,通过脱水形成具有水稳性的把土粒胶结在一起,通过脱水形成具有水稳性的结构。一般形成不良结构体。结构。一般形成不良结构体。(2 2)粘粒)粘粒 本身是形成结构的物质基础又是胶结剂。本身是形成结构的物质基础又是胶结剂。(3 3)有机物质)有机物质 它们与粘粒结合形成有机无机复合它们与粘粒结合形成有机无机复合物,促进团粒结构形成,且稳定性强。物,促进团粒结构形成,且稳定性强。 根系切割作用:根的穿透性,分割挤压作用根系切割作用:根的穿透性,分割挤压作用 干湿交替作用:胶体物质的脱水程度及干湿交替作用:胶体物质的脱水程度及 速率不同,干缩程度不同。速率不同,干缩程度不同。冻融交替作用;冻融交替作用;土壤耕作作用;土壤耕作作用;土壤中的动物:蚯蚓土壤中的动物:蚯蚓 昆虫、蚂蚁等。昆虫、蚂蚁等。l 成型动力(外力作用)成型动力(外力作用)因此,我们总结出团粒结构形成的必备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济南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 高速铁路运输
- 高速路机电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高速收费站文明服务课件
- 松材线虫病防治服务投标方案
- siyb考试题及答案
- 电网技术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电缆加工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电站防雷装置知识培训课件
- 电的基本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新版学校班主任工作手册模板
-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英文复试模板
- 国家公祭日成品课件
- 新项目方法能力验证报告(固定污染源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
- DL-T+2081-2020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试验规程
- ISO9001设计变更管理程序
- 八年级下册英语补全对话及答案
- 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 大便失禁课件
- (正式版)QBT 8003-2024 化妆品用原料 水杨酸
- 高中数学竞赛平面几何中几个重要定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