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二中十月测试历史试题(1)_第1页
鄂州市二中十月测试历史试题(1)_第2页
鄂州市二中十月测试历史试题(1)_第3页
鄂州市二中十月测试历史试题(1)_第4页
鄂州市二中十月测试历史试题(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鄂州市二中高三年级十月测试历史试题(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1 学者研究发现:春秋以上是大家族最盛的时期,战国时代渐渐衰微,汉代重新恢复,此后一直维持了两千年。导致大家族衰微,小家庭增多的原因不包括A小农经济发展 B宗法观念结束 C诸侯争霸影响 D各国变法推动2 清代考据学家章学诚校雠通义(雠,chóu,校对)中说:“后世文字,必溯源于六艺,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易掌太卜,书掌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颂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这段文字揭示的社会文化状况是 A学在官府 B有教无类 C私学兴起 D百家争鸣 3 战国时期,法家曾经有一个比喻:“

2、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这一比喻实质是主张 A保护物权 B舍利取义 C严刑峻法 D奖励军功4 唐朝官府纺织业以窦世伦画的内库瑞锦对雉斗羊翔凤游麟图作为样本,地方专供的织锦户也必须严格遵照官样,并禁止民间私自生产和销售。对这段材料的解读,以下正确的是 A唐朝重视官府纺织业的行业生产标准 B唐朝纺织业只为官府生产地位较特殊C纺织业在唐朝的财政中起决定性作用 D唐朝政府明确限制私人纺织业的发展5 新唐书卷八二十一宗诸子卷论赞:“自唐中叶,宗室子孙多在京师,幼者或不出阁,虽以国王之,实与匹夫不异,故无赫赫之过恶,亦不能为王室轩轾,运极不还,与唐俱殚。”此材料说明

3、唐中叶后A广泛实行分封制B皇室子孙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C皇位继承较稳固 D宗室未能起到拱卫王室的作用6 有人描述:汉口不仅为湖北一地之咽喉,云、贵、川、桂、湘诸地之货皆于此转输东下,成为当时天下“四聚”之一。此处有关汉口的描述,最可能的时代背景是A南朝偏安江南局势下的物资转输 B唐代的经济重心转移至长江流域C两宋时长江中游加速开发的结果 D明清长江中下游之间的经济分工7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4、A缺乏理性精神 B求善而不在存真 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D落后于西方国家8 十二铜表法的篇目依次为传唤、审理、索债、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追补及后五表的追补。这反映出该法的特点是A诸法合体、私法为主 B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消失 C体现了法的理性原则、平衡观念 D内容保守、形式主义色彩浓厚9“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确立这一方针的历史文献是A论联合政府 B论十大关系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5、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0有学者指出,除秦律外,历史上的法典都出自于儒者的手笔,这是中国法系的一大特色。学者是想说明A儒学的正统地位 B儒学的包容性 C儒学的积极作用 D儒学的局限性11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说:“西方的扩张促进了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和西方化。这些社会的政治领袖和知识领袖用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对西方的影响做出了回应:拒绝现代化和西方化;接受两者;接受前者,拒绝后者。”义和团运动中拳民选择的是哪种方式 A第一种 B第二种 C第三种D三种都不是12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内阁成立。据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本内阁即总统制下的内阁,临时大总统为国家元首

6、兼政府首脑。1916年4月21日政府组织令制定公布,中华民国第11任内阁以国务卿总理国务,各部总长皆为国务员,树立责任内阁先声。5月8日袁世凯改政事堂为国务院。 民国初年内阁及其政权组织形式更迭反复,但最终还是保留了民主共和政体。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全国人民的斗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C.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D.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13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

7、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14 某次会战后,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同胞书:“虽已被敌人占领,然其耗费时间五个月,死伤人数数十万,而其所得者若非焦土即为空城。继今以往,全面抗战到处发展,真正战争重新开始。”蒋介石所评价的这次会战是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15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战役名称中方统计日方统计平型关战役歼灭日军1000余人亡167人,伤94人武汉会战毙伤日军20万余人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徐州会战毙伤日军5万余人伤亡3.2万余

8、人百团大战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亡302人,伤1719人,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人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B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C西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 D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16余英时认为中国“上至朝廷的礼仪、典章、国家的组织与法律、社会礼俗,下至族规、家法、个人的行为规范的一切建制之中”都贯注了儒家的原则,而这一儒家建制整体的迅速崩溃始于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17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1905年,清廷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8年,清政府

9、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0年,清廷下诏将筹备立宪之九年期限缩短之五年;1911年,设立责任内阁,阁员共13人,汉人占4人,满人中皇族又占7人。清末“新政”的上述措施产生的影响是 A确立了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B巩固了满族贵族的政治统治C践行了百日维新的一些主张 D民族资产阶级得以进入政权核心18以下是某年毛泽东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发的电文:“(一)完全同意先打黄维;(二)望粟陈张遵刘陈邓部署,派必要兵力参加打黄维;(三)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四天以后,他在电报中指出:“第三阶段是解决徐(州)蚌(埠)两处之敌,夺取徐蚌。”与此材料相关的是A辽沈战役 B

10、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19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要求各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看一些主要参考文件:国别宪法苏俄(联)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中华民国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法国1946年宪法其它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A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B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C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 D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201689年,“民会国会”在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英国王位后,就有意把王冠连同拟好的权利宣言一同呈献给他们。自此,英国历史上出现了“双王共治

11、”的局面。议会此举暗示 A双王制衡,稳定政局 B依法行政,议会主权 C议会扶持,继位合法 D议会控权,王位虚悬21图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1957年3月25日签订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另一项条约成立欧洲原子能联营。两个组织都于1958年1月1日行使职能11月14日16日12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要求团结起来,反对外部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在内部消除机会主义12月19日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C冷战格局中孕育着新的力量

12、D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开始出现22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该材料A阐述了阶级斗争学说 B体现了全球化思想C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D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的观点23“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意思是说:(在民主宪政的框架内)即使是两个魔鬼,也可以友好相处且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程度。这句格言形象典型地概括了民主宪政的基本特点,其关键核心是民主宪政可以A切实保障公民各项权利 B使人们友好相处 C将作恶减少到最低程度 D有效地限制

13、权力242002年,俄美两国签署美俄新战略关系联合宣言,宣布两国已成为“伙伴和朋友”以及全球反恐斗争中的“盟友”。中俄2001年签订中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条约,进一步提升了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此外,中欧、俄欧关系也都有了很大的进展。这可以印证哪一观点 A多极化趋势加强 B结伴而不结盟成为当前所有大国的共识 C多极化格局下大国合作意识增强 D国家与国家之间利益趋同二、主观题(本题共3道大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共52分。)25(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乾隆时期更调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编纂了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全编收书3500多种、79万多卷,总量达99亿字,几乎囊括了清

14、中叶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并在特定的视野中加以系统布勒,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最为庞大的典籍。所以,纪昀在进四库全书表中称四库全书具有“源流之大备”及“回归”的特质。清政府在修书的同时,也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目的的删削与篡改,对图书的禁毁确实是严厉的。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材料二 1751年,在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主持下开始编撰一部百科全书,全名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技艺详解辞典。参加撰稿的多达160人,其中有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自然科学家达朗贝、孔多塞,哲学家拉美特利、爱尔维修、霍尔巴赫,文学家博马舍,经济学家魁奈、杜尔阁等人。参加编撰的作者被人们尊称为“百科全书

15、派”。他们人数众多,影响极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百科全书的编写,既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又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 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二版)(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部著作的不同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这两部著作的不同影响。(10分)26(12分)以下是研究世界历史的一些信息:时间地区作者书籍记载的地理范围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地中海、多瑙河、波斯地区和北方草原前1世纪汉朝司马迁史记东起朝鲜,西到大夏、安息,不过是欧亚大陆的一半14世纪伊斯兰伊本·赫勒

16、敦阿拉伯人、波斯人、柏柏尔人史除伊斯兰传播地区外,周围地区不过是世界的外化而已15世纪末到16世纪早期威尼斯撒贝里克恩耐阿德把世界历史描述为一个世俗的世界18世纪法国伏尔泰风教通义撰述了欧亚非美民族国家的历史19世纪德国朗克世界历史以拉丁日耳曼民族为主题鸦片战争前后清朝林则徐魏源四洲志海国图志介绍了世界五大洲地区的历史地理情况 摘编自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总序据上述信息,评述研究历史视野的变化。(12分)(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总理各国事物衙门(1861年)外务部(1901年)人员组成设总理大臣(以军机大臣兼任)等设专

17、职大臣五人下设机构英(兼办奥匈及西洋各国)、法(兼办荷兰等三国)、俄(兼办日、蒙等)、美(兼办德、意等八国事务)、海防五股和司务厅、档案房。并设附属机构同文馆和总税务司办理外交事务的四司;掌编译、新闻及储才的机构;掌管文档及内部事务的机构职责通商事务,外交事务,贸易和边界事务及其他对外交涉事务条约的签订和履行,派遣和管理驻外大臣,保护外商、外侨和教士,办理各种贸易、关税、国债、铁路、邮政、工况、海防、边界以及留学、招工等一切对外事务根据中国历代中央官制史和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整理(1)依据材料比较归纳上述两个外事机构的不同。(9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外事机构的出现对近代中国社

18、会政治发展的影响。(6分)鄂州市二中高三年级九月测试历史试题(1)答题卡 姓名 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25.(25分)(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部著作的不同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这两部著作的不同影响。(10分) 26.(12分)据上述信息,评述研究历史视野的变化。(12分)(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 27.(15分)(1)依据材料比较归纳上述两个外事机构的不同。(9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外事机构的出现对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6分) 鄂州市二中高三年级十月测试历史试题(1)历史答案1-5:BAAAD 6-10:DAADA 11-15:ACBCD 16-20:DCBBB 21-24:CBDA25.(25分)(1)特点:四库全书:更加注重总结继承,体现了是清代学术集大成的趋势。百科全书强调创新,重视科技进步与理性启蒙思想的宣传。(6分)社会背景:四库全书:18世纪中后期,清朝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国力强盛;文化思想高度专制。百科全书: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启蒙运动兴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