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上海历史高考试题考点分布简表_第1页
2010、2011上海历史高考试题考点分布简表_第2页
2010、2011上海历史高考试题考点分布简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2011高考历史试卷考点分布简表(2011.6)一、客观题归类表册 别2010年2011年第一分册第7课希腊古典文化与第8课古代罗马政治制度:对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第12课封建制度与第二分册第10课东汉兴衰:两个庄园的共同点。第14课王权与教权:壁画中反映的两者关系是。第7课希腊古代文化:希罗多德第8课古代罗马政治制度;罗马共和国年代第12、13课封建制度、城市的复兴封建等级制、城市复兴第15课中世纪文化:巴黎大学的作用第二分册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经济革命的标志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青铜铭文中有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第5课同上:百家争鸣中唯一一家不战争民众一边,为君主谋政第15课

2、中外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由长安往西经历的国家、地区。第2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二里头文化遗址的直接价值第3课商朝与青铜文化:方国联盟关系第8课大统一帝国的重建:错误吸取教训跨度第二、第三分册:并存的少数民族第11课割据与分立:三国鼎立地图第三分册第19课多民族政权并立:年号指称皇帝,也可指事件(靖康之变)第19课:北宋地图的边界贸易地图判断第22课元朝统一:对西藏、台湾管辖机构。第2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诗人分布第25课康乾盛世(上):乾隆“十全武功”第27课明清对外贸易:朝贡贸易第四分册第2课民族国家形成:君主高兴的就是法律(专制君主)第6课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含义解读。第8课法国大革命:

3、乾隆准备派使团见路易十六而流产原因第17课明治维新:国富与民富的措施。第4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拜占庭学者作用第6课启蒙运动:伏尔泰思想运用事例第5课英国革命:君权神授与主权在民17课明治维新,第五册14课十月革命的两者不同的土地制度第1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的漫画第五分册第5课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研究近代西学东渐可查找的资料。第10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加第二分册第5课):砸烂与维护旧传统的时期。第12课大战爆发与过程:给漫画补充说明。第19课民国初年社会与政局:挽联中提及刺宋引起的历史事件。第28课罗斯福新政:用1945年英国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的目的(政府干预经济)第28课一幅曲线

4、图变化,反映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第30课绥靖政策:慕尼黑协定第7课戊戌变法:天演论的价值第7课戊戌变法:对康有为的评价说明?第1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只是休战的观点依据第20课新文化运动:青年人与民主科学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共成立的历史评价语句第23课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 关税自主权第28课罗斯福新政:带来政府开支大增第九单元二战:第一手材料判断第六分册第3课抗日战争胜利:中国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第18课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一五计划发展重工业的文字信息。第13课西欧一体化进程:用大事件到小事件的等次排列方法出题第22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真理标准讨论的直接结果(拨乱反正)第八单

5、元中国走向世界:重大外交事件时序。第2课正面战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远征军的纪念碑文第10课大国关系重组:苏联争霸退出史实第13课西欧一体化进程:一体化的特点第23课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25课初登国际舞台:万隆会议第七分册第2课宋明理学:宋朝伦理纲常新视角(万物本源)第5课儒家文化传播:伏尔泰风俗论获得儒家文化途径(传教士)第10课社会生活变迁:想象1913年大街上行人见面的举止是。第21课史学转型:梁启超新史学的宗旨第1课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己所不欲、第2课宋明理学:“致良知”(29题)第四单元上海历史变迁:材料(发昌、轮船招商局、二大、浦东开发)主题判断二、主观题归类表册 别2

6、010年2011年第一分册32题,苏格拉底案。从材料现象中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34题、关于汉穆拉比法典与罗马法的同一个案情不同的“两张判决书”(8分)第二分册33、曹墓之争。对曹墓的真假的两幅“质疑帖”进行命题。35题、西周、汉、唐三朝的玄关制度名称?简要评价汉、唐的选官制度?(12分)第三分册34、汉、唐、明、清的“皇权与相权”冲突,导致中央官制的变化情况,并归纳皇权集中的两种方式与作用。第四分册35、分散到整体。考了印第安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的地理方位;促成整体化形成的历史事件与影响39题、分析英国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对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看法(SOLO)?(共27分)(含高三现代化的世界进程)第五分册37、一份对外的“和约”。和约中提到的条约名称?和约中有哪些要求?如何看待这个和约?(SOLO)37题、签订天津条约的国家?护照内容中分析持照游历的弊端?(12分)38题、考“辛亥革命的小论文提纲”:考标题、第一层新政体取代就王朝史实、第二层旧人控制的史实、第三层史实中找出该层的观点。(11分)第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