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三中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哈尔滨三中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哈尔滨三中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哈尔滨三中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哈尔滨三中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哈尔滨三中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注意:图片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大小】一、现代文阅读(2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在世界范围持续发展,跨时空的全球性交流互动不断由经济、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全球文化一体化、世界文化趋同化、全球文化同质化等论调甚嚣尘上。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文化全球化,世界市场使得消费主义走向全球各个角落,而通信、交通和网络的超地域性加速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融合,让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最终走向趋同。事实上,文化既有时

2、代性又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处时代和固有文化传统,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伪命题。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同民族和国家融入世界市场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不同民族和国家经济发展、国家治理、民众生活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为维护自身利益,不同民族和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并相应实行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在这种不同民族和国家基于维护与发展自身利益而形成的世界格局中,连经济都很难趋同,就更谈不上所谓的文化趋同了。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民族文化是长期发展和积累起来的,是一个民族的

3、根脉。由于人口种族、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等存在差异,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造就了多元文化,而且每一种文化都具有无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承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共存,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实现生存发展、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否认这种差异,盲目推动趋同,不但会导致人们自我身份认同的弱化甚至消失,而且将导致民族文化衰落和国家衰亡。西方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实质是向全世界兜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一个人如果认同西方文化,就会更加乐于消费其商品、接受其制度规则。这有利于西方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正因如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

4、国家才不遗余力地向发展中国家推广自己的文化,企图让所谓的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消融在单一西方文化中,实现西方文化全球化。所谓“文化全球化”极具欺骗性,危害甚大。借助国际经济、科技、教育、影视、传媒、艺术等交流互动,西方国家不仅向发展中国家倾销物质商品,而且强力输出新闻报道、影视作品和图书读物等文化产品。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西方文化,甚至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级的文化样式,竭力学习模仿以求趋同,最终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我们应当认识到,西方国家鼓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全球渗透,以攫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当前,中国

5、等新兴市场国家走上发展快车道,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不同区域逐渐形成,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新态势。进入新时代,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廓清“文化全球化”的迷雾,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同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发展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有效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和扩张,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人民日报2018年03月14日07版,作者刘焕明,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经济、科技的全球化推动了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这是“文化全球化”产生的背景。B. “文化全

6、球化”将趋同、消融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它实际上是西方文化全球化。C. 通过交流互动输出物质、文化产品是 “文化全球化”的欺骗性和危害性的体现。D. 西方国家借助扩张垄断资本与渗透价值观鼓吹“文化全球化”,以攫取更多利益。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从产生背景、影响、本质、特征等方面对文化全球化这一伪命题作了细致的分析。B. 文章着重从经济与文化两个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并阐述文化全球化推行的欺骗性危害性。C. 文章采用道理论证与对比论证结合的方法,论证有力,逻辑严密,体现作者深度思考。D. 文章阐述了在西方文化全球化思想渗透下中国应持有的立场,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

7、议。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世界应是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如果以单一文化为取向,不能兼容反而消融其它文化,那将是灾难性的。B.当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风俗习惯时,这个民族等于失去了灵魂。C. 西方国家极力宣扬“文化全球化”是基于利益的驱使,并力图使它成为整个世界的共同尺度。D. 若我们能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自主性,则可以有效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扩张。(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北平陷落老舍天很热,而全国的人心都凉了,北平陷落!李四爷立在槐荫下,声音凄惨地对大家说:“预备下一块白布吧!

8、万一非挂旗不可,到时候用胭脂涂个红球就行!”说完话,他蹲在了地上,呆呆的看着一条绿槐虫儿。拉车的小崔,赤着背出来进去的乱晃。今天没法出车,而家里没有一粒米。晃了几次,他凑到李老夫妇的跟前:“四奶奶!您还得行行好哇!”李四爷没有抬头,还看着地上的绿虫儿。李四妈,不像平日那么哇啦哇啦的,用低微的声音回答:“待一会儿,我给你送二斤杂合面儿去!”“那敢情好!我这儿谢谢四奶奶啦!”小崔的声音也不很高。剃头匠孙七今天铺子都没开市,他在家中喝了两盅闷酒,脸红扑扑的走出来。借着点酒力,他想发发牢骚:“我恨日本鬼子!我等着,他们敢进咱们的小羊圈,我教他们知道我孙七的厉害!”六号没有人出来。小文夫妇照例现在该吊嗓

9、子,可是没敢出声。刘师傅在屋里用力地擦自己的一把单刀。头上已没有了飞机,城外已没有了炮声,一切静寂。只有响晴的天上似乎有一点什么波动,随人的脉搏轻跳,跳出一些金的星,白的光。亡国的晴寂!瑞宣,胖胖的,长得很像父亲。不论他穿着什么衣服,他的样子老是那么自然,大雅。这个文文雅雅的态度,在祁家是独一份儿。在他心境不好的时候,他像一片春阴,教谁也能放心不会有什么狂风暴雨。在他快活的时候,他也只有微笑,好像是笑他自己为什么要快活的样子。他很用功,对中国与欧西的文艺都有相当的认识。可惜他没机会,或财力,去到外国求深造。当下过雪后,他一定去上北海,爬到小白塔上,去看西山的雪峰。那白而远的山峰把他的思想引到极

10、远极远的地方去。赶到不得已得由塔上下来,他的心便由高山与野海收回来,而想到他对家庭与学校的责任。他没法卸去自己的人世间的责任而跑到理想的世界里去。于是,他顺手儿在路上给祖父与小顺儿买些点心,像个贤孙慈父那样婆婆妈妈的!好吧,既不能远走高飞,便回家招老小一笑吧!他的无可如何的笑纹又摆在他冻红了的脸上。今天,瑞宣失去了平日的沉静,也不想去掩饰。出了屋门,他仰头看看天,天是那么晴朗美丽,他知道自己还是在北平的青天底下。一低头,仿佛是被强烈的阳光闪的,眼前黑了一小会儿天还是那么晴蓝,而北平已不是中国人的了!他赶紧走回屋里去。今天,北平亡了,该怎么办?他能甩手一走吗?不能!不能!可是,不走便须在敌人脚底

11、下作亡国奴,他不能受!不能受!他想起文天祥,史可法,和许多许多的民族英雄,同时也想起杜甫在流离中的诗歌。老二还在屋中收听广播日本人的广播。老三在院中把脚跳起多高:“老二,你要不把它关上,我就用石头砸碎了它!”瑞宣一声没出的把老三拉到自己的屋中来。哥儿俩对愣了好大半天,都想说话,而不知从何处说起。屋里,院中,到处,都没有声响。天是那么晴,阳光是那么亮,可是整个的大城九门紧闭像晴光下的古墓!忽然的,远处有些声音,像从山上往下轱辘石头。“敌人的坦克车,在街上示威!”老三的嘴角上有点为阻拦嘴唇颤动的惨笑。老大又听了听。“对!坦克车!辆数很多!哼!”他咬住了嘴唇。最爱和平的中国的最爱和平的北平,带着它的

12、由历代的智慧与心血而建成的湖山,宫殿,坛社,寺宇,宅园,楼阁与九条彩龙的影壁,带着它的合抱的古柏,倒垂的翠柳,白玉石的桥梁,与四季的花草,带着它的最轻脆的语言,温美的礼貌,诚实的交易,徐缓的脚步,与唱给宫廷听的歌剧不为什么,不为什么,突然地被飞机与坦克强奸着它的天空与柏油路!“我得走!大哥!不能在这里作亡国奴!”“啊?”瑞宣的心还跟着坦克的声音往前走。“我得走!”瑞全重了一句。“走?上哪儿?”坦克的声音稍微小了一点。“上哪儿都好,就是不能在太阳旗下活着!”“我怎么走?难道叫这一家老小都”“太可惜了!你看,大哥,数一数,咱们国内像你这样受过高等教育,又有些本事的人,可有多少?”“我没办法!”老大

13、又叹了口气,“只好你去尽忠,我来尽孝了!”瑞全小声地说:“大哥!你要是这样,教我怎好走开呢?”瑞宣用手背把泪抹去。“你走你的,老三!要记住,永远记住,你家的老大并不是个没出息的人”他的嗓子里噎了几下,不能说下去。(选自四世同堂,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第二、三段写北平陷落时小羊圈胡同中各类人的反应,表现了人们低落、惶恐、兴奋、害怕、期待等各种各样的情绪,真实生动。B小说中的李四爷在日本人即将进城时呆呆看虫,已经开始谋划悬挂日本国旗,小崔来求粮他连头都没抬,可见其见风使舵,为人刻薄。C“最爱和平的中国”一段运用反复、拟人、夸张等修辞,突出北平

14、温和、友善却无辜受难的悲惨,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憎恨。D小说语言有明显的“京味儿”,如“绿槐虫儿”“杂合面儿”“那敢情好”等,带有北京独特的地域腔调,极富特色,令人印象深刻。5文中多次写到晴空阳光,请举两例分析其在小说中的作用。(4分)6请结合小说中三处画横线文字分析祁瑞宣的形象特点。(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7小题,26分)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终秘书郎。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晋卒,愈从丧出,不四日,汴军乱,乃去

15、。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剌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

16、行,众皆危之。元稹言:“韩愈可惜。”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愈至,廷凑严兵迓之,甲士陈廷。既坐,廷凑曰:“所以纷纷者,乃此士卒也。”愈大声曰:“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意同贼反邪?”语未终,士前奋曰:“先太师为国击朱滔,血衣犹在,此军何负,乃以为贼乎?”愈曰:“以为尔不记先太师也,若犹记之,固善。天宝以来,安禄山、史思明、李希烈等有子若孙在乎?亦有居官者乎?”众曰:“无。”愈曰:“田公以魏、博六州归朝廷,官中书令,父子受旗节;刘悟、李祐皆大镇。此尔军所共闻也。”众曰:“弘正刻,故此军不安。”愈曰:“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众欢曰:“善。”廷凑虑众变,疾麾使去。因曰

17、:“今欲廷凑何所为?”愈曰:“神策六军将如牛元翼者为不乏,但朝廷顾大体,不可弃之。公久围之,何也?”廷凑曰:“即出之。”愈曰:“若尔,则无事矣。”会元翼亦溃围出,延凑不追。愈归奏其语,帝大悦。(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有删节)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卒,嫂郑鞠之       鞠:养育,抚养      B未报而刺史罢    报:报答,报酬C愈言讦牾,罪之诚宜   罪:惩罚,治罪  

18、    D廷凑严兵迓之    迓:迎接,接待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后刺史恶之,按其狱  按:考查,研求  B愿少宽假,以来谏争。 假:宽容,宽恕C岂意同贼反邪        意:估计,料想  D廷凑虑众变,疾麾使去 麾:部下,手下9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相同的一项是(3分)A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19、0;        B持示宰相,将抵以死C以为尔不记先太师也                  D田公以魏、博六州归朝廷10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相同的一项是(3分)A四日,汴军乱,乃去            

20、60;     B愈闻恶之,乃上表C. 所以纷纷者,乃此士卒也               D此军何负,乃以为贼乎1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六经,相传孔子整理的六部儒家经典(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B禁中,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宫禁。C太师,为辅弼国君之官。多为重臣加衔作为最高荣典以示恩宠有很大的实际权力。D天宝是唐玄宗的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

21、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12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愈的父亲为官有很好的政绩,受到百姓的爱戴,在他离职的时候,县里的百姓们在石头上刻下事迹来歌颂美德。B韩愈跟随兄长在岭外生活,从小就知道读书,等到长大之后全面贯通了诸子百家的学问,考中了进士。C韩愈上表劝谏皇帝迎佛骨,皇帝大怒。后来因为皇亲贵戚和显贵们为他求情,才被赦免,贬官到了潮州。D韩愈仕途坎坷,朝廷派他去安抚镇州的王廷凑,元稹替他鸣不平感到可惜,认为韩愈的才华无法得到施展。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2)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二)古代

22、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1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宿府杜甫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写“独宿”之前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B诗人留宿幕府,悲从中来,从诗文内容看诗人产生悲情的原因有官场失意、思乡情浓、战乱未平、身世凄凉。C“关塞萧条行路难”,就是那重重心事之一。思家、忆弟之情有增无已,因为他还是没有办法回到洛阳。D整首诗歌,在立意构思、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

23、的风格。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白居易遥夜凉风楚客悲,清砧繁漏月高时。秋霜似鬓年空长,春草如袍位尚卑。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汉庭卿相皆知己,不荐扬雄欲荐谁?注此诗是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谈校书应为诗人在朝为官时的同事、朋友。楚客,指贾谊。袍,官袍。烟霄:喻显赫地位。扬雄,擅长词赋写作,曾被大司马王音推荐。(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句中的“遥夜”和“凉风”照应了标题中的“秋夜”,点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B第二句通过对捣衣声和计时刻漏声的描绘,以动衬静,营造出月夜幽静闲适的氛围。C第五句中的“擅名”,指有名声。这句说

24、诗人在词赋方面享有好声名已很长时间了。D第六句中的“去何迟”与上句中的“来已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诗人的心绪。(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锦瑟中运用“南海鲛人”和“良玉生烟”两个典故的句子是“           ,           。”(2)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广泛地学习

25、、自省的意义的句子是“          ,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有“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26、   。”(4)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          ?”(5)柳宗元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        ,         ”所描述的现象是一样的。三、语言

27、文字运用(22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春风如期而至,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本报社诚邀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植树活动。参与者将在绿化基地栽种各种树苗,为家乡绿化添枝加叶。专家指出:肥胖症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科学瘦身;减肥药物副作用很大,会使身体苗而不秀,有害身体健康。对于这场比赛,主帅佩莱格里尼表示:“我认为是场旗鼓相当的比赛,山东鲁能一开场取得进球,之后我们也创造了一些进球的机会。”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某知名电视评论人竟然在电视节目中信誓旦旦,讽

28、刺雷锋、抹黑草原英雄小姐妹、暗嘲焦裕禄、诋毁志愿军英雄、美化美国士兵。虽然近一年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约3%,但如果再看其他货币汇率的走势,人民币汇率的稳健不言而喻。A            B           C         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在我国,用手机哄孩子的现象并不少

29、见,有些家长把电子产品作为孩子表现好的奖励,有些则把手机当成“求静神器”。B领袖对卢旺达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领袖首次到访卢旺达,这次访问为中卢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续写中卢友好合作。C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没有小鲜肉,有的是40多位资深老戏骨的倾情演绎,却名副其实成为收视、口碑双赢的热播剧。D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确定了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由大转强”的突破口,将围绕纯电驱动为中心,研发新能源汽车。19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敕,指上告下(如尊长告诫子孙或官长告诫僚属)的文书,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B孟子

30、是战国时期的一部散文集。南宋时,朱熹将它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C古代官办学校在商代称为“庠”,在周代称为“序。明清时期,官办中央最高学府被称为“国子监”。D宗庙,指古代帝王、诸侯、大夫或士祭祀祖宗的处所。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20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2分)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31、#160;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是(2分)例句: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A约从离衡                           

32、   B追亡逐北C非能水也                              D耻学于师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6分)一去紫台连朔漠   去:         

33、0;        谨庠序之教         谨:劝学             劝:                  揭竿为旗  

34、60;        揭:其皆出于此乎     其: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23阅读下面文字,概括“复兴号”的核心优势,不超过30字。(6分)当前,中国已经进入高铁时代,高铁已然成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2017年9月21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动车组在京

35、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可以在4小时30分内跑完从北京到上海的1200公里,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复兴号”特别注重运行的安全性,远程数据传输系统可以实时监控速度,一旦出现异常,监控系统会在紧急情况下自动使列车减速。此外,“复兴号”的噪声控制做到了全世界同行业最高水平,乘客可以在安静的车厢里享受WIFI全覆盖,多种照明控制模式还能为旅客提供不同的光线环境。四、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乔布斯说:“不要为别人而活。”爱因斯坦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以上两句名言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写一篇文章。要求

36、: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语文答案 1. C【A项,曲解文意,原文中“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全球化”是观点持有者的看法,而非现实背景。并且原文首句强调的是“交流互动”“由经济、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而非推动政治文化全球化。B项,忽略修饰语,第四段说的是“所谓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D项,混淆关系,原文是“西方国家鼓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全球渗透,以攫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2. C【文章并未运用对比论证。】3. D【选项与原文逻辑不符。】4D【A项中没有“兴奋”和“期待”;B项对李四爷形象分析有误;C项段落中

37、没有夸张的修辞手法。】5. “跳出一些金的星,白的光”处渲染了北平陷落后的死寂;“仿佛是被强烈的阳光闪的,眼前黑了一小会儿”写出人物在北平陷落时的痛苦;“天是那么晴,阳光是那么亮”处反衬日寇光天化日之下的侵略暴行令人发指。(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6. 第一处快活的时候“微笑”,体现出他文雅温和的特点;第二处写他“无可如何的笑纹”,展现他出面对理想和责任的矛盾时那种隐忍的态度和对家人的爱;他的“泪”体现出他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忠孝难以两全,却又想要为国家做点什么,这流泪表现出他面对更加严峻的家国命运时的无奈与悲伤。(每点2分。)7. B【报,应该是回复,答复。】8.D【麾,应该是动词,指挥。

38、】9.A 【A项和例句都是表示目的的连词,翻译成“来”。B项是介词表凭借,可以翻译成“用”。C项“以为”是动词,翻译成“认为”。D项是动词,翻译成“率领”。】10.D【D项和例句都是副词,翻译成“竟然”。A项是副词,翻译成“才”。B项翻译成“于是就”。C项是判断句,翻译成“是”】11.C【太师是虚职,没有实权。】12.D【元稹是替韩愈担心。】13.(1)、韩愈路过华州,他认为刺史暗中互相勾结(袒护),上疏请求处理。【解析:以为,翻译成“认为”1分。阴,翻译成暗中1分。党,翻译成勾结等动词1分。句意1分】(2)但是你们这些人也伤害了田公,有残害了他的家人,还要说什么呢?【解析:尔曹翻译对1分,残

39、翻译成动词1分,道翻译出说1分,句意1分】14.B【“官场失意”错误,应是“孤苦无依”。】15.(1) B【结合上句中的“悲”,再从此句中捣衣声的“清”、滴漏声的“繁”、月亮的“高”可以看出此处营造的氛围是凄清,故“幽静闲适”不当,写捣衣声和计时刻漏声也是为了突出气氛的凄清。故答案为B。 】  (2)诗人借贾谊流落楚地的经历,暗寓了自己被贬客居他乡的悲愁。鬓发像秋天的白霜,官袍还是卑微的青色,诗人运用比喻,抒发年长官微的慨叹。诗人借“荐扬雄”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文才卓绝却无伯乐引荐的苦闷之情。16(1)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2)君子博学而日参

40、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4)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5)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17D【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自得其乐:自己从中得到乐趣。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添枝加叶: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  苗而不秀:比喻资质虽好,但是没有成就;也比喻虚有其表。  信誓旦旦:誓言诚恳可信。)】18A【B成分残缺,句末加上“的新篇章”。  C语序不当,应为“成为名副其实的”。  D句式杂糅,“围绕的中心”或者“以为中心”】19C【序是商代的学校,庠是周代的学校。】20A【定语后置  (其它三句都是宾语前置)】21B【与例句均为动词作名词  (A使动  C名词用作动词  D意动)】22离开   谨慎办好   鼓励   举起   大概   竟23商业运营速度最快,安全保障设施先进,乘车体验舒适良好。(或:商业运营速度快,运行的安全性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