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校级联考】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磐石pán 斑斓 叱咤风云zhà 广茂无垠B.伎俩jì 干涸 戛然而止gá&
2、#160; 赅人听闻C.惩罚chéng 凛冽 吹毛求疵c 毛骨悚然D.追溯sù 招睐 猝然长逝cuì &
3、#160; 根深蒂固 2.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字彰显了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刻不容缓。B.2018 年的春晚,各家卫视使出浑身解数,笼络各方演艺大咖,来吸引观众眼球。C.元宵佳节夫子庙张灯结彩,游人纷至沓来,最耀眼的是那一组组花灯。D.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美满幸福。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她写信告诉我,近段时间,她没有一刻不忘记我们相处时的点点滴滴。B.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C.过去工业畸形发展,不仅造成了
4、巨额的经济损失,更严厉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D.“蚁族”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包括大学生们不愿从事辛苦工作等原因造成的。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那忧郁而凝视的目光,紧闭的双唇。她那恬静,执着的沉思神情。的确令观赏者从这块石头中幻化出无数美好的想象来。她低着头正沉浸在默默的沉思中在正方形基座上,有一个秀美而淳朴的女性形象。表露了她复杂的内心世界。 A.B.C.D. 5. 下面空白处填入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南日岛山上奇石层层叠叠,置身山之巅,岛上风光尽收眼底。面海观潮,视线所及,银帆轻飘,白鸥竞翔, 。登高远望,会滤尽
5、尘嚣和烦恼,聆听到发自生命之源的呼唤。 A.海天犹如一幅壮阔无比的油画B.海天像一块无比巨大的幕布C.海天一色,壮阔无边D.壮阔无比的油画像海天一样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姜夔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注】商略:酝酿,准备。天随:晚唐隐逸诗人陆龟蒙,自号天随子。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片融情于景,燕雁无心,数峰清苦,都是词人飘泊清苦生涯的写照。 B. 下片前两句是说词人打算追
6、随陆龟蒙的脚步,实现自己的救国梦。 C.“残柳参差舞”写残柳舞动时虽参差不齐,但仍随风舞动,苍凉而悲壮。D.全词表达了姜夔“过吴松”时“凭阑怀古”的心情,委婉含蓄,苍凉悲壮。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片开头两句写燕雁,暗喻词人纯任天然之意和飘泊江湖之感。 B. 上片后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数峰之清苦无可奈何反衬人之万千愁苦。 C. “残柳参差舞”这意象,实际上是南宋衰世的象征,含着虽已残破仍不甘灭亡的意味。 D. “今何许”是囊括词人面对自然、人生、历史、时代的一大反诘,充满哲学反思意味。 三、文言文阅读
7、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资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注】栗里:陶渊明的故乡。
8、篮舆:竹轿。迕:违背,相抵触。功曹:官职名。情款:情意诚挚融洽。 (1)解释下面句中画线的字。于半道栗里之间要之 要:_日造渊明饮焉 造:_渊明悉遣送酒家 悉:_便语客 语: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往,必酣饮致醉。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3)陶渊明对王弘的态度如何?从哪些方面可知,请概括。 (4)你认为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四、句子默写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大漠孤烟直,_。 (2)_,拔剑四顾心茫然。 (3)晓镜但愁云鬓改,_。 (4)_,八年风味徒思浙。
9、 (5)潭中鱼可百许头,_。 (6)_,秋天漠漠向昏黑。 (7)醉里挑灯看剑,_。 (8)_,西北望,射天狼。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太姥山的心思 太姥山在福建省福鼎市境内。从八方来的游客没有一个不为太姥山的容颜倾倒,没有一个不赞叹这山峰之险峻、山石之雄奇、洞穴之幽深 他们读着山上前人的诗
10、刻:“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功;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上天有穹洞,入地多幽窿;胜景无穷致,游人思来重。”他们个个觉得,“于我心有戚戚焉”,觉得这诗写出了自己眼前的景、心中的情。他们个个惊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么一座有着“海上仙都”之美称的太姥山啊,她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只能让我们的语词止步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吗?不是的!我猜想,一定是别的因才结出了别样的果。不然,为什么这座美丽的山出现在此处而没有出现在彼处?你为什么找不到另外一座比她更美丽、比她更独具风韵的山?
11、; 我猜想,一定是在洪荒的时代,一定是在一个春天,因为那是一个怀春的季节。那时候的太姥山还潜藏在这片大地的下面,不!这片大地的下面也没有一座山,没有山的雏形。这一片大地,我且把她称作地母吧。春天,他用浩荡的天风吹醒了地母的眼;夏天,他用火热的阳光爱抚着地母的脸;秋天,他用细小的雨点润泽着地母的心田;冬天,他用绵绵的白雪装饰着地母的梦他是这一方天空。 渐渐的,地母喜欢上了他,渐渐的,喜欢变成了喜爱,地母的喜爱不可救药。而情商低下的他却不解风情,对
12、地母的心思一无所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一丝不苟地履行着他四时的职责。他对地母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履行着他四时的职责。 地母的心思要经历过几番的煎熬啊,有喜、有悲、有怒、有怨;有希望、有失落;有寡妇之夜哭,有羁人之寒起然而,情商低下的他仍是一无所知,天命有常,四季轮回,一年年的将阳光和雨雪赐给地母。 地母的心思,已经到了再也无法抑制的地步,越抑制越翻滚得厉害,越要冲天而起。于是,这一天,当春天的第一声雷响过,再
13、也无法忍受情思煎熬的地母,猛地撕开自己的衣襟,她向他袒露了胸怀,她向他捧出了自己的心,她把自己的心冉冉地捧了出来。 于是,天空为之震惊,天空为之动容!天空化作万千的柔情,他用奇花异草装扮着她美丽的容颜,用缥缈的云雾点缀着她的衣饰;他让蔚蓝的大海与她相伴,让最勤劳的人们做她的子民。上亿年过去了,沧海桑田,然而,太姥山不改,青山与蓝天的奇缘不改。蔚蓝的大海依然与她相伴,最勤劳的子民依然生生不息。 你们今天来到太姥
14、山,你们惊叹这山石的嵯峨、峰的诡异、谷的清秀、洞的幽深。你们看“夫妻峰”两石相偎,你们看“九鲤朝天石”九条鲤鱼飞跃上天,你们感叹真惟妙惟肖!你们只会感叹造化的神奇,你们不知道这些曾经都是太姥山的心思。 我知道这些都曾经是太姥山的心思。可是,太姥山的心思,只为青天打开。我来到太姥山,我迷恋着这里的一切:一块巨石,一棵大树,一条小溪,乃至一棵小草,一朵花儿,但我是一个凡人,我没有天的眼睛,我无法猜透太姥山现在的心思。譬如,我来到这里,我是一个受她欢迎的人,还是一个遭她厌弃的人?
15、160; 我来的这天,群峰静默无言,要说太姥山无情,而云雾却在山峰间缠绵;杜鹃花虽然刚刚凋零,而紫藤花却开得正艳。山间的绿雪芽茶苍翠欲滴,采一片送入口中,至今口齿留香。那么,太姥山,我是一个受你欢迎的人了。可是,你清溪间的娃娃鱼,一见我的影,为什么要仓皇逃走啊我始终猜不透你的心思。 有人说,太姥山的心思应该是那明明的月,它从山洼间冉冉升起,在深蓝色的夜空中晶莹剔透。然而,我来的这天夜晚,偏偏雨雾蒙蒙,青天似乎有意要让我看不见太姥山上的月,猜不透
16、太姥山的心思。 (1)作者笔下的“太姥山”有何特点? (2)太姥山是怎么形成的?作者如何认识?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态度? (3)如何理解“这么一座有着“海上仙都”之美称的太姥山啊,她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只能让我们的语词止步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吗?”这一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4)赏析画线句子,说说其中的妙处。 (5)如何正确理解文题“太姥山的心思”?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探究。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李 韵提到匾额,许多人可能觉得不是很熟悉。但如果说到普通人家里挂的“积善之家”“天道酬勤”,街上店家的“同仁堂”“稻香村”,再到
17、皇宫大院的“太和殿”“颐和园”,就会感到匾额并不陌生。匾额兴起于先秦,历经两千余年沉淀与打磨,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自成体系的分支。匾额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建筑的眼睛。匾额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说文解字曰:“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暑门户之文也。”而“额”,一说是悬于门屏上的牌匾。也有人说,横的叫“扁”,竖的称“额”。简单来说,悬挂于门屏上,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即为匾额。匾额有作为堂号、表彰、祝福、商号、室内装饰等用途。匾额在古代可谓“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匾额在历史上还承担着一种特别重要的作用民间旌表制度。与西方惯用的奖章、证
18、书不同,匾额不是个人的,不具有私密性,它是镶在村头、钉在牌坊上,可以让一个族群、一个地方都感受到的荣耀。汉书中就有记载,民间有一些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的人士,政府会给他们发匾,作为精神奖励,这是一种古代的激励机制,维系着一种社会表彰制度。所以匾额在很多时候不是一个简单的字号,它其实是要把围绕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很多担当的要义传之子孙。勋章、证书具有私密性,也可能很快被人们遗忘,后代子孙无法从中获得鼓励、激励,但匾额却发挥了这种作用。古代有许多匾额是由书法家题写的,这样的匾额不仅有文化意义,还有艺术价值。匾文大多凝聚中华人文要义,浓缩圣贤学养精髓,承载书写者的信仰、名节、担当,体现出浓浓的
19、家国情怀,可谓“字字源典、词词据史,是中国故事与哲理知识的宝库”。现代社会,莫说寸土寸金的都市,连很多山野中的乡土建筑在“新农村建设”中也都改成了楼房。在这种“水泥森林”中,很难恢复当年“无处不匾、无室不匾”的盛景。现在除了旅游景区、仿古建筑等一些特殊场所、建筑对匾额有需求外,普通人家几乎不再悬挂匾额。匾额生存发展的生态已经改变,其传承也必然面临困境。直接受到打击的,莫过于匾额的生产了。这是一个严酷的现实。行业凋敝,以制造匾额为生的匠人师傅也随之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在古建筑的修缮、复建中还是需要匾额的,仿古的建筑、旅游区也需要匾额,由此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匾额市场。机器制匾、3D打印,都对匾额技艺
20、的生存造成了冲击,但是真正懂匾额的人,还是喜欢手工匾额。或许家家门口堂前悬挂匾额只能成为一种回忆,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匾额文化的传承不容置疑。除了继承手艺的制匾师傅,匾额成为一门学问走进高校,也是一条传承的途径。匾额学可以把匾额的文化、文饰、颜色、图案等一一提取出来,进行系统研究,避免匾额在流传中出现文化特色的流失。成立了匾额学,匾额可以走进高校,让它作为一门学问,得到更大、更有效的普及。 (1)文章第段列举了各种用途的牌匾,有何作用? (2)本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匾额的?请简要概括。 (3)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句中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匾额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21、相当于建筑的眼睛。现在除了旅游景区、仿古建筑等一些特殊场所、建筑对匾额有需求外,普通人家几乎不再悬挂匾额。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匾额是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悬挂于门屏上。B.匾额发挥了勋章、证书具有的私密性特点,使后代子孙从中获得鼓励、激励。C.现代社会,在“水泥森林”中,恢复当年“无处不匾、无室不匾”的盛景不是很难。D.匾额学就是对匾额的文化、文饰、颜色、图案进行系统研究,避免匾额在流传中出现文化特色的流失。六、作文
22、60;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和”字有以下几个主要词条: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渡难关。和洽:和睦融洽。和解:停止争执,归于和好。班级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写一则150字左右的微评论。 写作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不一定鲜花满地,也许有学业上的困惑,生活上的失意,情感上的烦恼等,需要我们去跨越。请以“迈过那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校级联考】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答案】C【考点】字形易误读常见字【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C字形和加点
23、字注音全部正确。A广袤无垠。B戛然而止(jiá),骇人听闻。D招徕,猝然长逝(cù)。2.【答案】D【考点】成语的使用【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D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使用语境明显错误。3.【答案】B【考点】病句修改【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有误,否定不当,删去“不”。B正确;C有误,搭配不当,“严厉”与“损害”搭配不当,把“严厉”改为“严重”;D有误,句式杂糅
24、,去掉“造成的”。4.【答案】A【考点】句子排序句子衔接散文阅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先点出雕像的整体造型,再介绍她低头沉思的情状,最后写给观赏者带来的感受。紧承的“女性形象”;是由肖像到内心;由形象引发联想。所以选A。5.【答案】A【考点】选用和变换句式【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B比喻不恰当。C海天一色,与蓝色的大海、银帆、白鸥不一致。D主语是油画,而此处写的是海天,与语段不符。所以选A。二、诗歌鉴赏【答案】BB【考点】古诗词曲内容理解与分析课外古诗词曲阅读词【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B项,“词人打算追随陆龟蒙的脚步,实现自己的救国梦”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下片前两句是说词人
25、想像陆龟蒙一样隐居。(2)B项,“上片后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对词的赏析不正确,数峰之清苦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三、文言文阅读【答案】(1)同“邀”,邀请,拜访,全,都,告诉,对说(2)颜延之每次去(陶渊明家),一定痛快地喝酒直到喝醉。(陶渊明)经常喝到尽兴时,就抚弄(无弦琴)来寄托自己的情感。(3)陶渊明不愿见王弘,从“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于半道栗里之间要之”可以看出;陶渊明不愿与王弘为伍,从“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这期间并没有什么交谈,可以看出。(4)淡泊名利,不愿与权贵交往,率性自然,不拘泥礼俗。【考点】文言文人物形象筛选信息,归纳要点(文言文)文言翻译课外文言文
26、阅读文言实词【解析】【参考译文】江州刺史王弘想要认识他,但是却不能叫他来(指叫陶潜来他府上)。陶潜曾经去庐山,王弘命令陶潜的老熟人庞通之携带着酒肉,在他前往庐山的道路栗里那里邀请他。陶潜的脚有疾病,他让一个门生的两个儿子用篮舆抬他,已经到达栗里这个地方,庞通之邀请他一起喝酒,陶潜欣然同意。不久王弘就到了,看到陶潜坐在篮舆上,也不生气。以前,颜延之在担任刘柳后军功曹这个官职时,在浔阳,和陶潜交情很好。后来颜延之担任始安郡,经过浔阳,便天天去陶潜家。每次前往,一定痛快地喝酒直到喝醉。王弘想要邀请延之坐下喝酒,停留一天都不能。延之要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潜,陶潜全部把钱送到酒家,这样就能方便地喝酒
27、,曾经九月九日陶潜走到宅边菊丛中坐着,很久,满手拿着菊花。忽碰上王弘送酒来,马上就喝,喝醉酒就回去。陶潜不通晓音律,但是收藏了一张质朴的琴,没有琴弦,每喝酒恰到好处时,就抚弄它以便寄托自己的情感。无论尊贵和卑微的人来拜访他,有酒就设宴。陶潜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说:“我喝醉了,想去睡觉,你可以回去了。”他的真率性情就是这样。【解答】(1)句意为:在他前往庐山的道路栗里那里邀请他。要:同“邀”,邀请。句意为:天天到陶渊明的住所饮酒。造:拜访。句意为:陶潜全部把钱送到酒家。悉:全,都。句意为:就告诉客人说。语:告诉,对说。(2)往:去。必:一定。酣饮:畅饮。适:指(喝酒喝到)酣畅之时。辄:就。以:
28、来。(3)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根据“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资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要之”“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等句分析,陶渊明不愿与王弘为伍,对王弘的态度是冷淡、疏离的。(4)了解文章内容,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本题中,根据“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等句可知,陶渊明是个淡泊名利,不愿结交权贵的人
29、;根据“我醉欲眠,卿可去”等句可知,陶渊明是个率性自然,不拘泥礼俗的人。四、句子默写【答案】(1)长河落日圆(2)停杯投箸不能食(3)夜吟应觉月光寒(4)四面歌残终破楚(5)皆若空游无所依(6)俄顷风定云墨色(7)梦回吹角连营(8)会挽雕弓如满月【考点】名篇名句默写【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圆”“箸”“俄顷”“雕”等字的书写。五、现代文阅读【答案】(1)(1)山峰险峻,山石雄奇,洞穴幽深
30、;(2)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典故;(3)景色变幻异常,神秘莫测,被称为“海上仙都”。(2)(1)大自然的鬼斧神工。(2)作者认为这是地母与天空爱的结晶;(3)反映出作者诗人般的情怀,丰富的想象,独特的视角,表现出对“太姥山”的喜爱。(3)(1)这是一个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为下文展开丰富想象,揭示太姥山的形成做好了铺垫。(4)作者用了拟人与排比的手法,生动地描述出了天空对地母无微不至的爱,也为下文地母对天空的爱做好了铺垫。(5)(1)太姥山的心思,只为青天打开;(2)太姥山的心思,只有懂它的人才能明白;(3)太姥山的心思,无法捉摸。【考点】散文阅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本道
31、试题在于考查学生阅读筛选文章信息能力,“太姥山”的特点要从其“外形”“内涵”“变化”去考虑;而作者正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逐步升华主题,点名题意。如第1段写“山峰之险峻、山石之雄奇、洞穴之幽深”。第28段写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典故。第9段写景色变幻异常,神秘莫测等。(2)本道试题在于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整理并归纳作者的观点,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态度。作答时要注意问题的出处,整理相关关键语段并进行概括与归纳。一问,提取第2段的“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作为答案。二问,可概括58段的内容,即作者认为这是地母与天空爱的结晶。三问,整篇文章入题角度奇特,有地母与天空等丰富的想象,描写生动传神,表达出对“太姥山
32、”的喜爱与赞美之情。(3)本道试题考查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文中过渡句段的作用与意义。一问,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中间,所以就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她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只能让我们的语词止步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吗”用问句推动下文丰富的想象,为下文揭示太姥山的形成蓄势。(4)赏析语句。考查学生对文章表现手法的理解,对句子思想内涵的理解以及在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春天,他用浩荡的天风吹醒了地母的眼;夏天,他用火热的阳光爱抚着地母的脸;秋天,他用细小的雨点润泽着地母的心田;冬天,他用绵绵的白雪装饰着地母的梦”明显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
33、手法,用比喻生动地描述出了天空对地母无微不至的爱;用排比丰富了“太姥山”四季的美丽景象,在结构上为下文做铺垫,使地母对天空的爱顺理成章。(5)考查对文题“太姥山的心思”的含意的理解。本道试题也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涵的探讨,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正确理解文本思想意义,把握关键语段以及作者议论的句子,然后做出归纳总结。通读全文,把握好中心后,从太姥山的心思只为青天打开、只有懂它的人才能明白太姥山的心思、太姥山的心思很难推敲等角度作答。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意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
34、挞等。从作用是注意结合内容和形式作答,内容上就答上面的含义,形式上主要回答是否为文章的线索,或是运用什么特殊的手法等。【答案】(1)引出说明对象匾额;总领全文,引起下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匾额的发展历史、重要作用;匾额的文化意义、艺术价值;匾额的传承现状。(3)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匾额”比作建筑的“眼睛”,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匾额在传统建筑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几乎”表示差不多,接近全部,说明普通人家悬挂匾额的很少,但不排除少数人家仍悬挂匾额的可能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A【考点】说明文内容理解与分析说明文中段落的作用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说明文)说明文语言【解
35、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通读全文,可知本文第段提到“积善之家”“天道酬勤”“同仁堂”“稻香村”“太和殿”“颐和园”这些人们熟悉的匾额,是为了用具体的例子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匾额;同时列举各种用途的牌匾,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方便下文对匾额展开说明。(2)通读全文可知,本文第段引出说明对象“匾额”;第-段介绍了匾额的发展历史、重要作用;第段介绍了匾额的文化意义、艺术价值;第-段介绍了匾额的传承现状。据此概括即可。(3)本句可以从说明方法入手,从“相当于”一词可以看出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匾额”比作建筑的“眼睛”,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匾额在传统建筑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增强
36、了文章的趣味性。本句可以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入手,“几乎”一词的本义是“差不多,接近”,结合语境,是说现在已经差不多没有悬挂匾额的普通人家了,但不能排除仍有少数人家悬挂匾额的可能性,从范围上进行限制,说明不是全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B项,“匾额发挥了勋章、证书具有的私密性特点”表述有误,原文为“匾额不是个人的,不具有私密性”。C项,表述有误,原文为“在这种水泥森林中,很难恢复当年无处不匾、无室不匾的盛景”。D项,“匾额学就是对匾额的文化、文饰、颜色、图案进行系统研究”中“就是”一词缩小范围,原文为“匾额学可以把匾额的文化、文饰、颜色、图案等一一提取出来,进行系统研究”。故
37、选A。六、作文【答案】家和万事兴,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组成一个家,一个大家,为复兴汉室,称霸中原而奋斗。和气可以赢得荆州,可以大败曹操。崇祯皇帝却不懂得和气的道理,他杀了袁崇焕,自毁长城,而使明朝灭亡。顺治入主中原,不和而亡。当今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共同的主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当以和为贵,时时撷取自然的芬芳,让生活弥漫和谐的气息,营造和气的氛围,时时把和气铭记在心中,则家和国兴,世界宁。【考点】话题作文全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是一篇微写作,即小作文,它具有内容多元、形式多变、字数有限等特点。评论类。主要是对某篇文章、某件事、某种做法、某类现象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仔细阅读材料内容,首先要合理运用材料中所给出的“和”的三个义项来确定论述范围并确立自己观点,然后能列举有力的论据,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流畅,注意字数限制。【答案】迈过那道坎记得是小的时候我很害怕在夜间出门。每当太阳的最后一线光明被黑暗吞噬的时候就一味着我噩梦的开始,因为母亲知道我怕黑夜,所以母亲要帮我迈过惧怕黑夜这道坎。一天夜里母亲让我去倒垃圾,我偷偷的望了望窗外向母亲说了“不”字,尽管我看窗外的动作是那样的小,却还是让细心的母亲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课件截屏
- 邢台市中医院骨质疏松症诊断与骨折风险评估考核
- 邢台市中医院颈动脉体瘤切除术技能考核
- 2025湖南邵阳市新宁产业开发区选调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沧州市中医院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辅导案例分析
- 2025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快速响应考核
- 2025年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校园招聘4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河南许昌市建安区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广西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顶岗教师招聘1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承德市人民医院炎性肌病诊断与肌肉力量评估考核
- 2025-2026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 2025年全国中小学生天文知识竞赛试题库
- 运动医学培训体系构建
- 2025年中煤职称计算机考试题库
- 2025年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丘成桐少年班选拔数学试卷
- 2025年中石化校招试题及答案
- 橡胶制品生产工(橡胶硫化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成分制备情况介绍
- 绿色化学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研究
- 项目管理课件培训
- 女性私密健康与护理课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